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湖北省一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阐述湖北省1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方法 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对病例进行消毒、随访,由省级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会诊并做出临床分类.结果 2013年5月,湖北省发生1例Ⅲ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经省级和国家脊灰实验室在对病例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时,与Sabin疫苗株比较发现VP1区有8个(0.88%)核苷酸变异.患儿总共口服了2剂次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未规范服苗.结论 该病例终分类诊断为非AFP病例.各级卫生部门采取了包括主动搜索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开展查漏补种OPV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
脊灰减毒活疫苗免疫强度对甲型肝炎报告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TOPV免疫强度与甲肝报告发病率变化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方法数据来自西安市1989-2003年疫情年报资料,应用x2、rs、RR等方法处理数据.结果自1993年实施TOPV强化免疫后甲肝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I=10,P<0.01),与TOPV免疫强度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rs=-1.000),但以扫荡式强化下降幅度为显著(x2=322.3736,P<0.001),经分组比较:年龄组下降以接种组(0~47月龄)为显著(x2=1217.6138,P<0.001),职业组下降以散居儿童显著(x2=340.8883,P<0.001);强化服苗后季节发病亦有显著变化(x2=251.5852,P<0.001).结论在西安市未实施甲肝疫苗普种出现发病率明显下降可能与1993年以来TOPV强化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肠道病毒间干扰作用有关.
-
美国2005年发生的与输入疫苗有关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
因广泛开展儿童免疫及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进展,美国已很少出现麻痹型脊灰病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脊灰疫苗,美国消除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循环,控制了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并通过免疫策略的改变[从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IPV)],消除了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近报告的VAPP发生于1999年.
-
日照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经济效益分析
历史上,日照市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流行地区之一,自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特别是自1989年以来,脊灰发病率迅速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对日照市1989~2000年消灭脊灰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历年疫情资料来源于日照市卫生防疫站疫情室和AFP监测系统,脊灰发病致残资料来源于1987年的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1].不同年份的银行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分行提供.人口资料与计划免疫人员工资及其他经费投入摘自日照市统计年鉴和回顾性调查.1.2 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引用残疾标化寿命年(DALY)作为指标[2].因脊灰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据中国医学科学院1994年全国1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发病、致残、死亡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为标准[3].
-
一例接触脊灰减毒活疫苗相关病例报告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可致残致死.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的运用,可有效、方便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控制其流行.本文报告接触性脊灰疫苗相关病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