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京骨"和"大钟"原络配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荧光素488和594双标法
目的: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荧光素488和594(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onjugated with Alexa Fluor 488,594,CTB-Alexa 488,594)双标记示踪技术揭示"京骨"和"大钟"穴在大鼠神经系统中的特异性联系,探讨原络配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将0.1%CTB-Alexa 488和CTB-Alexa 594两种示踪剂各5 μL分别注入3只雄性SD大鼠后肢"京骨"和"大钟"穴区.72 h后将动物灌流固定,取出脑、脊髓和脊神经节,并制成组织切片,然后直接用荧光显微镜系统观察和记录被标记的神经元.结果:在相应的激发光下,CTB-Alexa 488和594标记的神经元分别呈绿色和红色,双重标记的神经元呈黄色,均位于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神经组织中.在所标记到的神经元中,与"京骨"和"大钟"穴相关联的感觉神经元集中在L4~ L5脊神经节,少量分布在L3和L6脊神经节,其中双标的感觉神经元主要出现在L4~L5脊神经节;与两穴相关联的运动神经元以L4~L5节段为中心呈柱状分布在L3~L6节段脊髓前角第IA层的后外侧部.结论:应用CTB-Alexa 488和594荧光双标记示踪技术观察到了与原穴"京骨"和络穴"大钟"相关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在脊神经节和脊髓的分布规律.
-
神经源性痛诱发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变化
动作电位的异常爆发和编码是痛觉信号传递的电生理学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周感觉神经元的敏化是慢性痛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次实验通过结扎大鼠单侧L5和L6脊神经诱发神经源性痛,经Von Frey Hair机械痛敏测量法筛选后,运用全细胞膜片电流钳技术研究急性分离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电生理学特征,结果发现:①对照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小直径神经元(细胞直径<30μm)的动作电位阈值为-11.12±1.06 mV(n=11),神经源性痛后小直径神经元动作电位阈值降低了7.82 mV(-18.98±0.69,n=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神经源性痛后中等直径DRG神经元(30 μm≤细胞直径≤40μm)兴奋性升高,其动作电位爆发阈从-14.55±1.81 mV(n=8)降低至-19.44±2.22 mV(n=9),差异显著(P<0.05).
-
大鼠“涌泉”穴区相关神经元及其纤维投射的节段和区域性分布——霍乱毒素亚单位B法
目的: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 (CTB)神经示踪技术揭示涌泉穴区相关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将5 μL 1% CTB分别注入5只SD大鼠后足掌心相当于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的部位.3d后将实验动物灌流固定,取出脊神经节、脊髓和脑.然后将各部位组织进行切片并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显示CTB标记的神经成分.结果:被CTB标记的神经成分均出现在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神经组织,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以及跨神经节纤维投射.其中感觉神经元位于腰3至腰5的脊神经节中,以腰4居多;运动神经元位于腰3至腰6脊髓前角的后外侧部,以腰5居多;跨神经节纤维投射分布在腰3至腰5脊髓后角第3、4层的内侧端,并上达至薄束核.结论:应用CTB神经示踪技术有效地揭示了“涌泉”穴区的神经支配,其相关神经元及其纤维投射呈节段或区域性分布,分别位于脊神经节、脊髓前后角和薄束核.
-
大鼠“肾俞”穴区与肾上腺神经支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肾俞”穴与肾上腺相关感觉、交感和运动神经元的分布特征,揭示“肾俞”穴与肾上腺之间的神经解剖学联系.方法:以6只正常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Alexa荧光素488结合霍乱毒素亚单位B(AF 488-CTB)注射在大鼠第2腰椎(L)左侧相当于人体肾俞穴的位置,将Alexa荧光素594结合霍乱毒素亚单位B(AF 594-CTB)注入肾上腺实质.3d后灌流固定,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脊神经节、交感神经链和脊髓标记到的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被AF 488-CTB和AF 594-CTB标记的神经元均出现在相应神经组织的左侧,与大鼠“肾俞”穴区和肾上腺相关的感觉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胸(T) 10至L2节段脊神经节,并分别集中在T 12-T 13和T 11-T 12脊神经节中,T 12-L 1脊神经节中分布有少量的AF 488/594-CTB双标记神经元.在腰部交感神经链仅观察到由AF 488-CTB和AF 594-CTB各自标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而在T 11-T 13节段脊髓侧角中只有AF 594-CTB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在颈(C)7-C 8以及T 11-L1节段脊髓前角观察到AF 488-CTB标记的运动神经元.结论:大鼠“肾俞”穴区和肾上腺在感觉和交感神经支配方面存在节段性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针刺“肾俞”穴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解剖学途径.
-
体外原代培养小鼠胚胎背根神经节细胞的神经化学特征
目的 探讨胚胎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作为体外研究神经多肽的细胞模型之有效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及相差显微技术对30只胚胎小鼠背跟神经节细胞选择性神经多肽的分布、细胞大小及其多肽表达与细胞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培养时间达3周龄的DRG细胞主要以中小直径(30~ 20μm)的细胞为主,与成年在体脊髓DRG细胞的形态多形性特征类似;选择性神经多肽(钙调素基因相关多肽、P物质、甘丙肽和nociceptin)的表达也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强,且从早期仅在胞体部位表达到3周时细胞周围神经突起也出现显著免疫荧光阳性.此外,体外培养达到3周时,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和P物质主要在体积较小的神经细胞表达,与成年鼠DRG的分布特征一致.而甘丙肽与nociceptin在不同大小DRG神经元的表达没有像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和P物质一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胚胎小鼠DRG神经细胞培养可以作为研究感觉神经细胞某些重要的神经多肽(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P物质)在调节感觉神经细胞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作用的体外模型.
-
疼痛分子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P2X3 ATP受体介导膀胱充盈引起的不适
近, Cockayne 和 Souslova 及其研究组人员在 P2X3 ATP 受体敲除小鼠上发现:(1)ATP既参与伤害性疼痛又参与膀胱充盈所引起的不适;(2)P2X3受体还参与温觉的感知。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5年以前就了解到ATP与疼痛有关。其后,由于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发现而使ATP与疼痛关系的研究渐趋消失。5年前,P2X3受体被克隆,并发现其大量表达于痛觉神经元,但在外周的感觉神经元上不表达,因而重新唤起了对“ATP假说”的兴趣。给小鼠爪注射福尔马林后,P2X3受体缺失的小鼠抬腿和舔爪次数明显减少,表明痛觉下降;而注射ATP能在痛觉严重下降的P2X3受体缺失小鼠引起疼痛,说明P2X3 ATP受体确实介导一定原因引起的疼痛。正常鼠与该受体缺失鼠对压尾和对脚爪加高温伤害性刺激有相似的反应,提示ATP并非所有痛觉刺激的普遍介质。另外,受体缺失鼠排尿次数减少,提示对膀胱膨胀变得不敏感了。受体缺失鼠的脊神经节对20至40摄氏度的皮肤升温不产生任何反应,但对炎性痛却更为敏感。这些结果表明,ATP和 P2X3受体在数种不同类型的疼痛感知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 Nature, 2000,407: 951~952) (王浩然韩济生)
-
带状疱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局部神经受累及其所支配的皮肤、黏膜上发生疱疹或丘疱疹为主要表现的多发皮肤病.初次感染者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此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且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元中,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潜伏的病毒可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坏死,产生神经痛,引起肌无力或相应部位的皮肤发生麻痹.多篇报道证实随年龄增长,带状疱疹发病率增高,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表现为受累神经疼痛明显,引起后遗神经痛者也较多见.本文主要针对带状疱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及阐述.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是在全球成人中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因而其康复治疗十分重要,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的结合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后第二个被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家族成员,能支持多种神经元生存、发育、分化及修复.研究表明,BDNF在体内能营养某些对NGF无反应的感觉神经元,对胆碱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等多种神经亚群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神经损伤具有潜在治疗作用[2].
-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感觉神经元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多聚甲醛PBS液灌注内固定,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腰6节段脊髓,于2.5%戊二醛中固定,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结果:电镜下,术后3d组腰4~腰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形态学典型变化为:细胞肿胀,胞膜完整,胞浆内大量空泡,核结构基本正常,符合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7d和14d组神经元形态变化:细胞皱缩、密度增大,核带增多及染色质浓聚贴附于核膜,符合凋亡表现.结论:坐骨神经损伤3d腰4~腰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发生了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脊髓背角 感觉神经元 超微结构 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
cAMP-PKA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
目的:探讨cAMP-PKA信号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8),假手术组(n=8),骨癌痛组(n=12),骨癌痛+生理盐水组(n=8)和骨癌痛+ PKA抑制剂组(n=16).各组于造模前3天、1天以及造模后1、3、5、7、10、14天分别测定热缩足阈值和机械缩足阈值.PKA抑制剂Rp-cAMPS(1 mmol/20μ1)分别于造模后早期(3、4、5天)和造模后后期(7、8、9天)经鞘内注射(每天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中cAMP的浓度和PKA的活性.结果:造模后,大鼠DRG和脊髓中cAMP的浓度显著增高,PKA的活性明显增强,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和后期给予PKA抑制剂Rp-cAMPS治疗,均能显著延迟或抑制骨癌诱发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P<0.01).结论:骨癌显著增强DRG和脊髓中cAMP-PKA信号通路的活性,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动在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该信号通路的激活能有效减轻骨癌痛.
-
损伤的感觉神经元产生的CSF1引起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尽管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但是小胶质细胞是如何激活的,目前还不甚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探讨损伤的感觉神经元如何激活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并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
-
蛋白酶激活受体-2与胃黏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蛋白酶激活受体-2属于蛋白酶激活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与G蛋白相偶联、有七个跨膜单位的受体,他广泛分布于整个胃肠道,易暴露于能使其激活的蛋白酶中,是体内许多消化道腺体外分泌的直接调控者,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胃肠道动力.在胃组织中,活化该受体可刺激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元,释放内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激肽A和P物质而发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液蛋白的分泌、短暂增加胃黏膜血流量等作用,但也可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因此,蛋白酶激活受体-2是胃黏膜疾病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
内皮素-1及其受体在癌痛中的作用
内皮素(endothelin,ET)-1是一种强效血管活性肽,能使人类和其他动物产生疼痛行为并能介导癌痛的产生[1].ET-1在癌痛中的作用很复杂,了解ET-1作用的关键是了解在肿瘤条件下两种ET受体亚型的活性效应对阿片类物质释放的不同影响.ET-1有两种G蛋白耦联受体,ETA受体(ETAR)和ETB受体(ETBR).ETAR分布于外周感觉神经元上;ETBR在坐骨神经中无髓鞘的绍万细胞以及背根神经节卫星细胞上表达,同时也在能分泌阿片类物质的角质形成细胞上表达.ETAR主要作用于血管和支气管,介导细胞有丝分裂、抗凋亡作用以及急性疼痛.ETAR拮抗剂能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骨转移瘤的增殖; ETBR主要介导炎性疼痛和血管扩张[2,3].本文就ET-1及其受体在不同类型癌痛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白细胞介素-1β对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电生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酶解分离获得单个脊髓背角感觉神经细胞,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用药前后神经元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流(INa)、钙电流(ICa)和钾电流(IKv)的变化.结果:IL-1β抑制内向INa和ICa,增强外向IKv,IL-1β的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IL-1β改变各离子电流的I-V曲线幅度,而对曲线形态无明显影响;IL-1受体拮抗剂(IL-1Ra)对IL-1β的电生理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IL-1βI对大鼠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有调控作用,L-1受体非依赖性的电生理作用可能参与IL-1β的感觉神经保护作用.
-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一种对神经细胞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实验证明NGF主要维持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等的存活、分化与成熟,然而许多实验证明NGF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抑制凋亡等重要生物学作用,显示出其在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性.
-
血清抗感觉神经特异蛋白抗体的检测和意义
感觉神经特异蛋白-35000(SSP-35)是新近发现的蛋白质,在哺乳动物脊髓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中表达丰富,在运动神经元中无表达.目前尚无关于人类抗SSP-35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报道.
-
豚鼠耳蜗不同发育阶段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布及意义
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参与内耳的发生、发育和听觉功能的维护,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等[1-2].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早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主要对神经元尤其是感觉神经元的存活、发育和正常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3-4].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豚鼠耳蜗各发育阶段NGF的表达及分布,初步探讨NGF在听觉通路发育中的作用.
-
Neurod1与内耳感觉神经及毛细胞发育的相关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Neurod1在内耳感觉神经元及毛细胞发育中的相关研究。Neurod1是bHLH转录因子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能促进感觉神经元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感觉神经元细胞。在内耳中,Neurod1主要表达于感觉神经元细胞,部分感觉上皮也有表达。Neurod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可出现听力及平衡障碍,其内耳感觉神经元细胞大量缺失,同时内耳中的传入及传出神经也存在缺陷。Neurod1基因敲除小鼠螺旋神经节中还可出现异位毛细胞的生长。在内耳发育过程中,Neurod1基因与多种基因相互调控,协同促进内耳发育成熟。如Neurog1、Atoh1、Sox2、Nhlh1等。
-
脊髓损伤后疼痛和感觉异常的护理
脊髓损伤后而引起的疼痛和感觉麻木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现代医学还不能阐明.可能与神经递质、感觉神经元的受体和离子通道改变有关.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简称为单疱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引起。疱疹病毒一般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感染眼部;Ⅱ型主要感染生殖器,偶见眼部感染。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单纯疱疹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内,在一些非特异刺激,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月经、劳累、外伤等条件下诱发,单纯疱疹病毒能直接感染角膜上皮细胞或内皮进入角膜实质,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细胞或角膜实质内不断复制病毒,导致胶原板层溶解,产生不同类型的深层炎症,主要有盘状和基质坏死性角膜炎[1]。HSK在角膜疾病中占据首要地位,具有多类型、易复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