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注防治记忆力衰退和增进智力的药物
人所共知,记忆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年龄老化的一个主要标志.老年人普遍为"遗忘"所苦,特别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老年性痴呆,要经历两种死亡,首先是精神上的死亡,然后是肉体上的死亡.他们丧失记忆,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病人被诊断为早老性痴呆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5年.
-
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性
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和临床资料:5份Ki-1(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Ki-1ALCL)标本(乳腺2 例,胃1例,皮肤1例,骨髓1例)来自本院和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1985~1998年间手术或活检病例,男3份、女2份,年龄大者58 岁,小者19岁。首发症状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了随访,2例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1例因胃腺癌死亡。3例平均存活时间3.08年。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指已诊断为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为2/100万,是一少见病.PPH常见于青中年女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极高,明确诊断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3年[1].近几年,由于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努力探索,作者对这种疾病过程的理解有所提高.现对PPH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2014年德国心血管年会热点报道(二)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出现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对预后的影响(作者:Panagiotis Tzamalis)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TAVI)是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高危患者的首选术式。 TAVI后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率高于常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中常出现的是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和房室传导阻滞,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目前的资料显示:根据植入瓣膜的类型不同,术后新发LBBB的发病率在10%~60%之间。下面的研究将分析TAVI术后出现新发LBBB是否和术后死亡率相关。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系列研究,共入选570例在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间接受 TAVI 手术的患者。其中有158例(27.72%)患者术前已为心脏起搏器的携带者或心电图显示QRS波已超过120 ms,这些患者被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83例(14.6%)患者在术后因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及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的心动过缓而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本研究对剩余的329例患者的术前24 h和出院前的心电图进行了比较,对新发持续性LBBB和术后1年的存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06例(32.2%)患者出现新发完全性LBBB。本研究对出现和未出现LBBB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均数为82.06比81.22 ;( P=0.40),左心室射血分数59.26%比57.98%( P =0.43),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的平均值22.82比23.72(P=0.65)以及心血管风险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LBBB组的平均存活时间是术后(341±5.2)d(95%CI:331~352 d),而术后新发LBBB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313±11)d(95%CI:292~335 d),log-rank时序检验 P=0.002。 HR风险比率Cox回归分析值是2.35(95%CI:1.36~4.07, P=0.002)。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对延长寿命并没有明显影响( log-rank P=0.183)。在植入的瓣膜种类上,与 ESV 瓣膜( Edwars Sapien Valve )相比,植入MCV瓣膜( Metronic Corevalve )术后新发 LBBB 发病率高, HR:2.969(95%CI:1.575~5.604,P=0.001)。结论:TAVI术后新发LBBB的患者术后第1年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植入 MCV 瓣膜后 LBBB 发病率高。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未能证明死亡率和植入瓣膜相关( P=0.8)。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新发LBBB为术后死亡率升高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与LBBB并发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性高或者因左心室壁收缩运动不协调而导致。
-
肺动脉高压血管收缩与重塑的研究
肺动脉高压(PH)可以出现在原发于肺动脉的疾病(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或者继发于心肺疾病同时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疾病(如继发性肺动脉高压,SPH).由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复杂且有许多机制不明,治疗效果不理想.特别是IPAH,一经确诊,平均存活时间只有2.5年,有学者认为其预后比恶性肿瘤还差.诸多致病因素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发展并终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管重塑.
-
重视对老年人左室肥厚的干预
据美国Framingham的心脏疾病研究发现,男性重度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2年内37%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仅1.7年.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关键的中间环节,是导致心衰加重的重要因素.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能够影响心衰预后的靶器官损害的重要的中间终点之一就是左室肥厚.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左室肥厚的高发人群,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老年人左室肥厚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早期控制.
-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据美国Framingham的心脏研究发现,男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2年内有37%的发生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仅1.7年.高血压作为导致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也备受重视,目前已从简单的治疗进入到以危险因素为基础控制的综合防治阶段,而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也从单纯的改善血液动力学转向全面的交感神经控制.在临床的治疗上不仅注意了改善临床症状的急性治疗,更注重提高生存的慢性生物性治疗.以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及减低死亡率为目标的大型临床试验越来越多,并为我们临床预防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循证医学数据.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能够影响心力衰竭预后的靶器官损害为:(1)左室肥厚(LVH).(2)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学或放射学证据.(3)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的轻度升高.(4)肾动脉中央型狭窄,而高血压是导致这些靶器官损害的重要疾病.
-
极限肝切除术后延长大鼠生存时间的研究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及细胞因子阻断剂AG490对90%肝切除术后大鼠剩余肝细胞功能和存活率的作用.方法在标准90%肝切除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Ato组术前1d至术后3d胃管内注入阿托伐他汀(20mg/kg);AG490组术中至术后36h内每隔12h腹腔内注射AG490(1mg/kg),观察术后生存及肝再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24h内100%死亡.阿托伐他汀和AG490均明显地延长了90%肝切除术后大鼠的生存时间(25.6h和30.6h vs.10.7h,P<0.05).结论细胞因子阻断剂和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延长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的生存时间,为重大肝手术患者术后保护肝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电场在胶质瘤治疗应用方向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成年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即使患者确诊后接受好的治疗,许多胶质瘤患者在初次治疗后9个月内复发,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也仅为15个月[1].而且复发胶质瘤患的总生存期一般很短,如果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生存期很少超过3~5个月[2].面对如此凶恶的疾病,胶质瘤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却十分有限.近20%的患者考虑接受二次手术,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采取再次放射治疗.但是大多数患者在肿瘤复发时首选化疗治疗.在美国贝伐单抗被批准为胶质瘤复发用药.然而,欧盟药品管理局(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al products,EMEA)因为贝伐单抗缺乏对照试验,而拒绝使用贝伐单抗[3].另外,目前常用的抗癌细胞毒性试剂大多数为像亚硝基脲、甲基芐肼、替莫唑胺等一类的烷化剂.但是有效率<10%,无进展生存超过6个月的仅为20%.
-
复方红景天胶囊对小鼠60Coγ射线的影响
笔者观察了复方红景天胶囊对小鼠60Co γ射线照射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①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 g,雄性,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②样品:复方红景天胶囊(TPYS)由红景天、冬虫夏草组成.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公司研制.③实验方法:小白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灌胃蒸馏水10 ml*kg-1*d-1,不照射),单纯照射(照射加10 ml*kg-1*d-1蒸馏水),低剂量(照射加样品0.15 g*kg-1*d-1),中剂量(照射加样品0.3 g*kg-1*d-1)和高剂量(照射加0.9 g*kg-1*d-1).连续给样4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60Co全身一次照射,时间7.5 min,距离2.95 m,总剂量8.0 Gy.照射后,称重,第二天一半动物取血做白细胞计数,另一半动物观察平均存活时间或30 d存活率,正常组取血做白细胞计数并观察30 d存活率.记录各组鼠的生存状况,体重变化,动物死亡情况,计算各组小鼠30 d平均生存期、存活率.
-
扩血管药物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一种恶性肺血管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肌型小动脉丛样病变,血管腔逐渐闭塞,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1].PPH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万~2/100万.如果诊断后未经治疗,平均存活时间为2.8年,经过治疗的患者存活时间可超过10年.肺血管收缩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时肺循环阻力增高的因素之一,因此,早在1951年就有人尝试用扩血管药物治疗PPH.目前在大多数研究中心,临床可供选择的用于治疗PPH的扩血管药物主要包括以下4类:腺苷(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吸人)、钙拮抗剂(口服)、前列腺素(静脉注射).长期治疗仅推荐使用钙拮抗剂和前列腺素,本文简述这方面的研究状况.
-
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研究现状
瓣膜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瓣膜病的患病率预计将在未来20年翻倍[1]。主动脉瓣狭窄( aortic stenosis,AS)是常见的瓣膜病。在75岁以上人群中,中、重度AS患病率约2.8%,而在大于85岁患者中患病率接近8%[2,3]。重度AS患者出现症状后死亡率显著上升,平均存活时间仅为2~3年,且其中15%~20%发生心源性猝死[4],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此类患者首选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治疗。而另外约有1/3~1/2的重度AS患者没有症状[5],预后较好,猝死风险低,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尚存争议。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CC/AHA )2014及欧洲心脏病协会(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2012指南[6,7],对心功能尚可的无症状重度AS 患者推荐的治疗策略是基于密切观察上的等待,但由此可能出现由于症状不明确或回报不及时而使患者处于高猝死风险状态的情况,以及没有考虑进展性心肌损伤对手术结局及远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早期手术治疗可避免以上顾虑,但需要面对手术本身风险及并发症。通过危险评估筛选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干预,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以上两种策略的优劣,即避免观察性等待对高风险患者的姑息以及早期手术对低风险患者的过度干预。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仍需进一步研究。
-
脑瘤治疗新药--替莫唑胺
神经胶质细胞瘤是一类具攻击性的恶性脑瘤.其发病率虽不高,但患者自诊断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却只有9~12个月.治疗上虽有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及基于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疗法,但仍然几乎不能治愈,复发率甚高,严重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6个月.神经胶质细胞瘤是临床长期期盼其治疗药物有所突破的一个主要领域,而新近上市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则为达到此目标迈出了令人可喜的一步.
-
流行病学分布研究进展
肺气肿、心脏病和高血压死亡归因危险比依次为9.3%、5.8%和 5.1%. Katzman等根据上海研究资料认为痴呆是老年人的一种"恶性"疾病.瑞典一个社区人群(≥75岁)AD死亡率为1.9/100 人年痴呆患者5年病死率为70%(非痴呆者为35%),AD导致死亡的RR为2.0 (95%CI 1.5~2.7),人群死亡归因危险比为14%.法国一项历时8年的人群队列研究显示AD患者死亡的RR为1.7 (95% CI 1.3~2.2),导致痴呆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RR=2.8,95% CI 1.3~6.2)和脑血管病(RR=1.7,95% CI0.8~3. 7).痴呆明显缩短患者寿命,不同研究报告痴呆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从3~10年不等.
-
金属硫蛋白抗辐射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机体抵御电离辐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受试小鼠MT,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接受7 Gy、8 Gy 60Co-γ一次性辐照及每周一次1 Gy小剂量连续8次辐照.于照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各组小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并记录8 Gy一次性辐照后小鼠存活时间.结果:(1)7 Gy辐照的实验条件对于抗辐射保健食品功能的观察较为适宜.7 Gy辐照后淋巴细胞的下降趋势与白细胞基本一致,淋巴细胞可以作为评价抗辐射保健食品实验的一项观测指标.(2)灌胃MT 0.6 mg/kg bw和3 mg/kg bw 30 d的小鼠经7 Gy一次辐照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未服MT的辐照对照组.(3)经8 Gy照射后服用MT的小鼠比辐照对照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提高了72%(P<0.05).(4)每周一次1 Gy小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7次(累计剂量7 Gy)和8次(累计剂量8 Gy)照射之后,服用MT的小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未服MT的辐照对照组小鼠.结论:口服MT能够延长一次性大剂量电离辐射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一次性大剂量和多次小剂量电离辐射对免疫系统的损
-
青石棉诱发小鼠胃肠道肿瘤的实验研究
石棉可诱发肺癌和间皮瘤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但与胃肠道肿瘤的关 系却未达成共识。云南大姚县部分地区因青石棉暴露造成空气、水的污染,居民患肺癌和间 皮瘤的危险明显增高,但消化道肿瘤的差异却未能显示出来。为了探讨石棉污染水源是否能 诱发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增高,我们采用小鼠灌饲石棉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选用云南大姚青石棉,经高速粉碎机粉碎,纤维长度:<5 μm:36.1%、5~20 μm :57.5%、>20 μm:6.4%;纤维直径均<3 μm。华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昆明种4 周龄健康小鼠雌雄各5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只(雌雄各半)。 2.实验方法:用生理盐水配成2 g/L的青石棉混悬液。实验组每天上午灌饲0.5 ml混悬液, 每周5 d,持续6个月,共灌饲100 d以上,总剂量为>100 mg/只,对照组灌饲同等量的自来 水。6个月以后常规喂养,1年零7个月后2组各剩余5~6只动物一并处死。小鼠死亡后记录死 亡时间。常规解剖,组织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大体观察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后,分 别取小鼠的食道、胃、肝、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有无病理改 变,特别是增生、癌前改变或癌变。观察2组的平均生存时间、肿瘤发生情况等。 3.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以SPSS 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二、结果 1.平均存活时间:实验组平均存活(361.2±123.7)d,对照组为(368.1±114.5)d, 差异无显著性(P>0.05)。50%以上的动物在1年以后死亡。 2.病理改变:大体观察实验组部分动物胃内可见蓝色的 石棉斑。实验组、对照组各有8只和1 0只动物可见肺、肝、肠
-
脑干出血24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7年1月~1998年9月共收治脑干出血24例,均经CT检查确诊.治疗结果:8例存活,16例死亡,死亡病例中,平均存活时间54小时.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肺泡损伤修复障碍与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渐进性致死性肺部纤维化疾病.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近发表的共识意见中,将IPF 定义为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PF患者存活率很低,确诊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4年.传统治疗主要是基于抑制炎症可阻止肺纤维化进展这一观念,一般采用激素治疗,但IPF患者通常对激素反应较差,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也大多不能降低IPF死亡率.为了显著提高IPF患者的生存率,明确IPF发病的始动因素,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势必成为必然.如今,已有研究向传统观念(即炎症是促使IPF发展的始动因素)提出了挑战,认为IPF主要是一种肺泡受损后异常修复及重构的疾病[2].因此,有必要对IPF的发病机制重新评价,希望对未来的治疗策略产生有益的影响.
-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护理32例
结缔组织病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缔组织和血管.由于肺脏具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故结缔组织病常伴有肺间质病变[1].结缔组织病所致的肺间质病变多为渐进性,少数可出现急性肺间质病变[1],其起病急,进展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平均存活时间很短,大部分病例在1~2个月死亡.目前,在临床上对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2].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导致患者在治疗早期对激素敏感,而到晚期纤维化时效果较差[3].我科2003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32例,经过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并配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乳癌骨转移的二磷酸盐(bisphosphonate)疗法
乳癌和肺癌、前列腺癌一样,易发生骨转移,尤其是复发的乳癌有80%以上发生骨转移.与肺癌骨转移不同的是,乳癌骨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好,平均存活时间为两年,即使是复发的乳癌存活5年以上的例数也不少.但是骨转移很少能够治愈,大多数患者会随着骨转移的发生而出现癌性骨痛等与骨骼相关的症状.因此,从长远的考虑来看,乳癌的治疗应该重视骨转移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