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护理及护理病案

    作者:孙丽丽;张海泳;王红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治疗的要点难点相应护理策略,以期对护理病案的规范化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整理并总结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诊治的10例急性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诊疗、护理相关资料.结果 经积极的临床治疗和严谨科学的护理,终5例存活,5例死亡,死因主要是迅速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结论 护理病案的重点在于心功能状态观察与评估、主动脉球囊反搏的观察及护理、室间隔封堵术后护理,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指导等护理记录的规范和细化.规范化的心内科专业护理记录有助于严密地监测病情、精心的护理,为挽救患者生命增添机会.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修补术的麻醉

    作者:徐笑益;乔庆;鲍琪;钟泰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的室间隔破裂,根据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病死率为86.7%的患者,行室缺修补术的麻醉.术后恢复良好,10 d后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晓茜;马晓烨;杨智蕴;李凤;蔡英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患者10例,分为IABP组和药物组,每组各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巴胺、硝酸甘油、呋塞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IABP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植入IABP.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心肌梗死特点、心功能、循环以及尿量等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药物组患者胸痛时间[(153±67)h vs.(34±13)h]较IABP组显著延长(t=1.591,P=0.023).治疗后,IABP组和药物组患者平均动脉压[(76±7)mmHg vs.(66±5)mmHg]及尿量[(42±15)mL/h vs.(23±8)mL/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0、2.551,P=0.031、0.034).生存曲线结果显示,IABP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药物组(χ2=280.400,P=0.041).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使用IABP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为手术争取时间,从而降低病死率,是手术前重要的过渡手段.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健;王伟民;崔嵬;吴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收治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2 057例,发生室间隔穿孔16例,发生率0.7%.其中男性8例(50%),女性8例(50%);平均年龄59.4±11.6岁;合并高血压病7例(43.8%),合并糖尿病5例(31.3%),吸烟5例(31.3%).16例中前壁心肌梗死15例(93.8%),其中前壁合并下后壁6例(37.5%);单纯下壁1例(6.3%).11例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中前降支占90.9%(10/11),完全闭塞占81.8%(9/11),无侧支循环形成.心源性休克3例(18.8%),Killip分级心功能Ⅳ级11例(68.8%),Ⅲ级5例(31.3%).12例(75%)室间隔穿孔发生在梗死后的1周内,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范围0.68~2.5 cm,多数在室间隔近心尖部破裂.10例(62.5%)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者中3例存活,6例药物治疗者经保守治疗30 d内均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少见,多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技术和并发症

    作者:马依彤;杨毅宁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25%;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VSD中大部分出生后不能自行闭合而需要进行临床治疗[1].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

    作者:李汉美;刘燊;许建屏;吕锋;孙寒松;胡盛寿;宋云虎

    目的:本研究探索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合并室间隔穿孔(VSR)及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05-01至2015-05 AMI后VSR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77例,将患者分为休克组(52例),非休克组(25例),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特点及休克组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合并室壁瘤多发(73.0%,68.0%),VSR到手术时间分别为(34.4±18.6)天和(8.7±50.3)天,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占比分别为73.1%、72.0%;休克组较非休克组患者VSR开口大[(16.16±6.73)mm vs(11.86±4.62)mm],穿孔部位位于后室间隔的患者多(48.0% vs 24.0%),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45.0±8.8)%vs (47.9±12.3)%];休克组术前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者(34.6% vs 0)、血管活性药物(96.2%vs 28.0%)和急诊手术患者均较多(42.3% vs 8.0%),择期手术的患者少(57.7% vs 9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患者住院死亡3例,平均随访(4.5±3.1)年,随访期间死亡2例.结论:VSR较大及部位在后室间隔的患者易发生休克,外科治疗术后存活患者中期预后好.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7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连君;刘新民;祁芸云;王禹川;刘芳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病例特点,为该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室间隔破裂穿孔常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穿孔部位多位于室间隔近心尖部.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年龄(60~69岁)、女性、缺乏侧支循环和广泛前壁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右室梗死(常可导致低血压)、无心绞痛病史.患者多存在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新出现右柬支传导阻滞提示预后严重不良.室间隔破裂的预后很差,内科保守治疗的院内死亡率高.结论 注重体征及尽早行超声心动检查是早期诊断该并发症的关键,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并力争外科手术的机会能降低死亡率.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侯海军;周肖;阎国辉;徐勇;智光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点,判断患者预后.方法 我院1994年6月~2006年7月共收治2 0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7例患者出现室间隔穿孔,并对其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发病率为0.84%.1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中,9例合并高血压;12例前壁心肌梗死.11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为2支以上血管病变;10例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闭塞.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平均直径(54.1±6.2 )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0.4±10.8)%;10例室壁瘤形成,穿孔位置多在室间隔近心段的1/3处,穿孔直径(9.5±3.9) mm.内科保守治疗疗效较差,病死率82.3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多发生在老年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

  • 老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一例

    作者:唐昱;盛国太;周裔忠;刘燕锋;祝志云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少见而严重的机械并发症之一,可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自然预后极差[1].因此,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间隔穿孔作出诊断和恰当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结合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近期的文献资料,探讨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经验.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勇;高新春;费正东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患者临床特征、穿孔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8例,选择其中并发心脏穿孔的8例(0.63%)患者,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6例并发室间隔穿孔,2例并发心室游离壁穿孔,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死亡5例,占62.5%,存活3例,占37.5%.女性2例(66.67%)存活患者均为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2例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存活>4年,1例并发游离壁穿孔形成假性室壁瘤存活>60 d.6例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均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全心衰竭,存活患者心脏穿孔直径均存在进行性增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病死率极高,在不能及时手术或介入治疗干预情况下,部分患者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亦可能得以存活,但幸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六例介入治疗

    作者:唐学杰;韩贞普;李仕华;夏碧华;刘贤铭

    目的 评价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穿孔(VSR)和同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脉支架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VSR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6例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AMI并发心尖部VSR,出现心原性休克后均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机械通气支持.于3周后行室间隔封堵术,同期完成PTCA及支架术.结果 6例子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成功封堵VSR,2例有少量残余漏;同期冠状动脉造影3例患者为前降支中段及回旋支局限性狭窄,分别予植入1~2枚支架,另外3例患者为多支多段狭窄,未予以植入支架;3例并行支架的患者存活出院.结论 应用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VSR同期行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AMI并发VSR是安全可行的.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作者:郭远林;姚民;陈纪林;吴元;邱洪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该并发症的防治提供证据.方法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保守或外科手术疗效与生存率等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统计.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破裂的发病率约为1.88%;好发因素有:高龄(61~70岁),未行再灌注治疗,无既往心绞痛/心肌梗死史,伴随高血压及高血脂等;易于发生室间隔破裂的常见梗死部位为同时累及前壁和下壁的大面积梗死;大多数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胸片肺水肿者约30%,约半数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累及前壁梗死者其破裂部位多为前间隔远段,下壁+后壁/右心室梗死者破裂部位多为后间隔基底段.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室间隔破裂者多为前降支单支或三支病变,侧支循环少见.罪犯血管以前降支为多见,其中又以前降支中段居多.保守治疗的住院死亡率高达65%,外科手术治疗的住院死亡率仅3.85%.结论尽早、成功的再灌注治疗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心脏超声是敏感且简便易行的确诊手段,外科手术治疗明显提高生存率,早期外科手术(梗死后1个月左右)可行.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早期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倪宇晴;唐建军;台适;唐亮;胡信群;方臻飞;潘宏伟;黄河;刘厂辉;曾高峰;周胜华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室间隔穿孔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到2017年5月由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5家医院确诊的AMI合并VSR患者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43~90(66.2±10.7)岁,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心肌梗死史、吸烟史、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AMI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Killip分级、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院内死亡组(n=32)和院内存活组(n=64),探讨影响AMI合并VSR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再根据患者存活时间分为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n=50)和非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n=46),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1例收集到VSR穿孔部位的患者中,64.0%(32/50)前壁AMI的VSR部位为心尖部或前间隔近心尖部室间隔穿孔,57.1%(12/21)非前壁AMI的VSR部位为后间隔和基底段.与院内存活组比较,院内死亡组患者多为高龄[(69.6±11.3)岁比(64.6±10.1)岁,P=0.031]、不合并室壁瘤形成[71.9%(23/32)比37.5%(24/64),P=0.001]和前壁心肌梗死[84.4%(27/32)比62.5%(40/64),P=0.028].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与非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比较,年龄、性别、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Killip分级≥Ⅲ级、合并室壁瘤形成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5.11, 95%CI 1.19~22.00, P=0.012)、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史(OR=23.34, 95%CI 3.44~158.37, P=0.001)、Killip分级≥Ⅲ级(OR=5.35, 95%CI 1.26~22.66, P=0.019)、不合并室壁瘤(OR=6.30, 95%CI 1.67~23.73,P=0.005)为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史、Killip分级≥Ⅲ级、不合并室壁瘤为AMI合并VSR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马踢伤致室间隔破裂及室壁瘤一例

    作者:梁兵;蒋树林

    患者男性,52岁,1999年5月被马踢伤前胸部,当即感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急诊科经X线胸透及心电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离院.至伤后 5 d,因呼吸困难加重、心前区疼痛来院就诊.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Ⅱ/Ⅵ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P2亢进.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抬高.X线胸片示两肺血增多,肺动脉段膨出.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肌部缺损(室缺)约2.5cm,距心尖部约2 cm;左室尖部局部膨出伴反向搏动.经术前 1个月余的药物治疗,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心力衰竭.于同年 7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发现:右室前壁下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尖可见 4cm×4cm 大小室壁膨出.切开室壁瘤经左室见室缺位于心尖处,约 2cm ×3cm ,边缘有白色纤维组织.用Teflon 毡片修补,毡片置于左室面;再用两条长垫片置于室壁瘤基底部,连续往返缝合,闭合室壁瘤切口.术后并发低心排,经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及药物治疗,痊愈出院.

  • 经导管介入法封堵外伤性肌部室间隔破裂三例

    作者:马东江;张玉顺;成革胜;和旭梅;李军;张军;杜亚娟;朱雯瑾;李巍;张军波

    肌部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eular septal defect,MVSD)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VSD,后者主要为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室间隔穿孔等[1].外伤性MVSD由于发生的特殊性和极低的发病率,以及伴发的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因素,目前介入治疗缺乏足够的经验.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胡小莹;邱洪;乔树宾;康连鸣;宋雷;张峻;谭小燕;叶绍东;丰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对VSR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回顾性入选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确诊为AMI合并VSR患者70例.比较AMI后VSR患者存活≤30 d(n =39)及存活>30d(n=31)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检验结果等指标,分析研究存活≤30 d患者的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制定VSR患者近期预后危险评分(SPIV).结果 AMI后VSR患者存活≤30 d与存活>30d患者临床指标比较显示,女性、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Ⅲ级、不合并室壁瘤形成、近心尖部室间隔穿孔及AMI发作到诊断VSR时间(AMI-VSR时间)≤4 d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女性(P =0.013)、前壁心肌梗死(P=0.023)、Killip分级≥Ⅲ级(P=0.022)、不合并室壁瘤(P=0.023)、不合并糖尿病(P=0.009)、AMI-VSR时间≤4 d(P=0.027)为VSR患者存活≤30 d的独立危险因素.SPIV≥9分患者30 d病死率77.4% (24/31),为高危患者;SPIV<8分患者30 d病死率28.6% (8/28),为低危患者.结论 AMI合并VSR存活≤30 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前壁心肌梗死、不合并室壁瘤、不合并糖尿病、Killip分级≥Ⅲ级及AMI-VSR时间≤4 d,对于高危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案以挽救生命.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介入治疗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勇;袁杰;张若溪;于波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窒间隔穿孔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 12例临床经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心脏超声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患者,经药物治疗调整心功能后实施介入治疗封堵术,其中2例患者择期实行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1)全部12例患者,缺损累及膜周部2例,肌部10例(其中心尖部3例);12例患者,9例封堵成功,9例患者存活;相关的并发症封堵器脱落2例和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1例.(2)室间隔穿孔发生到行封堵术的时间间隔为(15.5±9.2)d,9例存活患者术后至出院天数为(11.3±5.2)d.(3)2例患者同时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成功地于严重狄窄处共置入支架4枚.结论 采用导管法封堵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病死率,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蔡国华;孙振东;刘石健骢;张庆华;亓峰;刁力为;吴乃石

    急性心肌梗死(AMI)会导致室间隔发生缺血进而出现室间隔穿孔(VSR).而VSR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心肌梗死的1%~2%[1],多数发生于初次心肌梗死后.该疾病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其病死率高、预后差,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尽管外科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我们总结了11例心肌梗死后VSR患者的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 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

    作者:甘辉立;张健群;陈宝田;周其文;顾承雄;黄方炯;王胜洵;郑斯宏;穆军升

    目的:探讨提高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VSR)外科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7年10月3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VS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3.4±7.6)岁.其中VSR修补合并同期冠状动脉再血管化26例(再血管化组),单纯VSR修补11例(单纯修补组).结果:围手术期再血管化组病死率15.4%(4/26),低于单纯修补组的63.6%(7/11),P=0.006.出院患者2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4.0±29.8)个月,总随访时间57人年.再血管化组晚期死亡2例,单纯修补组3例.再血管化组6~8年生存率为(64.3 ±21.0)%,单纯修补组4年生存率为(25.0±2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例患者获得中长期生存,心功能Ⅰ~Ⅱ级17例,Ⅲ~Ⅳ级4例.再发VSR 4例.多因素分析发现未冉血管化、心源性休克、急诊手术为早期死亡危险因子,未再血管化、术后低心排是晚期死亡的危险因子.结论:VSR修补术同期施行再血管化手术可提高围手术期生存率和中长期生存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对提高VSR围手术期生存率、减少VSR再发非常重要.

  •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雷;张健群;伯平;陈宝田;黄方炯

    目的 总结心肌梗死(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0年至2004年,外科治疗22例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病人,其中前室间隔穿孔19例,后室间隔穿孔3例;合并室壁瘤18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8例,其中1999年前13例中死亡7例,1999年后9例中仅死亡1例.余者症状消失,治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 心梗后室间隔穿孔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手术为佳治疗方法.术前应行冠状动脉造影,如有狭窄,术中应充分进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