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营养科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住院病人的食物及营养需求依赖于医院营养科提供相应的食物和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涉及到医师出具的饮食医嘱和营养师对患者的健康和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营养处方、营养配餐、餐饮用品的采购,库存管理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营养科的日常管理[1,2].
-
心脏康复治疗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威胁生命的一大主要疾病.心脏康复是现代医学处理心血管疾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预防复发,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医护人员对心脏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当代医学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化和循证医学的不断完善,心脏康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
糖友吃饭上存在的常见误区
提及血糖控制,很多糖友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所以在内分泌门诊就诊时,大多数糖友问医生多的就是"我不能吃什么?我还能吃什么?"其实,任何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绝对禁忌,控制血糖关键是在于总量要控制,并且营养要平衡.所以,内分泌专家建议糖友们,好让营养师开出属于个人的营养处方,并尝试按照处方上的膳食搭配以及分量来吃饭.
-
心血管疾病防治新主张——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就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达成共识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总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不平衡膳食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我国与许多国家的专业学会和协会,都将膳食干预和/或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纳入心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内容.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在《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发布会上提出观点,心血管病预防涉及到五大方面:用心服务、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其中营养处方就是重要的一项.
-
老年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包括60岁)胃肠疾病术后恢复期病人65例,分为实验组(合理营养处方治疗)、对照1组(经验膳食)和对照2组(经验膳食+肠内营养)3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5d、术后30 d检测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术后15 d,对照2组的Hb、TP、ALB、PALB各项指标高于对照1组、实验组;而术后30 d时,实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高于对照1组.[结论]对于胃肠术后恢复期的老年病人,合理营养处方膳食能达到与肠内营养治疗相同的效果,且经济适用.
-
合并肝功能不全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临床上合并肝功能不全而又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可分为4类:(1)在肠外营养(PN)治疗过程中,或因PN的原因,或因疾病的发展出现肝功能不全.(2)病人原有肝功能不全,病情需要PN支持.(3)病人已有肝功能不全,又要行影响肝功能的大手术,如肝切除、复杂的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等.(4)肝移植手术的病人,多数情况下有肝功能不全.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肝功能不全,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然而,此类病人的营养支持明显有别于那些因康复须行营养支持者,在这些病人中行营养支持可能会因不当蛋白质的应用而加重已有的肝性脑病,或因应用过量葡萄糖或脂肪乳剂引起淤胆、肝脏脂肪样变性和肝衰竭.因此,对合并肝功能不全的外科病人在营养支持期间,通过密切监护及调整营养处方以控制肝性脑病、淤胆及肝衰竭的发生并促进尽快康复变得十分必要.
-
基于营养处方的护士和营养师合作管理在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护士与营养师合作管理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运行模式,研究其在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比分析根据营养处方由护士及营养师合作管理肝硬化患者与常规营养护理方式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指标、肝功能、症状改善等.结果 干预2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M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营养良好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乏力、食欲减退等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腹胀、尿少等的改变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各类蛋白和尿素氮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士和营养师合作管理模式下,通过营养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医学3.0与健康管理2.0将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
以学术争鸣和观点述评的方式系统介绍医学3.0与健康管理2.0的观点和内容,通过对近年来因慢病导致死亡的数量远远超过战争所带来的死亡人数的分析和思考,指出慢病防控几乎是人类输得惨的一场战争.通过对慢病防控这场战争进行反思和总结,结合国内外医学领域(含中医和西医)相关研究,指出以往对慢病起源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出现的认识不足和失误以及相应的防控策略出现的方向性、战略性错误是导致慢病失控的关键因素,为此,需要重新全面认识慢病起源,并将慢病起源指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失衡所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这个关键点,其中的核心观点即"菌心说"学说认为,肠道菌群而并非大脑摄食中枢是驱动人体产生饥饿感,从而进行摄食的关键原因.为此,基于"饥饿源于菌群"与"慢病源于(肠道菌群向人体传递饥饿感而胁迫人体被动)摄食"所形成的"慢病源于菌群"的新观点,为将中医(医学1.0)和西医(医学2.0)升级到医学3.0阶段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顺应性地提出了健康管理2.0的新思路.由于近年来基于该新思路的技术方案已在肥胖、"三高"、荨麻疹、痛经等多种慢病(症状)的改善中陆续得到验证,因此进一步指出可将人体通过"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方式,理解为与人的三大功能(生物学功能、心理学功能、社会学功能)相对应的"两膜三区"新结构,即血脑屏障(BBB-1)和血菌屏障(BBB-2)这两个生物膜系统以及人体(肉体)、菌群(菌心)和人脑(认知)三个区域,其中肉体以人类基因组操作系统(OS/1)为代码运行,发挥为菌心和人脑提供能量(血糖)的作用,作为支撑菌心和人脑的支撑平台而存在,菌心以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基因组操作系统(OS/2)为代码运行,赋予人体饥饿感、人体对不同种类食物和数量的客观偏好性以及欲望、情商等依赖于物质的心理相关事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人脑则以人类(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语言、文字、符号及其逻辑等以操作系统(OS/3)为代码运行,赋予人类通过思维活动完成对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人类的思想、精神、意志、信仰等高级表型和外在表现.由此可见,医学3.0不仅为慢病起源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慢病防控的方法论参考,而且对于如何认识人本身,进而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性以及人必须按照自然界的有序性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为确保身心健康提供了参考思路,期待在通过讨论和辩论进行深入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促进这些新观点为人、医学以及社会的定义提供新的认识,加速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