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操作方法的改良
目的 探讨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操作方法的改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获得更可靠的患者膀胱功能状态的数据.方法 选择3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其进行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同一患者先后采取常规测定方法和改良测定方法(在测定过程中调整盐水滴速、运用反射性膀胱训练手法、改变测定停止的标准、测定末尿管的留置与拔除),比较两种测量方法与膀胱实际功能状况符合的程度,并判断反射性膀胱训练手法是否适用.结果 改良测定手法与常规测定手法相比,测定结果与实际安全容量更接近.结论 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操作改良方法在测定过程中调整盐水滴入速度,可减少滴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有效节约测定时间;改变测定停止的标准,使测定的容量更准确;测定末暂不导出尿液的情况下拔出尿管,减少尿管对尿道出口阻力的影响,更有利于观察在同一压力下患者的实际排尿状况;获得的反射性膀胱训练手法数据为患者康复训练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保障患者安全.
-
皮肤电极刺激糖尿病兔膀胱的电信号传导及对膀胱机械收缩偶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皮肤电极刺激膀胱的电信号传导及对膀胱机械收缩偶联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白兔分为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待模型制作成功后,2组实验兔膀胱内均注入生理盐水40 ml,然后采用皮肤电极电刺激膀胱腹部投影区,分别观察电刺激强度为5.84 V、8.00 V及11.00 V时2组实验兔膀胱电信号和膀胱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2组实验兔的电信号衰减程度并不随刺激信号强度变化而变化,其中正常对照组衰减(99.88±0.00)%,糖尿病组衰减(99.93±0.00)%;糖尿病组的衰减幅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低、中、高3种刺激强度下,正常对照组膀胱电压分别为(7.09±0.29)mV、(8.99±0.35)mV及(13.13±0.45)mY,糖尿病组则分别为(4.48±0.46)mV、(5.99±0.46)mV及(8.75±0.44)mV;可见2组实验兔膀胱电压均随刺激信号增强而增大(P<0.01);在电刺激强度相同情况下,糖尿病组膀胱电压均不及正常对照组(P<0.01).在电刺激前及低、中、高强度刺激时,正常对照组膀胱内压分别为(43.78±3.12)mmHg、(44.33±3.13)mmHg、(50.59±3.27)mmHg及(57.40±3.41)mmHg,糖尿病组则分别为(31.04±2.26)mmHg、(31.61±2.36)mmHg、(33.67±1.80)mmHg及(37.02±2.44)mmHg;可见2组实验兔膀胱内压均随膀胱电信号增强而增大(P<0.05),其中糖尿病组膀胱内压在刺激前及不同强度刺激时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皮肤电刺激信号经大幅衰减后可传导至膀胱组织,并引起膀胱内压增高,此作用随电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糖尿病兔的电信号衰减幅度显著大于正常兔,而膀胱内压则明显低于正常兔.
-
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与压力-流率同步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与压力流率尿动力学检查的关系.方法:选择8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B超及尿动力学压力流率同步检查,观察前列腺移行区体积及前列腺移行区指数(TZI)、大尿流率(Qmax)和大尿流率时膀胱收缩压力(PdetQmax)等指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TZI 与 Qmax及PdetQmax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6和0.261,P<0.05和>0.05.结论:TZI与Qmax呈显著负相关,与 PdctQmax关系不肯定.
-
正常小儿膀胱尿道压力测定
本文总结了129名(男82名,女47名)正常小儿的膀胱压力-容积和尿道压力分布的测定结果.发现男女孩残余尿的均数分别为:6.32±3.99ml和5.43±4.83ml.逼尿肌非抑制性收缩的发生率为10.8%.膀胱大充盈量随年龄、体重而增加,12岁时接近成人.大尿道压和大尿道关闭压分别为3.15±0.46KPa(23.62±3.46mmHg)和2.35±0.41KPa(17.62±3.15mmHg),与年龄无关.功能性尿道长度随年龄增大.对膀胱尿道测压的临床意义、测压方法及影响测压的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
一种一体式膀胱压力和容量测量装置的构造和应用
脊髓损伤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为了解其膀胱安全容量、压力、残余尿量,从而有效指导膀胱训练和减少膀胱发生感染,终达到提高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一体式膀胱压力和容量测量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手术处理
目的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的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13例ASC患者原发病为: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出血3例,腹部卒中、肠扭转、急性胃穿孔伴腹腔严重感染及结肠癌晚期肠梗阻各1例, 均以膀胱压力(urinary bladder pressure, UBP)检测和临床特征得以确诊.其中UBP轻度升高3例,中度升高6例, 重度升高4例.13例行早期剖腹、腹腔减压术、胃肠腔内减压引流术和其他综合处理措施.结果确诊后12 h内手术者 7例, 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伤口全层裂开, 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12~24 h内手术者3例,1例SAP患者伴发席汉氏综合征术后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超过24 h手术者3例,2例SAP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UBP中、高度升高者各死亡2例.病死率为 30.8%(4/13). 结论 ACS一旦确诊,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应早期开腹,充分减压引流,才可望改善预后.
-
持续监测膀胱压力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持续动态监测膀胱压力指导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期膀胱功能训练的价值。方法:72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根据膀胱功能训练指导原则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在持续动态监测膀胱压力指导下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后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1)。结果:持续动态监测膀胱压力指导下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避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过度膨胀等,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膀胱压力.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5.00%,对照组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均降低,排尿次数均减少,膀胱压力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膀胱压力,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
一种无线无源膀胱压力监测系统的设计
目的:针对由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障碍所采用的植入式治疗方案中,仪器使用寿命受电池电量制约的问题.本文基于电磁耦合原理,提出一种无线无源的膀胱压力监测系统.方法:该系统由体内压力监测器和体外接收器两部分构成.体内压力监测器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膀胱压力,并将所测的压力通过无线模块传出至体外接收器.体外接收器负责接收数据,并通过线圈耦合能量给体内压力监测器进行供电.结果:经实验测得:体外线圈的佳驱动频率为558 kHz,体内压力监测器可工作的大线圈距离为10 cm,测压范围为0 cmH2O~150 cmH2O,分辨率为1mmH2O.结论:该无线无源膀胱压力监测器可实现数据和能量的无线传递,压力测量范围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
简易测压法测量脊髓损伤病人不同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用简易测压法测量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病人不同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的可行性,以便为膀胱潮式引流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11月-2007年5月33例SCI病人分别采用简易测压法与尿动力学监测仪测量法测量其膀胱压力,简易测压法为参照早年没有压力传感器时,通过持续灌注与间断测压由水压计测得压力的方法,测量时间从术后第2周开始,每周1次,连续测量3次,尿动力学监测仪测量方法于术后3~4周到尿动力室进行膀胱压力测量1次.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值并分析其相关性,记录所测病人膀胱压力随容量、体位及排尿状态变化的变化趋势.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病人不同膀胱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值为0.78~0.94(P<0.05);SCI病人膀胱压力随容量增加逐步升高,膀胱容量在350 nat(约10 cmH2O)以内时,膀胱内压力变化曲线相对平缓,而在350 ml以上时膀胱内压力变化明显;半坐卧位膀胱内压力高于平卧位.结论 简易测压法在一般医院缺乏床旁B超协助诊断膀胱内容量时,代替尿动力学监测仪测压法用于SCI病人膀胱容量变化的测量有一定的可行性,临床护士可将平卧位时10~13 cmH2O(1cmH2O=0.098 kPa)作为潮式引流的放尿压.病人取半坐卧位时,应将膀胱内放尿压调整为13~18 cmH2O;且病人取半坐卧位训练膀胱功能优于平卧位,可帮助护士正确指导SCI病人的卧床排尿训练,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膀胱压力容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膀胱压力及膀胱容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和尿动力学检测法测量不同容量时的膀胱压力,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患者同一膀胱容量状态下使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和尿动力学检测法获得的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相关性(r为0.78~0.93,P<0.05).结论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可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膀胱压力与容量,为指导临床护士训练膀胱功能提供依据.
-
膀胱压力测定及意义
膀胱压力(vesical pressure,Pves)测定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将膀胱充盈,观察储尿期膀胱容量与压力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排尿期膀胱压力的变化,主要目的在于测试储尿期和排尿期的逼尿肌功能.对于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病因分析,以及指导选择佳治疗方案和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 概述Pves包括膀胱静止压和膀胱逼尿肌压(detrusor pressure,Pdet).膀胱静止压是指膀胱空虚状态下膀胱内的基础压力水平,正常>10 cm H2O.由于膀胱是腹腔内的结构,腹腔内器官对膀胱有压迫作用,因此膀胱静止压可以反应腹压(abdominal pressure,Pabd)的变化.Pdet是膀胱壁上逼尿肌收缩或舒张过程给膀胱内尿液带来的压力.
-
芍药甘草汤对家兔膀胱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Shaoyao Gancao Decoction,SGD)对家兔膀胱内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给予低、中、高不同剂量的芍药甘草汤灌胃,记录药物灌胃后30,60,90,120,150min家兔正常储尿、排尿情况下膀胱内压力的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能够明显增加家兔膀胱平滑肌收缩时的膀胱压力,与同时间点的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能够调节膀胱收缩时的膀胱压力,能够影响家兔膀胱平滑肌舒缩功能.
-
介绍一种多功能集尿装置
膀胱压力是间接无创测量腹腔压力的金标准,是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的重要依据[1].膀胱压力与腹腔压力具有良好相关性[2].
-
膀胱压研究进展
膀胱压力(Urinary Bladder Pressure,UBP)是指膀胱内的稳态压力,是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测定的金标准[1]。膀胱压与腹内压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有效的反映腹腔压力情况[2],临床上常采用膀胱压代替IAP[3]。膀胱内压既可客观的反映IAP,用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断,又可评估IAP上升时对循环、呼吸和肾功能的影响程度,具有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因而常用[4]。所以笔者对膀胱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