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脉冲场凝胶电泳与质粒图谱分析应用于浙江省甲副伤寒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朱水荣;褚佩英;张政;杨仕贵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浙江省甲副伤寒流行菌株的特征和分子分型进行研究.方法对浙江省26株暴发及散发甲副伤寒菌株作药敏试验、应用快速小量质粒提取方法并作图谱分析,同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PFGE)分析比较暴发及散发菌株的基因图谱.结果26株菌株对SM、CAR耐药率高于52.00%,对COS、AMP高于84.00%,对SD高达100.00%.所有菌株含有-2.3Kb和-23.1Kb大小质粒.经XbaⅠ酶切,作PFGE分析发现各个菌株的染色体酶切图谱显示19~21条带,26株菌株共出现四种带型,所有菌株分析的条带数仅相差1~2条.结论浙江省甲副伤寒菌株普遍带有质粒且绝大数菌株具多重耐药性,这可能与浙江省甲副伤寒持续性高发有关.PFGE分析所有菌株均为同一克隆系,有一定相关性,说明浙江省流行的甲副伤寒菌株相对保守.

  • 贵州省2000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16S rRNA基因型分析

    作者:田克诚;阚飙;吕太富;游旅;张玉琼

    近年来贵州省出现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菌株间的相关关系,对贵州省6个地(市)2000年部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16s rRNA探针杂交图谱分析.PstⅠ酶切后进行的杂交显示64株均为一个基因型,然后进一步采用BglⅠ、SalⅠ两个内切酶对其中部分菌株进行酶切杂交分析,核糖体杂交谱上仍没有差异,分析认为同一个克隆群的菌株广泛传播是造成贵州省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

  • 一起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水源所致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原学调查

    作者:杨晋川;夏杨;刘金芳;许静静;郭惠;童晶;周艳秋

    目的 对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调查,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 采用荧光PCR快速检测、常规病原学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方法对疑似患者、环境水源水和饮用水采样,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和鉴定.结果 经荧光PCR检测与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来自患者粪便、血液、水源水和饮用水共12份疑似标本中,10份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83.33%,其中4份来自粪便标本,4份来自血,1份来自水源水,1份来自饮用水.10株不同来源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学分型、生化反应、药物敏感性、噬菌体裂解试验均相同.结论 这是一起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水源污染所致的腹泻暴发疫情.该菌的检出为本地区腹泻病原谱增加了一种新的病原菌.

  • 云南省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FGE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姚颖波;曾丽萍;王树坤;阚飙;刁保卫;崔志刚;吴强;杨汝松;刘红雁

    目的 建立云南省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数据库,分析玉溪市各分子型别SPA的流行和分布情况,为本市SPA的监测和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pe Ⅰ和Xba Ⅰ消化细菌染色体,对来自玉溪市6县1区194株SPA分离株进行PFGE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194株SPA中,Xba Ⅰ带型共有7种,分别为Xba Ⅰ 01、Xba Ⅰ 02、Xba Ⅰ 06、Xba Ⅰ 07、Xba Ⅰ 09、Xba Ⅰ 10、Xba Ⅰ 19,其中Xba Ⅰ 01为优势带型,占93.81%(182/194);Spe Ⅰ带型共有10种,分别为Spe Ⅰ01~10,其中Spe Ⅰ 01、Spe Ⅰ02为优势带型,各占46.39%(90/194)和43.30%(84/194).比较分析Xba Ⅰ带型和Spe Ⅰ带型,Spe Ⅰ酶切比Xba Ⅰ酶切具有更多的带型,主要是Xba Ⅰ 01带型和Xba Ⅰ 02带型可以分为更多的Spe Ⅰ带型,Spe Ⅰ 01和SpeⅠ 02带型均来自于Xba Ⅰ 01带型.但是,也有不同的Xba Ⅰ带型归属于相同的Spe Ⅰ带型.结论 建立了玉溪市SPA PFGE数据库,Spe Ⅰ酶切数据库与Xha Ⅰ酶切数据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pe Ⅰ 01和Spe Ⅰ 02或xh Ⅰ01是玉溪流行的主要克隆,同时也不容忽视其他分子型别的危害.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疫苗靶标蛋白 筛选技术及应用

    作者:高翔;闫梅英;阚飙

    在引起伤寒、副伤寒的病原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我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甲型副伤寒流行及暴发,东南亚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情况日趋严重.由于现在还没有针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疫苗,所以具有免疫原性蛋白的筛选及减毒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的研制逐渐成为热点.随着甲型副伤寒沙门菌ATCC9150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利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为研究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疫苗靶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疫苗靶标蛋白的识别方法以及可能用于鉴别诊断或者疫苗有效靶标的潜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抗原蛋白.

  • 利用双重TaqMa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诊断粪便标本中的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作者:李杰;肖燕;樊粉霞;阚飙;闫梅英

    目的 建立针对粪便标本中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方法,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检测下限,以提高感染人群粪便标本中两种病原的检出效率.方法 分别根据伤寒沙门菌特异基因STY1633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特异基因SPA4289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双重TaqMa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ual taqman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体系.利用44株伤寒沙门菌、3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88株其他血清型沙门菌染色体DNA及引起发热的其他病原菌,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对伤寒沙门菌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粪便模拟标本进行检测下限评价,同时利用10份伤寒患者、20份甲型副伤寒患者及48份其他病原所致发热和/或伴腹泻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验证.结果 利用本方法检测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纯菌及伤寒、甲型副伤寒患者标本扩增阳性,其余的非伤寒沙门菌、致腹泻的其他5种肠道致病菌及引起发热症状的8种常见非肠道病原菌纯菌及相应患者标本均扩增阴性.在对纯伤寒沙门菌DNA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DNA检测中,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法的低检测限分别为1 pg/反应(194拷贝/反应)及2.5 pg/反应(485拷贝/反应).以粪便模拟样品提取DNA为模板的检测中,增菌前伤寒沙门菌检测下限达102cfu/g,增菌后可达1 cfu/g;增菌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测下限达104 cfu/g,增菌后可达10 cfu/g.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粪便中伤寒沙门菌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伤寒及甲型副伤寒疾病的同时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某些不明原因发热及腹泻症状的病原的初步鉴定提供了简易手段.

  • 基于单一基因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作者:王鸣柳;闫梅英;阚飙;樊粉霞

    目的 建立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方法特异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方法 针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特异保守hsdM基因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该靶基因的RT-LAMP体系.利用多种血清型沙门菌及非沙门菌菌株DNA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同时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全血模拟标本及粪便模拟标本进行敏感性检测,并利用临床样本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等温65℃条件下,30~60 min内完成RT-LAMP反应,利用该方法检测13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均为阳性,其他非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均扩增阴性.对纯菌RNA检测中检测下限为50 pg/反应,约为19 000个拷贝/反应.在以全血模拟样本的检测中,敏感性达80 cfu/ml,略高于PCR检测低限.对粪便模拟标本的检测中,对原始样品检测下限为500 cfu/g;增菌后样品检测下限为0.8 cfu/g,比PCR检测低限高2~10倍.临床样本中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液标本检测均阳性,而伤寒样本检测均阴性.结论 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RT-LAMP方法,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简易手段,可试用于甲型副伤寒的早期诊断.

  • 云南省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姚颖波;左顺武;曾丽萍;刘红雁;孔丽霞;杨汝松;王树坤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SPA)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有效治疗患者、清除传染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K-B法扩散技术检测玉溪市2005-2011年分离的252株SPA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Etest测试条进行喹诺酮类(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抗生素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结果 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吩、亚胺培南、奈替米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7种抗生素均敏感;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99.21%;四环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98.41%;呋喃妥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7.62% 、95.63%和36.51%;洛美沙星、萘啶酸的敏感率仅为0.79%,所有分离株对利福平耐药;分离株对洛美沙星的中介率逐年下降,耐药率逐年上升;对环丙沙星的中介率不断上升,敏感性不断降低.250株分离株属于萘啶酸抗性(nalidixic acid-resistant,NAR)株,其余2株属于萘啶酸敏感(nalidixic acid-sensitive,NAS)株,NAR株降低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NAR分离株MIC值远远高于NAS株的MIC(x2 =244.063,P<0.001).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玉溪境内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药物;当地SPA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对遏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基于Taq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和伤寒沙门菌

    作者:许龙岩;袁慕云;孙薇;柯碧霞;洪烨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和伤寒沙门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SP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SPB)、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SPC)和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ST)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引物SPAP、SPBP、SPCP和STP,在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TET、ROX、FAM、HEX,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 SPAP、SPBP、SPCP和STP分别扩增出5株SPA、4株SPB、7株SPC和11株ST,而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和17株非沙门菌扩增结果阴性.SPAP、SPBP、SPCP和STP扩增效率分别为84.5%、101.8%、92.4%和90.9%,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0.975、0.996和0.984.结论 建立的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用于SPA、SPB、SPC和ST的特异性检测.

  • 云贵高原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优势克隆群的研究

    作者:李臻鹏;杜小莉;刁保卫;闫梅英;阚飙;徐嘉良;卢昕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我国云贵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临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分子分型和群体结构.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我国三个伤寒副伤寒高发省份分离自临床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145株.采用两种酶切(XbaI和SpeI)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 phoresis,PFGE)分型分析.分析描述我国云贵高原近8年来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优势克隆群及克隆群变迁.结果 14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采用XbaI酶切可以得到38个PFGE型;采用SpeI酶切可以得到42个PFGE型;利用两种酶切结果联合分析,可以得到71个型别,其中2个型别所含菌数均超过10株.结论 有些型别仅分布于某个省份某一年份,有些型别却可以在某一省份长期存在并逐年传播,成为优势型别.不同省份间优势型别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

  • 一起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其耐药性

    作者:陈伟伟;陈建辉;李闽真;欧剑鸣

    目的 了解2006年福建省某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流行的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和WHO推荐的药敏纸片法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病人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35株病人分离株PFGE图谱一致,与江西和福建省往年分离株的带型相似度为100%,与天津的分离株带型相似度96.5%.药敏结果显示,35株病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均为敏感,对头孢噻呋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在80%以上,对链霉素的敏感率为48.6%,对复方磺胺甲嗯唑的敏感率为5.7%,对萘啶酸、磺胺药和甲氧苄啶均为耐药.结论 本次流行菌株的PFGE分子型别为常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代表性带型.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宁波市售牡蛎中存活情况的研究

    作者:徐景野;许国章;周爱民;金春光;毛国华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牡蛎及其水体等环境中的存活情况,为防控食源性甲型副伤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微生态方法观察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带壳牡蛎活体、养殖海水、人工海水、市售新鲜去壳牡蛎整体及经均质打碎牡蛎中的存活时间.采用国标和mini VIDAS方法分离检测各种样品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果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带壳牡蛎活体中存活≥10 d,在养殖海水和人工海水中可存活≥15 d;其在去壳牡蛎整体室温情况下存活3 d,在4~8℃冰箱中存活4 d;在室温和冰箱中,去壳牡蛎碎体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仅存活≤1 d.结论 带壳牡蛎活体通过摄食经染菌的养殖水获取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并使其在体内存活10 d以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养殖海水和人工海水中存活时间更长.这提示我们,牡蛎等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一旦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等病原的污染,有能力长期携带,是引起宁波市食源性伤寒、副伤寒疫情的原因食品.在室温中去壳牡蛎碎体中的甲型副伤塞沙门菌存活时间较短,是否与其体内某种酶类溶出,产生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应用多种方法检测食源性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研究

    作者:余雪明;徐景野

    甲型副伤寒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以下称甲副)引起,是宁波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该市的甲型副伤寒以食源性为主,疾病的诱发因素主要与生吃、半生吃贝类海产品有关[1].对该类海产品的甲副检测,大多数实验室均采用国标方法[2],但尚无从食品特别是海产品检出甲副的报道.为查明食源性甲型副伤寒病原,提高食品中甲副的检出率,我们应用 3 种方法同步检测生吃、半生吃贝壳类海产品中甲副,并对增菌方法进行改良,现报告如下.

  • 河南省登封市2009-2015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及PFGE分型研究

    作者:赵嘉咏;张胜勇;穆玉姣;张白帆;夏胜利;黄学勇;许汴利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河南省登封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方法 采集登封市2家医院临床诊断为副伤寒病例患者静脉血,利用沙门菌科玛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API20E肠杆菌科系统生化板条鉴定后使用丹麦SSI分型血清进行沙门菌O抗原及H1/2相鞭毛诱导血清凝集试验.根据PulseNet China病原体分子分型网络实验室公布的沙门菌PFGE操作指南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其进行PFGE分子分型与聚类分析及8类13种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 从248例患者血培养物中共分离到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清抗原式为1,2,12:a:-.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广谱合成类青霉素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为83.3%,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的耐药率分别为29.4%和31.2%;对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为17.5%;对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萘啶酸(NAL)的耐药率为62.6%,对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的耐药率为19.3%和26.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的耐药率为22.8%和47.9%;对氯霉素类抗生素(CHL)的耐药率为19.2%;对增效磺胺类抗生素甲氧苄氨嘧啶(TMP)与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率为24.2%和58.6%;对四环素(TET)的耐药率为46.7%.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耐2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为109株(86.5%),其中耐2~3种的为9株(7.1%),耐5~8种的为76株(60.3%),耐9~ 10种的为17株(13.5%),耐11~12种的为7株(5.6%);三代头孢类抗生素CAZ、CTX,一代与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NAL、CIP、NOR,氨基糖苷类抗生素STR耐药率总体呈年份上升趋势;经Xba I酶切与PFGE后,126株甲副菌株获得14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 ~ 98株不等,相似度为64.10%~ 100.00%,PTYA1、6、9、10为其主要优势带型.结论 河南省登封市临床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聚集性.

  • 云南省元江县2010-2011年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调查与处置

    作者:王树坤;王志刚;张晓和;阳波;吴强;阚飙;周燕华;杨汝松;闫梅英

    目的 现场调查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原因并进行处置.方法 对2010-2011年发生在云南省元江县的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环境卫生学检测调查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及污染源,对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及耐药检测,针对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采取控制措施.结果 全县10个乡镇均有甲型副伤寒病例发生,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共报告病例600例,各乡镇发病率不同且发病水平随着与城区受污染蔬菜地距离增加呈减弱趋势.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吃生蔬菜是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OR=65.3,P<0.001).调查发现病例管理不规范,病例排泄物进入城区污水沟.医院和城区污水中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采取政府主导的禁售及禁种污染田蔬菜并加强医院污水消毒等措施后,暴发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城区、医院污水用于蔬菜田灌溉和生吃蔬菜区域性习惯共同作用促成污水-蔬菜-人群的传播循环,导致该起大型暴发流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干预措施对控制暴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 中国四省甲型副伤寒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及分型数据库建立

    作者:李伟;崔志刚;张政;田克诚;钟豪杰;朱凤才;梁未丽;章丽娟;阚飙

    目的 对中国4个甲型副伤寒流行省份的分离株进行标准化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分析.方法 对来自4个省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利用XbaⅠ酶切染色体DNA进行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建立数据库和进行相似性聚类.结果 分离自1998-2002年的89株甲型副伤寒分离株共有11种PFGE带型,这些菌株中具有优势带型.有3种带型相似性在96.3%,这3种带型的菌株占到分析菌株的86.5%,并在不同省份和年度中出现.结论 建立了中国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用于网络监测分析的PFGE技术和数据库,近年中国部分省份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PFGE型别集中,存在同型菌株的广泛流行.

  • 2013-2015年河南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研究

    作者:赵嘉咏;张白帆;穆玉姣;苏佳;夏胜利;黄学勇;许汴利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人群感染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别特征,为甲型副伤寒的疾病监测及其防治策略提供基线数据. 方法 对2013-2015年河南省监测哨点医院分离的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采用K-B纸片法检测对13种抗生素敏感性,并进行PFGE分子分型分析. 结果 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有63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占94.0%),其中耐2~3种9株(占13.4%),耐5~8种42株(占62.7%),耐9~10种8株(占11.9%),耐11~12种4株(占5.9%).菌株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等5类抗生素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经XbaⅠ酶切与PFGE电泳分析,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共获得10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48株不等,相似度94.31%~100%. 结论 河南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状况严重,PFGE带型呈多样性且具有一定的优势带型特点,同一PFGE菌株的耐药谱较为接近.

  • 杭州地区伤寒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菌株分子特征的研究

    作者:汪皓秋;潘劲草;葛玉梅;俞骅;郑伟;张蔚;孟冬梅;严杰

    目的 了解并确定2002-2008年杭州地区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优势菌株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或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2002-2008年杭州地区分离的31株伤寒沙门菌、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型并分析.结果 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6个PFGE型,P1型和P2型属于同一个克隆系,99.0% (400/404)菌株属于该克隆系,其中P1型菌株占该克隆系菌株的93.3% (373/400).31株伤寒沙门菌株存在高度多样性,可分为14个PFGE型、28个MLVA型(分辨率90.3%)、3个MIST型.根据MLVA各型靶位点多态性差异,本地区流行的伤寒沙门菌株与东南亚地区菌株相近,但与欧洲菌株差距较大,呈高度多态性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TR1、TR2、Sal02可作为本地区伤寒沙门菌株的检测标志.伤寒沙门菌株MLST型别包括了目前国际上发现的所有3个型别,但以ST2型为主(23/31,74.2%).结论 近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由同一亚系菌株感染所致,但本地区流行的伤寒沙门菌株呈现高度多样性.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h1 a-spaO 融合基因构建及其表达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金蕾;蒋锦琴;方佳琪;林旭瑷;严杰;孙爱华

    目的:构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h1a-spaO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确定重组表达产物rH1a-SpaO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柔性肽序列连接引物PCR构建并扩增h1a与spaO基因的融合基因h1a-spaO,T-A克隆后测序。采用常规基因工程方法构建h1a-spaO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检测其rH1a-SpaO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鉴定rH1a-SpaO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微量肥达试验确定rH1a-SpaO抗血清凝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能力。采用小鼠感染模型了解rH1a-SpaO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致死性感染的保护作用并与等量单一重组表达蛋白H1a( rH1a)及SpaO (rSpaO)比较。结果所构建的h1a-spaO融合基因与单一h1a或spaO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100%。 h1a-spaO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能高效表达rH1a-SpaO。 rH1a-SpaO能与rH1a或rSpaO抗血清结合, rH1a-SpaO抗血清也能识别rH1a和rSpaO并经H抗原凝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00μg rH1a-SpaO 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率(93.3%)明显高于等量 rH1a (60.0%)及rSpaO(53.3%)(P<0.05)。结论重组融合蛋白抗原rH1a-SpaO免疫保护作用较等量单一rH1a或rSpaO更强,可作为甲型副伤寒两价基因工程疫苗或伤寒/副伤寒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有效抗原。

  • 2002—2013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汪皓秋;郑伟;俞骅;张蔚;潘劲草

    目的 了解近年来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2002—2013年杭州地区分离的7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代表株进行分子分型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为11个PFGE(XbaⅠ、BlnⅠ)型别,6个MLVA型别.受检的34个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中,1188K、2075K、2201K、4346K这4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PFGE显示出较MLVA更高的分辨力.除X4B5、X7B7、X8B8、X9B9、X10B10这5种型别外,其他6种型别为同一个克隆系(相似度大于95%),该克隆系菌株占受试总菌株数的93.1%.结论 2002—2013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主要由同一克隆系的菌株引起,联合应用PFGE和MLVA有利于甲型副伤寒的流行病学调查.

11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