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红素-薏苡仁组分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内抗肺癌药效研究

    作者:黄萌萌;李萍;刘玉萍;刘聪燕;瞿鼎;陈彦

    目的:以薏苡仁油和薏苡仁多糖作为双功能辅料包埋雷公藤红素,制备雷公藤红素-薏苡仁组分微乳(Tripterine-Coix seed Components Microemulsions,TCC-MEs),评价其体内抗肺癌疗效.方法: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获取薏苡仁油,残渣热水浸提、分级醇沉法制备薏苡仁多糖;以薏苡仁油作为油相,薏苡仁多糖水溶液作为水相,RH40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包埋雷公藤红素,一步滴定法制备TCC-MEs;借助动态光散射纳米激光粒度仪和高效液相分别测定其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皮下注射肿瘤细胞法构建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采用TCC-MEs灌胃方式考察其体内抗肺癌活性,并通过组织HE染色及生化指标评价其肝肾毒性.结果:TCC-MEs佳处方为薏苡仁油400 mg,RH40 300mg,PEG400 100 mg,薏苡仁多糖50 mg,雷公藤红素10 mg;雷公藤红素包封率为(90.72±0.28)%,载药量为(1.08±0.17)%,微乳平均粒径为(43.86±0.22)nm,PDI为0.10±0.01,Zeta电位为(-13.14±1.35)mV,TCC-MEs体内抗肺癌活性显著优于各对照组,且治疗后未见明显肝肾毒性.结论:所得TCC-MEs常规辅料用量少,粒径小,且稳定性高,雷公藤红素与薏苡仁组分整合至微乳体系后具有协同减毒增效作用.

  • 雷公藤红素对 AGS 细胞迁移的影响

    作者:杜娜;李健;刘福生;刘泽洲;许可嘉;张寅;刘婷;苏泽琦;丁霞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在不同时间对 AGS 细胞形态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探索雷公藤红素对 AGS 细胞迁移较佳抑制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将 AGS 细胞铺于6孔板并培养,待贴壁细胞密度达到70%~80%后,采用划痕法制造细胞迁移模型,分为 DMSO 及雷公藤红素5μM、1μM、0.5μM、0.1μM、0.01μM 浓度组,并分别于0 h、6 h、12 h、24 h 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细胞的迁移情况,且拍照记录,计算细胞迁移速度及细胞迁移抑制率并进行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高浓度雷公藤红素使 AGS 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 AGS 细胞迁移,且终浓度为1μM 时抑制作用明显。同一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其对 AGS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时间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 AGS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浓度雷公藤红素能够使 AGS 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凋亡;雷公藤红素抑制了 AGS 细胞的迁移,且该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相关,且在终浓度为1μM 作用于 AGS 细胞12 h 时,其对 AGS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明显。

  • 雷公藤红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龙;朱国福;钟伟才;潘颖宜

    雷公藤红素是中药雷公藤的一个单体成分,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以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等作用.作者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对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为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抗肿瘤
  • 雷公藤红素-薏苡仁油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萍;黄萌萌;刘玉萍;鞠建明;陈彦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薏苡仁油微乳(CC-MEs)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考察雷公藤红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筛选CC-MEs的佳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采用水滴定法制备微乳,根据其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筛选CC-MEs的佳处方,并对制备微乳的形态、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进行考察.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考察CC-MEs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CC-MEs佳处方为雷公藤红素10 mg,薏苡仁油既为药物又兼作油相(用量400 m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50 mg,聚乙二醇400 150 mg;制备的微乳外观形态圆整,平均粒径(31.63±0.63) nm,PDI 0.06±0.01,Zeta电位(-10.14±1.35)mV,48 h时雷公藤红素体外累积释放度(19.89±0.59)%,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CC-MEs对HeLa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以薏苡仁油计为20.7 mg·L-1,以雷公藤红素计为0.82 μmol·L-1,联合用药指数0.93,表明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CC-MEs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稳定性好、辅料用量少.雷公藤红素与薏苡仁油组分配伍制剂能够增强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功效.

  • UPLC-MS/MS测定健康受试者和HIV患者血浆中雷公藤红素药物浓度

    作者:李春杏;李太生;朱珠;谢静;吕玮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雷公藤红素药物浓度的UPLC-MS/MS方法,测定健康受试者和HIV患者血浆中该药药物浓度及研究其药动学.方法:以伪人参皂苷代谢产物DQ为内标物,血浆样本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处理,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溶液;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 m)色谱柱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MRM检测模式,用于定量的离子反应为m/z 451.2→m/z 201.3(雷公藤红素)和为m/z 477.2→m/z 143.2(DQ).1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mg,19例免疫无应答HIV患者多剂量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0mg或20mg后,采集血浆样本进行测定.结果:雷公藤红素在(0.05-25.0) ng/mL,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为0.05ng/mL;质控样本(0.25、2.50、20.0ng/m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RSD均<15%,提取回收率>80%.健康受试者雷公藤红素血浆药物浓度高为0.52ng/mL,HIV患者血浆药物浓度为0.28-4.01ng/m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人血浆中雷公藤红素药物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 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新研究进展

    作者:任献青;鲁静;孟祥乐;王璟;唐进法

    文章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近3年来国内外关于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了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的新研究进展.作为一个天然药物,雷公藤红素不仅在抗肿瘤、抗炎与免疫抑制、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显示了良好的药理活性,还在治疗HIV感染、涎酸贮积症及高血压病等疾病方面展示了其潜力,极具开发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今后应当多开展其作用机制与体内过程等研究.

  • 雷公藤红素对HepG2细胞迁移的影响

    作者:杜娜;付建华;李健;刘福生;张寅;刘婷;苏泽琦;丁霞

    目的:探索雷公藤红素对 HepG2细胞迁移较佳抑制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将 HepG2细胞铺于6孔板并培养,待贴壁细胞密度达到70%~80%后,采用划痕法制造细胞迁移模型,分为二甲基亚砜组及雷公藤红素5、1、0.5、0.1、0.01μmol/L组,于0、6、12、24 h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迁移情况,拍照记录,计算细胞迁移速度及细胞迁移抑制率。结果雷公藤红素对HepG2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且其对细胞迁移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其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越明显。同一浓度不同作用时间高浓度雷公藤对HepG2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HepG2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红素高浓度组可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结论高浓度雷公藤红素能使HepG2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凋亡;雷公藤红素抑制了HepG2细胞迁移,且该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相关,终浓度为5μmol/L作用于HepG2细胞6 h时,其对HepG2细胞迁移抑制作用明显。

  • 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研究

    作者:吴霞;黄文华;郭宝林;斯金平;张晶

    目的: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市售雷公藤制剂样品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外标法.Hanbon Kromasil 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酸水(83:1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25 nm.结果: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高,在每片89.04~344.0μg;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在每片14.98~217.80μg;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是每片22.32μg,含量相对较低些.结论:不同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有很大差异.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雷公藤多苷片和昆明山海棠片.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对其进行质量监控和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势在必行.

  • 雷公藤红素通过影响Akt信号通路和整合素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作者:徐佳;伍春莲;黄杰

    雷公藤红素是从传统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醌甲基三萜,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该实验就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划痕实验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用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中整合素家族及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肺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抑制整合素β3,β4,αv的表达,以及抑制Akt信号通路中磷酸化Akt,GSK-3β,c-Raf,PDK1的表达.因此,该研究暗示雷公藤红素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和整合素的表达来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 基于HPMC-硬脂酸的雷公藤红素缓释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作者:胡绍英;张振海;蒋艳荣;宁青;刘其媛;贾晓斌

    目的: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硬脂酸为载体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固体分散体,提高药物释放度,控制药物缓慢稳定释放,降低其毒副作用.方法:将不同比列的HPMC-硬脂酸和雷公藤红素溶于95%乙醇中,溶剂蒸发法制备雷公藤红素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溶出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法、X-射线衍射法鉴别固体分散体的形成.结果:雷公藤红素和HPMC-硬脂酸按1∶10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药物缓慢释放,8h时药物的体外累积释放达到90%以上;雷公藤红素以非晶形态分散在固体分散体中.结论:以HPMC-硬脂酸为载体制备的雷公藤红素缓释固体分散体,药物释放较完全且缓慢释放,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血浆中雷公藤红素LC-MS/MS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张军;刘史佳;胡杰慧;许美娟;刘子修;周玲;居文政

    建立Beagle犬血浆中雷公藤红素的LC-MS/MS检测方法,用于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Luna Cs色谱柱(2.0 mm×5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异丙醇溶液(1∶1)-0.1%甲酸15∶ 55∶30;多反应监测(MRM)雷公藤红素([M+H]+,m/z 451.3/201.1)和内标泼尼松龙([M+H]+,m/z 361.1/147.1);DAS 1.0软件对雷公藤红素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在0.680 0 ~ 136.0 μg·L-1,雷公藤红素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6800 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6.15%,提取回收率为50.42%~51.65%.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1片/kg),血浆中雷公藤红素经时变化符合一室模型(w=1/cc),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35.64±9.540) μg· L-1,Tmax(2.62±0.69) h,T1/2 (2.93±0.29)h,CL(0.308±0.056)L·kg-1· h-1,AUC0-12(131.16±31.94) μg·L·h-1,AUC0-∞(142.83±37.57) μg·L·h-1.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于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 雷公藤红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分型的影响

    作者:柳笑彦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Ce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分型的影响.方法 腹腔灌肉汤法(刺激法)分离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单纯雷公藤红素干预组(Cel)、经典激活M1组(IFN-γ+LPS)和雷公藤红素干预M1组(IFN-γ+LPS+Cel),用real-time PCR、流式计量术分析检测巨噬细胞两种极化分型(M1型和M2型)相关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甘露糖受体(MR或CD206)和补体受体4(CR4或CD11c)的表达.结果 雷公藤红素引起M1型巨噬细胞相应标志物CD11c、iNOS表达减少(P<0.05),或使M2型巨噬细胞相应标志物Arg-1表达增加(P<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

  • 脊髓HMGB1/NF-κB参与雷公藤红素对慢性炎症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秀梅;赵文平;刘星芳;黄志华;单热爱;黄诚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对慢性炎症痛大鼠热痛敏、脊髓背角HMGB1及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Cel参与慢性炎症痛的相关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H组(腹腔注射DMSO)、Cel 0.25 mg/kg组、Cel 0.5 mg/kg组和Cel 1 mg/kg组.对照组大鼠足底注射0.1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大鼠通过足底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构建慢性炎症痛模型.造模后10 h Cel组连续14 d给予Cel腹腔注射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的1、3、7、10、14 d进行热痛阈及足趾容积测定,据测定结果筛选出佳药物浓度Cel 1 mg/kg;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H组和Cel 1 mg/kg组,造模给药后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的1、3、7、14 d进行热痛阈及足趾容积测定,测定后取脊髓腰膨大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GB1、COX-2蛋白表达及NF-κB磷酸化水平的变化.qPCR法检测HMGB1,IL-1β,TNF-α,GFAP mRNA的表达.结果:1 mg/kg Cel可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热痛敏,且明显减轻大鼠足肿胀度.造模后第3 d、7 d、14 d脊髓背角内HMGB1,COX-2蛋白表达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给予Cel治疗显著下调其表达;造模后3 d、7 d、14 d脊髓背角内HMGB1、IL-1β、TNF-α及GFAP mRNA明显上调,Cel可显著抑制其上调水平.结论:1 mg/kg Cel可有效缓解CFA诱导的慢性炎症痛痛敏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下调脊髓背角中HMGB1、IL-1β、TNF-α及COX-2表达水平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来实现.

  • 雷公藤红素通过调节脂质合成及氧化降低HepG2细胞甘油三酯水平的研究

    作者:冯泽民;万星勇;虞朝辉;厉有名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中对TG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机制.方法 用CCK-8试剂盒确定细胞模型中雷公藤红素给药浓度, TG试剂盒测定HepG2细胞内TG水平.Western blot以及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检测靶分子蛋白水平以及mRNA水平变化.结果 雷公藤红素400 nmol/L组,600 nmol/L组、800 nmol/L组、1000 nmol/L组的TG水平分别为(64.55±1.92) μg/mg、(64.16±2.19) μg/mg、(60.94±2.70) μg/mg、(61.45±1.61) μg/mg,较软脂酸组水平[(69.32±1.79)μg/mg]明显下降(P均<0.05).雷公藤红素600 nmol/L组及1000 nmol/L组中,脂质合成相关的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及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的表达显著降低,脂质氧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表达水平在600 nmol/L组以及1000 nmol/L组分别为1.11±0.09(相比正常对照组,下同)以及1.16±0.05,较软脂酸组0.86±0.07显著上调(P均<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TG含量,该作用可能与下调SREBP1c以及FAS表达,上调PPARγ水平有关.

  • 雷公藤红素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瑞麟;刘忠令;李强;邱忠民;吕寒静;杨忠民;洪光朝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雷公藤红素治疗组(C组).B组及C组以10%卵蛋白(OVA)滴鼻复制哮喘模型,C组予以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1 mg/kg)干预,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中嗜酸粒细胞数目及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表达的变化.在体外实验中, 建立 C57B6 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系 NIH3T3 的共培养体系,并予雷公藤红素(2 μmol/L)干预,同时以单独培养的肥大细胞和NIH3T3细胞作对照;分别通过荧光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上清液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含量及NIH3T3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病理组织学显示,C组较B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C组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数为(0.56±0.03)×106/L,与B组[(1.25±0.40)×106/L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小鼠肺组织中SCF蛋白表达强度为 0.74±0.20, 与B组(2.50±0.1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外共培养体系中,上清液组胺、eotaxin含量及NIH3T3细胞的SC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0.41)ng/ml、(5.79±0.40)ng/ml、(95±3)%;经雷公藤红素干预后,分别为(2.88±0.35)ng/ml、 (4.24±0.29)ng/ml、(17±5)%,与共培养体系比较,三者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结论雷公藤红素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成纤维细胞产生SCF,抑制肥大细胞产生组胺和eotaxin.

  • 雷公藤红素对狼疮鼠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

    作者:许晨;吴兆龙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BW F1小鼠进行连续20周腹腔注射.运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2的表达;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1)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小鼠蛋白尿产生,降低其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增加肾小球中MMP-1、-2而减少FN、Ⅳ型胶原和TIMP-1、-2与TGF-β1的表达,改善小鼠组织学病变.(2)雷公藤红素于蛋白尿发生前较发生后使用疗效更为显著.(3)于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3 mg*kg-1*w-1和6 mg*kg-1*w-1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4)用药后各组间MMP-3的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雷公藤红素对狼疮模型鼠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明确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FN、Ⅳ型胶原的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肾组织局部MMP-1、-2而抑制TGF-β1及TIMP-1、-2的表达而实现的.雷公藤红素对MMP-3的作用可能不及对MMP-1、-2的疗效明显.

  • 雷公藤红素对IL-1β致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

    作者:陈荣国;孙强;曾怿;王书奎

    目的 通过IL-1β与雷公藤红素体外刺激小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探讨雷公藤红素能否抑制IL-1β对软骨终板细胞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刺激软骨终板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其对软骨终板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实验共分3组:空白对照组(无血清DMEM培养基),IL-1β诱导组(IL-1β 5 ng/mL共同孵育2h),雷公藤红素干预组(经IL-1β 5ng/mL共同孵育2h后,再以雷公藤红素共同孵育24 h).分组处理后,ELISA法检测MMP-1、MMP-3的水平,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蛋白多糖及II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β刺激软骨终板细胞2h后,MMP-1、MMP-3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雷公藤红素可抑制细胞中IL-1β介导的MMP-1、MMP-3的表达,同时IL-1β明显抑制软骨终板细胞的蛋白多糖及U胶原mRNA的表达,而雷公藤红素可上调IL-1β诱导的蛋白多糖及II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IL-1β介导的软骨终板退变进程,上调蛋白多糖及II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在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煜伦;周幽心;周岱;许期年;叶明;孙成法;杜子威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ECV)增殖的影响,观察雷公藤红素对ECV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的作用,以及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Matrigel plug方法.结果雷公藤红素可明显抑制ECV的体外增殖,IC50为1.33 μg/ml;可抑制ECV的迁移和小管形成,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同时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和Matirigel plug中的血管新生的作用.结论雷公藤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 雷公藤单体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幽心;黄煜伦;许期年;叶明;孙成法;周岱

    目的:研究雷公藤单体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测定3种雷公藤单体(甲素、红素和wilforol A)对胶质瘤细胞株SHG44、C6、U251的体外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后SHG44胶质瘤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雷公藤二萜类单体雷公藤甲素对胶质瘤细胞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雷公藤三萜类单体中红素的抑制作用次之。两者均使SHG44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结论: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促进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导致细胞凋亡有关。

  • 雷公藤红素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

    作者:边心超;孟繁凯;杨福伟;付双林;金鑫;罗毅男;葛鹏飞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体外C6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雷公藤红素处理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che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锇铀铅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胶质瘤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雷公藤红素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56 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C6胶质瘤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下均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查显示,凋亡细胞比例由1.32%升高到19.34%;并且,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由76.42%降低到54.52%,G2/M期细胞比例由9.29%升高到30.50%.蛋白印迹分析显示,雷公藤红素降低了Bcl -2及XIAP蛋白表达,促进了Bax及Caspase -3的表达以及PARP的剪切;雷公藤红素在诱导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p27及cyclin B1蛋白表达增加的同时抑制了cdk2蛋白的表达.结论 雷公藤红素能够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

197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