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黄益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脂质组学研究

    作者:赵铁;张浩军;殷婷婷;路晓光;赵婷婷;李平

    目的:研究柴黄益肾颗粒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脂质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i.p.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将38只Wistar大鼠分成4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模型+柴黄益肾颗粒组、空白+柴黄益肾颗粒组.模型+柴黄益肾颗粒组ig给予0.56 g·kg-1柴黄益肾颗粒,于造模成功后第20周,采集肾皮质样品进行基于超高压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UPLC-QTOF MS)的脂质组学研究,考察干预前后脂质代谢物组的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第20周时,大鼠肾皮质中多种甘油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甘油磷脂酰甘油醇、甘油磷脂酰肌醇、鞘磷脂酰胆碱等都显著下调,而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则显著上升.柴黄益肾颗粒干预对部分异常脂质代谢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包括4种鞘磷脂酰胆碱和2种甘油磷脂酰胆碱,即SM(d18:1/16:1),SM(C33:1),SM( C42:2),SM( C42:3),PC(36:4)和PC(42:10),其相对变化倍数分别为1.38,1.50,1.29,1.23,1.15和1.30.结论:柴黄益肾颗粒干预可以延缓大鼠DN的进展,该机制可能与其对脂质尤其是鞘脂代谢异常的调节有关.

  • 基于液相质谱联用的黄芩水提液抗病毒效应的脂质组学研究

    作者:杜丽娜;单进军;谢彤;汪受传

    目的:研究黄芩水提液干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小鼠血浆和肺组织脂质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黄芩水提液灌胃给药进行干预,采集血浆和肺组织样品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二维线性离子阱高分辨静电场组合质谱仪(UPLC-LTQ/Orbitrap XL)的脂质组学研究,考察干预前后脂质代谢物组的变化,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黄芩水提液抗病毒作用的途径.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黄芩组血浆和肺组织脂质谱均得到明显分离,在血浆和肺组织中分别鉴定了与RSV感染相关的9种和7种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甘油磷脂酰胆碱、鞘磷脂和甘油三酯,黄芩水提液干预对部分异常脂质代谢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黄芩水提液能有效缓解RSV感染所致的甘油磷脂酰胆碱、鞘磷脂和甘油三酯代谢紊乱,表明黄芩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这些代谢途径有关.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肝脏的脂质组学分析

    作者:朱宗敏;王焕军;于瑞雪;张世明;刘阿娜;蒋海强;李运伦

    目的:从脂质组学层面揭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发病机制.方法:高血压大鼠灌服附子汤复制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采集正常组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大鼠肝脏脂质的代谢物信息,寻找与肝阳上亢证密切相关的差异性脂质生物标志物.结果:共鉴定出9种潜在脂质生物标志物,其中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鞘磷脂、神经酰胺、胆固醇酯上调,磷脂酰丝氨酸下调,主要涉及体内甘油脂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代谢通路.结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甘油脂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等脂质代谢物可能是中医证候中肝阳上亢证的物质基础.

  • 基于液相质谱联用的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肾阳虚感小鼠肺组织脂质组学研究

    作者:孙启慧;李灿;付业佩;蒋海强;杨勇;容蓉;赵渤年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小鼠肺组织脂质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雌二醇方法复制肾阳虚小鼠,H1N1滴鼻感染肾阳虚小鼠,建立肾阳虚外感小鼠模型,进而以MXF给药干预;记录小鼠的体质量、肛温等药理指标,末次给药24h后采集肺组织样本,采用UHPLC-QE/MS/MS检测.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组小鼠的肺组织脂质谱分离良好,并鉴定出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甘油磷脂类和甘油酯类物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肺组织中部分异常代谢的脂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通过对这些差异性代谢物生理功能的分析,并结合测定的药理指标,推测麻黄细辛附子汤可能通过能量代谢的代偿性调节,改善甘油磷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发挥药效.

  • 风湿性疾病湿热证实质的脂质组学研究

    作者:殷婷婷;赵春杰;张英泽;李平;陆进;张相林;阎小萍;王国春;祖宁;赵铁

    目的:以强直性脊柱炎(AS)和痛风性关节炎(GA)为切入点,对风湿性疾病湿热证实质的脂质组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61例AS患者、29例GA患者及44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研究,比较AS湿热证患者、AS非湿热证患者、GA湿热证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血清中与湿热证相关的特异性及共性差异脂质代谢物.结果:AS湿热证组与AS非湿热证组血清脂质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差异较明显的脂类代谢物主要是甘油磷脂酰胆碱类(GPC)和甘油三酯类(T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A湿热证组和AS湿热证组共同表现的溶血甘油磷脂酰胆碱类(Lyso-GPC)明显下降.结论:部分GPC和TG类代谢物可能为AS湿热证脂质代谢的特异性本质,而Lyso-GPC(18:2)、Lyso-GPC (16:0)和Lyso-GPC(18:1)可能为风湿性疾病湿热证脂质代谢的共性实质,为风湿性疾病湿热证实质的探讨提供了新的依据.

  • 脂质组学在强直性脊柱炎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莎莎;赵艳霞;胡长锋;温成平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炎性反应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不明,早期诊断标志物和疾病活动进展指标存在缺陷.脂质组学能通过分析体内各种脂质代谢物的变化,比较其脂质代谢的特征,帮助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变过程和辅助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平台.文章就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脂质组学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研究中的应用、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做以概要性的介绍.

  • 脂质组学在中医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探讨

    作者:冯利民;杜武勋;朱明丹;刘长玉;张建平;李立凤

    证是中医认识诊断疾病,据此遣方用药和观察疗效的基础,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与标准化研究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至关重要.脂质组学是对整体脂质进行系统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脂代谢网络的变化,进而识别代谢调控中关键的脂生物标志物,终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中医的整体观及系统理论与脂质组学的系统研究不谋而合,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脂质组学在中医证本质研究、证候脂生物标志物的识别、证候诊断、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已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 脂质组学在疾病生物标记物研究应用现状

    作者:史蕾;郭瑞臣;魏春敏

    脂质组学通过研究脂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体内的代谢变化,明确其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以期提高疾病风险预测的能力。常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包括直接质谱注入法(鸟枪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核磁共振法等。脂质组学在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研发以及系统研究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旨在介绍脂质组学在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及其研究方法。

  • 基于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脂质组学研究策略探讨

    作者:朱黎霞;张英丰

    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LIC-MS)是脂质组学的新型研究手段.通过从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条件建立及分析全程质控角度,阐明HILIC-MS在脂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操作要点、特殊优势及发展潜力,探讨其在脂代谢疾病中医药临床和科研研究中的应用.

  • 基于脂质组学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肪酸研究

    作者:刘佩莉;关鑫;李楠;曹兴奋;杨萍;王晓辉;刘洪斌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及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建立高脂模型,灌胃给药,1次/d,持续15d.末次给药后1h,经目内眦取血.血清进行处理后应用LC-Q-TOF-MS技术,采用负谱模式扫描样品,结合偏小二乘法(PLS-DA)研究两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1.037±0.393) vs (0.810±0.412)]、TC[(3.776±0.821) vs (3.002±0.648)]、HDL-C[(2.282±0.544) vs (1.896±0.326)]、LDL-C[(0.405±0.148)vs (0.128±0.07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9.25%,发现了16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基于LC-Q-TOF-MS技术研究了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脂肪酸类成分的代谢物特征,可以将高脂血症模型组与对照组进行区分,是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手段.

  • 基于RP-UPLC-MS技术的人血清样品脂质组学分析

    作者:殷婷婷;赵铁;赵春杰

    目的 建立基于RP-UPLC-MS技术的人血清样本脂质组学分析方法.方法 以人血清为样本,利用甲醇-氯仿(体积比为2∶1,含质量分数为0.01%的BHT)混合溶剂进行脂质提取,优化液相色谱条件及质谱检测参数并对人血清中甘油三酯、甘油磷脂酰胆碱、溶血性甘油磷脂酰胆碱等代表性脂质类成分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建立了以Acquity BEH C18(5 cm×1.0mm,1.7 μm)为分析柱,柱温50℃,以乙腈-异丙醇(体积比为5∶2,含质量分数为1%的甲酸铵)为流动相A,超纯水(含质量分数为1%的甲酸铵)为流动相B,梯度方式洗脱,采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电喷雾电离(±ESI)方式进行质谱检测的RP-UPLC-MS人血清样本脂质组学分析方法,且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均良好.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人血清样本的脂质组学研究,为临床疾病脂类生物标志物的寻找奠定了基础.

  • 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杨丽;白玉;刘虎威

    脂类化合物是生命体内一类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脂质组学是对脂质分子种属及其生物功能进行全面描述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已成为代谢组学中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脂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脂质组学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组学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证”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任健;陈宇;李修阳;张宁;徐琬梨;李毓秋;刘家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较多特异性表现,中医病证诊断尚缺乏规范.代谢组学、脂质组学等组学技术在中医病证研究中正成为热点,国内外运用组学技术进行PCOS研究的报道也较多,但尚未有结合中医“证”的研究,且中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卵巢本身的IR及代谢异常可能是卵巢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以卵巢局部病理变化为着眼点的组学研究势在必行.运用组学技术对PCOS中医“证”进行研究,可发现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中代谢物的特异性变化和潜在生物标记物,可以提高PCOS“证”的诊断准确性,阐明中医发病机制,确定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 脂质组学分析方法进展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潘喆敏;李丽;杨婵;薛芸;王彦;闫超

    脂质占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一半以上,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而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与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分支的新兴学科,它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脂质含量的变化,寻找代谢通路中关键的脂质生物标志物,终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脂质组学在疾病脂类生物标志物的识别、疾病诊断、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已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脂质组学近几年的分析方法进展及其在癌症中的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 脂质组学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洪赟;厉有名;虞朝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渐趋低龄化,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肝病,在中国也有可能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近年来通过高通量脂质组学技术对NAFLD早期诊断、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希望能更好地对NAFLD进行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脂质组学研究

    作者:丁洁霞;厉有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肝细胞的脂肪堆积为其常见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并常伴有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相关,但其机制仍不清楚.近,通过高通量脂质组学研究来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能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对NAFLD的早期干预及治疗.

  • 胰岛素和雄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质谱及活性脂质生成调节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圣贤;褚倩倩;麻静;孙赟;陶弢;黄融;廖宇;岳江;郑俊;王丽华;薛新丽;朱明江;康晓楠;尹慧勇;刘伟

    目的 分析初诊的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脂质谱的变化,探究高胰岛素血症与高雄激素血症在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方法 收集初诊PCOS患者32例,同时选择年龄和体质指数(BMI)匹配的正常育龄妇女34例作为对照,采集病史、体检和血标本,测常规生化和激素水平,利用液相和气相色谱联用质谱(LC-MS和GC-MS)测定血清脂质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 (1)肥胖的PCOS患者存在磷脂酰胆碱(PC)/溶血磷脂酰胆碱(LPC)代谢异常:PC(16∶0,18∶0,18∶1,18∶2,20∶4)升高,LPC(16∶0,18∶0,18∶1)下降(均P<0.05);(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显著下降,长链饱和脂肪酸升高;(3)通过测定PUFA代谢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发现胰岛素促进PUFAs的代谢,而雄激素则起抑制作用.结论 PCOS患者存在磷脂、游离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异常;胰岛素可能参与促进PUFAs的代谢,雄激素可能在其中发挥抑制作用.

  • 脂质组学在微生物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宇;曹颖瑛;朱臻宇

    脂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其代谢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质分析对疾病的发生机制、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诊断治疗以及新药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脂质组学就是对生物样品中的脂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分子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就脂质的生物功能以及脂质组学在微生物领域中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作简要评述,并展望了脂质组学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 营养支持中的物质代谢与营养代谢组学

    作者:李幼生;黎介寿

    0 引言40余年来, 外科营养支持已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多方面的研究,成为当代外科治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许多病人得以转危为安, 一些疾病的预后由此而得到改善.

  • 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的金欣口服液治疗小鼠RSV感染的血清脂质组学研究

    作者:纪建建;杨瑞;谢彤;沈存思;林丽丽;汪受传;单进军

    目的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高分辨率质谱,观察RSV诱发的肺炎模型小鼠的血清中脂质代谢的变化,分析金欣口服液对RSV肺炎小鼠中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探讨金欣口服液治疗RSV诱发的病毒性肺炎的潜在机制.方法 用RSV诱导小鼠病毒性肺炎,灌胃金欣口服液予以治疗,分别采集对照组、模型组、金欣口服液组小鼠的血清样本,提取脂质成分,采用LC-MS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聚类分析法(CA)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小鼠血清脂质代谢轮廓进行分析,同时进行Kruskal-Wallis test以及fold change法进行统计,寻找差异性脂质.结果 RSV感染导致小鼠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肺炎,血清中多种脂质代谢物代谢紊乱,具体表现多数PC、PE出现明显上调,金欣口服液均能改善小鼠肺炎症状且显著恢复血清中异常紊乱的脂质.结论 RSV感染可导致小鼠血清中脂质代谢紊乱,而金欣口服液可一定程度恢复RSV模型中代谢紊乱的脂质,提示金欣口服液可通过调节脂质改善RSV诱发的肺炎.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