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用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模型愈合过程及骨痂组织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万强;杨丽平;宋庆慧;朱嘉;王震;马渊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影响家兔骨折愈合过程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步态测试系统分析动物患肢着地力;软组织张力测试仪记录动物骨折处软组织张力;X线摄片观察骨折线形成;骨病理切片观察骨折处骨组织结构.结果:外用白脉软膏可增加模型动物患肢着地力,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X射线扫描评分,促进骨折后新骨生长.结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晏雯;刘小利;舒勤奋;李雅国

    目的 观察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卡马西平片,首日剂量400 mg,分2次口服;若效果不佳,1周后每日用药次数增加1次,每次200 mg,至疼痛停止,或者达到每日大剂量800 mg.试验组加用白脉软膏,均匀涂擦患侧皮肤,每次1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时进行生存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对卡马西平片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4周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卡马西平片用量为(452±154) mg/d,对照组为(561±139) mg/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单用卡马西平片,安全性好.

  • 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及骨痂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有荣;高冠群;杨丽平;陈维武;马渊

    目的 通过观察外用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研究白脉软膏改善骨伤愈合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实验动物伤腿开始着地及加力着地时间;免疫组化法观察动物骨痂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 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患肢开始着地时间没有影响,但可明显缩短患肢加力着地时间;白脉软膏中及高剂量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BMP2及bFGF水平.结论 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与调节骨痂处BMP2及bFGF水平有关.

  • 白脉软膏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38 MAPK及GAP-43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文华;张微微;黄勇华;李莹

    目的 通过观察脑缺血后13脉软膏对大鼠脑组织p38MAPK及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脉软膏对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白脉干预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于1、3、7、14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脑组织p38MAPK和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 p38MAPK缺血组的表达在7、14d分别为178.2±18.7、164.8±21.5,显著高于白脉组的153.2±21.9、120.2±18.6(P<0.01);GAP-43白脉组的表达在7、14d分别为62.2±6.4、55.0±7.6,也显著高于缺血组的35.7±4.0、33.0±3.7(P<0.01).结论 白脉软膏可调节脑缺血后p38MAPK和GAP一43的表达,并与损伤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提示白脉软膏可能与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修复有关,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白脉软膏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周围性面瘫46例

    作者:俞海捷

    目的 探讨白脉软膏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以白脉软膏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对照组单纯以特定电磁波进行治疗,一日2次,1周计为1个疗程,进行4个疗程治疗后,以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试验共纳入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组24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22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脉软膏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良好,避免针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白脉软膏缓解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作者:巩忠;刘胜达;蒋初明;李东华

    目的 观察白脉软膏缓解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20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80例)或空白对照组(4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白脉软膏治疗.结果 治疗2周时,两组肌张力的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时,两组肌张力的变化比较,试验组可以明显降低肌张力(P<0.05).分期比较则急性期实验组肌张力明显下降(P<0.05),而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NIH评分及残疾评分的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白脉软膏治疗脑梗死患者肌张力增高有效,尤以预防急性期的肌张力增高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 白脉软膏改善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李宁;郭文华;董纪革;肖娜

    目的 观察白脉软膏在治疗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通过观察30例患者外用涂抹白脉软膏于肌腹,2次/d,共3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的疗效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张力评定、软组织肌张力评定和疼痛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在各个治疗时间点,NIHSS评分、Ashworth评分显著性下降(P<0.01~ P<0.001),前后差值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VAS评分从30 d开始显著性下降,(P<0.001),组间差值比较在30、60、90 d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软组织张力得分在治疗30、60、90 d时间点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 白脉软膏能有效降低恢复期卒中患者的肌张力,同时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且安全性好.

  • 小儿偏瘫外用白脉软膏及运动理疗胶布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强;倪钰飞;陈建华

    目的 观察小儿偏瘫外用白脉软膏、运动理疗胶布效果研究.方法 2.5~6岁痉挛性偏瘫患儿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加用白脉软膏、运动理疗胶布,疗程3个月,用三维步态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ADL、BERG、GMFM-66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左右步长、步宽及右侧步速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儿偏瘫外用白脉软膏、运动理疗胶布能改善步态方法 .

  • 舒筋通络拔罐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

    作者:辛晶;李华娣;谭睿;李素萍;周杰

    目的 观察舒筋通络拔罐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推拿按摩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筋通络拔罐疗法,均为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2组肌张力缓解有效率,测量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角度评价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及随访期间2组均无患者脱落.观察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23.3%(P<0.01);经治疗后观察组内收肌角、腘窝角均较治疗前增加,足背屈角减少(P<0.01);对照组仅内收肌角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37),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进一步对关节活动度改善幅度中,观察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在治疗和随访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舒筋通络拔罐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

  • 针刺结合白脉软膏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肖淦辰;李绚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白脉软膏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白脉软膏)和对照组(针刺+隔姜灸),每组36例,分别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时评价H-B系统评级和疗效情况.结果 2组基线资料无差异,H-B系统评级在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时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1.000,P=0.549);2组在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时临床疗效亦无统计学差异(P=0.239,P=0.214).结论 针刺结合白脉软膏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与针刺联合隔姜灸法疗效一致.

  • 电针结合白脉软膏以及超声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涛;陈燕;李应昆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白脉软膏以及超声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5年 5—10 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A(34 例)、治疗组 B(33例)和对照组(33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 A 予以常规针刺结合白脉软膏治疗,治疗组 B 在治疗组 A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按摩治疗.比较 3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腰痛评分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 3 组患者 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治疗组 A、治疗组 B 患者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前 3 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后治疗组 A、治疗组 B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 B VAS 评分低于治疗组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组 B 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组 A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电针结合白脉软膏以及超声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而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

  • 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杨月娥

    目的:探讨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患者的痉挛性偏瘫肢体上予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在肌力、肌张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肢体痉挛恢复、肌力改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患者痉挛性偏瘫肢体白脉软膏联合穴位按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偏瘫肢体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打下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藏医白脉理论浅述及白脉软膏近10年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壮;周生军;陈伦举;田娟;陈维武

    目的:简要概述藏医白脉理论,总结近10年间白脉软膏的研究进展.方法:对有关白脉理论的论著及近10年间的研究白脉软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机制研究证实白脉软膏可以促进局部微循环、促进血液代谢,还能促进骨代谢,促进骨愈合.白脉软膏可以抑制神经调亡进程,促进神经再生.该药能够对抗动脉血栓的形成,改善脑卒中模型大鼠的行为协调性.临床研究显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还可促进神经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白脉软膏疗效广泛而确切,给药方便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及使用价值.

  • 白脉软膏与巴氯芬治疗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亮;陶林花;施明;任芸;尹汉逵;王月丽;孙燕;林斯捷

    目的:比较白脉软膏与巴氯芬改善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4例伴有肢体痉挛的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白脉软膏组和巴氯芬组,每组42例,白脉软膏组予痉挛肢体外用白脉软膏,巴氯芬组予口服巴氯芬片30~75 mg/d,两组连续用药2周、4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水平、疼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白脉软膏组治疗后痉挛水平低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4周、8周后 Ashworth 评分分别为(1.59±0.46)分、(0.89±0.56)分,巴氯芬组在治疗4周、8周后 Ashworth 评分分别为(1.75±0.64)分、(1.45±0.48)分,白脉软膏组 Ashworth 评分明显低于巴氯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16、3.367,均 P <0.05)],白脉软膏组治疗后疼痛水平低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2周、4周、8周后 VAS 评分分别为(2.72±0.54)分、(2.02±0.24)分、(1.24±0.12)分,巴氯芬组在治疗2周、4周、8周后 VAS 评分分别为(3.56±0.44)分、(3.15±0.48)分、(2.58±0.26)分,白脉软膏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巴氯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75、3.359、5.416,均P <0.05)],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8周后 MBI 评分为(64.46±10.78)分,巴氯芬组在治疗8周后 MBI 评分为(50.74±9.18)分,白脉软膏组 MBI 评分明显高于巴氯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62,P <0.05)]。结论白脉软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抗痉挛效果优于巴氯芬。

  • 白脉软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帅;张小海;张宏艺

    目的 探讨白脉软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来自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28.5±8.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为白脉软膏外敷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固定组,对照组为单纯石膏外固定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病程时间和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28例(82.4)好转5例(14.7%)无效1例(2.9%),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对照组治愈10例(29.4%)好转19例(55.9%)无效5例(14.7%),总有效率85.3%.结论 白脉软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使用方便,能明显减轻局部肿痛,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周期短,疗效确切.

  • 白脉软膏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盼墨;王金宇;韦冰心;吴玉芬;卢昌均;陆佳敏;贾杰

    目的 探讨白脉软膏按摩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45例,同时配合白脉软膏按摩治疗,每日两次,每次用药5g,每次按摩时间20~30min,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均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上肢的痉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估.结果 常规治疗合并白脉软膏按摩组治疗6周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可明显减轻上肢痉挛程度,MA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2.20±0.11 vs.2.44±0.16,P<O.05;37.20±2.36 vs.20.49±3.08,P<0.05;79.56±2.04 vs.59.78±3.26,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用白脉软膏按摩,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并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 白脉软膏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丽;范晨雨;崔晓;路微波;王金宇;贾杰

    目的 观察白脉软膏在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探讨其对上肢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分组研究.符合入组条件的软瘫期脑卒中患者分为基础康复训练组与白脉软膏组,共进行为期6周的康复治疗.在治疗的0周、2周、4周、6周及治疗结束后的4周、12周,对患者进行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徒手肌力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 治疗6周后,白脉软膏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基础训练组,且这种差异可以在随访期保持.白脉软膏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基础康复训练组.结论 白脉软膏能促进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手功能障碍的改善,并可以长期维持.

  • 帕罗西汀联合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昊;徐蕾;王暖;黄红莉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H)的临床疗效。方法:CTH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安慰剂软膏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白脉软膏治疗的观察组各30例,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感受抑制实验(ESP)的第二潜伏期(ESP2)、时限及肌电频率、波幅变化,评价头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EPS2潜伏期明显缩短,时限明显延长(<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0.05)。对照组肌电频率和波幅改变不明显(>0.05),观察组肌电频率和波幅明显降低(<0.05)。2组头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白脉软膏治疗CTH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 白脉软膏含药血浆对大鼠退变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蒋鼎;丁道芳;韩大鹏;翟伟韬;欧阳桂林;薛艳;薛乔;曹月龙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含药血浆对大鼠退变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干预作用,并从"滑膜—软骨"轴角度探讨骨关节炎(OA)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膝关节滑膜,经消化酶消化后获得原代滑膜细胞,取第1代(P1)细胞进行实验.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白脉组.模型组加入脂多糖(LPS)进行诱导,西药组与白脉组在模型组LPS诱导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扶他林软膏、白脉软膏含药血浆干预.LPS诱导24 h后观察滑膜细胞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滑膜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此后,各组皆与正常软骨细胞进行共培养.共培养24 h后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带有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样模体的解整链蛋白金属蛋白酶4(ADAMTS4)、TNF-α、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Ⅱ型胶原蛋白(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p65)表达情况.[结果]LPS诱导后滑膜细胞形态由原来的多角形变成长梭形.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滑膜细胞上清中IL-1β、TNF-α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而白脉组IL-1β、TNF-α含量较模型组下降.软骨细胞与退变滑膜细胞培养24 h后由原来的多角形变为长梭形.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MMP3、ADAMTS4、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Sox9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脉组软骨细胞MMP3、TNF-α、ADAMTS4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Sox9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MMP13、p-NF-κBp65表达升高(P<0.05),COL2A1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脉组软骨细胞MMP13、p-NF-κBp65表达降低(P<0.05),COL2A1表达升高(P<0.05).[结论]退变滑膜细胞可导致软骨细胞退变并促进骨关节炎发展,白脉软膏对此病理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白脉软膏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路杰;张万强;杨伟鹏;张坚;李富银

    目的:研究白脉软膏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钳夹法复制家兔坐骨神经损伤模型。180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其中7、14、28 d各取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外敷白脉软膏空白基质)、模型组(外敷白脉软膏空白基质)、阳性组[ig甲钴胺片溶液1.25×10-4 g/(kg·d)]和白脉软膏低、中、高剂量组[外敷白脉软膏0.33、0.67、1.34 g/(kg·d)],每天1次,连续用药7、14、28 d。使用步态仪检测家兔患足着地力;切取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水平。结果:白脉软膏可显著减轻坐骨神经病理性损伤,减轻水肿与炎症反应的程度;给药后7、14、28 d,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兔患足着地力明显下降(P<0.01);给药后14、28 d,阳性组与白脉软膏各剂量组家兔患足着地力均显著提高,神经组织中NOS、N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脉软膏对家兔功能损伤的坐骨神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