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灸加外敷药物治疗网球肘50例
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为肱桡肌及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常因扭拉伤引起该处炎症.近年来笔者采用艾灸加外敷药物治疗此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短7天,长半年.右侧45例,双侧5例.2治疗方法取穴:曲池、外关.艾灸:取两支艾条同时点燃,一支温灸曲池穴,一支温灸外关穴,同侧取穴.
-
从解剖学探讨列缺穴的定位
列缺穴的定位仍存在争议,1990年、2006年颁布的腧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中关于列缺的定位分别为: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1桡骨茎突的解剖学形态桡骨下端有向下方突出的锥形突起,称为桡骨茎突.桡骨茎突部的掌侧是桡骨茎突上方向前突出的纵形骨嵴,是桡骨茎突部纵行结构上突起的骨性结构,也是中医临床上"高骨"体表高点.桡骨茎突掌侧骨嵴内侧为桡动脉,外侧为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向下为桡骨茎突尖(见图1).
-
左上肢血管神经肌腱变异1例
在局部解剖学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左上肢(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桡神经浅支和拇短伸肌腱变异,现报道如下.左桡动脉在大圆肌下缘下5.5cm即从肱动脉分出(取上肢外展90°位测量,下同),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3.8cm从肱动脉分出.桡动脉在距桡骨茎突上4.3cm分出1支跨肱桡肌肌腱表面到前臂背侧,沿桡骨背侧向下走行,而后进入第1掌骨间隙后,穿第1骨间背侧肌人手掌参与掌深弓的组成,见其发出第1掌背动脉,"鼻烟窝"处未发出桡动脉茎突返支和桡动脉腕背支;桡动脉本干仍向下走行,分出掌浅支参与掌浅弓,深支绕桡骨茎突进"鼻烟窝",随后分出许多分支,包括桡动脉腕背支、桡动脉茎突返支等,未发出第一掌背动脉,也不参与掌深弓的组成.
-
肱桡肌止点与桡骨茎突骨块形成的关系:解剖与X线对比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肱桡肌止点的解剖特点及其在桡骨远端骨折茎突骨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14例成人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观察肱桡肌肌腱的解剖结构及其止点的位置、形态,测量止点范围长度、宽度、面积以及与桡骨茎突尖的距离.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9例伴有茎突骨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正位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茎突骨块分为完整型和碎裂型,茎突骨块完整型测量茎突骨块长度,茎突骨块碎裂型分别测量干骺端骨块长度和关节面骨块长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解剖学和X线片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尸体上肢标本解剖测量显示:肱桡肌肌腱向远端走行途中分别与前臂深筋膜、旋前方肌及第二伸肌间隔的腱膜组织通过坚韧的纤维组织相接续;肱桡肌肌腱以纤维形式牢固附着于桡骨茎突表面,止点形态近似水滴状,尖部指向近端;肱桡肌肌腱止点范围长(18.80±3.67)mm,宽(11.23±2.06)mm,止点附着面积(141.53±4.55)mm2,肌腱附着部近端距桡骨茎突尖距离(26.59±3.76)mm.临床X线测量结果显示:11例茎突骨块完整型的茎突骨块长(24.42±4.30)mm;18例茎突骨块碎裂型,茎突骨块总长(28.08±4.93)mm,其中干骺端骨块长(16.32±3.87)mm、关节面骨块长(11.76±3.46)mm.与标本解剖测量结果比较,茎突骨块完整型和碎裂型的茎突骨块长度与肌腱附着部近端至茎突尖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5、1.334,P值均>0.05),茎突骨块碎裂型的干骺端骨块长度与肱桡肌止点长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839,P>0.05).结论 肱桡肌肌腱止点牢固附着于桡骨茎突,是桡骨远端骨折形成茎突部干骺端骨块的解剖基础.
-
介绍一种术中快速寻找四肢主要神经干的方法——“触摸法”
在四肢手术时,良好的显露并且保护好这些主要的神经干,使之不受意外的损伤,往往是手术过程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我们在实际手术操作中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而有效的寻找出四肢主要神经干,我们称之为“触摸法”,报告如下.方法以上臂部桡神经干的显露为例来说明,桡神经干是臂丛后束的延续,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伴肱深动脉至臂后部,位于内、外侧头之间,紧贴桡神经管下行,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行走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然后在桡侧腕长伸肌之前面,再分成浅、深二支至前臂.
-
关节外科人体解剖学系列讲解(三)肘关节前侧手术入路及应用解剖
肘关节前侧入路在临床上很少采用,主要用于显露肘窝部的血管神经结构,特别用于肱动脉及正中神经前入路探查.肘前区皮肤较薄,存在一三角形凹陷,为肘窝.肘窝的上界为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窝顶为肘前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窝底由肱肌与旋后骨组成,再后方即为肘关节囊.屈肘成直角、前臂极度旋后时,于肘窝中部可明显摸到肱二头肌腱及其腱膜,在腱的内侧,可扪及肱动脉的搏动,并可用触及内侧的正中神经.
-
肱桡肌肌皮瓣修复肘后骨外露创面
肘后骨关节外露创面在临床比较常见,处理不当可造成肘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利用肱桡肌肌皮瓣修复肘后骨关节外露创面10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 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7~6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4例,一氧化碳中毒后烧伤3例,癫痫发作时烧伤2例,醉酒后烧伤1例.肘部创面大小为5 cm×8 cm~8 cm×12 cm,均伴肘关节或肘部骨外露,1例伴肘关节开放性损伤.手术时间:伤后3~22 d,平均(1 2.6±9.2)d.
-
军事训练致桡神经感觉支嵌压综合征16例
桡神经感觉支在经前臂中下1/3交界处,当其穿出肱桡肌和桡侧伸腕长肌的筋膜被牵拉或挤压时即发生嵌压综合征,报道不多.1994年以来,作者用局部封闭方法治疗16例,疗效满意.
-
胸背动脉—腹壁下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联合供应超长皮瓣移植一例报告
患者男,18岁.梳棉机致右上肢外伤5 h入院.查体:右上肢从肩峰至手背桡侧纵长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桡神经及肱三头肌桡侧半从肱骨中段至肘关节平面缺损,肱骨远段外侧皮质及外髁部分磨损,桡骨小头半脱位,桡动静脉、头静脉及桡侧腕长、短伸肌和肱桡肌从肘下3 cm至腕关节平面全长缺损,前臂指浅屈肌桡侧半缺损.
-
超声诊断肱桡滑囊炎1例
患者女,64岁,主因左侧肘窝内肿物,前臂疼痛1月余就诊.查体:患者左肘关节前外侧软组织内可触及一约2.0cm×2.0cm肿物,质地中等硬度,不活动,触压其疼痛并向掌侧拇指处放射.患者否认有外伤史.超声检查:于左侧肘关节前方肱桡肌与桡骨粗隆间可见一液性无回声区,范围约1.8cm×1.5 cm×1.9cm,形态不规整,呈分叶状,边界清晰,周边可见囊壁回声,壁较光滑,其内可见分隔回声,液性无回声区与关节腔不相通.超声诊断:左侧肘关节前方含液性占位性病变,肱桡滑囊炎可能.
-
左上肢动脉变异一例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上肢动脉发生变异,现报道如下.该例左侧桡动脉(外径2.7 mm)自腋动脉第3段发出,其起始处距大圆肌下缘1.6 cm,在距动脉起始处0.6 cm处发出一分支,与主干一起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内,于肘窝上方行入深部.主干还发出2支肌支支配臂前群肌,后继续下行于前臂外侧,在距离肱骨内外上髁连线3.5 cm处,向内侧发出一细长分支,下行供应桡侧腕屈肌、肱桡肌等.桡动脉本干下行至桡骨茎突处向内发出掌浅支,但未与尺动脉终支吻合为弓.主干继续绕行至手背.此外,桡动脉从腋窝下行至肘窝的过程中,4次形成扭曲.
-
双支共干头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变异一例
笔者在进行教学标本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在1具45岁男性尸体(165.0 cm)标本的左侧共干头静脉注入颈内静脉,经查询医学文献及资料,尚未见报道.此类变异极为罕见,为国人统计头静脉类型积累资料,也为临床手术注意特例情况提供解剖学依据,现报道如下.该具男性尸体左侧头静脉前支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发出,向上绕过前臂桡侧缘至前臂桡侧面,至肘窝处继续沿肱桡肌与肱二头肌之间向外上方,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表面,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至臂上1/3处进入三角肌与胸大肌间沟内.
-
逆行肱桡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逆行肱桡肌肌皮瓣修复前臂远端及腕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20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观测到肱桡肌有三组供血系统,由近及远分别为桡侧副动脉、桡侧返动脉及桡动脉发出的肌支,各营养血管又在肌内形成丰富的吻合.设计以桡动脉发出肱桡肌肌支为蒂的逆行肱桡肌肌皮瓣;临床应用8例修复前臂远端或腕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15cm×8cm~8cm×6cm.结果 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质地满意.供区肘关节功能正常.结论以桡动脉肌支为蒂设计的逆行肱桡肌皮瓣,对修复前臂远端或腕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
-
脑卒中偏瘫患者屈肘肌群表面肌电前驱研究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桡肌表面肌电特征,为脑卒中上肢康复治疗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5例,通过表面肌电采集患侧和健侧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并对患侧和健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间的RMS值(平均值和大值)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MIVC运动中测得的RMS平均值和大值均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和健侧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的RMS值平均值和大值均明显高于肱桡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卒中可导致其患侧MIVC时运动单位募集能力下降.肱二头肌在屈肘肌MIVC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
双侧臂浅动脉及右侧桡动脉异常一例报告
笔者在指导学生解剖时遇见一例成年男性尸体(体长172 cm),发现其双侧肱动脉均未被正中神经跨越,而是行经正中神经浅面(这种位置较表浅的肱动脉称为臂浅动脉);其右侧桡动脉走行及位置亦异常,下行至前臂中、下份即转至背面,现报告如下。 左侧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臂中份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分叉处距背阔肌下缘68.3 mm,桡、尺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2.9和3.4 mm;两动脉并列向下行至肘窝,在肘窝和前臂前面下行时两动脉距离逐渐加大。尺侧上、下副动脉均发自尺动脉,起点距桡、尺动脉分叉处下方分别为9.5和43.7 mm。正中神经在腋窝和臂上部伴行于腋、肱动脉外侧,至臂中部逐渐转至肱动脉深面及桡、尺动脉之间的深面,在肘窝及前臂行于尺动脉外侧。右侧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稍上方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分叉处距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上方约13 mm,桡尺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2.3和3.8 mm;正中神经于臂中份由肱动脉外侧经其深面逐渐转至其内侧,再下行至肘及前臂。桡动脉从肱动脉发出后行向下外方,经旋前圆肌外侧及其桡骨头的浅面,下行至前臂中下份潜入肱桡肌深面,桡动脉与肱桡肌内侧缘的交点在桡骨茎突上方约59.4mm处,再斜行于桡侧腕长伸肌的深面至前臂背面,继向下经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潜入手背鼻烟窝。桡动脉经腕背侧处外径约为1.2mm。
-
桡动脉穿刺458例临床护理
2005年1月以来,我们对458例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8例,男312例,女146例,48~82岁.一次穿刺成功406例,占89%;穿刺失败52例,占11%,桡动脉是肱动脉的主要分支,上方被肱桡肌覆盖,沿肱桡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向下延伸至前臂桡侧前方,恰好位于桡侧腕曲,肌腱与桡骨茎突之间的纵沟中,其表面又有皮肤和筋脉覆盖,清楚摸到肱动脉搏动处,即为穿刺点,掌握桡动脉解剖部位与穿刺成功密切相关.
-
中医药合推拿治愈缺血性臂丛神经损伤1例浅思
1 病历简介罗某,男,40岁,1992-10-18被锐器刺伤右前臂,当即腕、拇指、食指关节功能丧失.经某医院急症科在骨外手术探查后确诊为"右上肢桡神经断裂合并肱桡肌完全断裂",同时做桡神经外膜吻合术及肱桡肌缝合.
-
手背头静脉注射误刺入桡动脉的病例分析
体循环的动脉,数量多,分布全身,其形成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桡动脉是上肢动脉之一,正常情况下,沿途分布于前臂桡侧肌肉。桡动脉行走异位,临床上较少见。我在静脉注射时遇到一例,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性,54岁,咳嗽频繁伴气促就诊。遵医嘱给予半坐卧位、吸氧、50%葡萄糖注射液60ml+西地兰0.2mg静脉注射。治疗时依据静脉注射的原则,在病人右侧手背桡侧于表浅的清晰可见的血管穿刺成功(穿刺时有进入血管的落空感,并有明显的回血),但推药时,病人感到针口处有强烈烧灼样痛,并发出尖叫声,立即停止推药。但回抽针筒时,回血量良好。而且没有药物外漏的迹象。我们怀疑药物有问题,改为5%葡萄糖注射,病人仍有同样的反应。拔针。另行对侧相同部位注射,穿刺成功后推药,病人无烧灼感,治疗顺利完成。仔细观察发现右侧穿刺血管颜色较红,触膜有搏动。考虑是将行走异位的桡动脉误认为是头静脉。 桡动脉在肱骨颈的高度起于肱动脉,而后在旋前圆肌和肱桡肌之间离开肘窝,后经桡侧腕曲肌的桡侧下行,在腕上方行于肱桡肌和桡侧屈肌腱之间。此处位置表浅,可触及搏动。然后桡动脉绕桡骨茎突远端转向手背,贯穿第1背侧骨间肌大首长深面。在手背的绕动脉位于深面。而经常用于静脉穿刺的头静脉则起于手背静脉网的绕侧,沿前臂桡侧上行。在手背它的位置表浅外观微蓝色,无搏动。 临床上静脉注射误入动脉时,因药液流向与血液方向相反,局部呈树枝状苍白,有反应的病人可出现痛苦貌和尖叫。此次误入桡动脉,由于该患者的桡动脉在手背表浅,因而误认为头静脉。而忽略了观察动脉的颜色和波动。我们因引以为戒,确保穿刺成功,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
患者女,35岁,突发性肩背痛并双下肢麻木,下肢瘫痪并大小便困难1 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24/13 kPa,神志清,颅神经检查无异常,C6~7棘突无压痛,双上肢内侧浅感觉减退,平胸骨柄下感觉消失,双上肢除肱三头肌,肌肩袖肌力5级,余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0级,肱二头肌肌腱,肱桡肌腱反射存在,肱三头肌腱反射消失.
-
针刺“曲池”穴循经感传的循经表面肌电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针刺“曲池”穴激发的循经感传与循经表面肌电的关系.方法:分别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引发循经感传,观察肱桡肌肌电活动的变化,记录肌电振幅和肌电变化维持时间.结果: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循经感传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x2=28.298,P=0.000),且针刺“曲池”穴和经脉非穴的循经感传阳性率高于非经非穴(x2=24.783,P=0.000;x2=19.113,P=0.000);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肱桡肌肌电振幅有明显差异(x2=61.659,P=0.000),且针刺“曲池”穴对肱桡肌肌电振幅高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P=0.000);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肌电变化维持时间有统计学差异(F=129.846,P=0.000),且针刺“曲池”穴的肌电变化维持时间长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均能引发肱桡肌肌电振幅的改变.结论:针刺“曲池”穴循经感传相伴的肱桡肌肌电活动强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曲池”穴对肱桡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具有穴位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