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对2015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66例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愈疡汤治疗,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7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24.2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胃气滞型胃溃疡采用疏肝愈疡汤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香苏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5例体会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作者运用香苏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气滞型)1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金铃子散加味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104例
指出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病因为情志抑郁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气失于和降.治宜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方用金铃子散加味,气行血畅,疼痛自止.
-
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治疗方法,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如胃脘痛、脘腹胀满等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除率为87.5%,对照组为57.1%,差异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疗效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运用中医辩证治疗胃溃疡50例小结
胃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祖国医学根据临床不同症状分为胃气壅滞、胃中蕴热、肝胃郁热、瘀血阻滞、胃阴不足等六型进行辩证治疗,其中肝胃气滞型临床较为多见,然而通过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笔者经过潜心研究,以舒肝和胃和治疗大法,自似舒肝和胃汤,先后治疗溃疡病50例,收到良好效果.
-
疏肝和胃汤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
近年来,我科采用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7例患者均系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9例,女性28例;年龄20~67岁,平均46.5岁;病程1~9年,平均3.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症状、体征、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柴芍萸连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65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自拟柴芍萸连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6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四君子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90例,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克拉霉素、甲硝唑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2.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0%,对照组为7.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四君子汤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积极推广.
-
疏肝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疏肝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选取100例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和胃汤加穴位贴敷治疗,两组疗程均30d.通过对比两种治疗后效果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0%vs74%),且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疏肝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的疗效确切.
-
苓参消痞汤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
目的:观察苓参消痞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苓参消痞汤加减,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3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80例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5%.结论:参苓消痞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观察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胃苏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8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28例)与对照组(n=28例),研究组给予胃苏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粘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6%、2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苏颗粒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体会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呃逆范畴,以上腹胃脘部经常饱胀不适或疼痛为主证。本病在各类胃炎中为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其中一部分可因日久失治转化为萎缩性胃炎。目前西药对该病疗效不够理想,病情易反复而缠绵难愈。笔者用中医药辨证治疗3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患者,均经胃镜或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2~75岁;病程5个月~20 a,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21例。2 治疗方法 辨证分为5型,确定相应治则与方药,并随证加减治疗。2.1 肝胃气滞型(12例) 治以疏肝和中,调胃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白及、青皮、元胡、木香、川楝子、蒲公英、莱菔子、甘草。2.2 肝胃郁热型(8例) 治以疏肝泄热、和胃止痛。方用温胆汤合左金丸加减: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连、吴茱萸、海螵蛸、莱菔子、蒲公英、白及、甘草。若大便干、苔黄腻者,加柴胡、黄芩、生大黄。
-
胃痛定汤治疗胃脘痛72例
1996年4月至1999年6月,笔者用自拟胃痛定汤治疗胃脘痛72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均为中医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38例;年龄23~40岁36例,41~65岁36例,病程长4年,短6个月.经X线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3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14例.属肝胃气滞型20例,脾胃虚寒型30例,寒热错杂型22例.
-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慢性胃炎50例观察
近年来,笔者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00 例,均为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患者,经χ线钡透或胃镜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0 ~ 70 岁、平均34.2 岁,病程6 个月~22 年,肝胃气滞型19 例、脾虚胃热型8 例、脾胃虚弱型11 例、胃阴不足型9 例,浅表性胃炎21 例、肥厚性胃炎20 例、萎缩性胃炎4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3例,年龄l8~72岁、平均33岁,病程6个月~20年,肝胃气滞型14 例、脾虚胃热型13 例、脾胃虚弱型13 例、胃阴不足型13 例,浅表性胃炎26 例、肥厚性胃炎23 例、萎缩性胃炎6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
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5例
2010年以来,笔者用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35.7岁;病程3个月以内25例,3~6个月14例,6个月以上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及《中医内科学》[3].有胃脘胀痛或胀满,常伴胁肋胀痛,暖气频作,胸闷不舒,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或加重.消化道X线钡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
胃苏颗粒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研究组给予胃苏颗粒与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加多潘立酮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3.33%,且研究组(96.67%)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76.67%),组间数据(P<0.05).结论:使用胃苏颗粒与多潘立酮联合用于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疗效明显,不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可以降低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