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思求经旨演其所知

    作者:王绵之

    1 重症疫毒例案剖析[病案]党某,女,27岁,已婚,农民.1974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初病发热下痢,3日后因休克即夜送至县医院抢救,翌日上午8时休克得到纠正.下午4时起,突又高热,神识昏迷,经省与地区传染病院多次会诊,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已历21天,经病房患者推荐,始邀余诊治.当时病人仍高热烦躁,神昏目开不识人,呼之不应,不语亦不呻吟.视其胸部多白 ,色滞不鲜,但不干枯,下痢频频,日夜近30次,以血为主,夹有少量脓液,闻其气味热腐腥秽,触鼻欲呕,臀部褥疮如碗大.诊其寸口脉细数,趺阳脉细弱几不应指.望其舌色紫绛,苔少且干.据其家属云,前日起时时弄舌,入夜尤频.综上脉证,乃暑湿郁蒸肠中,邪毒入于营血,真阴大伤,清窍闭塞,是疫毒痢之危候,故拟清营凉血、解毒开窍法以冀弋获.

  • 浅谈脾约证治

    作者:张书文;蔡小平

    <伤寒论>第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后世多以"胃强脾弱"、"脾阴不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解释,我们以为与原旨不符.理解张仲景原意,应把握以下几点.

  • 邹增平主任中医师治疗糖尿病足经验

    作者:曲莲莲;邹增平

    邹增平主任中医师系山东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师从,现总结如下。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所导致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轻者局部溃烂流脓迁延数年不愈,重者引起足部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也是西医治疗的一大难题。
      糖尿病足属中医“脱疽”、“筋疽”范畴。其典型症状为患肢末端凉、麻、刺痛,趺阳脉沉伏不出,舌质暗淡,脉细或涩。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足为本虚标实之症,湿郁毒蕴血瘀为标,气血阴阳亏虚为本。尹德海[1]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血、脉、筋。

  • 经方理中丸治疗虚寒性尿频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董兴旺;郝瀛

    尿频,指小便次数增加,但是没有尿急、尿痛及尿量增加等表现。正常人每天排尿次数一般为5~8次,其中白天4~6次,夜间0~2次,如果每日排尿次数超过10次以上,且排除其他特殊生理现象或疾病如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即可称为尿频。中医有关尿频的记载为“小便数”,早为金匮要略中消渴篇记载“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关于尿频,大多数医家认为肾虚为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多以桑螵蛸、缩泉丸之类治疗,但是经临床实践发现其效果并不十分显著,通过不断研究《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发现其虚寒性尿频病机重在脾肺,而非肾。现将笔者有关治疗经验阐述如下。

  • 运用趺阳脉鉴别《伤寒杂病论》中热厥和寒厥

    作者:陈宽圣;陆颖;李洁

    目的:运用趺阳脉鉴别《伤寒杂病论》中的寒厥与热厥。方法:通过探取趺阳脉,可以有效的诊断胃部疾病,预测胃气的存亡,而热厥为足阳明胃经实热的表现,在趺阳脉上也有相应的体现,寒厥则无,因此,此方法可以鉴别二者。结果:当患者厥冷欲脱时,趺阳脉诊断为数脉、实脉时,则可诊断为热厥,从而快速的区别寒厥。结论:趺阳脉可以鉴别寒厥与热厥。

    关键词: 趺阳脉 热厥 寒厥
  • 张仲景趺阳脉诊法探析

    作者:李霞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浮、滑、数、伏、芤、涩、大、数、紧、微、弦、迟、沉等13种趺阳脉脉象,为使张仲景趺阳脉诊法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中医临床,就仲景趺阳脉诊法作一整理和分析,以期能探究其意义,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 超声WI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高东雯;肖沪生;徐芳;任亚娟;银浩强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72例健康受试者应用ALOKA Prosound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WI检测,同步应用双DDMX-100脉象仪进行寸口脉、趺阳脉的脉象参数检测,分析三者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WI参数与脉象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寸口脉与趺阳脉的脉象参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WI技术有助于完善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 《金匮要略》脉论

    作者:杨兆林;王春红

    <金匮要略>原书各篇均标明"病脉证治",示人以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须合参、辩证与论证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其论脉,主病有主脉,且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并运用趺阳病来判断病机及预后.其所论脉法,确有不少精辟之处.

  • 论仲景趺阳脉

    作者:张越美;张毅;李金田;李娟;刘涛;郭宏明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诊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继承了这一诊法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发扬,在其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次论及.趺阳脉与脾胃关系密切,无论是单一脉还是相兼脉在判断疾病病位、病机、治疗以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趺阳涩脉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关系探讨

    作者:叶映月

    目的:探讨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41例趺阳脉为涩脉的患者,先用 NX -3型多功能脉图仪,对切诊为涩脉的病例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探测点置于被测试者趺阳脉搏动明显处描记脉图,选其中与参照脉图基本一致的作为的样本测取数据,从脉图上读取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然后在同一下肢用彩超检测动脉壁和血流,分别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探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趺阳脉)。测得对应下肢动脉各段斑块、狭窄处的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各取其平均值。结果指切法与脉图法符合率70.69%,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分别与平均血流速度(x1)、平均阻力指数(x2)成二元线性回归(P <0.05),主波高(y)与主波升支角(P)成一元直线相关(P <0.05)。结论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 仲景脉法之趺阳脉诊法探析

    作者:张永利;赵天才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多次论及趺阳脉诊法,但现代中医界基本上抛掉了趺阳脉诊这一重要的切诊方法.为使趺阳脉诊法能重新运用于临床,大力倡导仲景之学,笔者就仲景趺阳脉法作一探析,以期能将其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

    关键词: 趺阳脉 脉学 诊法 张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