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病出现"40岁现象"
两位40多岁的导演冯小刚和古榕相继猝发心脏病,使这一老年病患者年龄前移的趋势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许建屏,他认为,心血管疾病的40岁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
柳的药用
春日的夜晚,夜深人静."疼死我了!"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呼救者是清扫工人王师傅,只见他双手捂着头撕心裂肺般地喊叫.连日来,感冒病魔困扰着这位铮铮硬汉,昨日他曾到医院就诊,上班前已按医嘱服用了药片,没想到今夜头痛猝发,只见他奋力地奔向行道树边,抓住一枝垂柳,一股脑儿地胡乱嚼食起来.
-
表现为胸腹部皮疹的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肠道病毒(E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短暂的前驱性发热后出现咽炎、口腔皮疹和手足出疹[1].近期,我们收治了11例表现类似重症HFMD,但手、足、口腔及肛周未见典型的HFMD皮疹,查体发现胸前及上腹部有红色针尖样充血性皮疹,经病原学检测确诊为HFMD.目前尚未见表现为胸腹部皮疹的重症HFMD的相关报道,故就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
幼儿急疹合并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幼儿急疹合并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确诊的幼儿急疹病例和热性惊厥病例,对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的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其他热性惊厥患儿及幼儿急疹未合并热性惊厥者对比,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急疹合并热性惊厥患儿占所有热性惊厥的17.1%(31/181),占2岁内热性惊厥的24.4%(31/127),占幼儿急疹患儿的15.7%(31/198);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平均年龄为(0.85 4±0.38)岁,早于一般的热性惊厥患儿(2.41±1.30)岁,P<0.01;与不伴热性惊厥的幼儿急疹患儿比较,伴热性惊厥者的性别、年龄、高体温、热程、出疹时间均无显著差别(P>0.05),而热性惊厥家族史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遗传因素是导致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发作的一个危险因素;幼儿急疹并热性惊厥时一般预后良好,但要警惕发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性,如癫痫.对于1岁内初次发热并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要注意幼儿急疹的可能.
-
围手术期猝发心梗的急救护理
1997年5~10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病人术后猝发急性心梗3例,但经过积极治疗抢救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临床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热浪未至,护心措施先行
夏天到了,有些疾病可在热浪袭击中猝发,心脑血管疾病则位居榜首.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从而安全度夏呢?
-
过度劳累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
2009年9月30日,某笑星因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而突发脑出血,消息一出顿时牵动了众多中国人的心.联想到近年来演艺界名人猝发心脑血管病的越来越多,这不能不再次给世人敲响了警钟:过度劳累是心脑血管病的杀手!
-
猝发脉冲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PSVT)为一反复发作的常见心内科急症。其电生理治疗效果确切,短时间内可反复进行,无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已日渐成为临床首选。本文分析32例96例次PSVT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治疗的效果,评价其佳终止手段。
-
老人家起夜悠着点
75岁的王大爷前几天晚上半夜起床去厕所时突发脑梗塞,还好老伴发现及时,赶紧打了120急救把他送到了医院,没有引起太严重的后果.医生提醒,冬季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老年朋友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寒冬起夜不慎 下列疾病易猝发冬季气候干燥,气温骤降.每年在寒冬因猝发疾病或生活不慎意外而发病者,不在少数.老年朋友夜间起床时如果不小心,更容易引起一些疾病的猝发.
-
体检别忘查脑血管
58岁的王先生在午餐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瘫坐于沙发上,言语不清,反应迟钝.同事发现后,迅速将王先生送往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王先生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右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武汉市武昌医院涂明义主任医师介绍,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键就在一个“早”字.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是防治脑血管疾病猝发的关键,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就是脑血管堵塞(脑血栓),而脑血管堵塞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
-
防病三道坎
清晨3点到早上8点,是老年人心脏的危险期,此时血压为全天高.医学已经证明,在此时间段老年人易中风、猝死.就心血管疾病的猝发事件来说,它高达70%-80%.这是实实在在的多灾多难的时刻,对高龄老人或心血管病人,就不能不重视晨间保健.农历十五,"月圆人缺",这是与天文气象相关的危险期,是月圆时发生潮汐反应的结果.
-
三磷酸腺苷与食管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对比观察
本文150例均为1994年2月至1996年12月住院病人,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均在2 h之内.治疗前均经常规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发作.随机分为两组:72例为三磷酸腺苷(ATP)治疗组(甲组),用ATP(山西晋新制药总厂生产)20 mg+10%葡萄糖5 ml,快速静注(5 s内推完);78例用食管调搏治疗(乙组),用东方XD-2A型食管电生理仪猝发刺激法(高于阵发性室上速发作频率110%~130%),两组治疗后病人继续住院或随访观察1个月.
-
认准"冠心病时钟"
近,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种时间规律对于冠心病患者有重要指导意义,您的治疗、用药、生活保健都应该遵循这个独特的"冠心病时钟".
-
认准"冠心病时钟"
近,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种时间规律对于冠心病患者有重要指导意义,您的治疗、用药、生活保健都应该遵循这个独特的"冠心病时钟".
-
关爱心脑血管系列讲座(六)"冠心病时钟"你知道吗
近,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
-
老来养生四道“坎”
凌晨,多灾多难的时刻。统计表明,凌晨(一般指午夜12时到早上6时)的死亡率占全天24小时的60%;心血管疾病猝发事件高达70%~80%。高龄老人或心血管病人,清晨一大早起床的时候,动作应缓慢些,并且要记得及早服药,补充水分。
-
老年人:认准"冠心病时钟"
近,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显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即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这种时间规律对于冠心病患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治疗、用药和生活保健都应该遵循这个独特的"冠心病时钟".
-
7招应对“清晨危机”
用“危机四伏”来形容清晨老人的健康状况绝非耸人听闻。清晨几个小时老年人的死亡率约占一天24小时的60%;起床后2个小时内,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事件(心肌梗死、中风等)更是高达70%~80%,而以下7招可帮助老年人顺利度过“清晨”。
-
操心烦神易患心脏病
近期,中国影视界4位大将孙羽、路学长、蓝为洁、袁牧女相继离世。导演路学长因突发心脏病猝然离别,导演袁牧女因心原性心脏病猝发去世……电影人的心脏为何如此脆弱?身在高危职业究竟如何护身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