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术
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因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盘突出而引起腰腿疼,临床上较为常见,传统椎板切除术虽能达到减压目的,但由于椎管敞开后,硬膜外疤痕粘连,产生症状,另外造成脊柱节段性不稳.开窗术不能有效解决椎管径扩大.我院自1995年应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术5例,将切下椎板和棘突处理后予以原位再植,防止疤痕粘连及增加脊柱稳定性,取得良好效果.
-
椎体螺纹融合器治疗伴有椎间不稳定颈椎病
笔者于1997年6月~2000年12月间应用椎体螺纹融合器(TFC)治疗存在有节段性不稳的颈椎病患者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椎间盘源性腰痛与持续性腰痛的临床参考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genic low back pain)曾被认为腰椎间盘紊乱(internal disc derangement)后者类似膝关节紊乱的概念.按照Zdeblick的概念,椎间盘源性腰痛主要涵盖3个部分:腰椎间盘内部结构紊乱(IDD),退行性椎间盘病变(DDD)和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 instability)[1,2].
-
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研究新进展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节段性不稳、退变性滑脱等疾患的主要手段,虽然内固定的应用使融合率增加和临床效果改善,但临床满意率低于融合率,还存在融合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1,2].后路经椎弓根腰椎动态固定技术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限制脊柱过度活动的同时可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目前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固定装置主要有两大类椎弓根螺钉一韧带系统:Graf韧带系统、Dynesys系统、FASS系统等;半刚性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ISObar系统、Flex系统、DSS系统等),笔者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意义
1987年de Roos等[1]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0dic等[2,3]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即Modic改变.尽管Modic改变已经被提出二十余年了,但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Modic改变的发生率,确切的发病机制,其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腰痛、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关系尚不明确.笔者对当前国内外关于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脊柱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节段(上或下)的退行性病变被称为融合区邻近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其含义较广,可以涵指所有脊柱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运动节段的异常改变.其中常见的是融合区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1~3],椎体滑脱、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髓核突出、节段性不稳以及腰椎管狭窄等也屡有文献报道[4、5],而关于退行性侧凸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报道则相对较少.
-
颈椎病的命名与分型应与病理损害相结合
颈椎椎间盘在成年以后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继发改变,相继出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节段性不稳定、椎体边缘牵拉性骨赘、椎间隙狭窄、椎间隙骨桥形成等病理表现.在这些病理变化的发展进程中可能对颈椎椎间盘以及椎间关节周围的重要结构,如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以及交感神经等造成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相关的临床症状.
-
颈椎病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一、影像学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意义"颈椎病"一词具有非常明确的定义,1992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将颈椎病定义为: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相应的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必须注意避免单纯依赖CT、MRI检查而忽视临床体检,有些患者影像学虽然显示脊髓或神经根已经存在很严重的压迫,但是临床检查却没有任何相应的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此时就不能诊断为颈椎病.更不能只要影像学显示有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不论临床表现如何就进行手术.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对于了解颈椎骨性结构的基本状况、颈椎椎间关节的退变程度、颈椎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的平衡状态、是否存在发育性或退变性椎管狭窄、有无节段性不稳定以及是否存在椎管内韧带骨化等有着重要意义.
-
腰椎节段性不稳的治疗与研究进展
腰椎的运动节段随年龄的增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维持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与之相关的肌肉系统有关.因创伤、感染、肿瘤、先天畸型或峡部裂等因素造成的腰椎不稳,和由此引起的下腰痛,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对腰椎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节段性不稳这一问题,以及此类病人的手术指征和处理方法,仍存有争议,值得进一步探讨.
-
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
目的 评价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伴节段性不稳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LDH伴节段不稳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单纯髓核摘除术联合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患者疼痛、腰椎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术后随访3~5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固定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及RO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aMac Nab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 单纯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可有效改善单节段LDH伴节段不稳的临床症状,同时实现固定节段的稳定,且保留节段运动功能,远期疗效可靠.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节段性不稳 髓核摘除 Isobar动态固定 远期疗效 -
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腰椎滑脱所致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行腰椎固定融合术.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提出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该技术发展成为当今脊柱外科基本术式之一.
-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过程中,腰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腰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名腰椎退变患者进行腰椎MRI和动力位X线摄影.腰椎不稳分为椎间角度运动不稳、旋转不稳和椎间位移不稳,其中椎间位移不稳细分为:前向不稳、后向不稳和前后向不稳.腰椎间盘退变依据矢状位T2加权像分为5级;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依据水平位T1加权像分为4级.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椎间角度运动不稳和前后向椎间位移不稳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显著负相关,前向椎间位移不稳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椎间盘退变呈显著正相关,腰椎矢状面旋转不稳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无显著相关.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影响腰椎运动节段的稳定性.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 椎间盘退变 节段性不稳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1992年8月~1998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为35~66岁,平均49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18个月。全部患者均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诊断标准[1]: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凡具有以上3项中的任何2项,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方可确定诊断。其中有20例合并神经根受累症状,43例合并有交感神经受累症状。
-
椎间盘退变和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过程中,腰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腰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名腰椎退变患者进行腰椎MRI和动力位X线摄影.腰椎不稳分为椎间角度运动不稳、旋转不稳和椎间位移不稳,其中椎间位移不稳细分为:前向不稳、后向不稳和前后向不稳.腰椎间盘退变依据矢状位T2加权像分为5级;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依据水平位T1加权像分为4级.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椎间角度运动不稳和前后向椎间位移不稳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显著负相关,前向椎间位移不稳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椎间盘退变呈显著正相关,腰椎矢状面旋转不稳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无显著相关.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影响腰椎运动节段的稳定性.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 椎间盘退变 节段性不稳 -
钢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
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节段性不稳、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椎病等病症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自2000年起,我们采用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38例,现报告如下.
-
牵引加手法整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20例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颈椎节段性不稳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本科在近几年来所收治的病例,主要采用牵引、手法整复治疗,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椎板潜行减压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是中老年腰腿痛的常见病因,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多需手术治疗,其传统术式是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椎管扩大,但可引起脊柱节段性不稳、椎管内粘连等情况,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普遍认为手术的关键在于彻底的椎管减压,同时尽量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本院骨外科自2001年7月~2005年7月应用腰椎椎板潜行减压及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8例.临床效果满意.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与治疗
文献报道,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发病率为1.7%~2%,其病因至今不明,全身因素有代谢异常学说,亦有人认为是脊柱动、静力学的不合理负荷所致.局部因素有外伤学说和椎间盘变性学说.我们认为韧带骨化既有全身性骨化因素,又有椎间盘变性导致节段性不稳,使后纵韧带发生异常应力作用这一局部骨化因素.OPLL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后纵韧带发生骨化和增厚,与硬脊膜粘连,导致椎管逐渐狭窄、容积变小,产生椎管内慢性占位病变的效应,使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和损伤.骨化组织往往首先压迫脊髓前动脉,使其发生供血障碍,造成脊髓中央部受损;然后累及椎体束外侧,故临床上可先出现上肢运动障碍,后出现下肢瘫痪.因颈椎病患者中只部分伴有OPLL,而OPLL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特别是OPLL的中断部、骨化与非骨化区交界处,以及骨化病灶以下的椎间盘代偿性活动增加,容易出现这些部位的髓核变性与突出,因此使其病理演变过程更加复杂.我们认为,颈椎病与OPLL之间的病理演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
-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颈椎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20例
多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可以通过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如合并前方椎间盘突出和节段性不稳,单纯后路减压其硬膜囊后移退让有限,难以获得充分减压,却进一步破坏脊柱稳定性.
-
PLF与PLIF术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情况下,腰椎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应用融合器行后方椎间融合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短节段腰椎不稳病人资料,对患者术前及随访时症状进行JOA评分,比较PLF术和PLIF术式术前及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程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节段融合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LIF组随访的39例患者中,植骨达到100%融合,PLF组随访的12例患者中,确切融合达到41.67%.结论 短期随访中,PLF术在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上与PLIF术相近,融合效果较PLIF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