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患者情况、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 按国家《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高危地区监测.结果 此次高危地区调查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19%;尿碘中位数为175.33 μg,/L,尿碘<50 μg,/L的样品占总体的5.88%;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39.26 μg/L,尿碘<50 μg/L的样品占总体的11.78%.结论 新疆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儿童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水平,而妇女碘营养水平较2012年偏低,家庭主妇仅通过碘盐摄取所需的碘量可能会有所不足,特需人群应急补碘工作仍应坚持.
-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分析
目的 为切实做好广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确保按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掌握铁山港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防止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生.方法 按整群抽样原则、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在广西北海市沿海的铁山港区开展了一次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结果 对该区全部乡镇的43个行政村进行搜索,覆盖人口163 167人,搜索10岁以下儿童18 953人,未发现新发克汀病患者.抽取其中6个村的240名8~ 10岁儿童进行调查,其甲状腺肿大(甲肿)率为3.75% (9/240).尿碘中位数为95.30μg/L,<20 μg/L比例为4.20%.智商平均为98.70.抽查120户居民调查,其碘盐覆盖率为22.50%.抽取其中60个家庭中的饮用水和60名育龄妇女的尿液检测碘含量,其水碘中位数为2.90 μg/L;尿碘中位数为51.90 μg/L,<20 μg/L比例为16.70%.结论 北海市铁山港区未发现新发克汀病患者,但其碘盐覆盖率、儿童尿碘水平、家庭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均未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仍需加强碘盐的管理力度和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
青海省1994~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1994~1999年共报告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113例,其中年龄小的5个月,大的13岁,年龄不详者2例。4岁以下儿童 92例,占病例总数的82.9%;5~9岁12例,占病例数的10.8%;10~14岁7例,占病例数的6.3%。男性65例,女性48例,男女之比为1∶0.74。病例分布在全省30个县(区),占全省总县(区)数的63.83%。大通县14例,乐都县14例,平安县9例,互助县8例,湟中县7例,循化县6例。以地(市)为单位,病例相对集中在西宁市(26.55%)及海东地区(46.02%)。 1994~1999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4、21、21、22、22、23例,共113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分别为0.27、1.38、1.33、1.33、1.31、1.35,总报告发病率为1.17/10万。 除1994年外,1995~1999年共采集粪便标本109份,合格粪便采集率为74.3%。共分离出19株病毒,阳性率为17.43%,其中脊髓灰质炎病毒6株,13株为其他肠道病毒。经国家实验室复核鉴定Ⅱ型、Ⅲ型为疫苗相关株,Ⅰ型为非本土野毒株。 我省虽然经过了4次强化免疫和常年的基础免疫,在这113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仍有14例从未进行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尽管我省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后的证实阶段出现了1名脊髓灰质炎野毒株(非本土)病例。这告诫我们,我省的计划免疫工作,在全面提高并维持高质量监测的同时,必须以高危地区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的快速评估
为评价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的实施效果,分析漏服原因,发现高危地区、高危人群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1998/1999年强化免疫活动期间,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全州8个县各抽取1个点,运用快速评估的方法对强化免疫前后各进行一次评估,3次共调查4岁以下儿童家长/监护人729人,现将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
秦皇岛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回顾
秦皇岛市曾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区,自1956年开始有脊灰病例报告记录,从70年代开始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1988年开始实施消灭脊灰规划,至今已建立了完善、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在加强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的同时,已连续9次17轮在全市或局部高危地区开展了OPV强化免疫活动,人群免疫屏障得到巩固。1989~1994年报告临床诊断脊灰10例,1995年以后无脊灰病例报告。现将消灭脊灰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
越南通过批质量保证的整群抽样证明已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T)是一个全球目标.消除的定义是在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地区每年每千名活产儿中发生NT的病例少于1例(<1‰).2005年12月~2006年1月,越南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开展了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来评估是否已消除了NT.调查在3个被认为是NT发病的高危地区开展.
-
1998~2000年美国国防部关于对炭疽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监测
为保护士兵不受可能使用的生物武器的危害,美国国防部(DoD)于1997年12月15日宣布为所有的美国士兵接种炭疽疫苗.这一活动与炭疽疫苗接种项目(AVIP)相同.AVIP计划分阶段为士兵接种,到2004年全部接种完毕.目前本阶段的主要接种对象包括所有的服役人员和DoD派到高危地区的主要外交团的非军人雇员.
-
京都会议简介
2000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在日本国京都市召开成员国大会,庄严宣布:“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相继阻断了脊髓灰质炎(脊灰)本土野病毒的传播,被正式证实为无脊灰地区”。这是西太平洋区公共卫生史上战胜一种传染病的历史性会议,是一座真正的里程碑,将永远载入史册。大会是在庄重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的,参加会议的有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代表、西太平洋区办事处主任和工作人员、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各成员国的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代表、国际扶轮社及日本地区的代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代表、日本国国际协力事业团的代表等,作为东道国的日本不但有政府部门的代表,日本国天皇和皇后也出席了本次大会。参加大会的人数多达千余人。中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的成员国由卫生部张文康部长率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并作为唯一的成员国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获得了特殊的礼遇。正式会议举行了一天。但在会议前,从10月27日到28日,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召开了会议,做了后的准备工作,由各成员国分别报告了各国消灭脊灰的进展,并对提交的报告进行了后的审核,按照证实标准认真地与成员国代表进行核对和审译,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确认本区达到了无脊灰地区的标准。这样在10月29日大会主席台上,面对全体到会人员,当众由7名委员逐个在证实文件上签字,并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办事处主任。然后证实委员会主任Adams博士发表讲话。尾身茂主任再次登台讲话,称:“实现无脊灰的目标,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公共卫生史上的一座真正的里程碑。人类即将跨入新的千年,此时此刻西太平洋区这个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居住的家园,永远不再蒙受脊灰折磨的苦难。”他特别指出:“成功地实现无脊灰的目标是各方面共同奋斗的结果。”他在感谢卫生工作者忘我的奉献精神、国际社会的合作和支持、西太平洋区扩大免疫规划和消灭脊灰技术顾问委员会宝贵的技术支持和启迪,以及西太平洋区前二届主任和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后说:“为了实现使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儿童免受脊灰折磨的目标,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张文康部长应邀在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在庆贺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目标的同时指出,这是本地区所有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强调:“通过动员必要的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资源,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只要脊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还存在,就存在着输入和重新出现脊灰的风险,因此,所有国家仍然要保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活动和脊灰疫苗免疫的高覆盖率,直至所有地区都成为无脊灰区。今天我们庆祝西太平洋区取得的巨大胜利,从此我们将摆脱脊灰带来的痛苦。明天,我们还要继续作出努力,维护西太平洋区的无脊灰状态,直到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京都会议结束后,10月30日又举行了西太平洋区第十一次技术顾问委员会会议,针对当前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目标,而邻区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的情况,讨论了如何维护西太平洋区无脊灰状态的技术策略,强调在达到无脊灰区后,AFP和病毒学监测的质量必须保持在高水平上,直至全球证实消灭脊灰。只要邻区存在野病毒的传染,监测的标准不能降低。怎样减少野病毒传入的危险性,其技术措施是:1.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2.增强AFP的监测水平;3.确定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4.在高危地区和人群中进行补充免疫活动。对可能输入野病毒的准备工作应该是:1.制订预案;2.认真对待高危AFP病例;3.保持一支有经验的快速反应队伍;4.储备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上述建议在技术顾问组会议上得到很好的讨论,我国戴志澄、王钊、邵瑞太、王克安、庄辉、赵铠、于竞进、张礼璧等参加了讨论。
-
高危地区内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对策
由于受地域、职业、专业、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院内科护士发生艾滋病(AIDS)职业暴露的风险程度也相应增加,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内科护士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笔者对内科护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1 危险因素1.1 社会环境因素 据相关部门调查,我市为HIV感染患者高发区,加上该病传染源的隐蔽性和保护性因素,导致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相对增多.
-
深圳市1997~2000年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监测结果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深圳市毗邻港澳,涉外婚姻多,人口流动性大,是HIV感染流行的高危地区.为监测深圳市孕产妇HIV感染趋势,我院从1997年1月起对来院初次产前检查并建卡的孕妇遵循自愿原则,进行HIV 1、2型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山西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状况调查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脑膜炎奈瑟菌有13个血清型,我国流行以A群为主,B群次之.为了解我省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确定流脑流行的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准确预测、预报流脑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我们于2005年2月流脑流行季节前按地域分布选取我省大同市南郊区、晋城市城区、临汾市襄汾县、晋中市寿阳县和吕梁市方山县作为调查点,对健康人群带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针对脊灰高危地区和工作薄弱地区,辽宁省于2002年12月5~6日和2003年1月5~6日在全省局部范围开展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工作.现将实施效果评价如下.
-
辽宁省历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状况分析
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1993年以来,辽宁省在冬春季连续开展了全省范围的5次10轮的强化免疫日(NIDs)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脊灰高危地区和工作薄弱地区开展了1998~1999年度全省局部范围的强化免疫日(SNIDs)活动,有效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在我省的传播,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消除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充分保障了我省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工作进程。本文通过对既住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的分析,为全省消灭脊灰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强化免疫活动的技术措施。
-
贝叶斯统计在率估计与分析中的应用
在疾病流行状况调查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这类指标简单而实用,它们在不同人群间的差异可以提示高危人群,对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的探讨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提示高危地区,从而指导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测,因此,正确的率估计和分析十分重要.
-
对感染性胃肠炎患者的生活指导
一、预防性用药、民间疗法和替补医学的选择应用永原章仁 等1.预防性用药此多以旅游者腹泻为对象.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亚洲某些高危地区归来的旅游者的20%~50%发生腹泻症状.对于此种情况的预防,可采取下列措施.
-
坚持科学补碘是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长期任务
2007年11月14日,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栓总局下发了<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这一新方案与以前诸方案的主要区别点之一是加入了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的重点监测内容.
-
2002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资料汇总分析报告
目的描述中国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年后的病情状况、人群碘水平、居民户层次食用盐碘浓度,并发现高危地区.方法各省以地区(自治州、盟、市)为单位,观察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居民户层次盐碘中位数等技术指标.结果 2002年中国8~10岁儿童的触诊法甲状腺肿大(甲肿)率为5.8%,B超法甲肿率为5.1%,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1.2μg/L;加碘盐覆盖率为95.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8.8%,盐碘中位数为31.4 mg/kg;发现了3类高危地区:非碘盐问题地区、重病区线索地区、高水碘地区.结论 2002年中国8~10岁儿童的触诊法甲肿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接近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尿碘水平渐趋合理,但仍未达到100~200μg/L的佳范围,且发现了许多高危地区.上述3类高危地区的发现为2003年以后的监测提供了选择监测点的线索.
-
居民户碘盐监测方法探讨
目的为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方法每季度入户采集盐样时,除了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登记外,同时询问和记录每户居民食盐的包装(大包装、小包装)、生产厂家(盐包装袋注明的生产或经销单位)、食盐来源(小食杂店、小贩、集市、供销社、私人送、盐场7、不详等)、取得时间,现场用碘盐半定量试剂检测是否含碘,发现非碘盐立即开展调查和宣传.结果①居民食盐用来源监测适合于居民食盐来源复杂的地区.②通过居民食盐来源监测,了解居民食用盐获取途径是否正常,对确定普及碘盐高危地区十分有意义.如果一个地区居民从非正规渠道获取食盐比例过大,无论居民的食用盐是否都是碘盐,由于存在非法碘盐销售渠道,该地区也应认定为普及碘盐高危地区.③居民食盐来源监测与全国碘盐监测结合紧密,获得信息多,可通过碘盐日常监测发现更多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④监测现场检测食盐是否含碘,可及时发现非碘盐,居民愿意配合调查,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宣传.⑤居民食盐来源监测费用,需购买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一个地区全年需监测288户居民,消耗9支试剂,总费用约90元.但可节省发现非碘盐返回调查费用.结论在存在非碘盐的地区监测费不会增加.相反,通过居民食盐来源监测,可显著提高目前碘盐监测的效率费用比.
-
2003年全球霍乱及口服霍乱疫苗现状
2003年,全球除大洋洲外,均有霍乱报告,其中45个国家向WHO报告霍乱病例111 575例,死亡1 894例,与2002年相比,发病和死亡数下降,总体病死率(CFR)降到1.74%,但高危地区易感人群仍高达41%.非洲共报告霍乱108 067例,占全球官方报告患者总数的96%.美洲和亚洲报告病例数继续下降,欧洲仅报告有输入病例.然而,由于漏报和监测系统的其它限制,易感人群的增加,估计全球实际人数更高.
-
徐州市2001~2002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我国于2000年10月成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提高和维持高水平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开展高质量的OPV强化免疫活动以及进一步完善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系统,维持高水平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的工作质量,是保持无脊灰状态,乃至终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现对徐州市2001~2002年消灭脊灰策略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