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王好古《阴证略例》之“阴证”与“阴毒”
王好古著《阴证略例》专述阴证指出阴证多因脾肾虚寒外有感寒内有伏阴,内外相守而致.太阴、少阴和厥阴症状虽有不同,王好古却以辨脉为先突出阴证本质.阴毒为阴证特殊类型,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并分三候,症状逐渐加深,非单一汤药可治,需配合外治或熏蒸脐下或汤沐四肢以接阳气.服药与天地阴阳相参,同时可采取反佐之法,同气相从.《阴证略例》中阴证与阴毒,系统体现医家王好古的个人辨证思想,理法方药具备,希望本文对临证可提供一些参考.
-
益智仁、覆盆子、金樱子、芡实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答: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二经.本品能温肾暖脾,补肾益脾,温摄收敛,故临床多用于脾肾虚寒不固所致诸症.如益智仁与乌药相伍,方名缩泉丸,为宋代医家陈自明用于治疗肾阳虚亏不固,小便清长频数,甚则失禁的名方.有温肾助阳,补肾固摄,温脬缩溺功效.据此,我们临证治疗老年慢性咳喘病,兼见肾阳不足,肾虚不固,小便失禁者,或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加用益智仁20g、乌药20g,均可收到温补肾阳,暖脬缩溺佳效.
-
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分析
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组成,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病症.吴茱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温胃止吐、温脾止泻、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1].
-
深秋又闻栗子香
栗子,被人们称作"干果之王".它不仅富含淀粉,而且营养极为丰富.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称栗子为"肾之果".据本草记载,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等多种功效.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多及脾肾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病症.
-
慢性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体会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病因复杂、难以速愈又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它以口腔粘膜、舌、牙龈、二颊及上颚等处出现大、小不等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等特征,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它疾病之中.查阅有关资料多囿于局部炎症,以"火"立说,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胃火炽"就是"阴虚火旺".笔者依据临床观察,发现本病的发生多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失调有关,除了上述因素外脾肾虚寒之证亦不乏其人.因此,治疗方法实热者用寒凉,虚证亦非滋阴补虚而已.临证所见,应用甘温除热,健脾益肾,温补命门之法亦不可或缺.
-
自拟腹泻合剂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慢性腹泻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近5年来应用自拟腹泻合剂共治疗158例患者,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
真人养脏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疗效观察
笔者在2001~2002年运用真人养脏汤治疗脾肾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大68岁,小20岁;病程长8年,短6月.
-
四神汤治疗脾肾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自1998年以来,我们运用四神汤治疗39例脾肾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共61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其中男15例,……
-
板栗生食养肾
民间有"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的说法,时下,又是板栗飘香的季节.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多及脾肾虚寒的人.现代研究认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的干果品种,能提供较多的热能,有利于机体抵御寒冷,比较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
小儿腹泻辨证施护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幼幼集成》中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小儿腹泻的病症可根据病因、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为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和湿热泻,进行分辨寒热,审察虚实,辨证施护。1 伤食泻 本症常由于饮食不节,乳食积滞所致,症见脘腹胀满,腹响或腹胀满,泻后痛减,粪便酸臭,啼哭,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施护原则:消食化积,给保和丸。饮食忌脂肪饮食和生冷瓜果,减少食量,多喝开水,以次多量少为宜。 针灸疗法:体针中脘,水分,足三里,内关,合谷,针刺支沟穴。耳压疗法,腹痛者取腹,小肠穴效果较好。2 风寒泻 本症常由于调护失宜,感受风寒,寒邪客于肠胃所致,症见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施护原则:疏风散寒,给藿香正气丸加减。汤药要热服,注意避免外感风寒,室温宜适当偏高,注意盖被轻暖,下肢冰凉者,可用热水袋。饮食忌生冷瓜果,宜素流汁,加米汤、藕粉汤、豆浆、赤豆汤,加服生姜、黄糖汤。高热时应对症处理,给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
-
附子的临床应用举隅
论及附子,医者皆知其性味大辛大热,有毒,人肺、脾、肾三经,具有回阳救逆、温肾暖脾、祛寒止痛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厥逆亡阳、脾肾虚寒、寒湿痹痛等证.因有毒,常用量为3~5g.但笔者根据"久病多虚,久虚生寒"之意,认为临床只要辨证准确,选方用药得当,对沉寒痼冷、危重的阳虚久病不愈患者往往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
四神丸加味治疗儿童遗尿症10例
四神丸是<证治准绳>治疗脾肾虚寒所致五更泄泻之方,由五味子、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组成.笔者近年来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儿童遗尿症10例,均获佳效,现报道如下.
-
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虚寒证型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对脾肾虚寒证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为2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对脾肾虚寒证型眩晕有明显疗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眩晕 脾肾虚寒 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 临床疗效 -
吴茱萸汤新用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胃寒呕吐,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等症.笔者临证,凡属厥阴肝寒、脾肾虚寒之病证,每用此方加减,均应手起效.举例如下.
-
附子理中丸治疗味觉丧失1例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阎氏小儿方论》,是由《伤寒论》中理中丸加黑附子而成,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附子理中丸比理中丸多大辛大热的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故用于脾肾阳虚之重症或脾肾虚寒。笔者用附子理中丸治疗味觉丧失有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
霉菌性肠炎辨治举隅
霉菌性肠炎多属中医“泄泻”范畴,笔者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例1:李某,男,56岁,2001年3月5日初诊。反复腹泻3年,日行4~6次,多至8次,时有粘液脓血便,便中常夹有不消化食物,腹胀、肠鸣、腹痛,食欲欠佳,冬季病情加重,腹中冷感,四肢欠温,全身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多次大便检查,均发现霉菌孢子及菌丝,诊为“霉菌性肠炎”。属脾肾虚寒,水谷不得温化,治以温补脾肾,燥化湿浊。用附子石……
-
张云杰治疗肠梗阻经验
肠梗阻属中医"关格"、"腹痛"等范畴.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张云杰教授擅长运用中药治疗肠梗阻,现将治疗肠梗阻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张教授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肠燥、气血亏虚、瘀血阻滞、寒凝固结、燥热内结、食滞阻肠或虫邪聚阻等致肠道传导运化功能失职而发.指出若素体阴虚,或术中失血过多,损伤阴血,真阴亏虚,肠道失润,则燥屎内结而形成阴虚肠燥症;若素体气血俱虚,术中失血,血为气之母,血伤气亦损,则肠失气血而形成气血亏虚症;若腹部跌仆损伤,或术后瘀血滞留肠间脉中,血凝则气滞,气血运行不畅,通降失常,而形成瘀血阻滞症;若素体阳虚,脾肾虚寒,或外感寒邪,寒邪直中脾胃,阴寒凝闭,则肠失温运而形成寒凝固结症;若外感暑邪,热传阳明,耗劫津液,阳明腑实而形成燥热内结症;若饮食不节,食积内停,积而化热,或恣食肥甘油腻,肠胃壅热,湿热壅滞肠胃,而形成食滞阻肠症;若饮食不洁,感染虫邪,虫邪壅结阻肠,气机失调,传化不行,腑气不通,而形成虫邪聚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