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痛莫愁,合谷穴来收服
中医四总穴歌诀有“面口合谷收”之歌.合谷穴为古代历代医家推崇为万能穴,能够运用到多种病症,其中首推的就是治疗牙痛.牙痛时,我们可以按压这个虎口部位的“止痛药”,解决燃眉之急.平时经常按揉合谷穴,还能够保护牙齿,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除了牙痛外,头痛、腰腿痛之类的疾病也可以解决.
-
列缺穴与头项关系的探讨
在古代针灸文献记载中,列缺穴能治疗头项部的疾病,如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但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在治疗落枕等颈部疾病时,针刺列缺穴有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有的毫无效果.为了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对95例落枕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独取患侧列缺穴,观察其疗效,希望有助于得出列缺穴与颈椎的特定关系.
-
健康长寿法:肚腹三里留
在人体小腿前面,外膝眼直下3寸,有一要穴,名叫足三里,堪称人体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第一穴.针灸<四总穴歌>的第一句就是"肚腹三里留",它简要地表明了足三里穴与肚腹之间的内在联系.足三里在十二经络上属足阳明胃经,是胃之合穴.古人很早就认识足三里为强身健体要穴.
-
足三里穴不同方向针刺治疗腹痛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调胃补虚,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中治疗脘腹疼痛效果奇佳,故<四总穴歌>有"肚腹三里留……"之说.笔者在临床应用治疗脘腹疼痛过程中,发现根据腹部触诊时压痛点之部位,决定足三里的针法,而有更神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以供同仁们探讨指正.
-
试谈阿是穴及其临床应用
取阿是穴治病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内经>中就有"以痛为输"的记载;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先提出"阿是穴"的概念;以后随着阿是穴的发展应用,又有了"不定穴"及"天应穴"等名称.关于阿是穴的作用,<千金要方>认为:"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玉龙歌>中写道:"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又有流传颇广的<四总穴歌>中后人特意补上"酸痛寻阿是"一句,这些足以证明阿是穴应用之广了.现将个人在这方面的拙见及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
辨证辨病应用“四总穴歌”
"四总穴歌"早记载于明·徐凤《针灸大全》,其内容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解释为:肚腹部的病症取足三里治疗,腰背部的病症取委中穴治疗,头项部的疾病取列缺穴治疗,面部口腔周围的病症取合谷穴治疗.在临床上有人认为"四总穴歌"很好用,像王洪兵[1]认为"四总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是疗效高的穴位",但是也有人持不同意见,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四总穴歌"?如何应用它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应该辨证辨病应用"四总穴歌",兹分析如下.
-
列缺穴在调治任脉上的应用
列缺一穴出自<灵枢@经脉>篇.<甲乙经>指出"去腕上一寸五分”的定位法.<黄帝经明堂>所述:"列,行列也,此别走络,分别大肠,所以称缺之,别之缺经之上,故日列缺.”则从命名上解释了列缺的络穴特点.这说历代医家在临床应用上都十分重视.著名的<四总穴歌>就提出"头项为列缺”之用.其实这只是列缺穴应用的一方面.此穴还有另一方面的应用.那就是金元时代窦汉卿所创的八脉交会穴,即列缺通于任脉,凡为任脉的生理病理有关或病变部位与任脉循行有关的病都可取用列缺穴进行调治.
-
头项寻列缺
在<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灸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列缺这个穴位来治疗和调节.列缺一穴出自<灵枢·经脉>篇,有"去腕上一寸五分"的定位法,即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