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草甜素对HepG2.2.15细胞株HBV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GL)对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 DNA的作用,及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表达,ELASA检测HBV所分泌抗原,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给药后各组HBsAg分泌结果显示总体均数间差异显著(P=0.000),G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而对HBeAg水平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趋势,除50 μg/mL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00 μg/mL组HBeAg分泌增加,400 μg/mL以下组为HBeAg降低;HBV DNA的表达显示G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00 μg/mL以下组为HBV DNA降低,800 μg/mL组出现HBV DNA复制增强;MTT实验显示,200 μg/mL以下3个剂量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P<0.01),400、800μg/mL 2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MTT分别与HBeAg和HBV 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HBsAg呈显著正相关(r=0.869,P=0.000).结论 GL对HepG2.2.15细胞株上清中的HBeAg和HBV DNA水平可能具有双向作用,而对HBsAg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提示GL的使用应注意选择适应证及合适的剂量.
关键词: 甘草甜素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株 -
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胸腺肽抗HBV作用研究
该文主要研究4种苦参碱类生物碱分别联合胸腺肽在HepG2.2.15细胞上的抗病毒效果.分别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浓度均为0.2 mmol·L-1)联合胸腺肽(0.025,0.1 g·L-1)于HepG2.2.15细胞作用48,72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CCK-8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的(活性)来评价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实验组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采用CB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α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单独胸腺肽0.025~0.4 g·L-1对细胞没有毒性,在此浓度范围内联合0.2 mmol·L-苦参碱类生物碱对细胞没有毒性;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胸腺肽抗HBV效果优于单独用碱或胸腺肽;单独0.025 g·L-1胸腺肽组对胞内HBV DNA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独0.1g·L-1胸腺肽组,而对于上清HBeAg的抑制效果则相反;0.1 g·L-1胸腺肽联合碱和0.025 g· L-1胸腺肽联合碱抗HBV效果相当,4个生物碱和胸腺肽联合抗HBV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来看,72 h抗HBV效果优于48 h(P <0.05);联合用药之后IFN-α的分泌量升高,和其他4个指标的变化成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胸腺肽可通过促进IFN-α的表达来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HBeAg的分泌和HBV DNA的复制,进而促进抗病毒作用.
关键词: 胸腺肽 苦参碱类生物碱 HepG2.2.15细胞株 乙肝病毒 -
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与IL-32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2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在HCC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其在乙肝病毒(heptitis B virus,HBV)相关HCC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的HepG2、HepG2 2.15细胞株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3-01-01-2016-06-30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27例和HBV-HCC 2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体检健康者17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外周血IL-32.选择外科手术切除HBV-HCC、癌旁LC标本2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组织中IL-32表达情况.对HepG2、HepG2 2.15细胞进行培养,72 h后采集上清液,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IL-32.结果 HBV-HCC患者外周血IL-32表达水平为(479.46±204.46) ng/L,高于HBV-LC患者(333.61±162.76) ng/L;HBV-LC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为(75.58±9.90) ng/L,P<0.005;HBV-HCC癌组织中IL-3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LC组织,Z=2.725,P=0.006;HepG2细胞株与HepG2.2.15细胞株培养72 h后,上清液中未能检测到IL-32.结论 IL-32在HBV相关HCC外周血、HCC癌组织中均处于过度表达状态,在HBV-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胸腺因子D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
目的探讨胸腺因子D(TFD)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TFD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水平的影响,计算药物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采用四甲基噻唑兰(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和治疗指数(TI).采用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epG2.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V DN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以IFNα-2b为对照,综合评价TFD的体外抗HBV效果.结果 TFD对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分别为48.4mg·mL-1和751.7mg·m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24.2和1.6.在用药的第9天,500mg·mL-1的TFD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80.63%和51.26%.DNA斑点杂交结果显示,TFD对细胞中游离DNA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TFD及IFNα-2b在体外具有较显著的抗HBV作用,TFD对HBsAg的抑制作用较IFNα-2b更为明显,但对HBeAg的抑制不如IFNα-2b.TFD对HBV的抑制可能不是通过抑制HBV DNA的复制来实现的.
关键词: 胸腺因子 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株 -
亚硒酸钠对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水平及细胞周期,并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2.0mmol/L亚硒酸钠作用72h,HE切片可见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等改变;4mmol/L亚硒酸钠作用72h,G0/G1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在细胞周期G1前期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峰.结论 高剂量亚硒酸钠可诱导HepG2.2.15细胞株发生凋亡.
关键词: 亚硒酸钠 HepG2.2.15细胞株 凋亡 -
甘草甜素对HepG2.2.15细胞株HBeAg水平及TLR4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GL)时HepG2.2.15细胞上清HBeAg分泌,Toll样受体4(TLR 4)信号分子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LR4表达;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表达TLR4的阳性细胞率;ELASA检测HBV所分泌抗原;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给药后HBV e抗原(HBeAg)的分泌结果显示,总体均数间差异显著(P<0.05),但甘草甜素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各组TLR4 mRNA及流式细胞TLR4的表达总体均数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100μg/mL组尤其明显;MTT实验显示,200μg/mL缸以下三个剂量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50μg/m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400μg/mL、800μg/mL两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而MTT结果与HBeA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TLR4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对HepG2.2.15的e抗原分泌可能具有双向作用;细胞的存活率与e抗原呈负相关;TLR4在HepG2.2.15细胞株低表达,GL可上调TLR 4表达,甘草甜素可影响先天免疫中的TLR4信号分子,有可能在体内通过免疫途径影响HBV复制和抗原分泌.
关键词: 甘草甜素 HBV Toll样受体4 HepG2.2.15细胞株 -
甘草甜素对HBsAg低表达HepG2.2.15细胞株HBV感染及TLR2、4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GL)对HepG2.2.15细胞上清HBV DNA、e抗原分泌,Toll样受体2、4(TLR2、4)信号分子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表达,ELISA检测HBV所分泌抗原,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LR2、4在细胞株上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并与空白对照组对比.结果:HBsAg在该细胞株低表达,但HBeAg则明显阳性,因此研究了GL对e抗原的影响,给药后第3 d e抗原总体均数间差异显著(P<0.01),但只有400 μg/ml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800 μg/ml组则较其余GL组明显升高(P<0.01).HBV DNA给药后第3 d总体均数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只有50 μg/ml组较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各组TLR2、4数值总体均数间有显著差异(P<0.01).除200 μg/ml组外,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两者均显著上调(P<0.05),但均无剂量依赖关系;MTT实验显示200 μg/ml以下三个剂量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但只有200 μg/m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400、800 μg/ml两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而MTT分别与HBeAg、HBV DN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研究表明,GL对HepG2.2.15变异株的病毒复制及e抗原分泌可能具有双向作用;细胞的存活数与病毒复制及e抗原呈负相关;TLR2在变异株低表达,GL呈非剂量依赖关系上调TLR2、4表达,至少在该细胞株GL影响HBV的机理与TLR2、4信号的改变无关,但有可能在体内通过免疫途径影响HBV.
关键词: 甘草甜素 HBV Toll样受体2、4 HepG2.2.15细胞株 -
黄芪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黄芪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 2.2.15细胞,观察黄芪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及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 黄芪作用于HepG 2.2.15细胞12 d后,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D50)1 500 ng/ml,对HBsAg和HBeAg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ID50)分别为115.4 μg/ml和317.2 μg/ml,黄芪对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TI)分别13.00,4.73.结论黄芪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BsAg及HBeAg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黄芪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株 -
TLR7配体Loxoribine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TLR7配体Loxoribine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Loxoribine药物对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及HBV DNA含量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Loxoribine对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对细胞生长并无明显毒性作用.Loxoribine可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V DNA的复制及HBsAg的分泌,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BsAg抑制率增大,而对HBeAg的分泌无抑制作用.结论 Loxoribine在体外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
TLR7激活对HepG2.2.15细胞株炎症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上调作用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基因组稳定转染细胞株HepG2.2.15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TLR7表达,分析HepG2.2.15细胞中TLR7激活后诱导炎症因子表达.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分析HepG2和HepG2.2.15中TLR7受体、IL-6 和TNF-α mRNA水平表达.TLR7配体Gardiquimod刺激20 min后,Western blot分析激活的信号通路;刺激6 h,Real-time PCR分析TLR7激活后IL-6和TNF-α mRNA水平表达变化;刺激48 h,ELISA法分析IL-6和TNF-α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HepG2.2.15细胞株中TLR7 mRNA水平表达比HepG2中的表达高约30倍(P<0.01).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条件下,HepG2.2.15细胞株中IL-6和TNF-α mRNA水平表达比HepG2中的表达分别高约7.5和9.3倍;Gardiquimod刺激6 h后,HepG2.2.15细胞株中IL-6 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P<0.01),而HepG2细胞在相同的刺激下IL-6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不明显(P<0.05);刺激48 h后,IL-6和TNF-α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与其mRNA水平变化一致(P<0.01).HepG2.2.15细胞株经Gardiquimod刺激后NF-κB p65亚单位进入细胞核中量显著增加.结论 TLR7激活后能够上调HepG2.2.15细胞中IL-6和TNF-α的表达,提示TLR7可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
季德胜蛇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的体外抗乙型肝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灌服给药方法制备季德胜蛇药的含药兔血清.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兔含药血清.于细胞培养至第4d和第7d,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分泌量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V DNA拷贝数.结果:培养4d,含药血清添加浓度为5%~12.5%各组细胞上清的HBsAg和HBeAg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组(P<0.05),12.5%组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高(48.64%和27.44%)、药物抑制率分别为24.50%和27.44%;培养7d,含药血清添加浓度12.5%组细胞上清的HBsAg和HBeA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组(P<0.05),含药血清的抑制率分别为62.30%和69.16%、药物抑制率分别为20.68%和42.24%.以12.5%浓度含药血清培养4d时,对HBV DNA合成的抑制率高,为10.53%.结论:季德胜蛇药有一定的抗HBV作用.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 HepG2.2.15细胞株 HBV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