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图示法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顾勇;杨艳;孟宏涛;李娜;杨姝洁;任艳芳;马婉蓉

    目的 探索和研究图示法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6月在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图示组和常规组,各130例,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图示组将涉及的复杂医学专业知识(肠道准备操作步骤及正确的粪水性状等)用形象简单的图示直观地告知患者,常规组则应用传统的宣教模式交代肠道准备事项,比较两种方法对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结果 图示组的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常规组(88.5%vs 75.4%,P=0.006),按Boston肠道清洁度评分准则,图示组总评分及左、右侧结肠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但中间结肠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进镜时间无差别,但图示组的退镜时间低于常规组(P=0.008).息肉检出率比较,图示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6).图示组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且睡眠质量更好(72.3%vs 59.2%,P=0.026).结论 图示法宣教可以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并可以明显增加息肉检出率及患者舒适度.

  • 不同肠道清洁度下窄带成像对升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张石玉;蒋波;刘伟;朱季军;王晓燕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BI)在不同肠道清洁度下对升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行结肠镜检查的1029例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0~1分者为A组,共549例,2分者为B组,共480例.A组中NBI观察升结肠者共260例(A1组),常规观察者共289例(A2组);B组NBI观察升结肠者共231例(B1组),常规观察升结肠者249例(B2组).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之间升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对比予以χ2检验,退镜观察时间比较予以t检验.结果 A1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为6.92%(18/260),观察时间为(127.93±12.21)s,A2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为3.11%(9/289),观察时间为(126.17±11.32)s;B1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为5.19%(12/231),观察时间为(125.45±15.16)s,B2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为4.42%(11/249),观察时间为(128.88±8.26)s.A1组较A2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6,P=0.039),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1,P=0.081);B1组较B2组检出率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690),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2,P=0.068).结论 NBI观察能显著提高肠道清洁度0~1分患者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不能显著提高肠道清洁度评分2分患者的升结肠息肉检出率.

  • 内镜护士参与观察对结肠镜下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任科雨;勇春明;崔铭娟;王艳婷;魏良洲;曹彬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内镜护士辅助观察对内镜下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总结2014-01/06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病例,随机分为2组,1组由单独内镜医师观察,另外1组增加1名内镜护士共同观察屏幕寻找病变,分析内镜下息肉及腺瘤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1192例患者完成结肠镜检查,协作组息肉检出率明显提高(33.19% vs 27.81%,P=0.000),两组的腺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20.88% vs 20.55%,P=0.889).协作组的小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医师组(P=0.006),左半结肠及右半结肠的息肉检出率均高于医师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7).结论:训练有素的内镜护士作为一个额外的观察者参与观察是一个提高结肠镜下息肉检出率的有效的策略.

  • 体位变换对结肠镜检查癌前病变检出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崔璐;乔伟光;智发朝

    目的 系统评价体位变换对结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结肠镜检查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及3篇随机交叉试验.结果显示,4篇研究表明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体位变换可提高息肉检出率,其中3篇研究提示体位变换可进一步提高腺瘤检出率.2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表明体位变换并不能显著提高腺瘤检出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在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采取体位变换对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在今后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证明之前,体位变换尚不能常规应用于结肠镜检查.

  • i-Scan电子染色技术在筛查右半结肠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秋敬;林香春;吴静;王沧海;刘红;刘揆亮

    目的 探讨内镜i-Scan模式在右半结肠息肉样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至12月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观察右半结肠后,分别采用白光模式(白光组,93例)及i-Scan模式(i-Scan组,96例)再次观察右半结肠,比较两组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的检出情况.结果 两次检查i-Scan组人均息肉检出数显著多于白光组(1.469比1.011,P=0.028),第2次退镜多检出息肉的患者多于白光组[37.5%(36/96)比22.6%(21/93),P=0.025],能够检出更多直径<5 mm的息肉[84.0%(42/50)比58.3%(14/24),P=0.016].i-Scan组人均腺瘤检出数量多于白光组(0.979比0.624,P=0.039),第2次退镜多检出腺瘤的患者多于白光组[24.0%(23/96)比11.8%(11/93),P=0.030],两组多检出腺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can组与白光组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61.5%(59/96)、48.4%(45/93)(P=0.071),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7.9%(46/96)、35.5%(33/93)(P=0.083).结论 内镜i-Scan模式可增加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的检出,并提高多发息肉及腺瘤患者息肉样病变的检出及小息肉(直径<5 mm)的检出.

  • 短透明帽结肠镜法在单人结肠镜中应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贺奇彬;任玮;郭慧敏;彭春艳;杨旭;丁希伟;沈珊珊;刘明东;凌亭生

    目的 探讨短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结肠镜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透明帽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由2位肠镜技术中级医生完成检查,并记录体质量指数、有无手术史、肠镜开始时间、到达回盲部时间、结束时间、肠道清洁程度、检查结果、通过回盲瓣尝试次数及患者舒适度等.结果 透明帽组73例到达回盲部,到达回盲部时间(7.5±4.0)min;对照组76例到达回盲部,到达回盲部平均时间(9.8±4.5)min,2组到达回盲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透明帽组有3例未能进入回肠末端,其余70例通过回盲瓣平均次数为1.32 次;对照组有8 例未能进入回肠末端,其余68 例通过回盲瓣平均次数为1.96次.2组通过回盲瓣平均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透明帽组和对照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2.88%(24/73)和28.95%(22/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级结肠镜操作医生,短透明帽结肠镜能缩短到达回盲部时间,有利于通过回盲瓣,该技术适合临床推广.

  • 水交换结肠镜与注气式结肠镜检查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小林;刘俊;任宏宇

    目的 探讨水交换结肠镜检查在国内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将300例门诊非麻醉肠镜患者随机分配到水交换结肠镜(WEC)和注气式结肠镜(AIC)组各150例,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及结束时,由助手记录患者腹痛大评分、进镜时间、盲肠到达及息肉检出的结果.结果 WEC组大腹痛评分(1.77±1.29)与AIC组(2.84±1.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WEC组进镜时间(11.91±3.58)长于AIC组(8.03±3.19) (P =0.000).2组盲肠到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3%比94.0%,P=0.157),息肉检出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6.7%比10.0%,P=0.089).有腹部盆腔手术史者,WEC组有较高的盲肠到达率,大腹痛评分(2.25±1.63)低于AIC组(3.48±1.45).结论 WEC能明显缓解患者检查中腹痛症状,但进镜时间略长,其盲肠到达率、息肉检出率均与A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困难结肠镜检查,WEC方法有助于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完成率.

  • 结肠镜检查中不同体位对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王军

    目的 研究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体位的改变对肠道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40例患者.当进镜至回盲部准备退镜检查时,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两种检查体位,即左侧卧位和动态体位(盲肠、升结肠和结肠肝曲处采取左侧卧位,横结肠采取仰卧位,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采取右侧卧位),按结肠分段从盲肠至乙状结肠逐步进行.记录检出息肉的大小、形状、位置、病理结果.计算出不同结肠区域在不同体位时的息肉检出率.结果 动态体位下检出的息肉数由左侧卧位下的148枚增加至178枚(x2=32.76,P<0.05),因体位变换额外检出的30枚息肉大小均值为3.2 mm,动态体位下检查息肉阳性的患者由左侧卧位下的69例增加至92例(x2=26.29,P <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体位的动态变化是提高息肉检出率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 双人观察对肠镜息肉检出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邰艳红;程春生;孙廷基;张岖;张厚德

    目的 了解医护双人观察在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是否可以提高息肉检出率.方法 连续性收集内镜室诊断性结肠镜检查患者,前瞻性地随机分医护双人观察组和医生单人观察组,记录比较两组的息肉检出率.结果 在4个月研究期间共完成985例诊断性结肠镜检查,其中271例检出息肉,总704枚.498例医护双人观察组和487例医生单人观察组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0.5%和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在医生单人观察组中,护士证实医生在21例患者中共漏检息肉27枚.结论 医护双人观察在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协助医生共同观察可以提高息肉检出率.

  • 内镜反转技术对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影响的研究

    作者:崔璐;乔伟光;朱博;智发朝

    目的 探究升结肠反转技术对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院体检的190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进镜至回盲部后常规退镜观察至肝曲,切除发现的息肉,重新进镜至回盲部后反转退镜观察,分别将发现息肉及腺瘤数量、部位等记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功进行升结肠反转173例,反转成功率为91.1%.经反转观察后息肉检出率提高3.46%(95%CI 1.28%~7.40%,P<0.05),腺瘤检出率提高1.16%(95%CI 0.14%~4.11%,P>0.05).结论 使用升结肠反转技术可显著提高息肉检出率,腺瘤检出率提高不明显.

  • 三种进镜法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文;郑军;史盛梅;冯义朝;马莹

    目的 研究3种不同进镜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390例,随机分为单纯注水组(注水组)、水置换组和传统注气组(注气组),比较其通过乙状结肠的时间、腹痛评分、息肉检出率、腹部按压和体位变化的发生率,以及改为临时麻醉的发生率和麻醉各相关参数.结果 注水组和水置换组插镜成功率显著高于注气组,通过乙状结肠所用时间、改为临时麻醉的发生率、按压腹部和体位变换的发生率低于注气组,水置换组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注水组和注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在临时麻醉所用时间和麻醉药物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水结肠镜检查不仅安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还可以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插镜成功率,减轻腹痛,优于传统的单人注气结肠镜检查,尤其是水置换法可以大大提高息肉检出率,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结肠镜检查方法.

  • 肠道准备质量优秀与良好对结肠息肉检出率对比分析

    作者:刘云云;王玉欣;朱季军;王晓燕;刘伟;赵成光

    目的 :探讨肠道准备优秀与良好对结肠息肉(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检出率对比分析.方法 :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08月行结肠镜检查33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肠道准备欠佳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肠道准备质量优秀组和肠道准备质量良好组.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息肉、腺瘤检出情况(部位、数量、大小及病理学特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息肉、腺瘤形态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肠道准备良好组有较高息肉、腺瘤及高危腺瘤检出率(25.2%vs31.6%,P=0.005)、(7%vs14.5%,P<0.000)、(8.1%vs12.3%,P=0.008),且近端结肠病变检出率较高(15.3%vs32.1%,P<0.000).结论:肠道准备质量良好较优秀时,息肉、腺瘤检出率上升,尤其是近端结肠病变检出率提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