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DAD2受体介导的抗炎症痛作用与中枢阿片肽系统的关系
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脊髓中DAD2受体可以介导明显的抗炎症性痛作用,但其作用途径及机制尚不清楚.脊髓中的阿片肽能神经元主要作为中间神经元而存在于背角的胶状质中.脊髓中DAD2受体介导的抗炎症痛作用是否通过脊髓内阿片肽系统而实现呢?本实验拟采用鞘内注射(i.t.)与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来阐明此问题.
-
切应力对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排列的影响
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静态时形态就开始发生变化,即由单独培养条件下在的多边形到联合培养条件下的长梭形.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更进一步的变化.F-actin在维持细胞形态及使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切应力对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的排列的影响,本文应用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联合培养模型,将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联合培养,待内皮细胞形成单层后,用平行平板流动腔,将内皮细胞置于40dyn/cm2稳定层流切应力之下12、24小时,然后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骨架F-肌动蛋白的组成及排列形式的变化情况,并与静态条件下单独培养及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的排列作对照分析.
-
生物信息学(3):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简介生物芯片(biochip)是由微电子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综合的高新技术.生物芯片的概念源于计算机芯片的概念.在计算机芯片上排列的是集成电路,而生物芯片上排列的是密集的探针阵列.生物芯片一般指将大量的分子探针同时固定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上,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进行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CCD)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根据芯片上的固定的探针不同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等.
-
微阵列技术(基因芯片)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概述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 Technologies)属于生物芯片的范畴.生物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尖端技术,该技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如cDNA、蛋白、多肽、组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在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的二维分子阵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分析,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由于常用玻片/硅片作为固相支持物,且在制备过程模拟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又称之为生物芯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