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014 ACGIH冷应激TLVs
ACGIH制定了冷应激的概念及体温过低进展性临床表现,冷应激的TLVs,冷应激的评估、控制、防护措施,冷应激工作场所的工作-保暖制度以及特殊场所的建议,概述如下.1 冷应激TLVs的概念冷应激TLVs旨在保护劳动者免受冷应激(体温过低)导致的严重的效应和冷损伤,并描述了近乎所有劳动者可以反复接触不引起不良健康效应的寒冷作业条件.TLV的目的是防止身体深部温度降至36℃(96.8°F)以下,并防止身体四肢(身体深部温度是由常规的直肠温度测量方法获得的中心体温)的冷损伤.一次偶然接触寒冷环境,容许核心温度降至不低于35℃(95°F).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观察
体温在35 ℃以下称为体温过低,低体温是麻醉与手术导致的常见的体温失调,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体温正常,但在经过麻醉和手术后可能使体温降低.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从而并发体温过低.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患者可造成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高;降低机体代谢率;延缓多种药物代谢时间;降低凝血机制;降低机体免疫力.因此,对体温的有效监测调节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71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监测,观察术中临床指标,报告如下.
-
服大补阴丸出现体温过低1例
患者,男,56岁。1999年9月10日初诊。 自诉近1年来经常神倦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隐隐作痛、心烦、手足心潮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拟诊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阴虚火旺”。医嘱:大补阴丸(微丸)(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生产,批号981209),每次3 g,每日3次。2周后复诊: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舌偏红、苔薄黄,脉细带弦。续进大补阴丸2周,用法同上。再诊:自诉症状消失,舌尖偏红,苔薄白,脉细。达临床痊愈。 10月下旬患者偶在家中测体温36.2 ℃,因无任何不适,未曾关注。11月初来院谈及此事,当即连续用3支体温表按规定要求测量,均未超过36.3 ℃。追忆既往,曾于年初在本院作囊肿切除术,术前体温均为36.8~37.1 ℃。经血常规、生化全套、甲状腺功能检查无殊,告之属正常偏低,无碍。要求再连续2周测量早晨、午后、临睡前体温,结果均在36.2~36.4 ℃。成文之际,电话随访,至1999年12月上旬,仍在自测体温,常有36.5~36.7 ℃记录,有逐渐升高恢复趋势。 讨论:大补阴丸为199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收产品,由龟甲、猪脊髓、熟地黄、知母、黄柏等药物组成,具有滋阴降火功能,用于阴虚火旺证。该病例时值更年,“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有肾阴虚火旺之证,以大补阴丸治之,本属得当。但病人出现体温过低,笔者认为在此个案上殊为补阴过盛,抑或加剧阳虚,为阴长阳消产生了“偏胜偏衰”之故。一时又不能自行调整是因为本身存在阴阳俱衰的肾虚本质。因此对中老年病人的肾虚、或阳虚、或阴虚、或阴虚火旺,调补纠正时需要阴阳兼顾,以防止偏盛偏衰。
-
不当使用安宫牛黄丸致体温过低3例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遇到因服用安宫牛黄丸导致体温过低者3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42岁.因突发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气促、心慌、衄血、手颤1 d于1995年8月12日就诊.查体:体温40.2 ℃,脉搏148次/ min,呼吸36次/min,血压136/80 mmHg.
-
自制多用型病号背心在头颈部术后的应用
头颈部手术如喉癌、颊癌、腮腺混合瘤是五官科常见的手术,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术者操作,患者需在术中脱去上衣。术后由于带有各种管道如气管套管、切口引流管、静脉输液及颈部加压包扎,穿脱上衣不便。同时由于手术及麻醉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患者体温过低,患者在回病房后不穿上衣会有寒战、发抖等现象。为此根据临床需要制作一款多用型病号背心,现介绍如下。
-
手术中患者并发体温过低的处理及预防
围手术期病人可以因多种因素发生体温的变化,在术中及术后体温下降及体温恢复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如果术中并发体温过低,会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给麻醉管理和术后的恢复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了解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及处理,现简介如下:
-
精神分裂症出现体温过低一例报告
在精神科临床体温偏低并不罕见,但体温过低并导致其它生命体征的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鲜见报告.现报告以体温过低(低为30℃)为首发表现一例,供同道参考.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
1 极低出生体重儿保暖的重要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因躯体小,体表面积相对大,热散快,皮肤薄,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热低,靠自身很难维持正常体温,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过低可引起寒冷损伤,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紊乱、尿素氮增高、皮下组织硬肿等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发生肺出血;而保暖过度,水分丧失量增加,可致脱水和高钠血症.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进而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环境温度骤然升高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发作.环境温度过高可引起发热,严重者甚至可以致死.适宜的中性环境温度也是正常体重增长的保证.维持恒定的中性环境温度对VLBWI生存至关重要.中性温度(又名适中温度)指机体在安静状态下,使深体温保持在36.7~37.3℃之间,且深体温及皮肤平均温度每小时平均变化分别低于0.2℃及0.3℃时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氧耗量小.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通过调节增加产热或散热量,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越机体调节的能力时则会造成体温过低或发热,氧消耗高,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
落水伤员体温过低的研究进展
海难或落水,特别是在战争情况下,由于战斗人员落入海水或在寒冷地区作战,易引起体温过低症.中、重度落水伤员的病死率极高.本文概述了体温过低的热损失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和被动与主动复温方法的选择与评价等方面的新进展.
-
不同复温方法对体温过低兔的复温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兔的复温效果.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经(21.0±0.5)℃人工模拟海水浸泡免至肛温30℃,分别采用自然、水浴、复合碳纤维远红外线3种方法复温至肛温35℃,记录各组所用复温时间及复温以后体温下降度数.分别于浸泡前、复温前及复温3 h后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结果 水浴组和远红外线组复温时间明显快于自然组(P<0.01);远红外线组复温后体温后降幅度小(P<0.01);复温3 h后远红外线组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水浴组和自然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水浴组和自然组(P<0.01).结论 复合碳纤维远红外线装置用于救治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兔,其复温速度快、体温后降幅度小;对机体有明显的保护性生物学效应.
-
海军医学研究系列讲座(84)低水温暴露对人体的影响与防护
战时海上作业人员一旦落入低温海水,若援救不及时,将导致人体寒冷性休克或体温过低症.以往研究提示,在配有漂浮救生装备的水上事故中,落水人员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冷水浸泡导致的体温过低,进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冷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高达60%~80%.
-
痰热清注射液致体温低下3例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儿,男,1岁4个月,体重10kg.因急性支气管炎,于2011年4月23~25日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他啶0.3+NS 10mL、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1210)5.0mL+5% GS 50mL.4月25日在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5.0mL+5% GS 50mL后出现体温过低、反应迟钝等反应,外周腋查为35.6℃,肛查36.5℃,停药,加强保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患儿在5小时后症状转归.
-
记者手记
脑死亡与器官移植,应理性认识
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判断脑死亡的4条标准,具体为: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无接受性和反应性,即病人处于不可逆的深度昏迷,完全丧失了对外界刺激和内部需要的所有感受能力,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性全部消失;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诱导反射消失;脑电图示脑电波平直。符合以上4条标准的情况下,还应持续24小时观察,反复测试其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过低(<32.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药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病例,即可宣布患者脑死亡。 -
低温体外循环术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低温体外循环因可降低耗氧、减少心脏能量需求,已成为心脏、脑等重要器官保护的主要方法.但病人由于受体外循环转机、复温以及外科热的影响,易出现体温不升或体温反应性升高,体温过低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可引起室颤及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等[1].有效控制体温可减少心脏负担,促进心功能恢复.我科2003年1~12月对130例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进行体温监护,有效地将病人体温调节至正常范围.现将监护方法报告如下.
-
围术期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体温在36℃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多发生在手术、麻醉中,由于麻醉剂的影响、手术室内的环境、开放体腔、使用温度过低的消毒液和灌注液、药物等都易使患者散热增加[1].如果患者中心体温降低1℃就会出现寒战,不但使机体耗氧增加,也造成心血管系统供血量增加,导致并发症发生.
-
体温过低须警惕
对于发热,病人及家属均较为重视,大多能够及时诊治;而体温过低则容易被忽略.殊不知,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有时体温低往往更危险.
-
全麻术后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患者体温<35℃,不仅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率,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肺疾患等并发症.我院2004年1~6月通过对100例全麻患者在术中术后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有效地控制了低体温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产热〈散热而出现体温过低,导致皮下脂肪组织凝固而发硬、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毛细血管损害而出现水肿.因而复温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措施.新生儿硬肿症复温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防止体温散失和增加自身产热,另一方面是直接向体内输热[1].
-
综合体温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体温干预措施恢复并保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体温的效果.[方法]选择基础体温正常的且在CRRT治疗时出现体温过低(≤36℃)的老年急性肾衰竭病人46例.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25例)和常规干预组(21例).常规干预组实施基本体温保护措施,使用置换液加温方法;综合干预组在基本体温保护措施基础上采用置换液加温联用温毯机对病人进行复温治疗.[结果]两组均有脱落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较常规干预组体温恢复较快;两组间治疗效果经Mantel-Co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0,P=0.003 8).[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是治疗危重症老年病人CRRT过程导致体温降低的重要方法,使用温毯机是恢复体温的有效辅助手段.
-
术中体核温度监测
一般情况下,体温降低1 ℃~2 ℃病人仍可耐受,且不致造成严重后果,但对年老体弱、合并症多、手术时间较长者,体温过低对机体有一定影响.为此,从2001年2月-2001年6月对36例病人进行了体温监测,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