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病证-效应-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炮姜温中功效物质及归经研究

    作者:王桁杰;杨晶晶;崔瑛;赵华伟;马开;王红丽

    目的:研究炮姜温中药效的物质基础,观察其指标成分在脾胃虚寒组大鼠体内的代谢分布,探讨炮姜的归经.方法:制备大鼠脾胃虚寒模型,通过造模期间观察行为变化、进食量等指标,造模结束后测定大鼠脏器系数、小肠推进率等指标,评价炮姜对脾胃虚寒大鼠的温中作用;高剂量组和正常给药组大鼠于给药后5-360 min之间的10个时间点摘眼球取血,处死取各组织并检测有效物质分布,进而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炮姜指标成分在正常给药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各脏器中维持时间、AUC0-t探讨炮姜在正常和脾胃虚寒情况下体内的组织分布与归经情况.结果:高剂量炮姜显著改善脾胃虚寒大鼠的状态,提高进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值,提高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以及血清和胃组织液中胃泌素、胃动素测定值.通过分析,确定炮姜入血的有效物质为6-姜酚、6-姜烯酚和8-姜酚,并广泛地分布于各脏腑组织中.并且在各脏腑组织中的分布与作用时间有较大差异.结论:炮姜具有显著温中作用;6-姜酚、6-姜烯酚和8-姜酚为炮姜所含温中功效物质.3种成分在各脏器组织中的代谢分布与炮姜归胃、脾、肺、肝经的传统认识基本吻合.

  • 干姜中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与归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敏娟;张廷;马开;崔瑛;汪晶;杨晶晶;王君明;冯志毅

    目的 研究干姜成分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探讨干姜的归经.方法 采用“病证-药效-药动学”方法,给脾胃虚寒模型大鼠ig干姜水提液,分别在10、20、40、60、90、120、360 min时取血、以及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姜成分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脾胃虚寒给药组大鼠和正常给药组大鼠体内各组织中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的相关参数.结果 在脾胃虚寒给药组中,3种成分的量以胃、小肠、肝、肺中浓度高;在正常给药组中,以胃、肾、小肠、大肠、肺中浓度高.在胃、小肠等消化器官中,脾胃虚寒给药组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给药组.结论 干姜主要成分分布以归脾、胃、肺、肝等脏腑为主经,与传统干姜归经理论基本相符.

  • 基于多元功效成分的干姜干燥方法研究

    作者:李鹏辉;吴啟南;严辉;包胜;朱邵晴;郭盛;黄胜良;汪国强

    目的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干姜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的影响,探讨干燥过程中干姜成分的动态变化和水分动力学变化.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干姜中的多元功效成分,以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α-姜黄烯、(E)-β-金合欢烯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干姜进行综合评价;利用Weibull函数模拟干姜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变化结合成分动态变化,探讨干姜干燥过程的原理.结果 12种干燥方法对干姜中多元功效成分有一定影响,干燥过程各成分呈波动变化,Weibull函数模拟干姜干燥过程的r2均大于0.990.以控温鼓风60℃干燥所得干姜较优;含水量范围6%~15%为干姜加工的适宜水分;干姜干燥过程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与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较好的模拟干姜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对干姜干燥过程的预测、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使用现代干燥技术干燥干姜药材提供了技术依据.

  • 生姜在大鼠脏腑组织分布与其归经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乾胜;申玲玲;马开;崔瑛;王君明;冯志毅;汪晶

    目的:观察生姜的有效成分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脾胃虚寒组和正常组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探讨生姜的归经。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脾胃虚寒模型,评价生姜温中作用;采集脾胃虚寒组和正常组血清及组织样品,采用 HPLC 色谱法对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和其在各脏腑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生姜对脾胃虚寒模型具有显著改善作用;6-姜酚在组织中分布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胃、小肠、大肠、肺、脾、肝、肾、心,脾胃虚寒组较正常组血清中浓度为高;6-姜烯酚、8-姜酚在大鼠血清中能检测到,在正常组的组织中未见分布,在脾胃虚寒组中分布于胃、小肠、大肠、脾;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脾胃虚寒组的组织分布对胃、小肠、大肠具有明显的趋向性。结论:生姜主要归胃(小肠、大肠、脾)经。其归经的物质基础为以6-姜酚、6-姜烯酚、8-姜酚为代表的生姜酚类成分。

  • 生姜HPLC-DAD指纹图谱的优化研究

    作者:马开;田萍;张迪文;崔瑛

    目的 优化生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AichromBond-AQ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和水(B)流动相,梯度洗脱(0~ 8min,25%A;8~ 20min,25%A→60%A;20~ 40min,60%A→70%A;40~70min,70%A→88%A;70~80min,88%A→90%A;80~85min,90%A),检测波长280nm,流速1 ml/min,柱温4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分别优化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和HPLC梯度洗脱条件,标定了15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指认了6-姜酚、8-姜酚、香兰素3个色谱峰,建立10个批次的生姜HPLC-DAD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该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为有效地控制生姜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RP-HPLC法测定干姜、炮姜和生姜中3种姜酚的含量

    作者:孟喜成

    目的:建立测定干姜、炮姜和生姜3种药用姜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ODS 2(250mm×4.6mm,5m),流动相为乙腈-水(72:28),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 μL.结果: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进样浓度分别在1.156~231.200 μg·mL-1(r=0.999 9)、1.072~214.400μg·mL-1(r=0.999 8)、1.031~206.200 μg·mL-1(r=0.999 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0%、98.06%、96.39%,RSD分别为1.18%、0.87%、1.37%(n均为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简便、高效,可为药用姜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 8-姜酚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杨崇;傅若秋;高宁

    目的 探讨8-姜酚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细胞比例、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p-DCD2的表达.结果 8-姜酚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 h的IC50值分别为(22.06±2.93)、(35.77±5.96) 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8-姜酚可导致乳腺癌细胞G1期阻滞,诱导细胞产生ROS;8-姜酚作用于MDA-MB-231和MCF-7细胞24 h后G1期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69.23 ±3.77)%、(65.87±3.76)%,与对照组G1期的细胞比例(47.39±1.97)%、(49.17±3.5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NAC抑制ROS后减弱了8-姜酚对乳腺癌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用P38抑制剂抑制P38蛋白磷酸化水平后也减弱了8-姜酚对乳腺癌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8-姜酚可以上调MAPK信号通路中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可下调G1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p-CDC2的表达,用NAC抑制ROS后减弱了8-姜酚对P38磷酸化水平上调作用的同时还减弱了8-姜酚对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p-CDC2的下调作用;用P38抑制剂抑制P38蛋白磷酸化水平后同样减弱了8-姜酚对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p-CDC2的下调作用.结论 8-姜酚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8-姜酚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产生ROS从而导致MAPK信号通路中P38的磷酸化激活,进而引起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阻滞.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