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45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Internet网上专题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是意外伤害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急诊ICU阶段患者常处于昏迷状态,且应激反应、手术及脱水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大量营养物质消耗,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研究证实,在脑外伤早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能部分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降低病死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脑损伤导致胃肠功能减退,不宜实施早期胃肠内营养(EN),而宜采用胃肠外营养(PN).我们就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及争议访问相关网站,对该领域的学术观点和发展趋势予以讨论.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防治
目前,感染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HSCT后感染与常规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的感染不尽相同.HSCT经历了比较典型的免疫抑制及其后逐渐恢复的过程,HSCT一般分为造血重建前期、造血重建后近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发生的感染各有其特点.虽然该划分不能确定明确的时间界限,但在临床感染的处理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不同移植类型其移植后感染的发生情况也不相同,自体HCST后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尤其近年来多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其造血恢复快,但比常规化疗的感染危险性高.HSCT过程中出现的感染,往往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HSCT过程中采取及时有效的感染防治措施非常重要.由于不同时期感染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采取防治措施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
-
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
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由高能性创伤引起,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移位明显,感染发生率高,复位难度大,固定困难,并发症较多,骨折愈合较慢.其治疗除需尽少剥离骨膜保护血运外还需坚强、持久的固定.我院1992年4月~1998年6月应用AO外固定架治疗24例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调查
目的 调查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状况,并对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计算出医院感染率、科室和部位、医院感染分布及其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统计,根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资料,按菌株数量计算出主要病原菌的构成比.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2%,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18%.各科室均有医院感染发生,其中烧伤科、神经外科、ICU感染率高,分别是15.61%、10.11%、9.38%;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构成比分别为41.07%、25.68%、18.12%;60岁以上年龄组和<10岁的年龄组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为6.39%和4.02%.抗生素使用率为71.3%,其中妇产科使用率高,为96.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第一位.结论 医院感染率在不同科室的分布不同,以呼吸道感染常见,抗生素使用率均高于卫生部的要求,而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
起搏器置入术后感染1例
1997年起搏器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0.9%[1].我院1989~1998年共置入起搏器294例,发生感染1例.报告如下.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预防院内感染的体会
食管癌患者手术创伤大,麻醉时间长,侵袭性操作多,如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等,使病人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我院胸外科自1995年以来,对160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加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一种值得注意的并发症,其重要性在于发生率高,延长患者的恢复期,甚至有一定病死率.据美国Mayo医院统计,大约25%的术后死亡和肺部并发症有关.但如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加强护理,即可预防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我院普通外科1995~1997年共行腹部手术2556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2%.
-
控制院内感染刻不容缓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低抵抗力人群密集的地方, 加之化疗、放疗、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各种医疗仪器的广泛应用, 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 院内感染不仅损害患者身心健康, 而且有损医院名誉. 据我国1987年全国医院内感染管理学术会议介绍, 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18%; 2001年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统计,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 所以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都要有防止感染的观念, 现分述如下.
-
孕产妇院内感染分析
为了解产科的医院感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笔者对淮阴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在产科发生的257例医院感染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
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平片诊断分析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其并发症(高血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肾病、视网膜病、低蛋白血症)等也明显增多。当其并发骨关节改变时,称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在骨关节病中,足部骨关节及软组织的坏死与感染发生率高,称为糖尿病性足病(diabetic pedipathy)。本病结合其X线平片表现上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探讨的报道尚少。我们为近年来所收集的22例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平片结合国内外该病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8例,女4例,年龄49~75岁。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尿糖(+++)~(++++),血糖12~15mmol/L。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无痛性肿胀,局部热,有长袜状知觉消失。17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1例搏动消失,22例均发生足部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1例有发生早期黑坏疽的表现。2 X线表现2.1 22例的大部分跗关节,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间隙不狭窄,骨性关节面大部分完整光滑,仅关节边缘或关节角骨间韧带附着处有轻微骨质破坏。2.2 未发现任何有骨膜反应的表现。2.3 足部骨皮质虽有破坏,但无骨质增生。2.4 22例中有3例发生足背动脉或跖骨间动脉钙化。
-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肾病综合征是一慢性疾病,常易并发感染.特别是在医院这种特定的环境中院内感染发生率更高.既加重了病情,又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及经济负担.因此,早期预防及治疗能改善其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本文报道了我院自1994~1997年间肾内科42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
-
我院在医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措施及效果
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不仅包括在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症状的感染,也包括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医院内感染不仅会造成患者住院日延长,原有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同时也造成人力及物力的浪费.因此,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防治医院内感染的力度加大,医院内感染控制水平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因为医院内感染问题较为复杂,所以至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院在近2年为防治医院内感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2.1%的低水平,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
浅谈ICU病室感染的预防控制
ICU病室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因其患者多来自于院内各科室,且病情危重,抵抗力差,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ICU相对增高,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结合我院ICU工作多年的临床实践,就预防控制ICU病房感染的措施及护理管理,谈一点体会.
-
手术室空气消毒应用现状
WHO的调查显示,手术部空气中的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成正相关[1],所以,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1995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将手术室的环境标准归为Ⅰ类、Ⅱ类,即层流洁净手术室(细菌菌落总数≤10 cfu/m3)和普通手术室(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m3).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的手术方法的涌现,手术室的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高洁净度空气的层流洁净手术室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建设需要改建手术室,且维护成本巨大,对很多基层医院来说还不太现实,还必须依靠传统的静态或动态空气消毒方法,这种情况客观上也在不断促进动静态空气消毒方法的发展.现就许多同行及消毒专家对空气消毒方法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骨科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睡眠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促进机体康复和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若患者睡眠减少可以造成部分免疫球蛋白、补体和部分T细胞亚群有下降趋势[1],睡眠差可致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感染发生率上升[2],并影响组织的生长与修复,妨碍伤口及骨折愈合,延长住院时间,终影响患者康复[3].骨科患者由于疼痛、惧怕手术、担心预后、肢体制动如牵引、石膏固定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有研究表明骨科住院患者中51.2%的患者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4].为了提高骨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现将其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
医务人员两种洗手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
在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作为一种感染传播媒介,其卫生学意义相当重要.ICU病人多来自医院其他科室,病情危重,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有研究指出,医务人员的手是散播微生物的重要传播媒介,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肥皂洗手是目前降低医务人员手细菌数普遍的方法.2009年6月我们做了使用肥皂液洗手和皮肤消毒剂擦手前、后手带菌数、洗手合格率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
护生对洗手的认知行为调查分析与对策
医院感染通常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1],有研究表明,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发生的医院感染者约占30%[2],因此,医务人员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有关调查显示,医护人员手污染率可高达50%[3],通过加强手卫生可以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50%[4],可见院内洗手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可行、重要的措施[5].实习护生作为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的特殊群体,洗手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本调查旨在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洗手的认知和行为状况,为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提供依据,更好地履行护士促进和维护健康的职责.
-
浅谈ICU病室感染的预防控制
ICU病室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因其病人多来自于院内各科室,且病情危重,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ICU相对增高.又因病人治愈后,又回到原科室,使在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而引起流行.北京某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的检测资料表明,ICU院内感染率高达50%以上,甚至达100%[1],可见ICU病室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十分必要.现结合我院ICU工作多年的临床实践,就预防控制ICU病房感染的措施方面,谈一点体会.
-
运用PDCA提高血液科院内感染管理效率
血液科住院患者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使用化疗药物)有创性医疗操作多,住院时间长,易发生院内感染,加重了病情,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为有效降低该类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效率,我院将PDCA循环运用于预防血液患者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中收到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
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防范护士职业暴露
200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职业性暴露通过表皮损伤引起血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2%~0.5%.也有研究表明临床一线护士HBV和HCV的感染率达到18.2%[1]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各种注射、输液、血液标本的采集等是护士基本、常见、大量的技能基础操作,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