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隔姜灸配合中药敷贴在老年尿失禁患者持续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艾灸配合中药敷贴在老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持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观察条件的老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肌锻炼;治疗组在进行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采取隔姜灸神阙穴位后予中药贴敷。结果治疗组患者尿漏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的疗效及干预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隔姜灸配合中药敷贴在老年尿失禁患者持续管理中有明显效果。
-
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在2个疗程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确切.
-
针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研究与治验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劳损性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门诊部进行治疗的120名劳损性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及基础性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贴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3.61±2.42)分,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85±1.84)分,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为(2.98±2.03)分,研究组为(4.86±1.67)分,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研究组88.33%,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劳损性腰痛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中药敷贴的疗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积累中医辨证施治经验.
-
苏云教授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经验总结
济川煎加减是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代表方剂.便秘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位在大肠,病变涉及五脏,脾肾阳虚型便秘多涉及肾脏.导师苏云教授认为,肾阳虚,大肠失于温煦,寒凝气滞,大肠蠕动停滞,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故,苏云教授认为,补益脾肾为本,祛除外邪为标,内用中药调理,外用敷贴巩固,内调外敷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便秘提供了依据.
-
中药敷贴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110例
目的:探究中药敷贴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患者110例,时间段为2015年3月10日-2017年8月20日,均为我院就诊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模式,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5% 与81.82%,P<0.05;给药前两组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给予中药敷贴+耳穴贴压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
-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敷贴在改善患者失眠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神补脑液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此外,观察发现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敷贴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措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敷贴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给予中药敷贴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日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100)、B组(n=100)、C组(n=100)。A组于术后2 h给予中药敷贴,B组于术后6 h给予中药敷贴,C组仅予常规护理。比较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及血清生长抑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①A组和B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C组(P<0.05);A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B组(P<0.05)。②A组和B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术后中药敷贴可显著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且术后中药敷贴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
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对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眼调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对近距离工作致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近距离工作致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周组28例、治疗4周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2周组和治疗4周组均采用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法,分别治疗2周和4周;对照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对各组患者进行视疲劳症状评分并测定调节功能.结果 治疗后2、4周各组视疲劳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各组治疗前后调节功能、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双眼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量及以治疗4周组疗效佳(P<0.05). 结论 相对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法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以及负相对调节.
-
中药敷贴结合按摩疗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敷贴结合按摩疗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2例肛肠病术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运用中药敷贴结合按摩疗法,对照组口服汉森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疼痛、出血等治疗指标及疗效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排便时间(t=-17.09,P<0.001),排便次数(t=22.23,P<0.001),排便困难程度(t=-9.46,P<0.001),排便疼痛(t=-8.87,P<0.001),出血(t=-2.96,P<0.01)各项观察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67.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P<0.05).结论 中药敷贴结合按摩疗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运用.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 中药外敷神阙穴,给予了中医饮食调理.设治疗组50例对照组25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率77.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脐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配合饮食调理疗效显著.
-
探讨中药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腹泻患儿接受中药敷贴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7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加味香连丸中药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接受中药敷贴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
中药敷帖综合治疗特发性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敷贴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首次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敷贴加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治疗、针灸、理疗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面瘫恢复时间2组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药敷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安全性高.
-
神阙穴中药贴敷治疗产后腹痛4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神阙穴中药贴敷预防产后腹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临产的经产妇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产后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阙穴中药贴敷,2次/d,3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产妇产后腹痛发生率及腹痛程度.结果 在产后腹痛发生率及腹痛程度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阙穴中药贴敷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后腹痛的发生率及腹痛程度,有利于产后产妇的恢复.
-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持续期、缓解期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五心烦热、舌象、头晕耳鸣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中药穴位敷贴等中医方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敷贴、穴位注射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目的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方法对4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夏季哮喘发作的间歇期于定喘、肺俞、天突穴位进行中药敷贴,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针剂,每疗程3个月.并统计用药前后一年的发病率.结果用药前的发病率为100%,其中发作1次的发病率为33.49%、2次为32.56%,3次为13.95%;用药后的发病率分别为27.91%、20.93%、4.65%、2.33%(P分别<0.01,0.01,0.01、>0.05),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中药敷贴、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
中药敷贴防治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中药敷贴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321例产妇,其中2例退出,其余分为A组及B组,A组158例,对A组采用中药敷贴治疗,B组161例,术后24 h常规换药,每日1次,比较两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与B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30±7.4)h及(148±8.2)h(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A组与B组分别(7.9±1.5)分及(8.4±1.7)分(P<0.05).A组与B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2.52%(4/159)和5.59%(9/161)(P>0.05).结论 对剖宫产孕妇腹部切口术后可根据患者意愿给予中药敷贴治疗切口脂肪液化.
-
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固本疗法"为目标,达到预防和治疗慢性鼻炎.方法 运用传统医学冬病夏治原则,选择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鼻炎.作用机理"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俞穴上贴以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用作用到达相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冬春季发病.结论 此方法具有毒副作用小、无痛苦、价廉、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
中药敷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敷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5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敷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两组均在治疗5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敷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96.4%,单纯推拿治疗有效率94.0%.结论 表明中药敷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
36例中药敷贴致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
中药穴位敷贴是将中草药制成各种剂型贴敷在特定穴位上,对穴位进行刺激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在应用中药敷贴的同时会出现皮肤的损伤,包括皮肤发红、疼痛、痒、水泡、破溃.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增加治疗费用.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中药敷贴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共计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中药敷贴配合神灯照射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敷贴配合神灯照射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1例中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敷贴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为98.00%,对照组为82.35%,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x2=-6.93 (P=0.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医针灸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敷贴配合神灯照射可明显提升中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