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的想象体验技术研究现状

    作者:周冰;冯帆;汪卫东

    中医创新心理疗法“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以下简称“TIP技术”体系)产生于中国,有着30年的临床底蕴,目前临床实践逐步规范化,理论也日趋完善.TIP技术体系由一系列“意念导入”的具体技术所组成,包括基础治疗技术、核心治疗技术、对症治疗技术及相关技术4个方面,构成了一个针对心理疾病治疗的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

  • 一种基于技术的五行学说起源分析

    作者:庄享静;贾春华

    为说明五行学说起源与农耕生活物资相关,其生克说的起始也和自然生活经验有关.现取现象学为背景,就春秋战国时代发明制造的工具、技术和环境氛围为立场来分析.结果发现,五行学说应脱胎于五材说,而且春秋战国时代已为五行学说的诞生备好了沃土.五行学说同中国其他哲学思想一样从生活经验出发且重视实践,后来因不断补充其内容,加上其它学说的渗透,构成兼有简朴与深奥面向的特色,从初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农作指导,跳升为阐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之理论体系.

  • 可视技术介入后中医理论由本体论承诺向本体论事实的变迁

    作者:庄享静;贾春华

    在不能观测致病因素及其如何与人体产生作用的古代,古人只能由"具身认知"及类比、隐喻的方法来认识疾病.而这种应用具身的隐喻、类比的手段不可避免的要带来奎因称之为"本体论承诺"的现象.现今科学技术特别是可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现代医者看到了古人看不到或不能及时看到的东西,如细菌、病毒、积癥;在看到后,尽管中医学家仍将病证成因称为风寒、风热或痰饮、瘀血,此时所言已和古人不同,它已经从单纯的本体论承诺渐渐转向了本体论事实.

  • 公正世界信念和具身认知对责备受害者的影响

    作者:刘昕悦;李丽萍;高燕明;罗颖;党彩萍

    目的:探讨公正世界信念(BJW)和具身认知对大学生责备受害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E-Prime、自编的受害情境和责备受害者量表,进行2(公正世界信念:低威胁和高威胁)×3(具身认知:肯定,否定,无)混合因素设计,处理间自变量是具身认知,处理内自变量是公正世界信念受威胁程度.以94名大学生为被试,把被试随机分为肯定组、否定组和控制组.3组被试接受相同的公正世界信念激活和威胁操作(包括高威胁和低威胁两个水平),在接受威胁操作的同时接受肯定具身认知(肯定组)、否定具身认知(否定组)或无具身认知(控制组)变量,随后对材料中受害者的性格特征进行评分.比较3组被试责备受害者评分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具身认知和公正世界信念在责备受害者评分上存在交互效应(F=3.060,P=0.049).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否定组在高威胁公正世界信念下的评分显著高于低威胁公正世界信念(F=12.356,P=0.001);肯定组、控制组在公正世界信念低威胁和高威胁水平下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734,P=0.393;F=0.052,P=0.819).结论:否定具身认知和公正世界信念会共同影响人们对受害者的评价,表明人们在对受害者进行评价时并不客观公正,会受到公正世界信念和否定的身体动作影响导致对受害者的评价存在偏差.

  • 认知,身体与环境-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

    作者:龙文慧

    传统的认知理论包括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二者都是强调模拟一个与人脑更为相似的认知加工模型。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具身认知强调了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3个角度来理解具身认知:①认知的内容是由身体提供的;②认知的结果是会受身体影响的;③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具身认知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热点与趋向,与此同时,具身认知的本身也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 论患者感受

    作者:刘虹

    患者感受研究居于患者研究的核心地位.患者感受是患者在感受源刺激下产生的患者具身反应,是患者身体个体的、独特的、无法抹除、无法替代甚至是难以言说的体验.患者感受的基本属性是具身性.患者的生命终末期感受凸显着生命灵性的蕴涵.患者感受源是由患者具身刺激、具身认知和具身情绪构成的三维一体结构.因医学人文关怀缺失导致的患者不良感受成为当前临床上突出的问题;体认患者感受、体察患者感受和体谅患者感受,是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的实践路径.

  • 隐喻的双向映射:重量概念和程度范畴的表征关系

    作者:钟毅平;孙宇;李琎;占友龙;范伟

    目的:考察重量概念和程度范畴间的映射关系和心理现实性.方法:采用启动范式,以代表重量概念的天平图片和代表程度范畴的程度副词作为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让被试对程度副词程度性和重量大小进行判断(按照不同实验要求).结果:天平作为启动刺激,当指针(重)与高程度副词在同一侧时,被试对程度副词判断的反应时短,出现了隐喻一致效应(实验1),并且这种效应未出现在指针代表方向概念时(实验2);程度副词作为启动刺激,当高程度副词与指针在同一侧时,被试对重量方向判断的反应时短(实验3).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重量概念与程度范畴间的表征是双向映射的关系,具有心理现实性,这与具身认知的观点相一致.此外,该结果可能表明,人们由于重量概念或体验所做出的高估行为与该隐喻的心理现实性有关.

  •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消费者行为

    作者:魏华;段海岑;周宗奎

    具身理论已经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相关研究却非常匮乏.为了推动国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从视觉、触觉、味觉和运动知觉这几个方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视觉特征方面,主要考察了上下、左右和大小特征的作用;在触觉方面,主要考察了软硬、重量和温度的作用,在味觉方面,主要考察了甜和苦的作用;在运动知觉方面,主要考察了上下运动、趋近远离运动和关闭动作的作用.后,根据以往研究的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 "前"、"后"轴上的内隐时空映射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恒

    利用空间方位"前"、"后"来理解和表征时间概念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一个基本特点.然而, 人们心智中的内隐时空映射方向并不总与语言中的外显时空隐喻表达一致.近年来提出的"时间焦点假设"认为, 人们内隐思维中的前后时空隐喻映射主要取决于时间焦点, 即认知主体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时间事件的注意力.大量研究表明, 与时间注意焦点相关的诸多因素, 如文化态度、个体差异以及生活经验等都有可能影响内隐时空映射, 为"时间焦点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 同时也反映出人类时间认知系统的灵活性与可塑性.

  • 空间物理秩序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作者:路红;张心园;韦文琦;刘毅

    物理秩序是人类对周围事物有序性的整体感知,空间物理秩序是其中一类,是指事物与该空间(二维或三维)内其他物体的位置根据一定模式或规律决定.空间物理秩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揭示了其对刻板印象及个体决策的影响,还包括对道德规范行为、违法行为以及其它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研究归纳了空间物理秩序对人类认知及行为影响的理论,并对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未来应通过更严谨的实验研究验证并丰富物理秩序对认知与行为影响的理论,扩展影响后果的研究范围,从而拓宽其在实务领域的应用范围.

  • 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看自我

    作者:孙炳丽;田雨;孙海洋;王文忠

    心理咨询和治疗离不开对自我的关注,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自我的关注局限于认知或行为层面,而新兴的正念疗法填补了对自我身体和感受层面关注的空白.具身认知和具身自我实验,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身体、感知觉和认知情绪的密切关系,及其与自我的息息相关.本文在整合已有心理疗法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整体观的自我结构,即自我是理性(符号机能、认知情绪)、感性(非符号机能、感知觉)、身体(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缺一不可.

  •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

    作者:叶红燕;张凤华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 计算机时代的书写心理学

    作者:李慧敏;王若萌;王权红;邱江

    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阅读及书写的能力降低,这引发了社会对书写的关注。书写涉及大量高级神经活动,与认知、人格、疾病等均有关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书写心理学通过使用书写板等设备,实现了对书写过程及结果的量化研究,发现了书写速度、压力、握笔等指标与智力、认知负荷等的一些关联。未来对书写过程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日常人机交互及教学、司法等实践中;还可以研究用书写促进个体认知及人格发展的具体途径。

  • 影响时空隐喻理解中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因素

    作者:郑玮琦;刘烨;傅小兰

    “自我动”和“时间动”在时空隐喻中常被用来表征时间的运动方式,代表了人们理解个体与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视角。大量研究已证实这两种时间运动视角存在心理现实性。人们对时间运动视角的选择受到空间运动经验、情绪、语言与文化、个体差异等具身因素的影响,反映了时空隐喻理解中视角选择的灵活性。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语言与思维、情感、运动经验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 重中之“重”——具身视角下重的体验与表征

    作者:韩冬;叶浩生

    关于重要性的隐喻存在于多种文化之中.近年来的实证研究表明,重要性的隐喻建立在重量的身体体验之上.重量的身体经验会影响对目标对象重要性的评估,重要性的概念表征也会影响身体的重量感知.重量的身体体验与重要性的概念可能存在着共同的神经基础,并构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具身视角下的概念表征理论和隐喻理论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重量隐喻涉及的范围,以及重量隐喻形成的语言文化差异.

  • 关系模式框架下的具身社会关系

    作者:陈昭蓉;李晔

    具身认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关系与个体水平的认知一样都包含了具身方面,这一问题直接的解释框架是关系模式理论(Smith,2008).Fiske认为人类有4种基本关系类型:公共共享(CS)、等级排序(AR)、平等匹配(EM)和市场定价(MP),前三种都是具身的,与不同的具身线索存在联系,也得到了实证支持.当前具身社会关系研究存在不足,例如解释范围有限、缺乏整合和深入研究等.未来可以从婴幼儿的发展性研究等入手.

  • 婴儿动作理解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亚萍;李晓东

    婴儿对他人动作意图的正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利于婴儿根据他人意图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更好的社会互动.婴儿的这种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根源,对自身的社会反应、心理理论以及语言理解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婴儿是如何获得这种能力的呢?经验论认为是学习的结果,但目的论则认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两种理论都获得了一些实证支持,目前还没有一致结论.这类研究对具身认知、身心关系的探讨有一定启发作用.

  • 抽象概念表征的具身认知观

    作者:张恩涛;方杰;林文毅;罗俊龙

    抽象概念是否通过感知经验来表征以及如何被感知经验表征是具身认知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抽象概念表征是否具有感知经验基础的问题上,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抽象概念通过情境模拟或隐喻与感知经验发生联系.在抽象概念如何与感知经验表征发生联系的问题上,概念模拟理论强调情景或运动模拟在抽象概念表征中的直接作用;概念隐喻理论则侧重具体经验或具体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共同结构关系在抽象概念表征中的间接作用.未来研究应改变概念表征的稳定的心理实体观,从语言和抽象表征的关系、正常儿童和特殊群体的抽象概念表征差异入手,整合不同的具身认知观点.

  •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作者:殷融;苏得权;叶浩生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式表征与加工.大量研究证明,抽象概念的加工同对其进行隐喻化描述的身体经验具有关联.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空间隐喻、温度隐喻、洁净隐喻、触觉隐喻等.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多重隐喻对认知的影响、探索塑造隐喻映射单向作用与相互作用的因素,并关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性等问题.

  • 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

    作者:殷融;曲方炳;叶浩生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在本质上是具身的,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符号加工理论认为,概念表征独立于主体的知觉运动系统并以抽象符号的形式储存于语言记忆中.概念表征的具身理论则认为,概念表征与知觉运动系统具有共同的神经基础,概念在本质上是主体经验客体时知觉与运动体验的神经记录,而概念加工的基本形式则是身体经验的模拟与还原.关于该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加工引发的知觉动作变化、身体动作对概念加工的影响、抽象概念加工的具身特征等领域.今后的研究应关注符号加工理论与具身理论的整合等.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