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川芎提取物对实验性痛经的镇痛机制
目的:考察川芎提取物对实验性痛经模型小鼠、大鼠的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小鼠、大鼠痛经模型,扭体法观察不同剂量川芎提取物对受试动物的镇痛作用;Elisa法考察川芎提取物对模型动物血浆前列腺素F2α(PGF2a)、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川芎提取物各剂量组对实验性痛经动物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可明显减少受试动物的扭体次数,延长潜伏期,镇痛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可使痛经大鼠血浆PGE2含量显著上升(P<0.01),PGF2α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PGF2α/PGE2比值减小;TXB2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TXB2/6-Keto-PGF1α比值减小(P<0.01).结论:川芎提取物对实验性痛经动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其对血浆PGE2,PGF2α,TXB2,6-Keto-PGF1α水平的调节作用相关.
-
不同制备方法香草镇痛方的镇痛作用评价
[目的]筛选香草镇痛方镇痛效果显著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扶他林软膏与天和骨通贴膏为阳性对照组,采用热水缩尾实验与扭体实验,比较不同工艺的香草镇痛方的镇痛效果.[结果]除水提组外,其它工艺的香草镇痛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痛阈值.[结论]确定的香草镇痛方提取方法为:鸡舌香单独提取挥发油,药渣与秦艽、制草乌混合醇提.
-
复方止痛软膏的镇痛抗炎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止痛软膏对疼痛模型动物止痛和消炎作用.方法疼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致炎实验采用小鼠耳片肿胀法.结果复方止痛软膏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的痛阚可有明显的提高,用药后痛阈值提高14.81±4.07sec,差异显著P<0.001;可使醋酸腹腔注射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止痛消炎膏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片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醋酸去炎松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止痛软膏具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
-
外用川乌不痛膏对不同疗程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外用中药"川乌不痛膏"对不同疗程的镇痛药效,以获得佳疗程.方法:利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以扭体抑制情况来验证疗效.结果:"川乌不痛膏"腹部外敷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扭体有抑制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疗程与疗效关系,不同疗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乌不痛膏"外敷有明显的止痛治疗作用,并且连续贴敷3天镇痛效果好.
-
应用大鼠实验性痛经模型评价痛经停贴膏剂的镇痛作用
目的 应用大鼠实验性痛经模型评价痛经停贴膏剂的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痛经模型,扭体法观察不同剂量痛经停贴膏剂对受试动物的镇痛作用,ELISA法测定痛经停贴膏剂对模型动物血浆6-酮-前列腺素1 α(6-Keto-PGF1 o)含量的影响.结果 痛经停贴膏剂对实验性痛经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可明显减少受试动物的扭体次数,延长潜伏期,可使痛经大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痛经停贴膏剂对催产素所致子宫剧烈收缩的痛经大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其对血浆6-keto-PGF1α水平的调节有关.
-
赤雹果总有机酸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赤雹果总有机酸的镇痛作用,探讨赤雹果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赤雹果总有机酸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和吗啡组.采用腹腔注射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法、48℃和55℃热板法及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组织疼痛法,评价赤雹果总有机酸的镇痛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赤雹果总有机酸可明显降低小鼠扭体次数;与药前痛阈比较,赤雹果总有机酸可明显提升48℃热板法小鼠药后痛阈;仅赤雹果总有机酸高剂量组及吗啡组可使55℃热板法小鼠药后痛阈较药前明显提高;赤雹果总有机酸可使炎性组织疼痛大鼠不同时相的足疼痛反应积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三种实验法中赤雹果总有机酸中、高剂量作用效果均优于阿司匹林.结论:赤雹果总有机酸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的主要部位应在外周.
-
云芝糖肽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以健康成年小鼠建立内脏扭体模型和局部二甲苯致炎模型.探讨云芝糖肽(PSP)对小鼠的急性内脏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实验用PSP(1g/kg)给小鼠连续4 d灌胃之后,用乙酸溶液对小鼠空腹注射致痛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测定其痛阈及耳肿值.结果表明,PSP对急性(刺激腹腔、二甲苯致炎)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示PSP对急性炎症性内脏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
辣椒素注射液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辣椒素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利用小鼠扭体实验比较辣椒素与颅通定的镇痛效果.结果:辣椒素注射液的镇痛百分率比颅通定高.结论:辣椒素的镇痛作用比颅通定强.
-
小剂量纳络酮对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络酮(naloxone,N)对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芬太尼(fenta-nyl,F)、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及布托啡诺(butorphanol,B)3大组,每组再分为4小组:即F+NS组、F+N(100,10,1 ng)组,R+NS组、R+N(100,10,1 ng)组以及B+NS组、B+N(100,10,1 ng)组.用热板实验和扭体实验观察纳络酮对以上药物镇痛小鼠热板实验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分别与F+NS组、R+NS组或B+NS组比较,F+N(10 ng)组、R+N(100,10,1 ng)组的HPPT增高(P<0.05),但B+N(100,10,1 ng)组的HPPT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F+N(100,10 ng)组、R+N(100,10,1 ng)组、B+N(10 ng)组小鼠扭体次数均减少(P<0.05或P<0.01).结论:小剂量纳络酮能够增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的镇痛效应.
-
μ 阿片受体激动剂PL017对内脏痛和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究 μ 阿片受体激动剂[MePhe3,D-Pro4]morphiceptin(PL017)在外周水平对小鼠内脏痛和末端结肠的调节.方法 用醋酸扭体模型评价药物对外周内脏痛的调节.排珠实验评价末端结肠的运动能力.排便实验综合反映药物对大肠 、小肠和胃的调节效果.结果 (1)皮下注射PL017在扭体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强效镇痛(ED50=9.76±1.36μg·kg-1);(2)拮抗剂组结果表明,PL017的外周镇痛由 μ 阿片受体介导;(3)抑制排珠和排便的有效剂量远高于其外周镇痛剂量.结论 探究了PL017在醋酸扭体模型中的外周镇痛活性;相较于胃肠调节,PL017对内脏痛的镇痛活性更高,提示PL017可能具有一定治疗外周内脏痛的潜力.
-
玉米须总黄酮抗炎镇痛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抗炎镇痛及对家兔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改善作用.方法 预ig给予小鼠玉米须总黄酮(2.12、1.06、0.53 g/kg)7 d,进行耳肿胀实验、热板实验和扭体实验,观察小鼠耳肿胀度、出现舔足时间、出现扭体时间及扭体次数;预ig给予家兔玉米须总黄酮(0.58、0.29、0.15 g/kg)7d,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溶液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制作家兔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玉米须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出现舔足时间显著延长(P<0.05),高剂量组出现扭体时间显著延长、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5);家兔急性关节炎实验,与模型组比较,玉米须总黄酮组滑膜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充血、水肿、滑膜增生不明显,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玉米须总黄酮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且对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改善作用.
-
泻舒宁颗粒对胃肠运动及吸收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泻舒宁颗粒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镇痛解痉及D-木糖吸收、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观察泻舒宁颗粒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小鼠扭体试验观察泻舒宁颗粒的镇痛解痉作用以及泻舒宁颗粒对小鼠D-木糖吸收率及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泻舒宁颗粒大、中、小剂量均能抑制正常小鼠的发末推进率,泻舒宁颗粒大、中剂量可延长小鼠扭体发作潜伏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和香连丸组对扭体发作潜伏期仅有逐渐减少和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泻舒宁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香连丸组均可减少15min、30min、45min内扭体发作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泻舒宁颗粒可显著促进小鼠对D-木糖的吸收,同时降低其血清淀粉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