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神经损伤再生反应中的作用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由核心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共同组成,主要有多配体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基膜蛋白聚糖和集聚蛋白四大类别,广泛参与神经从轴突生长和运动终板恢复到骨骼肌细胞再生的全过程。本文就HSPG及其在轴突生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神经元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在神经肌肉接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细胞因子与Graves眼病
Graves眼病为一种复杂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学者推测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眼外肌膜与甲状腺交叉抗原表达,导致眶内活性T细胞浸润,这些T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Cytokine,CK),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大量亲水性GAG堆积,导致眶周水肿、突眼等一系列症状.但其精确发病机理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可溶性信号,推动了T细胞激活、B细胞活化等一系列免疫反应的发生,且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在自身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从细胞因子水平上对Graves眼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
肾病综合征尿糖胺聚糖与外周血乙酰肝素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NS)中糖胺聚糖破坏和丢失在蛋白尿产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55例SRNS患儿,20例紫癜性肾炎和15例正常儿童.检测24h尿GAGs含量和外周血Hpa含量.结果 ①尿GAGs在SRNS极期、肾炎性肾病及紫癜性肾炎(肾病型)中均增高,并以SRNS极期高;在各组外周血白细胞Hpa含量均明显增高,并以SRNS极期为著.②尿GAGs与外周血白细胞Hpa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肾病综合征中Hpa可能通过裂解肾小球GBM中的GAGs链,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
蛋白聚糖:与疾病相关的研究新热点
蛋白聚糖广泛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表面,也存在于细胞内分泌颗粒之中.它参与许多生理过程的调节,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聚糖是由核心蛋白与糖胺聚糖构成,核心蛋白分子大小和结构不同,糖链特别是GAGs链种类、数量、长度及硫酸化的部位和程度等的差异,使蛋白聚糖分子不仅组成复杂,而且结构多样性.蛋白聚糖重要生物功能的体现,是由其分子结构所决定的.但对蛋白聚糖结构特别是功能结构域还有待广泛研究.随着对各种糖胺聚糖链的结构特征和硫酸化的特定方式,核心蛋白的特征功能结构域及蛋白聚糖的高级空间结构等的深入研究,将会为肾小球疾病的防治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
尿透明质酸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结缔组织中存在的结构简单的糖胺聚糖,其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与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纤维化的关系上.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HA与膀胱肿瘤关系密切,本文通过测定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HA水平,与尿脱落细胞学结果对比分析,以评价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糖胺聚糖的研究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大量糖胺聚糖堆积,导致眼球突出,上睑挛缩,复视等临床表现.根据疾病活动性,可以进行活动期与静止期的分类.目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评价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糖胺聚糖的研究,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现做一综述.
-
关于甲亢突眼临床治疗进展研究
甲亢突眼是甲状腺相关眼病,也是成年人发生几率高的常见眼部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异常所引起,偶尔也存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仍旧发生甲亢突进的案例,是引起患者单眼或双眼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1].甲亢突眼的存在会致使患者眼部组织受累情况严重,导致患者视力受损,严重者还会引起外貌损伤等,加强对其临床治疗研究对于保护患者视力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甲亢突眼近年来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甲亢突眼病因机制甲亢突眼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并发症,主要见于肝阳上亢症候,以眼部突出为主要表现,男性多发于女性,在中医中被称为"鹘眼凝睛"之症.结合中医医理进行分析,甲亢突眼主要是由于肝阳痰火.眼睛是肝之窍,颈前又为肝经所绕,一旦肝阳上亢,就会郁而化火,同时还会伴有焦躁易怒,心慌手抖等病症[2].从西医角度进行分析,甲亢突眼主要石油患者眼部的结缔组织和眼外肌中纤维细胞活性增强,产生大量亲水性法分子物质糖胺聚糖(GAG),GAG的存在会导致眼部肿胀,增加眼部组织压力,从而致使眼部出现向外突出现象,造成视力下降,视野受损,严重者还会发生暴露性角膜炎[3].
-
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表型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分离新生24小时胎兔长骨干骺端透明软骨,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取P2代软骨细胞分别种于96孔板(用于细胞增殖实验)和6孔板(用于细胞分泌性蛋白检测),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兔血清组和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组,每组4个复孔.连续干预96小时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中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Ⅱ)、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结果:干预结束后,CCK8法测定正常兔血清组和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组OD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组OD值高于正常兔血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组colⅡ、GAG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兔血清组比较,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组GAG含量高于正常兔血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可以促进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和GAG,从而更好地维持软骨细胞表型.
-
泌尿系结石的药物治疗和预防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存在多种学说.90%以上的尿路结石含有钙的成分.体内钙代谢异常是引起含钙尿路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尿石包括结晶聚集和有机基质,正常人尿中有抑制结晶形成、生长和聚集的物质,包括低分子量的枸橼酸和焦磷酸,较大分子量的葡糖胺聚糖和肾钙素等,这些抑制物的变化也可能与结石的形成有关.
-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是由葡萄糖胺聚糖聚集在前交叉韧带胶原纤维间质引起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Kumar等[1]于1999年首次描述了这种疾病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初步采用韧带切除缓解症状.之后存在多例类似情况的报道,但由于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早期对疾病分类不清,缺乏足够多可靠的病理学证据,此病经常与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囊肿混淆.近年来,随着对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对本病的整体认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又有了更加完善的标准,本文对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方法学研究进展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是一种长链多糖,作为糖生物学中研究的主要物质种类,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表面和细胞外基质.很多种类的GAGs与其受体蛋白结合,包括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酶及病原体蛋白等,从而介导重要的生物机制.探究GAG-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开发新的高特异性的临床药物具有深远的意义.但相对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而言,GAG-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近年来GAG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亲和层析(AC)、聚丙烯凝胶电泳(PAGE)、毛细管电泳(CE)、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GMSA/EMSA)、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技术(SPR)及质谱技术(MS)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对比,为进一步研究GAG-蛋白质相瓦作用提供技术参考.
-
猪肺组织糖胺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目的:从猪肺组织(去除气管)中提取分离糖胺聚糖并确定其种类和结构特点.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联合酶解提取糖胺聚糖,利用Q-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多糖的种类,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与十八角激光散射仪联用法测定其绝对分子质量,采用SAX-HPLC法对酶解二糖进行细微结构分析.结果:从猪肺组织中获得透明质酸(HA)、硫酸乙酰肝素(HS)、硫酸软骨素B(CSB)和硫酸软骨素A(CSA)4种糖胺聚糖,其含量分别为690、490、480和370 mg· kg-1,绝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7、64.3、28.6和26.5 kDa.其中,CSA组分与标准品CSA(牛气管来源)相比,4-硫酸化二糖和6-硫酸化二糖的摩尔比更大,电荷密度更高;而HS中含有结构新颖的△己糖醛酸-氨基葡萄糖(IV-H,△UA-GlcN)二糖,且其绝对分子质量(64.3 kDa)远高于标准品HS(17.3 kDa).结论:猪肺组织中糖胺聚糖主要含有HA、HS、CSA和CSB,是糖胺聚糖开发的良好资源;其中HS含有高含量的自由氨基葡萄糖(GlcNH2),结构较为新颖,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的药物.
-
扇贝糖胺聚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SV-Ⅰ SM44株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观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变性反应(CPE),并检测不同浓度SS-GAG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SV-Ⅰ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相比,SS-GAG各浓度组(100、50、25 mg/L)能有效保护经HSV-Ⅰ感染的Vero细胞,使细胞活性增强(F=27.54,P<0.01);并减弱HSV-Ⅰ导致的病变效应,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抗病毒效应逐渐增加, 高达88.64%.结论 SS-GAG体外具有明显的抗HSV-1病毒作用.
-
粘多糖贮积症基于GAG累积的检测方法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由于溶酶体内水解酶失活或者活性降低,从而造成粘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在各组织器官累积的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由于GAG累积是MPS主要的病理原因,基于GAG贮积的生物标志物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简单便捷的生物标志物,用来诊断并且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通过检测GAG含量,对MPS病人进行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的各种方法,包括染料结合法、抗体免疫法、质谱法,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
肝素在产科并发症中的应用
肝素(Heparin,Hep)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天然糖胺聚糖,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肝素天然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主要从牛、猪的肠细胞等提取。临床上常用的肝素制剂包括未分级肝素,如标准肝素、钙肝素,以及低分子量肝素,如速避凝、替他肝素、伊诺肝素等。肝素制剂分子量在1200~40000之间,分子量大小与其抗血栓、抗凝血活性有关。1916年,由Mcleen首先发现,1935年因其抗凝作用,开始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以及治疗急性静脉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素在产科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对于肝素在妊娠期高血压(PIH)、不明原因导致的妊娠期羊水过少,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FGR)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有较多报道,现对以上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