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昼夜节律紊乱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弘季;陈可欣

    生物的许多生命现象多有其固有的周期,呈现出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性.昼夜节律是人类活动中普遍的节律形式,但现代的许多生活方式可能会破坏这种节律周期.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的紊乱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相关,但其机制尚未确定.现研究较多的是昼夜节律紊乱致使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及多种生物钟基因的自主调节的负反馈循环障碍.本文就昼夜节律紊乱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试图探讨二者相关关系的可能机制.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

    作者:徐军霞;王建军;詹开宇;吴海棠;张冬梅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与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70例老年T2DM患者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MBP)分为杓型(△MBP 10%~20%,n=95)、非杓型(△MBP 0%~<10%,n=86)、超杓型(△MBP>20%,n=47)和反杓型(△MBP<0%,n=42);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MMSE得分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MMSE得分[(24.34±2.51)分]低于对照组[(28.8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非杓型[(24.77±2.53)分]、超杓型[(23.34±2.41)分]和反杓型[(23.03±2.26)分]患者的MMSE得分均低于杓型[(26.03±2.68)分]患者,超杓型和反杓型又低于非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杓型和反杓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MMSE得分与24hSBP(r=-0.73)、24hDBP(r=-0.60)、24hPP(r=-0.54)、24hMBP(r=-0.56)呈负相关(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减弱或消失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因素.

  • 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对骨髓细胞P53蛋白表达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袁哲;宋志铭

    目的:探索肿瘤联合化疗副作用小的时间,以确定佳给药模式。方法:小鼠按昼夜六个时间点给予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蛋白表达的昼夜节律。结果:正常小鼠骨髓细胞 p53蛋白表达在18:00h强,22:00h弱。联合化疗后P53蛋白在22:00h表达强,18:00h表达弱。结论:环磷酰胺不同时间用药与顺铂联合化疗在18:00h对小鼠骨髓细胞的抑制作用小。

  • 光照制对大鼠ALAD活性与Hb含量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连祥霖;郭冰云;游彩惠

    光照制(Lighting regimen)是指机体所处环境光照与黑暗的时间长短交替方式,光照条件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及其节律有重大影响[1].观察各种光照条件下生物节律的变化具有实际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不少研究,但光照对大鼠血中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ALAD)活性与血红蛋白(Hb)含量的生物节律影响尚未见报道.铅通过抑制ALAD活性,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红素合成.本研究采用时间生物学方法,观察光照对SD大鼠血中ALAD活性与Hb含量生物节律的影响,为铅毒性全面评价及铅作业人员劳动保护提供时间毒理学依据.

  • 钟基因Bmal1对褪黑素抑制TM3细胞睾酮节律性分泌的作用研究

    作者:钱琳;韩静静;郭依晨;严锐;童建;肖卫;张洁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TM3细胞睾酮分泌节律的影响,探讨钟基因Bmal1在褪黑素抑制TM3细胞睾酮节律性分泌的作用.方法 运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皋丸间质细胞(TM3细胞)内源性节律的产生,通过ELISA试剂盒和实时定量RT-qPCR检测TM3细胞睾酮及类固醇急性调节基因StAR水平,研究褪黑索对睾酮节律性分泌的作用.运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钟基因Bmal1的表达,研究Bmal1在褪黑素抑制TM3细胞睾酮节律性分泌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10-6mol/褪黑素处理后,TM3细胞的睾酮浓度在ZT0、ZT4、ZT8、ZT12、ZT16、ZT20和ZT24各授时时点(zeitgeber time,ZT,光照开始的时间为ZT0)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水平在ZT0、ZT4、ZT8和ZT12时点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余玄分析结果显示,地塞米松作用后TM3细胞的睾酮分泌及StAR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峰值时间分别为ZT11:40和ZT8:06.褪黑素处理后,褪黑素组睾酮及StAR的节律均发生变化,表现为中值分别下降36.53%和32.09%,振幅分别减弱18.54%和44.44%.Bmal1干扰后,与对照组相比,褪黑素作用于Bmal1低表达的细胞,睾酮浓度、StAR水平及睾酮分泌节律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StAR节律性表达的影响减小.结论 适当剂量的褪黑素不仅可抑制TM3细胞中睾酮水平及StAR的转录水平,而且能改变两者的节律性表达.钟基因Bmal1在褪黑素抑制TM3细胞睾酮节律性分泌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 盲人肾功能昼夜节律的观察

    作者:杨华;连祥霖

    目的为了分析视觉状态对近日节律的影响.方法以福建盲校男生30人,平均年龄(18±4)岁,先天性全盲,为实验组.以福建医科大学男生30人,平均年龄(18±2)岁,视觉完全,为对照组.

  • 视觉对大鼠血液生化6指标节律性的影响

    作者:杨华;连祥霖;陈妩

    目的为了分析视觉状态对生物近日节律的影响.方法我们对摘除单侧及双侧眼球的大鼠的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总蛋白(TP);球蛋白(GLO);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酸(UA);胆固醇(CHOL)检测,并以无摘除眼球的大鼠为对照.在对照、单盲、双盲3种状态下,相应的时点比较采用t检验,时相变化采用余弦法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 褪黑素对大鼠视交叉上核中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军;童建

    目的了解外源性褪黑素(MT)对大鼠视交叉上核中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正常光照(LD=12:12)和完全黑暗(DD)条件下,在1 d中的不同时点给大鼠皮下注射外源性褪黑素,检测视交叉上核(SCN)中c-fos表达的昼夜变化.

  •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血压变异动态监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倪炜峰;王丽华;黎木兴;于慧俊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变异的关系,研究动脉监测血压变异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患者24h血压变化,并设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进行对照.结果:左室肥厚组24h平均动态血压、昼间及夜间血压均值高于对照组,动态血压变异系数(ABPV)亦较对照组减低(P<0.05).分析发现高血压左室肥厚组与24h收缩压变异系数呈正相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肌肥厚显著相关.结论:动态监测血压变异能揭示血压的变化规律和与昼夜节律,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刘合宇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比较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夜昼心率比值0.87,高于对照组的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恢复正常;研究组治疗后24 h内神经内分泌因子AngⅡ、肾上腺素(N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存在异常,口服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均未明显改变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昼夜节律.

  • 不同类型高血压采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王束秀

    目的:研究分析替米沙坦治疗不同类型高血压的不同用药方案及其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非杓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在院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于上午8时行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于晚8时行替米沙坦治疗,用药剂量均80 mg/次,1次/日,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4小时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及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于晚8时用药效果更佳,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类型,促进昼夜节律的恢复。

  • 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郭瑞珍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患者134例,分析4种不同高血压类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杓型血压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6.5%,超杓型血压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3.3%,非杓型血压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70.7%,反杓型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75%.其中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与非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越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越高.

  • 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昼夜节律规律探讨

    作者:詹龙亮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昼夜节律规律.方法: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50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进行分析.结果:室性早搏发生率78.67%,室性早搏和室性二联律、成对室早以及室速的昼夜各时间点两两之间正相关.应用倍他乐克和地高辛能显著减少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的次数.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发生率较高,发生高峰时段在凌晨0:30,用药可减少室性早搏次数,应给予关注.

  • 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及24h动态脉压的影响

    作者:田绿;李鑫;徐新献

    目的 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24 h动态脉压(24 hAPP)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及24 h APP参数.结果 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分别为(74.85±11.11)、(71.88±10.52)、(68.80±9.06)mmHg.24 hDBP老年1组高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老年1组、老年2组和老年3组24 hAPP分别为(58.44±10.43)、(64.62±12.07)、(66.73±11.45)mmHg.24 h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和24 hAPP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APP随着增龄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和24 hAPP与性别无关.

  • 胆绞痛发病的昼夜时间规律初探

    作者:刘学良;刘进;金维

    目的:探索胆绞痛发作的昼夜时间规律性,为临床胆绞痛的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用"十二时辰分析法"、"四时间段分析法"对324例胆绞痛昼夜发病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昼夜十二时辰中,子时胆绞痛的发生率高;在昼夜四个时间段中,夜半胆绞痛的发生率高.结论:胆绞痛发病具有明显的昼夜时间规律性.

    关键词: 胆绞痛 昼夜节律
  • 单硝酸异山梨酯择时给药缓释片的研究

    作者:李吟遒

    传统剂型的硝酸酯类药物作用时间短,易产生耐药性或起效慢,不能在清晨心绞痛高发时起保护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30%速释70%缓释剂型(IR-SR)克服了上述弱点,有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择时给药缓释片是科学的,符合市场趋势的。制剂中的速释成分和缓释成分更是符合心绞痛发生的昼夜节律,预防心绞痛及其他心血管急性事件更为有效,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参数大大改善,尤其是活动能力、心理不适、生活满意指数。

  • 癫痫与昼夜节律

    作者:张亚男;孙晴晴;林卫红;魏春会;王传蕾;王赞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具有不可预测性.昼夜节律是调节机体行为、生理、生物化学的24 h模式.随着对癫痫研究的不断深入,癫痫与昼夜节律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癫痫发作具有昼夜节律,同一类型的癫痫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发作的频率不同.癫痫发作可能会影响昼夜节律,包括睡眠与睡眠觉醒周期、核心体温、心血管参数、内分泌系统等.同时,昼夜节律变化可能导致癫痫发生,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可能是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种癫痫发作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分布,并且这些节律分布特点可能提供癫痫诊断线索和依据.明确癫痫发作的昼夜节律,根据其发作节律进行干预及治疗,既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还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文章就癫痫与昼夜节律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 对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时间治疗学关系的认识

    作者:葛丽娟;吴爱宁

    血压的昼夜节律规律研究表明[1],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活动存在着典型的昼夜节律性,人体血压亦同样如此.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清晨觉醒前后开始,血压水平迅速上升,并于10:00~12:00达到峰值,此后血压持续维持较高水平,至夜间入睡前后逐渐下降并于凌晨3:00~5:00达到谷值.

  • 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意义

    作者:孙涛;高红

    通过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各项研究,总结这项技术对妊娠高血压病的诊断、预防、疾病进展程度,关于母胎健康的意义.包括动态血压检测有助于识别妊娠期白大衣高血压,并提示妊娠各期均有可能发生白大衣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的波动特点,24小时2个血压升高时段,舒张压升高为主,非杓型血压.更关注反杓型患者,加强夜间降压力度,掌握时机终止妊娠,有利于母婴安全;动态血压监测与胎儿宫内环境的关系,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高低与夜间的收缩压和白天的舒张压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围生儿结局有不利影响.还包括了在分娩后远期的血压监测的研究,与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的关系的研究,做了综述.

  • 褪黑素对大鼠视交叉上核中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军;童建

    目的 了解外源性褪黑素(MT)对大鼠视交叉上核中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在正常光照(LD=12:12)和完全黑暗(DD)条件下,在一天中的不同时点给大鼠皮下注射外源性褪黑素,检测视交叉上核(SCN)中c-fos表达的昼夜变化.结果 在LD和DD条件下,SCN中c-fos的表达均具有昼夜节律性.给药后LD组昼夜节律的规律性发生了改变,而DD组c-fos表达的节律性仍然保持.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昼夜节律的中值均显著增大.结论 外源性MT能诱导大鼠SCN中c-fos的表达,并改变内源性c-fos的昼夜节律性.

1016 条记录 1/51 页 « 12345678...505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