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旋转牵引分骨手法治疗前臂双骨折
自1992年10月至今,笔者运用旋转牵引分骨手法治疗前臂双骨折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运用董氏奇穴"三叉三"、"二角明"对急性腰扭伤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左侧腰扭伤用左"三叉三"、右"二角明",右侧腰扭伤用左"二角明"、右"三叉三",动气针法.结果 一次痊愈35例,二次痊愈10例,配合旋转牵引痊愈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98.2%.结论 运用董氏奇穴"三叉三"、"二角明"对急性腰扭伤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采用变力、旋转、变换角度牵引方式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也有少数青少年病例,在中医科诊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采用颈椎牵引,且医生大都采用的是固定的垂直颈牵模式,而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采用变力牵引、旋转牵引及变换角度牵引方式,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8例效果观察
笔者自1989年6月~2000年6月采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8例,报道如下。
-
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旋转牵引疗法研究
建立带颅骨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在旋转过程中,不同牵引角度对颈椎间盘的影响.采集1位无颈椎病病史成年男性志愿者的颈椎CT数据.应用Mimics17.0、Geomagic Studio13.0、Hypermesh13.0软件生成颈椎间盘及椎体CAD模型,并划分网格.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 15.0分析软件中,得到带颅骨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后在所建模型上添加载荷及约束,模拟人体头颅旋转角度牵引.同一大小牵引力作用下,在前倾情况下,颈椎间盘Z方向的轴向变形随牵引角度增大而逐渐变小,但在后伸和左右屈曲情况下,各个颈椎间盘的Z轴方向轴向变形会随随牵引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同时上颈椎椎间盘的变形幅度远比下颈椎[1]椎间盘的变形幅度要大.例C2~3在牵引角度为20°时,前伸变形幅度由27.7%减小到6.2%,后伸和左右屈曲的变形幅度分别增大到77.3%、58.3%、54.8%.颈椎间盘在旋转过程中其Z轴方向的轴向变形和大应变呈现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规律.本研究所建立的带颅骨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来进行颈椎旋转牵引的仿真分析.
-
旋转牵引极度背伸折顶复位法治疗骨骺全脱位
自1996年,作者采用旋转牵引、极度背伸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青少年长管状骨骨骺全脱位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自1995~1999年,我院应用济南华飞公司生产的SWQ-1型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ation LDH)4054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牵引术 成角牵引 旋转牵引 临床研究 -
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牵引治疗是其保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牵引的种类多达十几种之多.其中立体牵引治疗实现了平面、成角、旋转牵引,而且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少,从而实现了传统正骨手法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我院应用三维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三维正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三维正脊法与传统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三维正脊法辅以正骨解痉法及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方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所需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三维正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
-
仰伸旋转牵引术治疗颈椎病
笔者近4年来,采用仰伸旋转牵引术治疗颈椎病128例,效果较为满意.1临床资料128例中男性59人,女性69人.其中小年龄为20岁,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2.5岁;病程短为15d,长为20年,平均病程为8.5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为头痛、头晕颈肩部不适或活动但硬感,及上肢麻木沉重无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下降,失眠等,x片均确诊为颈椎退行性变.伴头痛头晕者39例,伴单侧上肢麻木乏力者55例,伴双侧上肢麻木乏力者27例,伴恶心、呕吐,耳鸣,视力下降者13例,伴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呈反弓张者9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