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西宾阳县2002年度交通事故伤害等情况综合分析
交通事故伤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分析,交通事故是中国意外伤害的第二位死因;在1999年,已成为中国男性伤害残疾的第一位死因,且平均每年还以10%的速度上升,其中上升幅度大的是15-34岁年龄组的男性.各类意外伤害所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交通事故伤害占首位.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辆拥有量也急剧增加,加之驾驶员个性特征差异和不良驾驶行为,以及交通条件欠缺和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造成交通事故频繁,伤亡人数也越来越多.为了掌握宾阳县目前交通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对广西宾阳县2002年交通事故伤害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第一响应人制度的必要与可能
第一响应人(The First Responder)早起源于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是以减少交通事故伤害、完善救护系统为目标的志愿者行为.在美英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推动下,EMS概念逐渐得到拓宽:即由医疗救助到应对突发事件;由医类志愿者到其他更多人员.我国于2010年3月由中德政府联合推广联合国“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项目时,采用这一概念,结合国情将其定义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能够指挥在场民众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的人员”.可见警员、消防员、医生、教师、士兵、民兵、地方官员、企业员工、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都可能被突发灾情推向事故现场,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第一响应人.既然如此,建立起备于灾前、训于平时、重于技防、济于灾中的第一响应人制度应是防灾减灾的长久之计.
-
烧伤皮肤再生修复的新成果——烧伤皮肤再生医学科普知识讲座之一
从今天起,我们以科普知识讲座的形式向大家系统介绍我国利用干细胞技术再生修复烧伤皮肤的新成果,目的是使广大读者了解21世纪烧伤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已走在世界前列的我国烧伤皮肤再生医学的临床实践。本讲座分为12个专题,拟在每月的第一个周二刊出。 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皮肤热力烧伤较为多见。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我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
1500名民航旅行客晕机情况调查分析/4752宗交通事故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旅途精神病
-
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掌握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我国已开展了道路交通事故监测.沈阳市是中国的第五大城市,人口数685.1万,公路总长度达5230 km,机动车辆总计328 876辆.在沈阳,道路交通事故亦是致死、致残和医疗费用高支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对15~59岁青壮年.现就2001年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报表资料作分析及讨论,探讨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
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现场救治情况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增加,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胁,抢救生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现将沈阳急救中心2001~2002年院前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现场救治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上海市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交通伤害死亡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已成为"世界第一公害"[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交通伤害死亡占全球死亡的2.1%,是全球的第11位死因,成为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的第9大原因[2].
-
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特点对比研究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医学事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伤已广泛引起国内创伤医学专家的关注(1~3).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又为道路交通事故伤增加了新的特点.本课题通过5年中754例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的分析,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普通道路交通事故伤在事故类型及伤害特点等方面有何不同及事故类型与伤害特点的内在联系,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及提高交通事故伤害的抢救水平提供相应的依据.
-
常山县2001~2003年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是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第九大"疾病负荷",到二二年将排名第三,超越艾滋、肺结核等疾病.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利用常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巡逻大队历年保存的交通道路事故资料,对常山县 2001~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伤害死亡特征,为今后开展道路交通事故伤害预防控制和研究提供线索和信息.
-
2007年青岛市交通事故伤害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掌握青岛市交通事故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交通事故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青岛市的交通事故伤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报告交通事故伤害17 820例,其中男性占68.30%,女性占31.70%;1~24岁占23.42%,25~44岁占47.78%,45~64岁占23.11%,65岁以上占4.69%;文化程度小学、文盲占18.10%,初中占47.96%,高中(中专)占23.00%,大专及以上占9.24%;农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19.90%,生产设备运输操作人员占10.99%.专业技术人员占9.43%.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占9.35%.商业服务人员占8.50%,家务人员占8.41%.在校学生占6.16%,学龄前儿童占1.83%).[结论]交通事故伤害中,男性多于女性,25~44岁约占1/2,多为从业人员.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交通伤害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
-
浅谈急诊科对"无名氏"病人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生活节奏快,交通事故伤害也逐渐增多,在急诊临床上"无名氏"也有增多的趋势,多见于交通事故、意外伤、盲流或露宿街头的乞丐[1].他们大多数是意识不清,病情垂危,表达不清姓名,年龄,住址被"120"送来医院的患者.因为没有亲属,给临床抢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给临床护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但我科依然坚持以病人生命为第一的原则,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让患者家属得到了安慰和希望.现将我科一年来收治的65例"无名氏"病人的管理报告如下:
-
衡阳市2000~2003年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衡阳市交通伤害流行现状,为减少我市公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提出科学对策.方法通过市交警部门收集2000~2003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有关数据,用EPI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交通事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及伤害原因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伤害主要发生在15~45岁,以男性为主,个体劳动者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二级、三级公路为本地区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地点,且以货车、载人客车和摩托车为发生事故的主要载体.结论调节好"人-车-路"系统间的平衡、加强机动车驾驶人员管理法规的执行和实施、提高路况质量、对主要交通干道实行分道行驶、加大群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是降低我市交通伤害主要的措施.
-
广西部分地区交通事故伤害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推进,伤害与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病共同成为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1,2].交通事故伤害作为伤害的一种,不仅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也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了了解广西交通事故伤害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拟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广西 17个县(市)的交通事故伤害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道路交通事故伤害院前急救体会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已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交通途径,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已在逐年增多,它对人类生命及国家经济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对伤员早期做出伤情判断并及时有效予以处置,对挽救伤员生命,降低至残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者逾70万人,受伤者1000万~1500万人[1].各种严重的多发伤也随之增多,现将我中心2006年5月~2008年4月在院前急救中救治的378例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病例报告如下.
-
甘肃省2005年公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研究2005年甘肃全省公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对策.方法 收集2005年甘肃全省发生的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甘肃全省共发生公路交通事故5426起,造成1 799人死亡,5417人受伤;伤亡人员年龄以31~40岁为多,男性为主;机动车驾驶员操作过失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损伤部位以头部损伤多.结论 加速公路建设,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及规划;加强公路交通管理,严禁违规行车;提高驾驶员和行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等,是降低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