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STD患者中四种难培养支原体的分离培养结果分析
本文报告了用病原学方法,了解我国STD患者中是否存在生殖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接种在SP-4培养基作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代谢抑制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加以鉴定.292例标本中分离到了11株生殖支原体、2株发酵支原体和2株穿通支原体.从病原学上首次证实,江苏地区STD患者中存在生殖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的感染,在STD防治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221例STD患者泌尿生殖道真菌检测分析
对我科221例(男135例,女86例)STD患者进行真菌检测和培养,结果男6例,女19例经直接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培养全部为念珠菌.不规范治疗是ST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防护
妇产科护理工作量大,相对繁琐,容易被病原体感染,所以应增强防护.妇产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被产妇或患者的体液如血液、宫颈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泪液、唾液、乳汁等污染.如性传播疾病(STD)的潜伏期长短不一,STD患者在感染后的很长时间可能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由于防护措施不严,医护人员被污染的器械误伤,接触污染的被服等有可能致感染.妇产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隐匿的传染源,如防护措施不力,自身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而发生胎传梅毒.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既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
中医药在治疗生殖器疱疹中的应用进展
生殖器疱疹(GH)是一种主要由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常见传播疾病(STD),在西方国家,GH是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而居第三位的STD.中医称之为"阴部热疮"、"阴疳".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GH的进展作一综述.
-
1722例性传播疾病患者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1 722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男女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沙眼衣原体检测、真菌镜检;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镜检真菌、线索细胞、滴虫.血清检查RPR+TPPA、初筛HIV抗体、HSV-2型病毒.醋酸白实验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结果 淋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 5.85%、11.71%、30.41%、2.36%.梅毒、真菌、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4.06%、7.80%、9.84%.单一病种感染中,支原体的检出率女性大于男性.两种以上病种检出中,女性人数大于男性.HIV抗体初筛实验阳性2例,经上级确证实验室确认阳性.结论 对患者应做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特别注意病人是否存在多重感染.应注意HIV抗体的初筛检查.
-
梅毒血清学诊断试剂的临床检测与效果评价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tidum)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危害较大的人类性传播性疾病(STD)[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成人每年新发梅毒1200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
-
生殖器疱疹治疗体会
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包括HSV-1型和HSV-2型)感染生殖器及其附近皮肤黏膜引起的常见性传播性疾病(STD)[1].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泛昔洛韦与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GH 8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激光治疗包皮过长并STD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激光包皮环切术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包皮过长并性传播疾病(ST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包皮过长并STD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30例.两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对两组疗效及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痊愈103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痊愈73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5.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着(z=-4.23,P=0.000 P<0.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103例,复发13例,复发率为12.62%,对照组73例,复发27例,复发率为36.9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x2=14.42 P=0.000 P<0.0001).结论 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并STD,临床疗效显着,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微波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其发病率位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1].治疗中大的难点是复发问题.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于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采用微波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50例CA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76例男性STD者10种细菌性病原谱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STD者7种支原体、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球菌(NG)、阴道加德纳菌(Gv)感染及合并感染状况. 方法收集76例男性STD者尿道拭子标本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n)、发酵支原体(Mf)、穿透支原体(Mpe)、梨形支原体(Mpi)、Gv、Ct和NG等10种细菌性病原核酸检测,并对NG阳性标本进行了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型特异核酸检测. 结果 76例男性STD者尿道拭子标本10种细菌性病原检出状况分别为:Uu65.8%、Mh27.6%、Mg18.4%、Mpn26.3%、Mf2.6%、Mpe2.6%、Mpi 0%、Gv15.8%、Ct28.9%、NG34.2%;26例NG感染者中PPNG阳性5例占19.2%;76例STD者中55例检出1种以上支原体,即支原体总感染率为72.4%.多数为>2种病原合并感染. 结论鉴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四环素类(Mh对红霉素天然拮抗)、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甲硝唑与克林霉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淋病治疗目前多数采用头孢菌素和大观霉素,因此对于具有>2类病原合并感染者在治疗上应注意联合用药.
-
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研究
目的了解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8月,无锡地区682例(男459例,女223例)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的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标本及115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检测,女性同时进行念珠菌和滴虫检测.结果男性生殖道患者GV阳性率为8.1%,居NG(37.3%)、Uu(22.7%)之后列第3位;女性Gv为28.3%,居念珠菌(42.6%)、Uu(38.6%)之后也列第3位.结论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GV阳性率较高,在检出的病原菌中居第3位,对STD患者应注重GV的检测及治疗.
-
男男性接触者尖锐湿疣3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男男性接触者(MSM)逐渐增多,成为STD传播的高危人群.2005年1月~2009年7月,我科诊治34例MSM患尖锐湿疣的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男性STD后性功能障碍36例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男性STD后性功能障碍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2001~2004年36例男性STD后性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经心理与中西药结合治疗治愈21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77.8%,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STD后出现性功能障碍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心理治疗是主要手段,结合临床症状辨证论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
-
专职人员对性病就诊者进行健康宣教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安排专职人员对性病就诊者健康宣教效果的影响。方法:性病就诊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未设专职健康宣教人员,由接诊医生负责问卷调查;观察组由专人负责问卷调查工作,针对患者就诊时不同心理状态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采用北京市疾控中心下发的《性病就诊者调查问卷》来比较健康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复诊率、性病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格率与自身相关知识需求率、回收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宣教效果。
-
浅谈性传播疾病的防治
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种以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或习惯称为性病.
-
对280例女性旅行者STD的流行病学分析
本文报道了280例女性旅行者STD的流行病学结果.其构成比为:淋病36.4%、念珠菌病31.8%、尖锐湿疣13.6%、滴虫病6.8%、非淋菌性阴道炎5.0%、阴虱1.7%、梅毒4.6%.病原体以淋菌、念珠菌感染为主.发病年龄以21-40岁性活跃期为主,构成比高,占86.1%.未婚女青年患STD的占30.4%.13例梅毒均在潜伏期,是从境外劳务人员中检出.从而提示我们应关注劳务人员的卫生保健及疾病监测,同时也提示我们应加强知识的宣传,认识到STD的危害性和传播途径,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感染途径者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
大庆市1999~2007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大庆市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庆市1999~2007年的性传播疾病疫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7年大庆市共报告性传播疾病11 855例.卫生部规定上报的8种性病中,除了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外均有报告.发病率从1999年的66.10/10万下降到2007年的17.59/10万.其中淋病(GV)始终位居STD发病率之首.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没有报告,AIDS/HIV近3年来有报告.结论:1999~2007年STD总数呈下降趋势,STD从性活跃年龄组向非性活跃年龄组扩散,因此必须加强STD的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对普通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监测.
-
少见足趾间尖锐湿疣22例治疗分析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性疾病(STD),近年呈上升趋势,并与生殖器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大多患者为20~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皮损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也有少数发生在生殖器外.笔者自2001~2006年间诊治 22例足趾间尖锐湿疣,均伴有趾间不同程度的真菌感染.现报道如下:
-
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52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因临床滥用抗生素较多,导致支原体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我院性传播疾病(STD,以下简称性病)门诊于2005 年开展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了解本地区性病门诊患者人型支原体(Mh)、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发生率及药物敏感情况,笔者对2009 年1 月至2010 年5月间525 例性病门诊患者进行了统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