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测定岩黄连生物总碱中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

    作者:胡芳;陆兔林;毛春芹;王静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生物总碱中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为完善岩黄连生物总碱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XDB C18 (4.6mm×1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1mo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8.5:51.5 )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7nm.结果:脱氢卡维丁进样量在15.375~92.25mg·L-1(r=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6.43%,RSD 1.13%;盐酸巴马汀进样量在14.91~89.46 g·L-1 ( r = 0.999 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6.28%,RSD 1.22%;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3.525~-28.2mg·L-1 (r=0.999 7)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02%,RSD 1.3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控制岩黄连生物总碱的质量.

  • 岩黄连生物碱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小叶;奉建芳;金从波;陈满仓

    目的:以脱氢卡维丁为指标成分研究岩黄连总生物碱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结果:药物在胃和小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分别为8.88%,2.08%;药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略高于回肠和结肠部位,但无显著性差异;药物中、高浓度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一致,低浓度的吸收速率常数明显降低;随灌流液pH升高,药物吸收速率常数增大,但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在胃、全肠道均有吸收,但吸收均较差,胃中高于小肠中;不同肠段和灌流液不同pH对吸收无显著性影响;中、高浓度范围内表现为被动扩散吸收机制.

  • 壳寡糖促进岩黄连总碱提取物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成分肠道吸收的研究

    作者:李昕阳;谢辉;陆兔林;史月姣;张兴德;刘婷

    目的:考察壳寡糖对岩黄连总碱提取物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活性成分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研究添加不同浓度壳寡糖后岩黄连总碱中脱氢卡维丁、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变化,评价壳寡糖对药物成分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壳寡糖的浓度对3个活性指标成分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0.5%壳寡糖溶液中活性指标成分的Ka和Peff增加明显,呈现较强的吸收促进作用.结论:壳寡糖对岩黄连生物碱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活性成分的肠道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

  • 岩黄连培养细胞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程华;齐伟;周红审;杨俊鹏;王昊;余龙江

    目的 建立岩黄连培养细胞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测定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体积比为40∶60,每升流动相加3.4g磷酸二氢钾和1.7 g SDS,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 mL·min-1,柱温25℃.结果 在线性范围内,脱氢卡维丁和小檗碱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3 645.2X +47.61(r=0.998 9)和Y=4 172.7X +73.52(r=0.999 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和98.2%,RSD均在3%以内.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分离和测定岩黄连培养细胞中脱氢卡维丁和小檗碱含量,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可用于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总碱胶囊中3种生物碱含量

    作者:毛春芹;陆兔林;王静;池玉梅;谢辉;胡芳

    岩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是以脱氢卡维丁为代表的生物碱类化合物[1],这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HBV活性和肝保护活性[2].有文献[3]报道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但未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3种生物碱含量的文献报道.

  • 基于组效关系的壮药岩黄连抑制HSC-T6细胞增殖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作者:陆世银;郑华;程邦;吴方;吴金霞;刘旭文;唐超玲;梁永红;张洪也;阮俊翔;宋慧;苏志恒

    目的 建立岩黄连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作用的组效关系模型,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提取得到9个岩黄连提取物,通过HPLC法对岩黄连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来表征其相对质量分数;MTT法测定岩黄连提取物抑制HSC-T6细胞增殖活性,以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SIMCA-P11.5软件的正交投影偏小二乘法(OPLS)分析,研究共有峰与药效的相关性,根据S-载荷图与变异权重参数(VIP)值辨识显著活性成分;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验证所筛选成分的活性.采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观察所筛选成分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 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HPLC法对9个岩黄连提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确定了21个共有峰,其中19、18、13、20、14和16号共有峰(VIP>1)与岩黄连抑制HSC-T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并鉴定18、19和20号共有峰代表的化合物分别为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和小檗碱.MTT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及小檗碱对HSC-T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也与MTT结果一致,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及小檗碱(0.10 mg/mL)处理HSC-T6细胞后的凋亡率分别为42.12%、42.22%、36.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 (P<0.01).细胞毒性实验发现当脱氢卡维丁终质量浓度低于0.15 mg/mL,巴马汀与小檗碱终质量浓度低于0.10 mg/mL时,对HL-7702细胞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 通过组效关系研究首次发现岩黄连提取物中脱氢卡维丁、巴马汀与小檗碱在体外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在有效质量浓度下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表明这3种化学成分极有可能是岩黄连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且在应用中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同时也提示基于组效关系的研究思路可为天然植物药活性成分的辨识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 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张毅;张建华;柴智;吴佳;韩凤;孟大利

    目的 研究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 作者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包括根、根茎、叶柄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药材根、根茎、叶及花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使用HPLC法对药材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明确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采用HPLC法分析其指标性成分为脱氢为卡丁.结论 首次对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日后工作中毛黄堇药材和饮片的鉴别提供依据、为其人工驯化工作的评价提供参考并且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 脱氢卡维丁的肠道转运特性研究

    作者:史月姣;谢辉;毛春芹;张兴德;郑雪平

    目的 研究岩黄连生物碱中主要活性成分脱氢卡维丁的肠道转运特性.方法 采用外翻肠囊模型,以单位面积渗透量及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岩黄连生物碱中脱氢卡维丁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转运特性;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脱氢卡维丁的双向跨膜转运行为及盐酸维拉帕米对其转运的影响.结果 脱氢卡维丁在大鼠不同肠段部位的离体肠囊上均有转运,试验质量浓度下同一部位肠段的表观渗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脱氢卡维丁在Caco-2细胞单层的双向转运存在显著性差异,加入盐酸维拉帕米后,吸收渗透系数显著增大.结论 脱氢卡维丁的肠黏膜转运存在转运蛋白的外排机制,但在较高浓度范围内呈现被动转运特征.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3种生物碱

    作者:毛春芹;谢辉;池玉梅;陆兔林;王静;胡芳;李争艳

    目的 建立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测定方法,为完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XDB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1∶79),柱温30℃,检测波长347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脱氢卡维丁的线性范围为15.015 ~90.09 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1%( RSD =2.97%);盐酸巴马汀的线性范围为14.97 ~89.82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8%( RSD =2.73%);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3.55~28.40 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67%( RSD =2.54%).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岩黄连药材的质量控制.

  • 岩黄连中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作者:吴杨;陆兔林;季德;周渊;毛春芹

    目的 对中草药岩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岩黄连总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岩黄连总碱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生物碱,分别是去氢碎叶紫堇碱(1)、脱氢甲卡维丁(2)、药根碱(3)、脱氢卡维丁(4)、盐酸巴马汀(5)和盐酸小檗碱(6).结论 药根碱为首次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

  • 基于组效关系的壮药岩黄连提取物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作者:唐超玲;郑华;王捷;宋慧;陆世银;程邦;吴方;张洪也;阮俊翔

    目的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结合人肝癌SMMC-7721细胞模型,通过组效关系研究,寻找与药效活性相关的成分.方法 通过分析岩黄连正交9个提取物样品,以HPLC对岩黄连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确定了20个共有峰.采用MTT法检测岩黄连提取物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以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将其与HPLC图共有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正交投影的偏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分析,根据变异权重系数(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辨识显著活性成分.结果 结果表明,岩黄连提取物中11个共有峰与其抑制SMMC-7721细胞活性显著相关,贡献较大的共有峰依次为15>12>20>1 >17>10>4>2>5>11 >3,其中15号与17号共有峰分别为脱氢卡维丁与巴马汀.经细胞试验验证,发现0.20,0.25,0.30mg·ml-脱氢卡维丁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9.67±1.0)%,(72.47±0.3)%,(73.08±1.1)%,0.20,0.30,0.40mg·ml-巴马汀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6.14±2.8)%,(66.03±0.7)%,(70.66±0.6)%.结论 通过组效关系研究发现岩黄连提取物中脱氢卡维丁和巴马汀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这两个化学物质可能是岩黄连抗肝癌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

  • 不同产地岩黄连中总生物碱和脱氢卡维丁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林;王巧晗;毛春芹;陆兔林

    目的 建立岩黄连中总生物碱和脱氢卡维丁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探讨不同产地岩黄连二者含量.方法 以脱氢卡维丁为对照,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RP-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以Lichrosopher-C18柱为分析柱,0.01mol/LKH2PO4水溶液(用磷酸调pH=3)-乙腈(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 广西和贵州产的岩黄连药材总生物碱和脱氢卡维丁含量较高,且广西产的药材两者含量较稳定.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测定的不同产地样品中,以广西产的药材质量较好且稳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来源岩黄连中不同部位脱氢卡维丁含量

    作者:叶勇;黄秋洁;刘华钢

    目的 建立岩黄连中有效成分脱氢卡维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2种不同来源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析,为岩黄连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HISEIDO-SPOLAR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25∶75),检测波长347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脱氢卡维丁进样量在0.024 1~0.482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48%(RSD=1.44%,n=6).不同生长方式的岩黄连脱氢卡维丁的含量差异较大,以野生含量较高;药材不同部位中以根部含量高.结论 建立的脱氢卡维丁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岩黄连中类似生物碱成分的质量控制.

  • 岩黄连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王静;陆兔林;毛春芹;胡芳;黄玮

    目的 正交实验优选岩黄连药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岩黄连中总生物碱、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乙醇和酸水两种不同提取溶媒以及回流、渗漉两种不同提取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岩黄连提取工艺中的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 乙醇提取优于酸水提取,回流法提取效果优于渗漉法.醇提佳工艺条件为:用75%乙醇提取,每次加醇量10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2 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

    作者:王巧晗;陆兔林;毛春芹;李林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含量的方法,为完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Kroma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调pH至5.O)(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7 nm,柱温30℃.结果:脱氢卡维丁在0.1966~1.1796μg(r=O.999 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0%,RSD为1.3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 超滤法测定脱氢卡维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作者:叶勇;黄秋洁;刘华钢

    目的:测定脱氢卡维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脱氢卡维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脱氢卡维丁与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浆和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2.91±1.40)%、(54.35±2.95)%及(52.11±2.31)%.结论:脱氢卡维丁与血浆蛋白具有较低强度的结合.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岩黄连注射液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

    作者:黄天国;林明

    目的:以高效的液相色谱(HPLC)法对岩黄连注射液中其脱氢卡维丁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选取Zorbax-ODS-C18(250mm×4.6mm,5um),流动相选取乙腈-0.05mol/L的溶液磷酸二氢钾,设定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是347nm,以室温作为柱温.结果:脱氢卡维丁在2.51-75.36u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均回收率为99.86%,RSD值为0.5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简单,试验重现性较好,可推荐用于对岩黄连注射液中脱氢卡维丁进行定量分析.

  • HPLC法测定岩黄连中不同部位脱氢卡维丁的含量

    作者:陆益;黄其春;黎远冬;黄耿;梁宁生

    目的:建立岩黄连中不同部位脱氢卡维丁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ODS 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0%KOH调pH至5.0)(85:15)为流动相,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脱氢卡维丁在2.51~75.36 μg/mL (r=0.999 99,n=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58%.结论:该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岩黄连中脱氢卡维丁的定量分析.

  • 毛黄堇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吴佳;胡娟娟;张德伟

    目的:建立毛黄堇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从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方面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检测药材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20 mmol/L磷酸二氢钾、10 mmol/L二乙胺、0.1%磷酸)(28:72,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7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药材常皱缩成团,被毛,主根圆锥形,根茎和根部有明显的干裂,叶卷曲而多碎落,花呈黄白色;花粉粒类圆形,可见方晶和柱晶,非腺毛众多,可见具缘纹孔、螺纹及网纹导管,亦可见木纤维.药材样品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水分为7.5%~18.5%,总灰分为20.5%~26.2%,水浸出物为29.9%~46.4%.脱氢卡维丁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4008~2.4048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5.6%~102.5%(RSD=2.3%,n=9).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毛黄堇药材质量标准评价.

  • 广西各地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含量考察

    作者:黄其春;涂文升;龙俊青;蒋满州;王耿

    目的 考察广西10个县产岩黄连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控制岩黄连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岩黄连药材全草粉碎,加入无水乙醇,经索氏提取至无色,取药液过滤、稀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色谱柱为Platisil-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80:20,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347 nm.结果 脱氢卡维丁质量浓度在2.50~20.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5 μg/mL(以S/N>4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3%,RSD=0.89%(n=6).广西各县产的岩黄连药材含脱氢卡维丁有差异,其中乐业、靖西、东兰、都安、环江等县的药材含量较高.结论 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简便可行,可用于控制岩黄连药材质量.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