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研究基因组功能表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基因(包括疾病基因)的识别、鉴定和克隆(包括新策略、新技术、新方法的创立和各种基因组数据的建立);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包括基因变异体的系统鉴定和目录的绘制、基因表达谱的编制、基因结构-功能关系的鉴定、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的编制及与防病治病相关的基因研究等);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
浅析病毒所发展的经验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自1963年成立以来,在这30多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出成就:鼻咽癌血清早期诊断技术,有可能提前五年预示鼻咽癌的发生;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成功,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实用上它将为预防我国乙型肝炎起决定性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评为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的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5种病毒性肝炎系列诊断试剂的研制成功,为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做出了贡献;18种常见病毒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基层单位采用新技术开展防疫工作;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了我国高技术药物已步入国际高新技术产品的行列,它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正式批准投放市场的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人α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还系我国首创,其药物副作用比国外同类产品要小,也被评为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出血热病毒的阐明和灭活疫苗的研制成功为预防这一严重疾病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已阐明了某些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我们经多年的努力进行了虫媒病毒的调查,为我国非乙脑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提供了依据;在流感大流行起源和变异规律的国际性合作研究中,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为在我国消灭儿童脊灰炎的计划免疫研究中,建立了早期诊断和区别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方法,这将对该病的控制起重要影响.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出血热病毒的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过去,在生物高新技术领域内,大多是国外原件,国内组装,我们首创了两种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和一种痘苗病毒转移/表达载体,提供给国内外广泛使用,获得一致好评;
-
呼肠孤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计算机分子信息及模型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三维构像与结构模型、病毒的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已成为现代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其实质在于揭示病毒的复制与组装机制,探明病毒与宿主间的互相关系及遗传变异规律等,为终从理论上阐明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以及从实践上解决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20世纪50年代呼肠孤病毒的发现,首次证实了双链RNA病毒可作为稳定生命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呼肠孤病毒特有的分段RNA基因组结构与全保留复制特征,为研究病毒的毒力、转录调控机制、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型.正呼肠孤病毒(亦简称呼肠孤病毒)T1L、T2J和T3D为呼肠孤病毒三种血清型原型分离株,目前已研究得十分深入.本文就近年来呼肠孤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的认识
全世界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5亿人.对于HBV多年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特性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事实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探索.通过对特定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不同的HBV病毒基因克隆序列的比较提出了HBV准种特点,使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野生型病毒之间、野生型病毒与突变型病毒之间、突变型病毒之间的反式调节机制是各种类型的缺陷型HBV存在的重要条件和机制,也是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外周血中存在羧基末端截短的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的编码基因,使我们对于HBV基因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的类型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克隆的HBVDNA全长基因序列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地域所流行的HBV DNA序列之间的比较,发现了新型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如前-X(pre-X)蛋白的编码基因和前-前-S(per-pre-S)蛋白的编码基因.长距离精确聚合酶链反应(LA-PCR)技术克隆的HBV DNA全长序列,是我国流行的adr亚型的HBVDNA全基因序列,代表了真正存在的HBV的基因全长序列,在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以及在抗HBV治疗疗效应答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
牛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及定向分化研究
胚胎干(embryonic stem, ES)细胞自Evans和Kanfman(1981)首次从小鼠胚胎中分离到后,胚胎干细胞技术一度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ES细胞是自附置前早期胚胎或附置后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克隆的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全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具有与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及分化潜能,同时又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转化、筛选和冻存.它为克隆治疗以及深入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胚胎发育、各种遗传病模型以及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等提供了新型实验材料.ES细胞在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组织工程研究、临床医学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牛为实验材料,探讨影响牛ES细胞分离克隆的因素,完善牛ES细胞的分离克隆程序,为人类ES细胞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主要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成果.
-
肺炎支原体P1蛋白的研究现状
P1蛋白是肺炎支原体的一种与黏附有关的跨膜蛋白,它只有正确定位于肺炎支原体顶端结构才能介导其黏附作用;P1蛋白结构基因的多态性是构成肺炎支原体抗原多态性的基础;P1蛋白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原,可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因此,探讨P1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及其感染的诊断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
新疆出血热病毒S基因片段的测序和分析
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既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在我国新疆地区严重流行,病死率较高;近几年XHF的抗体也在许多省区的家畜或人血清中发现,是又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为认识XHF病毒的本质,从分子水平揭示其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寻找传播及流行的原因,对1965年分离自我国首例病人及1984年分离自蜱的两株XHF病毒进行了S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两株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与已经发表的1968年分离自我国蜱(HY13)和羊(C68031)的两株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96.7%~99%);与其它CCHF病毒相比S基因同源性为77.4%~92.7%.计算机绘出的系统发生树状图显示我国分离的四株病毒形成一单个群体并进一步分为三组,提示流行源自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