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4-2006年东莞市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结果及分析

    作者:黄勇;杨华可;罗淑华;袁达康;刘艳璋

    目的 了解东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门诊疑似流感病人咽拭子分泌物,接种MDCK细胞,于CO2温箱中33.5℃分离培养.培养液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2004年412例中有42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19%;其中H3N2型24例,B型18例.2005年521例中有19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65%;其中H3N2型10例,H1N1为5例,B型4例.2006年945例中有105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1.11%;其中H1N1型37例,B型68例.病毒分离阳性率3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42,P<0.01),2004与2006年分离阳性率高于2005年.结论 2006年分离阳性率高,2005年分离阳性率低.2004年仅有H3N2与B型,2005年比2004年多了H1N1型,但2006年没有分离到H3N2,仅有H1N1和B型.2004与2005年以H3N2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则以B型为主,其次为H1N1.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分离 监测
  • 我国首次成功分离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报告

    作者:赵季文;贾成梅;糜祖煌;华咏;徐萃瑜;施素洁

    本文报告了用病原学方法,了解我国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是否存在穿通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采集咽部分泌物及尿液,接种在SP-4培养基作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代谢抑制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加以鉴定.从2例AIDS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到1株穿通支原体,7例HIV感染者尿液中分离到1株发酵支原体.从病原学上首次证实,江苏地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存在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感染,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予重视.

  • 浙江省检出带毒力基因的人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作者:叶菊莲;程苏云;罗芸;孟真;莫顺堂;陆群英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浙江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浙江省各地(市)肠道门诊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1998年开始至今的人群监测中,共检出2株无毒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PCR毒力基因检测,SLT2和Hly阳性,SLT1阴性.结论与以往不同,此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人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说明浙江省O157:H7在菌型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 深圳市1998-1999年流感病毒分离及抗体水平测定

    作者:刘建军;程小雯;何建凡;杨洪

    为探索流感病毒变异规律,有效预防流感.采用常规鸡胚双腔和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水平.结果表明,1998年分离流感病毒40株,其中H3N2型39株,B型1株;1999年分离病毒70株:H3N2型36株、B型34株,其中有1株H3N2型和1株B型被定为国内代表性毒株;深圳市一般人群对H1N1、H3N2和B型毒株的抗体水平都在50%以上.因此,两年中,流感病毒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流行,在流感监测中,应高度重视从散在病人中分离新变种.

  • 2007-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康宁;谭毅;莫兆军;居昱;闭福银;韦增良

    目的 监测广西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状况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探索广西流感流行规律.方法 在国家级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进行逐日统计,对符合条件的流感样病例进行采样,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结果 2007-2009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以春、夏季高峰明显.2007-2009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总病例数的年平均数分别为11.34%、12.45%和7.10%.2007年分离134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58株,A型H3N2亚型69株,H1N1亚型7株.2008年分离82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33株,A型H3N2亚型30株,H1N1亚型19株.2009年分离1737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192株,A型H3N2亚型176株,H1N1亚型74株,甲型H1N1295株.结论 2007-2009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全年均有发生,以春、夏季为高发季节.2007、2008年的主要流行株都为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2009年的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毒株.

  • 2008-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动物粪便O157:H7监测及其意义

    作者:杨瑞军;张建民;曹国平;陆献耀;余樟有

    目的 动态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家禽、家畜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6、7月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动物粪便标本,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 共采集动物粪便标本914份,检出O157∶H菌2株,总带菌率为0.22%,其中羊、牛各检出1株,带菌率分别为0.62%和0.71%.经PCR检测,其中1株携带stx2+hly+eaeA毒力因子,1株hly+ eaeA阳性,stx1均为阴性.结论 衢州市再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对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 2005年广西媒介蚊虫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作者:孙肖红;谭毅;王环宇;莫兆军;谢艺红;冯云;闭福银;周开娇;孟维珊;潘晓玲;付士红;梁国栋

    目的 对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区的蚊虫进行乙脑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2005年6、7月在北流市和靖西县居民区的畜圈内采集蚊虫标本,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乙脑病毒,用Clustal X(1.8)、Mega 3.1等软件进行分离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两地共采集三带喙库蚊771只、骚扰阿蚊425只,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3株基因1型乙脑病毒,3株病毒之间E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大同源性为99.3%和99.8%,与越南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大同源性为98.4%和99.6%.结论 从2005年采集自广西的蚊虫中分离到3株基因1型乙脑病毒,这是首次报道在广西分离到基因1型乙脑病毒.

  • 趋磁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作者:陈国龙;王鹏;马静;潘宇;赵敏

    目的:趋磁细菌是一类能沿着磁力线运动的细菌。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蒲镇松花江水域的泥水界面采集泥水样,用自制装置进行样品的富集、趋磁细菌的磁选,对磁选后的细菌进行培养和提取分离,经过电镜可观察到趋磁细菌体内的磁小体,证明已分离得到一株趋磁细菌。

    关键词: 趋磁细菌 分离 培养
  • 迷迭香酸的研究现状

    作者:贾佳;许璟龙

    迷迭香酸属酚酸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活性,因此如何提高其提取率、纯度并建立快速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迷迭香酸的提取分离、定量分析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迷迭香酸生产和应用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涅氏短状杆菌——产乙醛脱氢酶的新菌株

    作者:薛永萍;汤璐;贾金诚

    本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经菌种中心鉴定,目前国内还没有发现这种能够产乙醛脱氢酶的菌株.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可以诱导繁殖乙醛脱氢酶的试剂有乙醇和丙酮酸钠.结果说明选用乙醇作为诱导剂,产酶的能力更好.实验中加入200ml的乙醇于30ml的牛肉膏培养基,ALDH的活性较高.

  • 涅氏短状杆菌——产乙醛脱氢酶的新菌株

    作者:薛永萍;汤璐;贾金诚

    本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经菌种中心鉴定,目前国内还没有发现这种能够产乙醛脱氢酶的菌株.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可以诱导繁殖乙醛脱氢酶的试剂有乙醇和丙酮酸钠.结果说明选用乙醇作为诱导剂,产酶的能力更好.实验中加入200ml的乙醇于30ml的牛肉膏培养基,ALDH的活性较高.

  • 食品检测第一步检测样品前处理

    作者:《食品安全导刊》编辑部;李梦歌;蔡苍

    实验室分析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样品前处理是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如何从大批样品中采集一定分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无论是化学分析实验还是生物检测实验,样品的分离、纯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前处理步骤,样品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的结果.

  • 离子色谱法在重金属元素价态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裴子建;王洋

    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离子色谱可分为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L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离子色谱是利用离子交换基团之间的交换,亦即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及分析物溶质对交换剂亲和力的差别实现离子的分离.

  • 纳米金修饰的毛细管在开管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

    作者:金宪丹

    本文采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级金颗粒,接着用键合的方法将其修饰到毛细管中.采用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模式对硫脲、萘和联苯进行分离.考察了甲醇含量和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胰岛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

    作者:寇亚丽;陆南春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胰岛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离新生昆明小鼠胰腺,经Ⅳ型胶原酶消化后离心,加入培养液重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显微镜下对培养的胰岛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双硫腙(DTZ)染色对胰岛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胰岛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包绕,双硫腙染色阳性,呈猩红色.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胰岛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关键词: 胰岛 分离 培养
  • 天然色素,着色性与功能性俱佳

    作者:王晓莉

    食用色素与食品密不可分,它能够赋予食品诱人的色泽,为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购买欲.食用色素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顾名思义,天然色素是指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以及动物和微生物的一类色素的总称;合成色素是指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机色素,主要以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

  • 样品前处理六 去干扰样本预处理微柱:有效消除样品杂质干扰

    作者:胡玉梅

    对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来说,消除样本杂质的干扰非常关键.常用的消除样本杂质干扰的方法有稀释,使用掩蔽剂和分离.

  • PEN3电子鼻:嗅气味,辨"身份"

    作者:张飞

    气味是食品、饮料、酒类等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官能品评专家来判断,所以气味的评判非常抽象.近年来,虽然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GC)、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与电化学方法评价食品品质、鉴别杂质、变质及赝品,但由于所得气味都是经样品分离后的结果,故需把分离后的结果再重组才可作对比,所以测试结果都很难代表样品的整体性.而采用电子鼻(传感器矩阵系统)来表征气味及检测品质可以达到实时监测.更为可靠、合理,并且具有重复性好的特点.

  • 冷箱鱼肉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作者:李梦成

    通过对冷箱鱼肉中贮藏品质变化和菌相变化的研究,找出优NaClO减菌效果处理。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冷箱贮藏鲜鱼肉在第3 d时处于一级鲜度范围内,但在第8 d后鱼肉腐败程度在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pH值均达到不能食用的状态,贮藏佳时间在5~6d;随着时间的增加,腐败微生物数量随之升高,主要分离的优势菌种为希瓦氏菌属、假单胞菌和乳酸菌。优NaClO减菌处理为料液比1:5,溶液浓度300 mg/L,浸泡时间5 min。

  • 江浙蝮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性质

    作者:张箴波;张学荣;舒雨雁

    目的从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纤溶酶并测定其生物化学性质. 方法采用DEAE 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HiPrep Sephacryl S 100凝胶过滤层析柱来分离纯化蛇毒纤溶酶,然后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PAGE以及HPLC鉴定其纯度.

2396 条记录 1/120 页 « 12345678...1191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