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人养生"三多""三少"
清代学者褚人获在他著的<坚瓠三集>一书中,谈到老年人如何养生时,提出了年长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三多三少"的观点.这是他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
关于中医经典著作研究的一点思考
近年来,中医界对经典著作开始有所重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四大经典是中医的根,根深才能叶茂.但也有些情况需要引起重新思考,以使学术不断发展而少走弯路.一、重视校勘考据,不可盲目遵经经典著作多成书较早,文辞古奥,加之辗转誊录,鱼鲁亥豕,致使有些文字真伪难辨、不易理解,在所难免.历代注家争论较多.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鼓励学者大胆争鸣,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治学要严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清代学者重视考据,这种讲求实际的学风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十一脏取决于胆"这一命题,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自王冰以降,诸家歧见纷呈,多数注家拘于原文,曲为解说,如王冰、马莳等认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
-
跨出泥沼自健行
"四冲八达,无往而不至",是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赞颂学术纵横的情境.但是,近年来中医学基础性研究在前进的途程中又逢羁困,主要是医学的学术定位问题和学风问题.
-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近读清代学者王如锡编纂的《东坡养生集》受益匪浅,作者将苏东坡的《问养生》、《书养生后论》、《养生说》、《续养生说》、《养生偈》等20余篇文章及有关养生的信札汇集成册,成为我国古代养生之道的资料之一,对现代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
中草药名难字释析22例
清代学者戴震有言:"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道".戴震所云至理名言.<中药学>中中草药名疑难字较多,不能认读、理解这些难僻字,便不能通其辞、明其道.为便于<中药学>学习与研究,仅就手头所辑22种中草药名作一释析.
-
人参用错如同砒霜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滋补之风渐渐盛行,人参、冬虫夏草、鹿茸、阿胶等名贵中药材被不少商家大肆宣传所谓的功效,似乎把进补与养生间画上了等号.温补之药并非人人适宜.中医还有“虚不受补”、“六腑以通为补”等说法.对于进补不当的危害,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清代学者莫文泉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凡药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清代医家龙绘堂在《蠢子医》中也指出,“世人皆说补益好,岂知补益不当殊难了.”
-
老人养生"八多""八少"
清代学者褚人获在他著的<坚瓠三集>一书中,谈到老年人如何养生时,提出了年长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八多八少"的观点.这是他上了年纪之后,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
有趣的养生对联
对于养生对联,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的杰作,尤其清代学者兴趣更浓。这里不妨抄录几副,以供大家欣赏。
贪嗔痴,即君子三戒
定减慧,通圣经五言
这是清代名士张南撰写的一副养生妙联。此联把儒家的入世和佛教的出世兼收并蓄,熔为一体。它把佛经上说的“贪婪”、“嗔恨”、“遇痴”三戒和儒家典籍中讲的“定、静、安、虑、得”五言,相互贯通。《大学》中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说,要达到理想的境界,然后才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有了心静,然后才能安稳;有了安稳,然后才能思虑;有了思虑,然后才能得到高善的境界;得到善的境界,然后才能有健康长寿的可能。逻辑推理,有条不紊,哲理性强,有益健康。 -
从《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看清代学者的治学态度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出于纪昀等为代表的清代学者之手,其中体现出清代学者的治学态度主要有:人为贵的思想;反对门户之见;大胆假设,申明己见;严谨认真,注重证据;客观公允,不偏不倚;实事求是,不知者存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学习他们的治学态度,营造一种和谐求实的学术研究环境.
-
增视功健身养生防眼疾
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三谈>中记录了当时社会流传的"老人十反",其中有"不能近视而远视转清"一说.视力的好坏,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如能一生保持视觉敏锐,那将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
有医未必无恐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疾病今天都可以被确诊和治愈.有条件的病人,可以请专家会诊、吃进口新药.有这样的医疗保障,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清代学者唐甄所著《潜书》中有一则小故事:昔金陵有病蛊(毒虫)而将绝者,有良医来自霍邱,一鍼(针)之而苏,再鍼之而起,五进之汤液而愈.人相传以为神……客有颂言于唐子者,曰:"其求之神若是,其所居之乡复何疾病之忧?"唐子曰:"若子之言,是致疾之媒、戕人之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