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软骨愈合和再生研究的现代进展(三)
3.2关节面生物学重建治疗关节面生物学重建技术,又可分为使用单软骨原细胞的细胞移植与使用全组织的组织移植两种.由软骨基质游离的软骨细胞移植到培养皿上,使细胞数量增加,这就可以以少量组织达到软骨形成成为可能.本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在移植后,将移植细胞保持固定在关节面的损伤部位.其难度决定于关节软骨缺损的大小,通常关节软骨大缺损或全关节面缺损大于小的边界清楚的关节软骨缺损.对于全组织移植固定较容易,因为用全组织移植时,可重建整个关节的关节软骨缺损的大体形状和大小.在这种情况下,移植组织可以缝线固定到软骨下骨保留在关节面上,再将缝线经邻近关节面的隧道拉出.
-
巧用手术缝线固定造瘘管固定夹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及空肠造瘘术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空肠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和(或)减压的目的.此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易行,并发症少,为不能经口进食、需要肠道营养支持疗法的患者免除了外科手术胃造瘘的痛苦,其国内外应用已日趋广泛.术后伤口和导管护理很重要,每天需取下管道固定夹,用2%碘伏消毒造瘘管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沿着管道的轴左右旋转拉伸管道来预防"包埋"现象的发生.可是由于管道固定夹小,换药时容易遗失或漏夹,造成导管外固定失效,存在管道脱出或过深的风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此情况采用手术缝线固定管道固定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固定及保护方法
临床患者深静脉置管,穿刺成功后,缝线固定,透明输液贴膜固定.但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经烧伤创面置管后,使用这种方法并不合适.由于置管处皮肤已破损,用透明贴膜固定,易与创面粘连,不透气,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而且时间长也易感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结合临床实际,对大面积烧伤创面深静脉置管的固定与保护方法进行改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观察,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47例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1例双侧胸腔积液引流的患者脱出右侧引流管后重新置管,堵管2例,予尿激酶盐水冲洗后复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但由于管腔细易堵管,无缝线固定易脱管,无配套引流袋连接易折曲、松脱,因此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
-
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观察22例(23眼)手术结果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72%.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偏心和倾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无后囊膜或后囊膜破裂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式.
-
思乐扣装置在PICC固定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思乐扣装置固定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PICC置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思乐扣装置及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缝合法及透明敷贴固定,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疾病程度、穿刺血管分布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2组患者置管期间舒适度、重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舒适度及导管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及重复操作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思乐扣装置固定PICC可增加导管留置时间,利于患者日常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舒适度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进展
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胫骨棘骨折移位明显时,上移的骨折块会顶在髁间窝,引起髁间窝撞击,影响膝关节的伸直,还会造成股骨髁软骨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关于手术的方法,据文献报道基本上有两种,包括切开复位固定及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术.手术固定的方法有很多种,缝线固定,钢丝固定,螺钉固定等固定方法.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已经替代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人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式选择.方法 对72例(73眼)外伤性白内障按晶状体囊损伤情况采用常规方法和缝线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25眼(34.25%),0.5~1.0者32眼(43.83%),>1.0者16眼(21.92%).结论 根据白内障晶状体囊损伤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5例(15眼),观察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5者6眼,0.2 ~0.4者8眼,0.1者1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为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固定方法.
-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眼球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的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眼球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的53例(53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4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再经角膜缘切口摘出脱位于玻璃体的晶状体,以后进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B组29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 ~ 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中有效者(视力≥0.2)14例(58.33%),效果欠佳(视力≤0.1)者10例(41.67%).B组有效者27例(93.10%),效果欠佳者2例(6.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6,P=0.003).术中术后并发症:A组14例(58.33%).B组6例(20.69%),两组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P=0.049).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一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可能是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的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原因及手术处理
目的 探讨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方法 共17例(17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14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3眼.钝挫伤后人工晶状体脱位6眼,白内障术中或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11眼.根据不间情况行(1)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更换)再植入术.(2)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3)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更换)再植入并视网膜复位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 摘出人工品状体17片,襻长12.5 mm光学直径5.5 mm的有12片占70.59%.有16例人工晶状体(更换)再植入睫状沟或巩膜悬吊术.术后视力0.02的1眼,0.1~0.2的3眼,0.3~0.5的13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后,植入襻长较短和光学直径小人工晶状体是人工晶状体玻璃体腔脱位的原因之一.玻璃体切除后摘出脱位人工晶状体,再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是处理人工晶状体玻璃体脱位的有效的方法.
-
超声生物显微镜协助人工晶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协助下人工晶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人工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8例(18眼)。其中,术前行UBM检查并依此设计手术方式者11例,设为A组;术前未行UBM检查,按常规手术方式植入者7例,设为B组。术后行UBM检查并记录术中进针位置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组的进针位置位于角膜缘后(0.76±0.11)mm;B组进针位置位于角膜缘后1.0 mm,A组中能确切植入睫状沟者6例(54.55%),而B组中仅1例(14.29%)。 A组人工晶状体平均偏心(0.4635±0.1655)mm,平均偏位(0.3543±0.3246)mm;B组人工晶状体平均偏心(0.6913±0.2069)mm,平均偏位(0.8351±0.6286)mm。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协助行单襻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和偏位的发生。
-
人工晶状体Ⅱ期缝线固定术中眼压稳定的意义
目的 临床观察复杂外伤性白内障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中稳定的眼压对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及术后视觉效果的意义.方法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的无晶状体眼连续病例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0只眼)术中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眼内BSS灌注通道控制眼压;对照组30例(30只眼)常规应用黏弹剂及BSS维持前房深度及眼球形态.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及佳矫正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角膜散光、人工晶状体偏心倾斜等).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t=2.297,P=0.025),佳矫正视力(t=2.305,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388,P=0.02),佳矫正视力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t=2.70,P=0.009).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平坦部置眼内灌注以保持眼压的稳定,有利于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恢复良好的视觉功能.
-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21眼)晶状体后囊缺如或不完整,悬韧带断离眼选择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情况,对手术方式、特点、效果、并发症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一期植入0.1~0.2者2眼,0.3~0.8者10眼,≥1.0者1眼;二期植入0.1~0.2者2眼,0.3~0.8者5眼,≥1.0者1眼.术后3月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数为(0.68±0.63)D.结论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为非常规无支持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屈光矫正的一种较好的替代手术方式.
-
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方法 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42例(42眼),采用玻璃体腔灌注维持眼压.5例于保留的晶状体前囊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37例采用外路法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其中3例为带虹膜隔的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40个月.术后佳矫正视力≥0.3者28例(66.67%),术后佳矫正视力优于或等于术前佳矫正视力者31例(73.81%).结论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时,需玻璃体腔灌注调整眼压,好采用外路法预置睫状沟固定缝线,用四线或两线法悬吊人工晶状体.
-
固定孔型囊袋张力环在大范围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固定孔型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大范围脱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14眼)白内障并伴有> 180°晶状体脱位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其中3例(3眼)玻璃体脱出前房者先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环形撕囊;8例(8眼)应用虹膜拉钩固定脱位处前囊.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或囊外摘出术,将囊袋张力环(CTR)固定孔穿过聚丙烯缝线固定于脱位侧巩膜上,抽吸晶状体皮质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5例(6眼)同时行瞳孔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3 ~ 12个月,佳矫正视力<0.3者1眼(7.1%),0.3 ~0.5者4眼(28.6%),0.6~1.0者9眼(64.3%).术后散光明显减轻,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M提示所有的人工晶状体均正位无偏斜.结论 对于晶状体大范围脱位者应用固定孔型囊袋张力环有利于囊袋完整及人工晶状体植入,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指导下设计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为判定手术效果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者63例(63眼),术前行UBM检查并依此设计手术方式的35例为A组;术前未行UBM检查按常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的28例为B组.常规悬吊植入人工晶状体.记录术中进、出针位置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组的进针位置位于角膜缘后平均(0.70±0.11)mm;B纽进针位置位于角膜缘后1.0mm.两者的出针位置分别为(0.5588±0.3465)mm和(1.4404±1.0077)mm .A组中能确切植入睫状沟的襻数为46个(65.71%),而B组中仅6个襻(10.71%)能确切植入睫状沟.A组人工晶状体平均偏心(0.5588±0.3465)mm,平均偏位(0.4080±0.3559)mm;B组人工晶状体平均偏心(0.8095±0.1818)mm,平均偏位(1.1132±0.6609)mm,结论 人工晶状体缝线同定术者术前常规行UBM检查,能提高人工晶状体襻睫状沟固定的准确性,减少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和偏位的发生.
-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2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缝线固定术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无后囊眼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6~15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35.7%,0.3~0.5者42.9%,0.1~0.2者10.7%.<0.1者10.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巩膜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技术的改进
目的探讨改进的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植入技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术式改进包括:颞上方>180°、以穹隆为基底的大结膜瓣;穿刺点选择8点及2点位(右眼)或10及4点位(左眼);用聚丙烯缝线所带直针及铲针,从角膜切口两端进入眼内,由8点及2点位巩膜瓣下穿刺出针.结果以改进的术式行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植入21眼,平均随访11.5月,视力≥0.3者19眼(90.48%),≥0.5者15眼(71.43%).结论改进的术式操作方便,穿刺点容易掌握,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基层医院对无晶状体后囊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固定性斜视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续)
眼球还纳到肌锥内,且长期随访未发现复发.也有学者[24]将上直肌和外直肌用硅胶带替代缝线固定,减少了肌肉的损伤,更安全和可逆.内直肌的后退不是手术必须的步骤,当上外直肌连接,眼球还纳回肌锥之后,如果仍然存在内斜及外展功能受限,则再行相应的内直肌后退术[21].综上所述,高度近视性固定性斜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增大的眼球从颞上方肌锥中脱出所致,它伴有外直肌的下移及上直肌的鼻侧移位.眼球位置及肌肉的改变与眼眶内结缔组织的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疾病表现,即斜视角的大小,眼球运动受限的分级以及肌肉移位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术前斜视度检查,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