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近年佛教医学的研究概况
佛教医学是佛教博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佛教医学越来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佛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病因观、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佛教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近年来佛教医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综述;本文还从进一步挖掘佛教经典中的佛教医学、进一步深入比较佛教医学和中医学之异同以及系统研究佛教医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等方面,对下一步的学术研究作了简要前瞻。
-
佛教医学影响与“痰饮”词义、病位的转移
秦汉时期中医中的“饮”是疾病的上位概念, “痰饮”是饮病的一种,是水液停留在肠间的一种病证,属于下位概念.汉译佛经借鉴中医上“痰饮”的说法,新造“痰癃”一词用于指佛教医学理论“四大”中的水大不调而出现的致病因素,为水液停留在胸腑,其中的“痰”是疾病的上位概念,“癃”是痰病的一种,属于下位概念.魏晋至隋唐时期,人们逐渐将两种医学概念混同,因此就出现了隋唐医书中既有“痰饮”指水液停滞肠胃,又有“痰饮”指水液停留在胸膈的不同说法.而佛教对汉语医学词汇的冲击不仅仅是词义上的变化,往往还会引发理、法、方、药的全面革新.
-
浅识经络进化论
从<黄帝内经·灵枢>至王惟一的<铜人针灸图经>,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中国古代医学大师们描绘出一条条人体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的通道至现代研究经络的学者祝总禳等人,通过各种手段终于证明了经络是独立于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外的客观实在,确实存在于人体内发挥某种作用的一种系统.
-
印度古代医典中的耆婆方
耆婆(Jivaka)不仅是印度佛教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而且在"生命吠陀"医典中也有其医药方流传.现存《精酪书》、《轮授》、一部注疏、《菩萨处胎经》中的四个耆婆医药方,涉及到小儿医方、青腿(象皮病)、风病等方面.译介了这四个医药方,并初步探讨了耆婆的医学成就.
-
从借医弘道到悲田养病——试论汉唐之际中国佛教医学的发展及其贡献
佛教医学传入中国后,通过早期僧人的行医,为佛法初传作出了贡献.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中土其他医疗资源的挑战,佛教医学通过调整治疗方法及无条件救济底层民众,改变了初传时的不利状况,到唐代时更是融入了国家的救济体制.佛教医学在汉唐之际发展极大,为佛教的发展争取到了信众和统治者的支持,同时也影响了中土医学的发展方向.
-
天台智顗的止观医学思想研究
自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医学也随之传入,与传统的中医学及养生思想融合,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医学体系.在南朝陈、隋时期由智顗实际开创的天台宗,强调止观双修,融合佛教医方明,并采纳传统道家、中医的养生理论及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止观医学思想.在基础理论、病因观、诊病方法、治疗方法、饮食保健、养生吐纳等各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述,并对后世的坐禅、养生、气功、医疗等影响深远.研究天台智顗的医学思想,有益于深入理解将止观融入到佛教医学中的理论体系,丰富传统医学理论.
-
试论内观对中医实践的补充
中国传统医学身心兼治,融合儒、道、释三家“调心”之说形成中医学所倚重的内观实证方法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内观逐渐淡出了中医舞台,重新拾起这一重要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试论汉魏六朝时期佛教医学成就
佛教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特征,是中华医学的重要宝库.汉魏六朝时期是佛教医学的萌芽和奠基时期,就汉魏六朝的佛教医学的发展成就进行论述,从寺院医学、佛医典籍以及疾病的病因、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以便认识佛教医学并指导临床诊疗.
-
《大正藏》阿含部佛教医学简述
从疾病表现、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四方面简述《大正藏》阿含部佛教典籍中所记述的医学内容,有助于研究早期佛教医学及其演变.
-
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
史学界对晋唐佛教医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建树,且正在不断地深入与细化,研究面不断扩大,关注的问题也不断深入,然而,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从通史角度讨论佛教医学者居多,断代研究尤其是晋唐研究不够.佛教医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特点,唐代是佛教医学由盛而衰的转型期,与其他历史时期有鲜明的区别.唐代是佛教的大发展时期,但佛教医学却呈现衰落之势,研究佛教医学与佛教发展不同步的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研究多集中在佛教经典、佛藏文献中的医学思想和医学资料的探析,但是由于佛教经典的繁多加上一些经典的遗失,使得某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困难,其研究就不可能那么全面,那么充分.第三,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如许多学者探讨佛教医学对本土医学的具体影响,却忽视了当时本土接受佛教医学的基础.佛教医籍是研究佛教医学的基础,但是晋唐到底存在哪些佛教医籍,却少见研究.医僧是佛教医学的实施者,但是对医僧队伍的构成及特点,医僧的区域分布与特点,医僧当时能治哪些病,佛家医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有什么变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第四,研究晋唐佛教医学,不仅要关注他的内容、对本土医学的影响,还要关注他的具体医术,更要研究佛教医学对晋唐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第五,既往研究成果往往倾向于佛教医学具体观点的探讨或诊疗方法,而缺少佛教医学发展史的系统阐释,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此为起点,从历史学、医药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角度继续深入对佛教医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时,应从医疗史、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佛教医学的传播与佛教中国化间的关联、佛教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传播是否同步等具体问题,为我国传统医学、佛教文化等研究开辟新的思路,理性引导佛教医学为现代医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
佛教医学说略
佛教源于古印度,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对医学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借医弘佛,形成了有其特色的佛教医学.目前学术界对佛教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佛教经典中的医学资料和医学思想的探析.从各研究者对佛教医学的定义、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医用咒语、养生保健等方面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和分析,以期对佛教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佛教医学 借医弘佛 <中国佛教医学丛书> -
佛教膳食观对中医食疗学的影响
佛教是以饮食心理的健康来达到修行的目的,与儒家和道家的饮食观相比,其"食为行道,不为益身"的精神理念甚为明显.笔者在对佛教饮食观与中医养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佛教饮食遵循的"戒杀"、"素食"、"饮茶"以及"分餐"而食所体现的饮食精神和蕴涵的科学养生观,影响着中医养生的理论与实践.
-
少林伤科中腧穴名称文化特色探析
主要列举了少林伤科相关文献中具有文化特色的穴位,将具有文化特色涵义的名称与其功能主治相结合,探析穴位名称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诠释穴位涵义,丰富对相关腧穴的认识.
-
佛教医学和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比较研究
身心医学现阶段已成为了当代医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佛教医学在病理以及生理等方面对心的作用比较突出.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渊源,虽然未出现"心身医学"的名词,但是却蕴涵着比较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本文从生命观、生理观以及病理观等方面比较研究了佛教医学和中医心身医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