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瘀证证候实质研究进展与思考

    作者:王阶;姚魁武

    研究血瘀证的证候实质,首先要辨识血瘀证的内涵.血瘀证通常是指因气虚、气滞、寒凝、血热等原因,导致血瘀而血行不畅,或外伤或各种急、慢性病导致出血未能及时消散而引起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和黏滞性异常而导致各组织器官水肿、炎症渗出、血栓形成、组织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都可以概括在血瘀证的病理实质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把血瘀归纳为现代病理学中的血液循环障碍及结缔组织的增生和变性,即局部缺血、局部瘀血、体内出血、血栓形成、局部水肿、增生或变性的结缔组织[1].

  • 中医证候与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研究思路探讨

    作者:朱明丹;杜武勋;姜民;刘长玉;宋启刚;魏营

    通过对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目的与思路进行历史回顾,重点论述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研究的情况,提出中医证候与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研究思路需要审视和思考,在证候研究中必须有创新性,并进一步提升研究方法和思路.

  •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证候实质

    作者:朱姝;高荣林;隋殿军

    对证候基因组学(zhenghou geromics)、证候蛋白质组学(zhenghou proteomics)能否体现中医证候本质进行了探讨,并对在脏腑定位;证候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情志致病等方面将遇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 从基因组学研究证候实质的若干思考

    作者:薛梅;殷惠军;陈可冀

    人类基因组学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在基因水平上对证的实质研究作了有益探索.由于证侯与基因表达差异及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先进的试验方法和检测手段,在基因多态性与证候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证型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并从功能基因组学的角度对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探讨证候的实质.

    关键词: 证候实质 基因组学
  • 气虚证的非定位性——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2)

    作者:陈小野

    论述了气虚证的非定位性.第一,定位不同的气虚证其病理实质无本质性差异:①定位不同的气虚证其治疗药味基本一致.②定位不同的气虚证相涉时,其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第二,脾气虚证是全身性气虚证的代表:脾气虚证不是定位于脾(胃)局部的气虚证,而是全身性气虚证的代表.①直接论述.②与局部气虚证不同,脾气虚证于全身的众多病种皆可见到.③“劳倦”是脾气虚证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劳倦的损伤显然是全身性的.④“气虚证”的“尴尬”.⑤衰老“五脏气虚”的“尴尬”.⑥进化原理和虚证病理的逆向重演律决定作为全身性气虚证代表的脾气虚证有较明显的中焦(脾胃)症征.第三,气虚证是非定位的,脾气虚证是全身性气虚证的代表.①中医证候的非定位性,决定了五脏证候的不对称性.②局部的气虚实际上即是局部的脾气虚.

  • 证候、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保延;王永炎

    首先通过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证候"进行了定位,提出证候是中医从治疗的角度对人体运动状态和方式的概括和描述;进一步通过认识论证候和本体论证候概念的区别,对症、证、候以及证候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证候概念中中医主体、客体等约束条件的分析,阐述了对证候实质、分类、分层、构成等的认识,提出了证候深入研究的初步思路和内容;同时对证候"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等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从心肌能量代谢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的实质

    作者:林谦;农一兵;黄启福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都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尽管其治疗方法已经得到改善,但是病死率仍然很高,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消耗大量国家卫生经费支出的疾病[1].

  • 冠心病中医辨证诊断客观化研究近况

    作者: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属中医"胸痹"范畴,近年来人们利用物理、化学、影像、生化等各方面提供的信息,把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检验等手段视为中医"四诊"的延伸,以阐明疾病证候实质及其传变规律,并逐步与传统的宏观辨证结合起来,对CHD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和微观化指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中医病机与证候实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贺立娟;李运伦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促危因素,是致残与死亡的重要诱因,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中常见的证型之一.近年围绕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就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 血液蛋白质组学在血瘀证的研究近况

    作者:苏鋆玉;王丽萍

    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证候实质仍未弄清.以往对于血瘀证本质的研究主要从血液流变性、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脂代谢方面入手.目前,已经有许多中医研究者将蛋白质组技术应用于证候研究.本文重点介绍血瘀证的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 早期糖尿病肾病不同证候的尿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柴可夫;马超;王宏献

    目的:初步探讨尿液中蛋白的差异与早期糖尿病肾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用双向凝胶电泳(2-DE)结合质谱分析方法对3组患者尿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在肝肾阴虚证高表达的蛋白质有:Nogo蛋白、单克隆抗体IgM.在气阴两虚证高表达的有:动力蛋白、转铁蛋白、IgKappa链、和两种白蛋白.脾肾阳虚证高表达的蛋白质有:白蛋白(分子量52 047.8)、转甲状腺素蛋白、αl-抗胰蛋白酶.结论:这些差异蛋白与早期糖尿病肾病不同证候的形成有关,也为进一步研究证候实质提供依据.

  • 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述评

    作者:姚魁武;王阶

    证候实质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用相对客观监测指标对证做出定量诊断,并以此为中介物,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几十年来,分别从不同角度在五脏证、阴阳证、寒热证实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发现根据各个局部的结果并不能找到某个或某一组对于某一个证非常特异的客观指标,反而发现许多指标在不同病的同一证中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证候中又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状态.反思这些研究成果,其原因应归结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弱特异性这一特征,而弱特异性主要源于中医证候所隐含的多态性和同态性.通过这些思考,认为单纯用直观、线性的方法去把中医证候和西医理化指标进行一对一的对应,已经不能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只有综合运用现代研究成果,从多方面着手、努力探索中医证候的实质:1.围绕中医的临床实践,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有关要求,对中医理论概念进行规范.2.继承发掘古代文献精华内容与当代专家的系统调研相结合.3.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4.积极合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关键词: 证候 证候实质
  • 利血平脾虚证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肃;陈小野;邹世洁;岗卫娟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利血平脾虚证大鼠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利血平注射液背部皮下注射.造模第1~9天: 0.15 mg/kgbw/天,第10~12天:0.25mg/kgbw/天,第13天:0.5mg/kgbw/天.对照组同法注射同量注射用水.第14天处死,取大脑皮层,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制成探针以备检测.选用两张BioDoor Chip4096基因表达谱芯片,将探针与芯片杂交,计算机扫描后,用GenePixPro 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两张芯片上4096条靶基因中,脾虚证模型基因差异表达一致的基因145条,占检测基因的3.54%,其中已知基因表达上调的有27条,表达下调的有20条.并进行初步分析.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的基因表达改变涉及免疫、细胞骨架运动、能量代谢、蛋白合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结论:脾虚证实质涉及大脑皮层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 心肾综合征阳虚水泛证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欧阳秋芳;郭进建;游涛;严锦贤;魏仲南;赵红佳

    目的 建立心肾综合征(CRS)阳虚水泛证、CRS气虚血瘀证及健康对照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初步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选择CRS患者35例,其中阳虚水泛证组20例;气虚血瘀证组15例.另选健康者12例作为对照.各组血清去除白蛋白,测定血清蛋白浓度.以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各组血清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凝胶成像后,用PDQuest软件对各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定差异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MasCot软件搜索MSDB和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初步建立CRS阳虚水泛证、CRS气虚血瘀证及健康对照组3组血清蛋白质表达图谱,分别获得蛋白质点95、87 和79 个;13 个蛋白质点在3 组血清中呈现差异表达;初步鉴定其中的11 个蛋白质分别为:生长分化因子15 前体、N 末端B 型钠尿肽、高敏C 反应蛋白、半乳凝素3、肾损伤分子-1、白细胞介素-18、促肾上腺髓质素、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脂联素、骨保护素.结论 得到鉴定的11 个蛋白质可能与心肾综合征阳虚水泛证、CRS 气虚血瘀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冠心病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

    作者:袁宏伟;杜武勋;朱明丹;姜民;刘长玉

    目的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找到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以期阐明证候的科学内涵.方法 取心气虚弱、心肾阴虚证型进行蛋白组学研究,探索冠心病不同证型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研究发现的差异蛋白有凝血酶原、α2巨球蛋白、膜联蛋白A5、补体C3、甘露糖结合蛋白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H、活化T细胞核因子5亚型b等,这些差异基因和蛋白涉及凝血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补体系统、脂代谢系统,Wnt途径、凋亡系统.这些差异蛋白与不同证候的形成有关,有望作为证候实质的标志性蛋白.结论 以蛋白质作为证候规律研究的物质基础,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对这一物质基础进行定量和定性,了解其变化规律,对了解证候实质及临床辨证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朱明丹;杜武勋;姜民;魏聪聪;张少强;袁宏伟;刘长玉;张建平;冯利民

    目的 对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通过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代谢组学特征谱的研究,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微观基础.结果 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较健康对照组溶血磷脂酰胆碱,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鞘氨醇类物质的代谢水平均下调.结论 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能量代谢、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