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川省内江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城市饮用水卫生状况和水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四川省内江市城区市政供水、自备水厂共31个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收集供水范围内水性疾病、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相关信息.结果 市政供水各类水质总合格率达97.89%,末梢水合格率99.26%,出厂水合格率77.78%,二次供水总合格率为66.67%.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值、耗氧量、余氯、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自建水厂各类水质总合格率为75%,出厂水合格率83.33%,末梢水合格率为70.83%,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三氯甲烷、浑浊度、耗氧量、肉眼可见物、铁、氨氮.监测水性疾病2080例,2008年发病集中在秋季的9-11月,总发病率为361.83/10万;2009年发病集中在春季的3-4月,总发病率为318.71/10万.监测肿瘤及非传染性疾病死因1 063例.结论 市政供水水质总体良好,但出厂水水质有待提高,应加强二次供水的管理和监测,指导自建水厂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质合格率;水性疾病调查提示了防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
重庆市二次供水卫生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二次供水卫生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所有二次供水单位进行现场卫生状况调查,并在水箱用水点采集水样,对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等指标进行检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庆市共有二次供水单位1 649家;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为53%;水箱定期消毒单位比例为25.02%;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率为24.32%;定期清洗的水箱水质合格率高于没有定期清洗的水箱水质,经卡方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采集975份水样,经检测合格917份,合格率为94.05%.结论 重庆市二次供水存在安全隐患.有卫生许可证的供水单位卫生现状优于无证单位;二次消毒和水箱的定期清洗是防止二次供水二次污染的关键因素;消毒剂投加不合理、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单位比例低等问题突出.
-
2011年舒兰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水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一系列的人类活动都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社会发展的加速,也加速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水资源的污染.水质的好坏,水体受到污染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防止水性疾病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了解2011年舒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水性疾病监测:有多少病与饮水有关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承担建设的我国水性疾病监测网络,近日正式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试点城市运行.这项由中国率先开展的疾病研究项目,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被认为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
长江下游江阴段农村饮水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长江下游江阴段农村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发病及相关死因的情况.方法 对我市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等43个水质监测点进行监测;同时收集我市与水相关的急慢性消化道疾病和死因等信息;分析水质情况与水性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我市水质监测发现合格率为96.22%,农村末梢水合格率较低仅为89.28%.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和挥发性酚.水性疾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各型肝炎为主,占监测病例的97.97%.发病总体呈现夏秋季发病率上升、冬春季下降的流行病学特征;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病例6 628例,分别占监测总死因的32.10%和67.89%.结论 我市水源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提示水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加强城市供水水源水的保护.
-
柳州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柳州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及水性疾病现况,为科学改良居民饮用水、防治水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城乡居民饮用水源类型、供水方式等调查,进行水质监测、水性疾病现况及回顾性调查.结果 检测城乡生活饮用水111份,合格率农村生活饮用水为19.05%、二次供水为45.83%、城市管网自来水为95.24%.城市管网自来水与二次供水合格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25.51,P<0.01),城市集中式供水与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有显著差异(χ2=17.55,P<0.01).细菌学指标是造成各类水质合格率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居民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与生活饮用水水质有关.结论 加强市政供水的日常监测,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并增设消毒设备,加强农村居民饮用水集中供应管理,可以减少水性疾病发生.
-
基于ARIMA模型的象山半岛水性疾病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 探索时间序列分析法在象山半岛水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象山半岛地区2004-2013年水源性传染病病例信息,对发病趋势进行分析;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水性疾病数据进行拟合,构建ARIMA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水性疾病发病呈长期递减以及季节变化趋势;对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提取趋势特征,再进行12步周期差分提取周期信息后,构建ARIMA(1,1,1)×(0,1,0)12模型,对2014年1-6月水性疾病发病数做预测,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呈现高度一致性.结论 ARIMA模型可以对水性疾病发病进行有效预测.
-
济宁市任城区2000~2003年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为了加强学校饮水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广大师生饮水卫生安全,预防介水性疾病的发生,2000~2003年对济宁市任城区集体用餐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了检测.
-
农村居民对水性疾病的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 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农村卫生安全饮水工程、制定预防水性疾病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分析济宁市2005年至2007年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水性疾病的监测数据基础上,随机抽取三所乡镇中心小学五~六年级的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水性疾病认知状况调查. 结果 济宁市肠道传染病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所占比例较高.农村居民中90.4%有喝开水的习惯,92.2%知道打井应远离污染源,87.3%能定期清洗盛水容器;54.6% 和35.6%的农村居民和学生知道介水传染病病因,9.8%、4.5%知道饮食缺碘所导致的疾病,69.6%、46.7%知道饮水含氟过多导致疾病.农民获取饮水防病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报刊;96.5%农民、94.6%学生希望了解更多的水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结论 农村居民具有较好的饮水卫生习惯,但对饮水防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居民和学生的饮水防病健康教育力度不够.
-
2008年-2012年隆林县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
目的 分析隆林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为农村饮水工程、卫生监督管理和防控水污染及水性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监测方案采集各乡镇有代表性的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并进行检测和评价;分析供水区水性传染病信息与水质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隆林县2008年-2012年农村饮用水总合格率53.28%,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1,P<0.05).不同水源类型合格率:泉水55.71%、溪水58.57%、沟塘51.67%、浅井24.00%、水库63.64%、江河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9,P<0.05).51.53%的取水未进行任何处理.丰水期合格率58.52%大于枯水期的4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5,P<0.05).2008年、2009年甲肝暴发流行,2010年-2012年水性疾病以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主,占96.27%,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隆林县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水性疾病发生,确保饮水安全.
-
2011年贵定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贵定县农村集中式安全饮水供水工程水质卫生情况,确保水质安全卫生,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生活饮水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水性疾病的爆发流行.方法 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对贵定县东西南北中5个区域,13个乡镇中14个监测点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共56份水样进行20个常规项目的 检测.结果 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毒理性指标无超标样本;与消毒有关的指标有8份样本未达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有2份样本浑浊度超标,微生物指标中细菌总数超标10份样本,总大肠菌群超标14份样本,耐热大肠菌群超标8份样本.
-
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卫生部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用成熟的软件技术设计开发的卫生监测数据信息管理平合,针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使用该系统不仅缩短了数据上报周期,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为饮用水的卫生监测积累数据,为科学地实施卫生监督积累经验,更为建立健全全国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监测网络奠定基础.
-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报告
为了解大庆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质卫生质量状况和主要问题,防止水性疾病,保护群众身体健康,遂于2000年9月到10月末,对大庆市4县4区71个乡1 338个屯的居民生活饮用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广东省水源性疾病及供k模式的研究
广东省水源性疾病主要是介水肠道传染病和地球化学性因素引起的氟中毒以及化学物质污染引起急慢性中毒症状.介水肠道传染病主要是致病菌引起的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寄生虫引起阿米巴痢疾,致病病毒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以及人类轮状病毒等;地球化学性因素引起水性疾病主要是地方性氟中毒;化学物质污染引起主要有砷中毒,由于农药等引起急性中毒也有报道[1].WHO指出人类中80%的疾病是由于水的污染和缺乏起码的卫生条件所造成的.现将我省水源性疾病及供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
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与健康问题现况和对策
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监测报告表明,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卫生现状仍令人担忧。通过分析我国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水污染对人的生活、健康的影响以及介水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呼吁饮用水生产经营单位、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水环境,严格执行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真正做到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
丹霞地貌仁化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研究
目的 了解丹霞地貌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现况,为保护水源、科学改水、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仁化境内不同海拔高度区域,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10个水厂监测点进行监测.在水质监测区域收集水性疾病信息,分析水质情况与水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检测生活饮用水157份,总大肠菌群、浑浊度合格率分别为31.21%、60.51%、是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原因.总大肠菌群、浑浊度、菌落总数合格率在不同区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H、菌落总数合格率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r=-0.830,P< 0.05;r =-0.740,P<0.05).介水传染病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区域介水传染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寒和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与菌落总数合格率呈负相关(r=-0.670,P< 0.05;r=-0.674,P<0.0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水质无显著关系.结论 仁化地区水质与其他地质区或其他丹霞地貌地区比较,有一定特点和规律.该地区水源虽未受到化学性污染,但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应引起足够重视.水质对水性疾病有一定影响,为减少水性疾病发生,仍需加强水质处理,加大饮水工程建设力度.
-
眉山市中心城区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分析
为了解眉山市中心城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卫生,防止水性疾病发生,我们于2001年8月中旬对眉山市中心城区各类桶装饮用水进行了抽检,并提出了可能影响水质的有关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
2009年成都市水性疾病及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介水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做好水性疾病预警,同时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探讨水性疾病的控制策略.方法 收集成都市2009年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及哨点医院症状监测结果,数据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都市水性疾病构成主要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茼性痢疾为主,两者占总发病教的93.01%,除1~3月发病率较低外,其他月份发病率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5~12月发病率P>0.05);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哨点医院进行症状监测年发生率与成都市水性疾病年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水性疾痛的高危人群,水性疾病的控制可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为主进行相关性研究,而选择合适的医院门诊作为监测水性疾病的哨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监测模式.
-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生活饮用水中的卤代烃方法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氯化消毒在防止大规模水性疾病暴发流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饮用水由于加氯消毒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烃,氯仿和四氯化碳是其中的主要成分;氯仿和四氯化碳有致癌、致畸及慢性致毒作用,故被列为重点检测指标之一.此实验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对水中易挥发的卤代烃进行测定,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简单易行的优点,同时精密度和准确度也符合检测的要求.
-
重庆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及水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本文报道了重庆市2001年丰水期、2002年枯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水性疾病的状况,全市共在八个区县设产监测点,监测水样158件;农村饮水合格率较低;集中式供水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这是我市农村改水工作开展十多年来第一次用全面、科学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本次调查对指导我市今后农村改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