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新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评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排查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方法 利用新型布尼亚病毒S片段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探针5'端标记FAM,3'端标记TAMRA,优化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并对不同浓度含有.目的 基因的质粒以及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中收集的32份样本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 该方法所检测的32份可疑病例的临床样本中,3份为阳性,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试剂以及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对.目的 基因的检测灵敏度达4×102拷贝/ml;重复性实验中,变异系数为0.125%~0.28%.全部检测过程从样本的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2.5h左右.结论 本文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是一种检测新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快速、敏感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将有益于今后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以及应急临床样本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排查和快速检测.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实时荧光RT-PCR -
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与病原学分析
目的 对2012年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实验室确诊SFTS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三间分布、临床症状体征,并对分离到的病原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2012年辽宁省报告的185例疑似病例中,38例实验室确诊感染SFTSV,病死率为5.26%.病例多来自丘陵地区,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时间为6-10月,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头痛(73.68%)、恶心(65.76%);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减少(97.37%)和白细胞计数减少(78.95%).分离到的9株SF-TSV的S、M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5%以上.结论 辽宁省是SFTS的流行地区,需提高SFTS的诊疗能力及加强对SFTS的预防控制.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三间分布 序列分析 -
沈阳地区蜱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检测
目的 了解沈阳周边山区林区蜱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情况,为沈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蜱种鉴定引物和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2012年4-9月在沈阳周边马耳山、棋盘山和内蒙古与沈阳康平交界地区农户家养动物体表采集的蜱标本1989只进行检测,对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进行基因测序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通过对采集的蜱标本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蜱种鉴定结果为长角血蜱,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目前从沈阳周边山区林区采集的蜱主要为长角血蜱,蜱中尚未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存在,沈阳地区是否存在该病毒的自然疫源地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
关键词: 蜱 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沈阳 -
布尼亚病毒及所致主要人类疾病研究概况
布尼亚病毒科分5个病毒属,包括至少350种病毒,可感染人和动植物,在节肢动物和动植物宿主中交替循环传播,其中多种布尼亚病毒与人类疾病紧密相关.本研究就布尼亚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流行病学、动物感染模型、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
中国淮阳山地区由新蜱传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出血热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发热和出血的疾病.病原体为人兽共患及节肢动物携带传播的RNA病毒,包括丝状病毒科(如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沙粒病毒科(拉沙热)、黄病毒科(如登革出血热、黄热病)和布尼亚病毒科(如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
施马伦贝格病毒研究进展
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是2011年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病毒,主要侵害反刍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牛或羊产奶减少以及胎儿畸形或死胎等.截至2014年6月,关于该病发表的科研文献已经达到200多篇.我国虽然已有20多篇文献报道,但大多数文献只对该病进行了简单介绍,没有全面展示该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为新发病,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一直将该病作为研究重点.本文就SB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以及疫苗研发等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SBV的防控及研究提供参考.
-
吉林省延边地区蜱类分布及其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调查
本文旨在探讨吉林省延边地区自然环境和动物体表蜱类分布及其消长规律,掌握其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状况及传播病毒能力.2016年4~9月份按月采集延边州所辖8个县(市)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蜱虫和放牧动物体表蜱虫进行形态学分类,对其进行构成分析.对其中部分蜱虫分组进行SFTSV核酸检测.SFTSV核酸检测方法采用了Real time RT-PCR和RT-PCR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共采集蜱虫3 446只,其中森林革蜱763只,嗜群血蜱222 只,日本血蜱639只,长角血蜱515只,全沟硬蜱1 014只,其他血蜱 293 只;全沟硬蜱(29.43%)和森林革蜱(22.14%)为本地优势种.长角血蜱在图们市(70.88%)和珲春市(40.59%)分布较多.对部分蜱虫(1605只)SFTSV 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总低感染率为1.81%,分种低感染率分别为嗜群血蜱8.65%、日本血蜱4.53%、长角血蜱1.59%.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检测到的SFTSV病毒与我国其他省份从患者身上分离到的大部分SFTSV有高度一致性(99%)且与2012年从浙江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的SFTSV、2013年韩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人身上采集的长角血蜱中分离到的SFTSV处于同一分枝,把该病毒命名为YBHC-TICK1-2016/CHINA.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蜱 流行病学 媒介 -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自然界虫媒病毒流行情况. 方法从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澜沧县和思茅市)所属乡村采集蚊虫,分类后保存于液氮.经消毒、研磨、离心等处理后接种组织培养细胞分离病毒,并进行初步鉴定. 结果从233份标本中,分离到22株致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表现为细胞圆化、聚集、脱落.分离阳性率为9.4%(22/233).经鉴定10株对乙醚和5′-磺脱氧尿苷抵抗,为无包膜双链RNA病毒,核酸电泳为12节段RNA病毒.9株对乙醚敏感,对5′-碘脱氧尿苷抵抗,为有膜RNA病毒,核酸电泳为10条带.Colti病毒95-75单克隆抗体与新分离的12节段RNA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呈阳性反应,而与10节段病毒呈阴性反应.3株病毒为对乙醚敏感,其中1株被乙型脑炎病毒A2株免疫腹水中和,并与A2免疫腹水荧光试验呈阳性反应;1株(云南92-4)与布尼亚病毒组特异免疫腹水的荧光试验和ELISA试验均为强阳性,而与甲病毒组特异性免疫腹水及黄病毒组的乙型脑炎病毒免疫腹水均呈阴性反应;经负染在电镜下观察毒粒呈圆形,直径约为(87.00±0.05)nm,外层可见表面突起.结论从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采集的蚊标本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9株环状病毒,1株为乙脑病毒,1株为布尼亚病毒,1株尚在研究中.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新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动态变化规律以弥补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病例早期诊断的方法缺失,为临床正确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首份血清检测结果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而IgM抗体检测阴性的确诊病例,连续留取患者隔天血清样本直至出院,用Mac-ELISA方法检测留取的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转时间与动态变化,计算阳转时间构成比及平均阳转时间.结果符合研究要求的16例患者发病后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转时间:5d:2/16;7 d:6/16;9 d:9/16;11 d:10/16;13 d:12/16;15 d:16/16,平均阳转时间为(10.25±3.58)d.结论 1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均可阳转,早可在发病后5d、迟为15 d、阳转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浓度逐步升高,直至病后30 d仍可高水平维持.16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
-
舟山海岛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地区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临床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特征.方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检测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舟山医院收治的27例SFT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血常规、凝血功能.x2检验、t检验或相关性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值的变化.结果 SFTS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治疗痊愈者血小板明显高于死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患者治疗前PT、APTT、TT均较正常体检者长,FIB较正常体检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FTS患者APTT与血小板数量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治疗10 d后SFTS患者PT、APTT、TT与血小板数量亦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密切关注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状态对诊断及监测SFTS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并且特别需关注血小板及APTT的动态变化.
-
血清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学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连续采集烟台地区莱州、蓬莱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分别用胶体金实验方法、ELISA实验方法检测抗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SPSS18.0统计结果.结果 胶体金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6.67%,一致性KAPPA检验κ系数为0.933;胶体金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均受病程影响(两者P值均小于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受年龄、性别影响(P均>0.05).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发病12天以前推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发病16天以后,可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抗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
-
布尼亚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
布尼亚病毒感染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该病毒在野生动物、家畜与节肢动物之间循环,人类只是偶然的宿主,偶然受到带病毒节肢动物的攻击而发病.这类疾病主要通过虫媒(蚊、蜱、白蛉和蠓等)叮咬而传播,是虫媒病毒群中大的一组族群.这一属病毒在1975年首次提出,包括一群在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上类似,在血清学、免疫学上有交叉反应的病毒.从乌干达西部布尼亚韦拉分离到布尼亚韦拉病毒,故而得名.这类病毒引发人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轻的只是亚临床型感染,没有明显临床症状.重症病人,病毒侵袭肝肾组织、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引起全身广泛出血,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很高.用广谱抗病毒药(病毒唑和干扰素)治疗,有一定效果.病毒培养需要在P4实验室进行.多数病毒能凝集鹅和1日龄鸡的红细胞.
-
新型布尼亚病毒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河南、山东等地出现的“蜱虫叮咬事件”是由蜱作为传播媒介,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染疾病,该病严重者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死率高达10%。布尼亚病毒是媒传疾病中重要的病毒类群之一,传播媒介囊括了医学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如蚊虫、白蛉、蠓、鼠等,宿主动物为哺乳动物。本文综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学、所致疾病、感染和免疫应答以及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该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症治疗和疾病预防等工作提供参考。
-
疏风解毒伴生血宁灌肠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及生血宁灌肠对布尼亚病毒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疗效。方法:将66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疏风解毒胶囊及生血宁片灌肠,7天一疗程,对照组传统利用利巴韦林加痰热清静点,7天一疗程。治疗前后查血小板、白细胞、肝肾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9%,对照组有效率66.66%,治疗组3天后 WBC 及血小板升高正常占78.12%;对照组仅9.09%恢复正常。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001。结论:疏风解毒配合生血宁治疗针对病理环节有较高的治疗意义。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 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疫苗候选株,为后续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方法 取长成致密单层的Vero细胞,接种疫苗候选株,待细胞充分病变时,收获病毒培养液上清,经病毒滴度、抗体效价、抗原含量、交叉保护性及传代稳定性共5个评价指标筛选SFTSV疫苗生产用毒株,建立3级毒种库,并进行鉴定.结果 经首轮筛选获得3株次轮候选株,经次轮筛选确定JS-2011-013株为疫苗生产用毒株,建立的3级种子库经全面检定,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结论 已成功获得到SFTSV疫苗生产用毒株,为后续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疫苗 候选株 -
基于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1种快速、特异、灵敏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SFTSV M基因保守区域的核酸序列,设计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用毛细管电泳法和横向流动试纸条(LFD)法检测扩增产物,建立RT-LAMP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检验,并与Real-time RT-PCR法进行比较.结果 以LFD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检测RT-LAMP扩增产物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T-LAMP-LFD检测SFTSV的敏感性为10 copies RNA分子/反应,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RT-LAMP-LFD和Real-time RT-PCR检测临床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一致性好(Kappa=0.918).结论 建立的RT-LAMP方法快速、简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应用于基层单位和现场SFTSV的快速检测.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清学监测
目的 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毒在人群及动物中的隐性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东海县SFTS发病地区与非发病区采集不同年龄健康人群及牛、鸡、猪、犬、羊等动物血,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STFSV总抗体.结果 人群血清中未检测到SFTSV抗体,在发病区与非发病区的牛、鸡血清中检测到SFTSV抗体.结论 与人密切接触的牛、鸡能够感染SFTSV并可能携带病毒,要加强对牛、鸡的SFTSV疫情监测.
-
胶东半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4例临床特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近几年我院收治了部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自2013年6月医院开展荧光PCR方法检测布尼亚病毒核酸定量,至2013年10月,确诊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为24例.现将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发热及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130例,以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为主,其中有124例合并不同器官功能损害,包括2013年6月,我院开展荧光PCR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定量以来确诊的2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24例
-
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临床特征。方法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应用RT-PCR法和序列分析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并且对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检测均阳性,8例患者特异性血清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均有发热症状,外周血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均有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酸转氨酶或乳酸脱氢酶的升高,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并经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农民,因发热1周、发现血小板减少1d于2011年7月27日收入南昌大学上饶医院内一科.患者于入院前1周割禾淋雨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0℃,在当地乡卫生院给予退热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仍有低热、纳差、疲乏无力,伴有恶心、腹胀,稍咳、咳少许白色黏痰;无皮疹、牙龈出血、血尿、黑便;家庭中无类似发病患者.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 布尼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