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达泰胶囊促胃肠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达泰胶囊对小鼠胃肠动力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整体动物实验与离体器官试验相结合,研究与分析达泰胶囊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达泰胶囊能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对小肠的推进有明显影响,对阿托品引起的胃残留率提高有降低倾向.结论:达泰胶囊具有确切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
2.28多潘立酮增强胃运动作用的中枢机制
目的多潘立酮(Domperidone,Domp)是一种抗呕吐的促胃肠动力药,其抗呕吐作用部位的延髓后区(Area postrema,AP)的促动力作用至今未见报导.本工作旨在研究多潘立酮对延髓后区兴奋胃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
-
术香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香冲剂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葡聚糖蓝2 000为标记物,观察服术香冲剂前后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变化.采用正交设计,探讨了各药味在方中对胃排空的影响.以阿托品阻断M受体,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术香冲剂的胃排空率(72.0±12.4% vs 63.7±13.1%,P<0.01)和小肠推进比(58.7±10.9% vs 51.1±8.7%,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方中组成药味胃排空率为木香>砂仁>白术>鸡内金,白术与木香有交互作用.术香冲剂的促动力作用能够部分被阿托品阻断,尤以促胃动力作用为著.结论:术香冲剂对小鼠胃肠运动有促进作用,方中促胃排空作用的主药为木香、砂仁.其促动力作用机制部分与激动M受体有关.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胃肠道喂养对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相对不成熟,生后1~2周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喂养困难现象,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
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本文于2002年5月至2006年2月对8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现报告如下:
-
红霉素促动力作用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自从红霉素被发现能够诱发类似胃动素诱发狗的胃收缩以来,其促动力的作用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有研究发现,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又称胃动内酯)可能是作为一种胃动素的激动剂而促进动物和人胃肠的运动.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32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胃肠动力功能低下,易出现腹胀、胃潴留、呕吐等喂养不耐受体征,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喂养.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国内报道较少,我们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氢溴酸槟榔碱对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作用的研究
为研究氢溴酸槟榔碱(Ah)对结肠平滑肌细胞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制备大鼠游离的结肠平滑肌细胞,观察 Ah 引起的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效应及其他工具药对收缩效应的影响.结果:Ah 可使流离的单个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在1×10-6~1×10-3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大效应浓度为1×10-3mol/L.阿托品可阻断其直接收缩作用,酚妥拉明则无这种作用;钙鳌合剂 EGTA 可抑制其直接收缩作用,而 TMB-8 阻断胞内 Ca2+释放后,对这种抑制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Ah 通过 M 受体引起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其收缩作用通过细胞外 Ca2+的内流介导.
关键词: 氢溴酸槟榔碱(Ah) 促动力作用 平滑肌细胞 结肠 大鼠 -
红霉素在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应用
新生儿常存在喂养不耐受现象,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可改善喂养.近年国外研究发现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但国内对此报道少见.本研究就口服红霉素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以期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提供临床资料.
-
中药促结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的促结肠动力作用,以筛选出具有开发价值的促结肠动力药物.方法:制备大鼠结肠纵肌和横肌肌条,以0.85%氯化钠溶液和乙酰胆碱为对照,观察元胡、香附、白芍、生白术、蒲公英、小茴香、大腹皮、大黄、莱菔子、厚朴、槟榔11味中药对离体结肠肌收缩活性的效应.结果:该11味中药对肌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兴奋效应(P<0.05),其中,槟榔、莱菔子、小茴香、生白术对横肌及纵肌均有显著性的兴奋作用,蒲公英对平滑肌肌条的兴奋作用以横肌较为显著,白芍作用较弱.结论:槟榔、小茴香、蒲公英、莱菔子、生白术具有较强的促结肠动力作用,可以进一步研究开发.
-
西沙必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西沙必利(Cisapride,商品名普瑞博思)是一种新型而独特的胃肠道动力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胃肠壁,纠正胃肠道动力异常.它通过对5-HT不同受体的多重作用来实现其促动力作用,而无多巴胺能作用.现就西沙必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供临床参考.
-
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族化学结构和抗菌作用相近似的抗菌药物,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螺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由于其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能透入细胞内,对细胞内感染有效,除胃肠道反应外,不良反应少,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按其大环结构的不同,分为14、15、16元环大环内酯类.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药理研究发现,14、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表现出较强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抗肺纤维化作用、抗菌膜及促动力作用,特别是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哮喘和绿脓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并适用于肺纤维化和胃肠运动迟缓性疾病.现就其研究近展作一综述.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解剖生理发育不够成熟,常发生喂养不耐受现象.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1].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对20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15味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
目的探讨15味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以期从中筛选出与西沙必利具有可比性的药物.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配到17组,其中中药15组,西沙必利及蒸馏水对照各1组.通过测定各实验组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的胃内残留及小肠推进情况,观察每味中药对在体大鼠胃排空及肠传输的影响.结果柴胡对胃肠动力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大黄及香附抑制胃排空但促进肠传输(P<0.05或<0.01); 其余中药均对胃排空或肠传输有明显促进作用, 其中大腹皮、砂仁、白术对胃排空(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分别为:37.79±8.59;44.10±10.77;41.64±10.48;蒸馏水对照组为100±18.84)及肠道传输(小肠推进比分别为79.41±4.29;76.26±4.03;73.91±5.45;蒸馏水对照组为58.85±6.38)均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且与西沙必利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大腹皮、砂仁、白术有较好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
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
西沙必利(普瑞博思)属于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不具备抗多巴胺作用,而是通过5-HT不同受体的多重作用来实现其促动力作用[1].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等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在西沙必利的临床应用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8%[3,4].现就国内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
红霉素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或疾病影响均可造成喂养不耐受,其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发育相比相对迟缓,故喂养不耐受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危重症新生儿中很常见.喂养不耐受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生长发育,肠道喂养的进展缓慢通常导致肠外营养的延长,而这将使新生儿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肝功能障碍并使住院时间延长.近年来发现红霉素对胃肠道有促动力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力求探索出关于喂养不耐受诊断及治疗的适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