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论扶正祛邪大法的原则与内涵——读《伤寒论》有感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治疗大法,是“补不足,损有余”的“权衡相夺”,其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是针对“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虚实理论而设的.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说致病的原因虽在于邪,发病的关键却在于正,也即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方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该法在《伤寒论》中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下面将从《伤寒论》的角度作一简单讨论.
-
浅谈《中医内科学》培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教学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学科相联系的桥梁课程.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中医的发展和疗效证明:只有培养了正确的临床辨证思维,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也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
读《临证指南医案》 论叶氏辨证思维
<临证指南医案>是由华岫云等收集整理的一部医案,其中不乏精深学术见解,以及清新、活泼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叶天士对临床各科的学术造诣.其辨证思维、处方之法,灵活多变,既能博引诸家,又能有所发明,是为中医临床指南性著作.
-
对《黄帝内经》中辨证思维方法的几点认识
众所周知,辨证思维作为逻辑学范畴的一种思维认识形式,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医理论认知研究中,根本没有独立的研究.如何从<内经>的中医理论认知体系中,把这方面的重要史料科学地吸取出来,这当然不是没有困难的;同时,针对<内经>里中医逻辑思想表现的历史特点,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把古人使用的科学论证方法和对医家诊疗思想上所起的积极作用,说成是与临床实践毫无关系的"不自觉"地"自发"产生的.
-
名老中医邱健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心得
邱健主任临床以治疗脾胃病见长,尤善运用半夏泻心汤经方化裁治疗脾胃病.在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脾胃病的辨证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患者寒热虚实侧重及兼夹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化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常用基础方,使之方证相符,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
诊法与辨证思维综合实训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探索
目的 观察中医诊法与辨证思维综合实训模式对中医诊断学教学效果的影响,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医学人才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方法 河北中医学院2016级中医专业本科学生108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理论讲授为主);对照组(54名),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诊法及辨证思维综合实训.该学期结束后,对2组进行中医诊断学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并以调查问卷形式获取学生对2种教学模式的主观感受,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理论讲授基础上结合诊法及辨证思维综合实训在提高学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记忆、提高四诊及辨证思维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或P<0.01).结论 通过适时开展中医诊法与辨证思维综合实训,可有效帮助中医院校学生熟练掌握四诊技能,增强辨证思维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及将来走向临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张仲景多元化辨证思维研究进展
辨证思维是决定辨证准确与否的关键环节,辨证思维路径的研究对中医诊断和辨证论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学者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和张仲景辨证思维现状进行归纳,认为张仲景辨证不是单一辨证思维,而是综合应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凭脉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一般性辨证论治和复杂性辨证相结合的多元化辨证思维路径.探索张仲景的辨证思维路径,有助于深层次理解张仲景的辨证思维理论,为现代临床上应用张仲景的理论进行辨证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
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在中医阴阳理论学习中的应用
当代文化背景下,在中医阴阳理论的学习中,广泛使用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进行思辨并对之发出诘问是必然的.应用逻辑思维的同一律,可以避免偷换概念、明晰阴阳对应,从而加深对阴阳内涵、外延的理解,避免思维错误;强调辩证思维的矛盾转化条件性,可以有效地分析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各种情况出现的条件,从而加深对阴阳关系的理解,避免临床错误.这对于阴阳理论的学习是有益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
中医学"数量"表述的分类、特征及英译
中医学"数量"表述呈现模糊性、隐含性、层级性、夸张性、直显性的特征,其内涵和外延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的认知方式.中医学"数量"的正确分类和英译将有助于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交流.
-
伤寒论教学"三讲"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辨证论治专著.其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各科的诊疗实践.如何搞好伤寒论教学,更好地发挥其主干课的优势,为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
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应注重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中医诊断学属于基础和临床间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诊和辨证2个部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关四诊教学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料,如望诊的多媒体教材、教具和大量影像资料,闻诊的录音,问诊的模拟练习,切诊的形象化、直观化表达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加深了学生的直观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是在有关辨证教学方面,目前缺乏直观教学资料的辅助,因而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辨证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辨证的教学效果值得认真加以探讨.
-
针灸临床中的辨证思维
对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进行讨论.认为针灸临床中应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核心,针灸所特有的经络辨证配合中医内科辨证方法、针药结合才能解决疑难临床问题;同时重视六经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建立适合针灸临床思维.目的是为针灸临床提供点思路.
-
从辨证思维探讨中医证候量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认为运用证候量表进行临床研究,能够总结证候的基本特征和共性规律,对证候的客观化、标准化、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发现,证候量表存在先人为主的经验框架、症状体征真假难辨、兼夹证候及相关要素容易遗漏、个体化诊疗特点易于削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证候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并提出三点对策.
-
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中的辩证思维
探讨辨证思维在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中的应用.明确阐述了评估的内容、方法,以及注意点:应用认识论观点,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坚持系统论观点,提高健康评估的准确性;借助矛盾论观点,突出护理问题的主次化.
-
女性经期延长的辨证疗法
目的:探讨女性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气虚、虚热、血虚三方面给予辨证治疗。结论经期延长主要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本病预后一般尚好,虽出血时间较长,但因出血量不多,故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
-
浅谈心悸的辨证论治
目的:探讨心悸的辩证论治。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辩证分析治疗。结论中医对心悸的治疗原则是按照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心。证候表现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的特点,制定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疗原则。
-
浅谈月经过多的十款食疗方
目的:探讨月经过多的饮食疗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和方法。结论中医认为月经过多是素体虚弱,或饮食劳倦损伤中气,或过食辛辣温燥之品,或外感热邪,或五志化火,或手术损伤等,导致冲任不固,经血妄行。
-
SOAP式问题描述法在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SOAP式问题描述法在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校中医学专业到妇科毕业实习的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观察组(20人)采用SOAP式问题描述法教学,评价不同带教模式实施后两组学生的满意率、成绩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率(100.0%)、病例分析题成绩(7.92±2.45)分和临床辨证思维成绩评分(23.45±3.2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AP式问题描述法临床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应用倍频激光进行鼻泪管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同术后处理方式疗效的比较
目的 研究应用倍频激光进行鼻泪管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同术后处理方式疗效的比较. 方法对2002年2月28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泪囊炎,共188人(204只眼)应用倍频激光进行鼻泪管重建术后,采取长期使用激素法、短期应用激素法、义管支撑给药法三种不同的术后处理方式得到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三种处理方式在临床疗效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三种处理方式以第三种佳,第二种其次,第一种差.
-
从《伤寒论》阴性症状运用谈张仲景辨证思维特点
东汉名医张仲景因其创造性的提出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的辨证方法,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在其著作<伤寒论>中多次出现阴性症状的描述和运用,通过对其中阴性症状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张仲景辨证思想具有如下特点:1)将把握疾病动态变化规律作为临床辨证前提.2)建立了以分析主症或关键症状为核心的辨证思维模式.3)适应疾病表现和变化的多样性,将辨证思维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析走向综合.4)将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变通和组合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提示了疾病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反映出张仲景辨证思维的发散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