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桐皮及其易混品的比较鉴别
目的 对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豆科植物刺桐、五加科植物刺楸和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进行生药学鉴别,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薄层色谱及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上述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在性状、薄层及显微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 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将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予以区别.
-
基于DNA条形码的岭南特色药材广东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进行分析,建立对岭南中药广东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的快速鉴定法.方法:收集广东海桐皮等9个物种样本,提取样本基因组DNA,扩增ITS2基因片段,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采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拼接.利用MEGA 6.06软件进行种间变异及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9个物种的ITS2序列长度范围为224-237 bp,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0.000-0.017)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0.045-0.820),NJ和ML聚类树显示,各物种样本独聚一支,表现出单系性.结论:ITS2序列能够有效鉴别植物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为其基原植物鉴定提供依据,为保证用药真实及其临床疗效提供分子鉴定方法.
-
海桐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海桐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首先应用MTT法对海桐皮提取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效应实验.为明确体内抗肿瘤疗效,建立了Lewis肺癌的小鼠模型,通过对比各组小鼠的相对肿瘤增值率、肿瘤生长曲线、抑瘤率、瘤重等指标考察海桐皮提取物的抑瘤效果.并通过G-四链体的稳定性实验,探讨了海桐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海桐皮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在体内的抗肿瘤药效实验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从G-四链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海桐皮提取物加入量的增加,G-四链体的熔点(T_m)逐步提高,其对G-四链体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
海桐皮的真伪鉴别
海桐皮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疼痛及湿疹等病症.海桐皮又称丁桐皮或丁皮,其来源复杂,一般以带钉者为习用品.全国主要有四科数种植物的树皮做海桐皮用,分别为产于浙江的为芸香科樗叶花椒及朵椒的树皮,产于安徽、湖南、湖北及广西部分地区的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皮,产于广东、福建的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产于广西的为豆科植物刺桐的树皮以及产于云南的为豆科植物乔木刺桐的树皮.
-
海桐皮的本草考证
目的:根据海桐皮用药情况,揭示海桐皮的用药标准.
-
马齿苋和海桐皮煎剂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的研究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是寄生在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由其引起的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人群感染比较普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7亿人感染[1].阴道毛滴虫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其感染与不孕不育高度相关.阴道毛滴虫感染还可以增加机体对HIV等其它性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对人体危害极大[2-4].近年来,我国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
单味海桐皮治疗龋齿牙痛30例
龋齿又称龋病,属于中医"蛀牙"、"虫牙"等范畴.1990年1月-2000年12月,在门诊临床工作中,对30例龋齿牙痛患者采用祛风通络、化湿杀虫的单味海桐皮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软组织损伤采用中药薰洗方治疗效果介绍
1 方药介绍 薰洗方 1号处方 : 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路路通、络石藤、丝瓜络、香樟木、刘寄奴、川芎各 10 g,红花、三棱、桂枝各 6 g. 功效 : 舒筋通络 , 活血止痛 .
-
我用热敷方治好了膝关节疼痛
我今年55岁,患骨性关节炎已经7年了.近2年来,我的病情明显加重,双膝关节十分疼痛,有时还会出现肿胀的症状,使我上楼、下蹲都很费劲.去年初,一位中医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热敷方.这个热敷方的方药组成和制用法为:生草乌、威灵仙、川牛膝、海桐皮、当归、川芎、虎杖、黄柏、蒲公英各等份.将上述药物切成粗末后混合均匀,用适量的米醋拌湿,装入布袋中.
-
宣痹汤加减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2的影响
1材料1.1药物与试剂宣痹汤加减方的组成: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姜黄、海桐皮等,中药饮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门诊部.阳性对照药:疏风活络片,主要成分有马钱子、秦艽等,珠海金沙(湖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1108.结核杆菌由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提供.
-
驱风止痛膏对小鼠外伤瘀血模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实验材料低温离心机、γ计数仪、血糖测定试剂盒(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胰岛素放免试剂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驱风止痛膏由乳香、没药、五加皮、独活、秦艽、防己、狗脊、海桐皮、威灵仙、桑寄生、花椒、艾炭、樟脑、冰片、马钱子、松香、麻油组成,本院研制.
-
海桐皮汤加桂枝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身骨折的1/6.其发病率占急诊骨折的17%[1].若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活动,造成“餐叉“手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海桐皮汤加桂枝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0-08~ 2013-07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X线CT检查明确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0~75岁,平均(42.16±8.73)岁;其中摔伤18例,挤压伤6例,交通意外14例,砸伤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1 ~77岁,平均(41.34±9.11)岁;其中摔伤20例,挤压伤4例,交通意外12例,砸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
五种中药饮片的鉴别
本文介绍五种中药饮片的鉴别:石菖蒲、藁本、白花蛇舌草、海桐皮、缬草.主要以图文的形式,分别就性状和显微加以分析.对没有收栽入药典的白花蛇舌草、海桐皮、缬草,笔者以文献参考确认正品和伪品.
-
合欢皮、秦皮和海桐皮的比较鉴别
目的 对合欢皮、秦皮和海桐皮进行比较鉴别.方法 通过对药材性状鉴别、横切面显微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等方面来鉴别合欢皮、秦皮、海桐皮.结果 合欢皮、秦皮和海桐皮在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合欢皮、秦皮和海桐皮在临床使用中不能混淆.
-
愈皲洗剂治疗手足皲裂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30~60岁;病程短1年,长7年;按皮肤裂损分度:二度4例,三度8例.治疗方法白及15 g,苏木9 g,海桐皮9 g,延胡索12 g,当归9 g,丹参9 g,桃仁12 g,红花9 g.上药用纱布包裹,煎汤1 500 ml,趁热先熏后洗,共约30 min.每日3次,每剂药可用2~3 d.用药期间不配合其他外用药物.
-
海桐皮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海桐皮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5个产地10个GMP认证饮片厂家的海桐皮饮片进行水分测定、浸出物测定和薄层鉴别.结果:通过10批海桐皮饮片水分和浸出物测定,暂定其水分含量不得过10.0%,以干燥品计算稀乙醇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10.0%,薄层鉴别特征明显且与显微鉴别一致,可实现准确、快速的鉴别.结论:海桐皮饮片质量控制方法增加了水分检测、浸出物测定和薄层鉴别,可以更好地控制饮片质量.
-
海桐皮汤薰洗在掌指骨骨折中后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掌、指骨骨折中后期康复中应用海桐皮汤薰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58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男36例、女22例;年龄15~56岁,中位数29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左手20例、右手38例;43例行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5例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于伤后3周左右开始出现患手肿胀、疼痛、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和体征。伤后5~6周开始进行海桐皮汤薰洗治疗,每天2~3次,共治疗3周。薰洗过程中进行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治疗3周后手部肿胀、疼痛、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等情况明显改善,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制定的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优51例、良4例、可3例。结论:在掌、指骨骨折中后期采用海桐皮汤薰洗治疗,可有效减轻患手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屈伸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海桐皮及其易混品的比较鉴别
海桐皮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瘀止痛的功效.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海桐皮为多种不同科属植物的茎皮,临床应用有些混乱,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在临床中常见的7种海桐皮进行了比较,正品为刺桐、刺木通,又称为海桐皮.习用品中樗叶花椒、朵椒、木棉皮又称为浙桐皮.习用品刺楸又称为川桐皮.以下主要是通过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两方面进行了鉴定,以便在临床用药时,达到简便、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品种海桐皮的目的,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鉴别
对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进行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比较鉴别,为两者鉴别提供参考.
-
中药外敷治疗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腰背痛患者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26~78岁,平均52.5岁.病程4个月~10年.均经腰椎摄片,或CT、MRI或肌电图确诊.腰椎压缩性骨折8例,腰椎滑脱症4例,腰椎间盘脱出症2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5例,腰肌劳损10例,腰韧带损伤10例,腰扭伤8例.随机将病例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牵引、按摩或理疗方法,1次/d,10次1疗程;治疗组35例,采用透骨散外敷治疗,其药方组成:黄柏8 g、大黄15 g、伸筋草10 g、威灵仙10 g、透骨草10 g、山楂 15 g、乌梅15 g、海桐皮10 g、皂角10 g、红花8 g、生川乌3 g,生草乌3 g、细辛5 g、车前子3 g、三棱8 g、莪术8 g、栀子3 g,将药物晒干,研成细末,按剂量比例混合分装成250 g为1包.每次用1包,用时加清水300~400 ml,酒醋各30~50 ml,温火加热拌成糊状,温度70~80℃,装入单层纱布袋内扎紧,置于患处来回热敷,药包冷却后仍可加温再用,1包可连续使用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