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产地穿心莲的含量测定、化学指纹图谱及抑菌活性评价

    作者:王艳辉;王伽伯;郝庆秀;张雅铭;赵艳玲;格小光;郭兰萍;黄璐琦;肖小河

    目的:从化学和生物两方面综合考察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品质差异.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比较13批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的抗痢疾杆菌生物活性.同时建立穿心莲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偏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抑菌活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批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药材使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时间延长,生长速率常数减小,表明不同产地穿心莲对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以西双版纳产地的穿心莲药材抑菌效果好.此外,通过偏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找到了四个与抑菌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结论: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云南、海南、广西和四川综合质量较好.生物活性测定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评价药材质量的方法,可准确、可靠地评价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的质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金银花种质资源化学指纹图谱及代谢物相似性分析

    作者:朱凤洁;杨健;袁媛;金艳;赵玉洋;黄璐琦

    应用L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金银花种质进行检测,建立了金银花种质资源化学指纹图谱并确定23个共有峰,根据对照品和参考文献信息指认了17个共有峰.采用SPSS(version 22.0)软件对获得的41个金银花种质UPLC-MS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其变异范围在0.99 ~ 0.12.在此基础上,对金银花不同种质代谢物谱一致性评级,并结合遗传一致性分级进行综合评价,为金银花优良种质选育、药材道地性形成机制和评价研究提供基础.

  • 化学指纹图谱类别相似性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钟敬华;侯晓蓉;范骁辉

    目的:针对现有整体相似度法难以评价类别相似程度的局限,建立一种可用于谱图相近中药材类别定量评价的相似度计算新方法.方法:先提取药材指纹特征,区分出药材类别,再计算同类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以类内相似度的大小来表征同类样品间化学组成的差异情况.结果:该方法能准确分辨九节茶全草与地上部分,并合理地表征出同一药材样品间化学组成差异程度.结论:根据类内相似度的大小可识别中药材同类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差异,弥补了现有色谱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计算方法的不足.

  • 基于谱效相关的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药效物质研究

    作者:何琴;涂灿;王伽伯;刘振杰;沙孟晨;张乐;李春雨;肖小河

    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探索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法进行检测,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10%或90%的乙醇提取物,超声提取优于回流提取.对正交试验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抑制率在32.03% ~ 74.56%.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式二苯乙烯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相关系数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63(P <0.01),0.902(P <0.01)和0.656(P <0.05);进一步对上述3种与活性相关系数较高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活性验证,均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后根据3种单体化合物在何首乌中的含量差异计算相对活性贡献度可知,反式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

  • 柴胡的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周勇;王延亮;马志桥;王邠;梁鸿;赵玉英;张庆英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柴胡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柴胡药材及其饮片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南柴胡药材和市售柴胡饮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而北柴胡药材的化学成分则相对稳定,且南柴胡药材与北柴胡药材化学成分差别明显,提示南柴胡药材作为柴胡应用要谨慎.另外与柴胡药材相比,柴胡饮片的指纹图谱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保留时间在30-40分钟之间和45分钟之后色谱峰变化尤为明显,提示在炮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学成分的变化.终本文确定了柴胡中12个主要皂苷类成分的色谱指纹峰,并建议柴胡皂苷a、c和d为其基本特征峰,这对于柴胡的品种鉴定和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基于谱效关系的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伍珊娜;刘振杰;章从恩;何琴;王玄;牛明;王伽伯;肖小河

    目的 通过生物活性检测结合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UPLC-UV分析技术建立不同批次灯盏细辛药材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灯盏细辛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效价检测,基于谱效关系推测可能的活性物质,并对5个高相关性成分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验证,根据5种单体化合物在灯盏细辛中的含量差异,计算5个单体化合物的相对活性贡献度.结果 通过化学指纹图谱与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谱效相关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与生物活性相关系数大于0.5的5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为绿原酸、咖啡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进一步体外实验表明5个化合物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率16.5%~85.5%),相对活性强度顺序:野黄芩苷>异绿原酸C>咖啡酸>异绿原酸A>绿原酸;而5种成分从相对活性贡献度来看,异绿原酸C与野黄芩苷的活性贡献度大于另外3种成分.结论 建立了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检测方法;且野黄芩苷和异绿原酸C是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

  • 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药用植物鉴别

    作者:郝大程;陈士林;肖培根

    用药用植物研制生产的植物添加剂,中草药制剂和先导化合物在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WHO统计,全球的植物药市场已接近400亿美元.为保护消费者,促进相关产业良性发展,药用植物的鉴别至关重要.鉴别工作应贯穿于植物采收到制成品的全过程,用单一方法显然无法满足此要求,必须将多学科的原理技术结合应用,形成监管链.首先要有好的凭证标本作为参考材料.植物的大体和显微镜检查是经济快速的鉴别技术,化学分析在植物鉴别中亦有重要作用.以上方法各有其局限性,故已开发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鉴别分析.本文结合作者近年研究,对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药用植物鉴别的研究意义,基于微芯片的植物鉴别策略,分子鉴别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做一评述,提出今后研究应用方向.

  • 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白瑞;王真真

    本文综述了化学指纹图谱、生物指纹图谱及代谢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化学指纹图谱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定量研究中;生物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与中药的药效活性相关,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从原料、中间体到制剂的包括化学与药效学信息的多维多息指纹图谱已经成为解决中药目前"信任危机"有效的手段.

  • 中药材品质标准化技术——以甘草为例

    作者:陈甘霖;吴孝芸;许绍菁

    全球医药产业2005年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3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9%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20%.大陆中药出口:2003年6.6亿美元,2004年7.25亿美元,增长17.6%.中药进口:2003年2.08亿美元,2004年2.26亿美元,增长8.6%.中药进出口总计:2003年8.24亿美元,2004年9.5亿美元增长15.34%,进出口总和为历史高值.如何管制台湾地区内使用的进出口中药材之品质,极为重要.中药材来自于天然农产品,组成复杂,存在有相当的变异性,其成分含量会因产地、气候、栽培、采收季节、储藏、加工及运送等条件之不同,使得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且其成分含量不易规格化,而影响药材的疗效,再加上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等疑虑,以致中草药品质管理不易,因此中药材品质标准化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建立一套完整的中草药品质检验技术,包括:组织鉴定技术、指标成分分离及制备技术、指标成分含量分析技术、化学指纹(chemical finger prinet)图谱及2D、3D、雷达图建立、农药残留量分析检测技术、重金属残留量分析检测技术、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检测技术等.同时搜集百余种不同来源之常用药材,每种药材至少六批,以上述之检测技术进行检验并制定规格.并将已建立之技术及检测所得之结果汇整建立成完整之药材资料库,提供业者作药材、半成品及成品品质临近及标准化之依据.本论文中取10个不同来源之甘草,先以组织切片确认药材基原后,进行指标成分分离制备,取所制备之指标成分建立高效液相层析仪定量分析方法,同时建立化学指纹图谱、雷达图及进行不纯物残留量分析检测,汇整其结果并建立一套甘草资料库,未来业者作药材采购即有完整之资料供作比对依据,以确保所取得药材之基原及指标成分含量之正确性.除甘草外,本中心已建置百余种不同来源常用药材完整之药材资料库,提供业者作药材、半成品及成品品质监控及标准化之依据.

  • 金银花化学指纹图谱与质量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慧慧;周凤琴;郭庆梅;康玉秋

    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归纳和总结,对金银花化学指纹图谱与质量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化学指纹图谱能对不同的产地、采收期和干燥方法的金银花药材进行质量监控,可以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参考文献22篇.

  • 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

    作者:赵艳玲;山丽梅;金城;周旭;肖小河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和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分析不同板蓝根的化学差异及作用于细菌、病毒和免疫细胞的生物热活性差异,比较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表达板蓝根品质的异同,并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建立品质评价数学模型.结果:板蓝根中有机酸、多糖含量与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含量+化学指纹图谱的方法难以准确区分不同品质的板蓝根样品;而基于4个主要生物热活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判断板蓝根的品质,误判率仅为1.39%.结论:本文建立的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板蓝根品质评价模型较常规化学方法更准确、可靠.

  • 刍议中药指纹图谱的现状、发展和问题

    作者:谢培山

    1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化学指纹图谱(光谱、色谱)作为一种思路和手段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并非自近几年开始.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尝试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进行中药的鉴别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当时还没有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