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灌注移植治疗肝硬化临床分析

    作者:杨彦林;王树平;李华;韩东亮;付广印;吴国良;潘江浩;王东;杨占辉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灌注移植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 T 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20例,仅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病理构成及Child-Pugh分级均具有同质性。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IPS手术及干细胞移植顺利,2组患者术前ALT、PA、TB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药物治疗前后肝功能无特殊变化;治疗组患者术后3月时ALT(36.47±3.53U/L)较术前减低,PA(86.26±12.44mg/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下限(100mg/L)。术后1月(76.67% VS 35.00%)、3月(86.67% VS 40.00%)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肝性脑病1例,穿刺点周围血肿2例,干细胞移植后低热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3月肝胆CT检查分流道通畅,未见占位病变。结论 T IPS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在降低门脉压的同时改善了肝脏功能,操作安全可靠、近期效果确实。如何提高干细胞定植分化的几率,佳的移植途径,是否需多次移植,肝功能改善的具体机制及其远期安全性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 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作者:冷振鹏;吴静;卢金生;王萍;华扬;李铎;李建新

    目的探讨肝炎后门静脉高压症的多重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2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和12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资料.结果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脾静脉、门静脉管径缩小(P<0.05),门静脉、脾静脉流速流量明显增加,呈高动力状态.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脾静脉、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5),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若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联合运用可缓解门脉系循环高动力状态、降低门静脉压力.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56例

    作者:秦建平;蒋明德;曾维政;邓旦;徐辉;吴晓玲;汪庆华;顾明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56例,行TIPS术,支架置入前后测量门静脉主干压力,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测定门静脉、分流道血流速度;检测外周血象.结果:TIPS术成功率100%,门脉主干压(cmH2O)24.5±4.2(P<0.01 vs术前的45.8±3.6),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cm)分别为1.28±0.095和0.96±0.064(P<0.01 vs 术前的1,62±0.074和1.28±0.032),门脉主干血流速度(cm/s)48.0±17.6(P<0.01 vs 术前的13.2±3.5),分流道血流速度(cm/s)164.0±58.8.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WBC(×109/L),PLT(×109/L),HGB(×g/L)分别为3.92±0.76,80.74±16.82,118.20±10.24(P<0.01 vs 术前的2.65±0.58,42.56±12.34,86.52±12.68).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支架狭窄及闭塞.结论:TIPS是一种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他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控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的随访结果

    作者:赵世录;王昌明;傅军;栾景源;李天润;赵军;董国祥;李选

    目的 探讨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4月~2017年5月对6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或难治性腹水行TIPS.采用组合支架建立门腔分流体系,即裸金属支架连接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精确定位分流道肝实质段后,再以一定长度覆膜支架覆盖肝实质段,观察分流前后门体静脉压力梯度值的变化、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以及生存率. 结果61例手术全部成功.随访截止2017年5月.61例术后随访5~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4例随访>24个月,18例随访>36个月,7例随访>60个月:9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晚期恶性肿瘤2例、肝性脑病1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再出血率、支架累积通畅率、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6%、83.58%、19.60%、82.88%.52例长期生存者术前Child-Pugh评分(7.47 ±1.60)分,随访结束时(7.04 ±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1,P=0.055). 结论 组合支架(裸支架+覆膜支架)建立门腔分流通道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难治性腹水效果满意.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的超声评价

    作者:冷振鹏;吴静;纪伟光;王萍;卢金生;李铎;康骅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行TIPSS并GCVE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及腹水情况的跟踪观察.结果13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14.0±1.5)个月,13例首次置管全部成功,1例7个月后因分流道狭窄、上消化道出血再次入院,分流道通畅率92.31%(12/13).结论TIPSS并GCVE联合运用能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作者:陈力强;姚鹏;熊锦华;胡大荣;闻炜;任永强;李帆;王帅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肝硬化患者行TIPSS治疗,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其中活跃出血急诊治疗11例,中、大量腹腔积液者23例.结果 本组成功50例,成功率96.2%;术后门静脉压由3.87±0.50kPa下降到2.45±0.40kPa(P<0.01);4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明显好转或消失;11例活跃出血者24h内出血均停止; 23例中大量腹腔积液中有21例腹腔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2例,再发上消化道出血6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10例,其中8例再次介入治疗后再通.结论 TIPSS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但我们须防治分流道狭窄和闭塞以提高其中远期疗效.

  • TIPSS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

    作者:高长泰;郭应兴

    目的 观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i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进而探讨TIPS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因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在术前、术后分别用直接法测定门静脉主干压力,比较术前、术后压力的变化.结果 术前本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为(41.46±4.89)cmH2O、术后为(25.65±5.73)cmH2O,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前、术后压力差为(15.82±3.12)cmH2O,术后较术前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38.13%.结论 TIPSS+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介入治疗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临床分析

    作者:杨彦林;刘艳茹;王丽华;付广印;韩东亮;李华;吴国良;杨占辉;王树平

    目的:探讨和评价介入治疗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例.A组仅行药物治疗,B组行TIPS治疗,C组行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及干细胞移植顺利,3组患者术前ALT、ALB、TB均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肝功能无特殊变化;B组患者术后1月、3月时ALT(P <0.01)及术后1月时TB(P<0.05)较术前升高;C组患者术后3月时ALT较术前减低,ALB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但ALB(30.78±0.69 g/L)仍低于正常下限(35 g/L).术后1月时B组ALT及TB均较A组及C组升高(P<0.05);术后3月时C组患者ALT较其他组降低明显(P<0.05),而ALB则较其他组升高(P<0.01).C组术后并发肝性脑病1例,术后3月肝胆CT检查分流道通畅,未见占位病变.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

  • TIPS治疗慢性门静脉血栓伴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性江;曹建民;范鑫欣;丁威威;何长生;刘宝晨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慢性门静脉血栓伴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慢性门静脉血栓伴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病人实施TIPS治疗。采用经典TIPS、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TIPS和肝动脉引导门静脉穿刺TIPS完成门静脉开通,建立肝内分流道。结果:TIPS治疗慢性门静脉血栓的技术成功率81.1%。其中,门静脉部分、完全阻塞和海绵状变性病人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76.5%和6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23.5%和46.7%。术后随访(48.0±6.2)个月,门静脉部分、完全阻塞和海绵状变性病人2年分流道通畅率80.0%、61.5%和44.4%,肝性脑病发生率15.0%、15.4%和11.1%,出血复发率15.0%、38.5%和33.3%,死亡率20.0%、23.1%和22.2%。结论:TIPS技术成功率和分流道通畅率与门静脉阻塞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无其他有效措施治疗慢性门静脉血栓伴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时,可选择TIPS。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分流

    作者:何创业;祁兴顺;帖君;柏明;白苇;郭文刚;牛静;殷占新;韩国宏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 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 TIPS治疗门静脉血栓伴海绵变性的全内脏反位患者1例

    作者:刘为林;成德雷;袁海;袁自力;方伟伟

    完全性内脏反位(complete situs inversus viscerum,CSIV)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胸、腹脏器与正常人成镜面反位分布,其发生率约1/10000,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染色体畸形.CSIV 由于其特殊的内脏分布,可能增加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的难度.国内外有不少CSIV 患者各种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但CSIV 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的个案报道鲜见[1-2].我科近期对1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CSIV 患者成功实施TIPS+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gastric coronary vein embolization,GCVE).该患者不仅合并门静脉血栓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同时存在矮小、不育、男性第二性特征发育不完全等畸形.患者TIPS 术后随访至今,仍然健康生存,现经该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 经颈内静脉门腔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分叉部门静脉瘤1例

    作者:丁鹏绪;刘超;韩新巍;化召辉

    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neurysm,PVA)是门静脉系统的梭形或瘤样扩张,临床罕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本中心采用TIPS术治疗门静脉分叉部门静脉瘤1例,术后门静脉瘤逐渐缩小消失,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以“感染乙肝15年,反复消化道出血6个月”为主诉入院.5年前,因上消化道出血曾行脾切除断流术.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祁兴顺;韩国宏;樊代明

    自从1988年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TIPS的相关知识被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显示TIPS在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控制顽固性腹水方面明显优于内镜治疗及穿刺放腹水.在发达国家TIPS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治疗顽固性腹水.然而,术后较高的分流道功能失常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仍严重地限制了TIPS的应用.本文着重回顾TIPS技术的发展,TIPS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 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症

    作者:秦建平;蒋明德;徐辉;曾维政;何乾文;赵奎;汪庆华;顾明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30例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行TIPS术后再行PSE术.用超声检测门、脾静脉内径、门脉主干血流速度、脾脏长径和厚度;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象.结果 30例患者TIPS术后的门脉压力较术前降低(P<0.01).门、脾静脉内径较术前缩小(P<0.01),门脉主干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快(P<0.01);术后3~6月的脾脏长径及厚度、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30例患者PSE术后的门、脾静脉内径、门脉主干血流速度与TIPS术后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较TIPS术后明显升高(P<0.01),脾脏长径和厚度较TIPS术后缩小(P<0.05).结论 联合TIPS和PSE术治疗,能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的门脉压力,同时又能缓解脾功能亢进.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肾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秦建平;蒋明德;曾维政;徐辉;顾明;汪庆华

    [目的]观察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例确诊为HRS患者行TIPS,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测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尿钠排泄、尿量、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Cr清除率;术前及术后7 d测定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水平.[结果]TIPS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分别为(2.3±0.3)kPa、(1.26±0.04)cm、(44.2±14.5)cm/s,与术前比较均P<0.01.BUN、血Cr、尿钠排泄、血Cr清除率及尿量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PRA、AT-Ⅱ、ALD分别为(67.12±25.28)、(138.02±58.54)、(597.37±284.25)ng/L,与术前比较,P<0.01,<0.05,<0.05.[结论]TIPS治疗HRS近期疗效明显,其作用可能与血容量的增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变有关.

  • 双介入治疗后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军;蒋巍;曾德刚;王维;黄成凤;王达莉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e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部分脾栓塞术(PaniM splenicembolization,PSE)后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52例均为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IPS术后一周再行PSE术.术后监测肝功能及血象变化,两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结果 52例患者行TIPS和PSE术治疗后,血象及肝功能恢复正常,于两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5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与以往同类患者相比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下降,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结论 TIPS和PSE术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微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灌肠防治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术后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作者:田广俊;池晓玲;常钢;孟凡喆;曹敏玲;黎英贤;徐浩祥;梁宏才;赵朋涛;吴晓菊;萧焕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伴消化道出血后行中药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8月间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资料,其中20例患者TIPS术后常规抑酸、抗凝、抗感染及预防性抗肝昏迷治疗,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设为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7天;收集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氨(NH3)水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随访4~156周,记录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组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清TBil、Alb、ALT、AST、NH3值变化不大(P>0.05).术后1天、3天,观察组血清Alb明显升高,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观察组NH3明显降低,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PS术后1天、3天、7天各时点门、脾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门、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3~12月,观察组随访期间没再发生肝性脑病,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月内均无发生再出血.术后3~12月:治疗组无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再出血率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中药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中远期再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

    作者:刘爱民;张盛;吴涛;潘永林;吴玲霞;杨丹;雷德安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45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择期TIPS手术,于左肝静脉与门静脉主干之间分别置入100mm×10mm或100mm×8mm金属支架,对胃冠状静脉采取弹簧圈栓塞,术后观察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本组4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愈率为86.7%,好转率为13.3%, 有效率为100%.结论 TIPS 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作为一种新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护理

    作者:杨敏;丁晓梅;周洪

    目的 介绍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简称TIPS),探讨其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对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采用TIPS治疗,术后给予针对性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25例手术成功,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TIPS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杨彦林;王树平;王丽华;刘艳茹;付广印;韩东亮;李华;吴国良;杨占辉

    目的:探讨和评价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于TIPS术后1周经肝动脉灌注人脐带血干细胞悬液10-15ml,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周纳差、乏力、腹水等临床症状开始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患者ALT、ALB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但ALB均值仍低于正常下限.TBIL术后1月及术后3月时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肝性脑病1例,术后3月肝胆CT检查分流道通畅,未见占位病变.结论: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