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
探讨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7例,甲状腺结节摘除术13例,次全切除术29例,腺叶切除术6例,甲状腺癌患者3例,均为单侧,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甲状腺危象,其中术后声音嘶哑4例,2周内恢复.术后病理证实57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为甲状腺腺瘤,3例为甲状腺癌.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安全有效,并对早期发现甲状腺癌有重要的意义.
-
胸骨后甲状腺的诊断治疗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2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颈部肿物23例,颈部肿物伴随憋气3例,吞咽阻挡感3例.26例为坠人性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为胸内甲状腺肿.良性病变28例,伴随恶性病变1例.26例采用颈前部低领式切口,2例采用颈胸联合切口,1例颈部-肋间切口.结论 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是颈前部病变向下的延续,颈胸部CT检查是有效的检查手段.多数患者手术可以经颈部低领式切口完成,必要时行颈胸联合切口.
-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下动静脉处理方法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下动静脉处理方法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795例甲状腺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390例,其中完全断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207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低2例(2/207),永久性甲旁低0例(0、207);先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缝合残留腺体及被膜后松开结扎线者18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低1例(1/183),永久性甲旁低0例(0/183).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405例,其中完全断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201例,术后暂时性甲旁低28例(28/201),永久性甲旁低2例(2/201);先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缝合残留腺体及被膜后松开结扎线者20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低4例(4/204),永久性甲旁低0例(0/204).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中两种处理血管的方法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两种处理血管的方法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先结扎后松开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较完全断扎上下动静脉对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防止及降低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显著意义.
-
第67例:头痛记忆力下降多个肿瘤切除史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86岁.因头痛、记忆力下降4 d,于2002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查体未发现病理体征,行脑CT检查示双侧脑室后角广泛白质异常,右侧脑室旁可疑小腔隙灶.未发现引起记忆力下降的急性病变,血压172/78 mm Hg.为调整血压收入内科.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998年1月22日诊断为前列腺癌,分化好,行双侧睾丸曲细精管剥脱术.2000年7月因甲状腺腺瘤行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000年12月诊断为结肠多发性绒毛状腺瘤,部分癌变,行扩大的右半结肠切除术.2001年10月诊断为结肠溃疡型腺癌,高分化,行乙状结肠楔形切除.2002年8月诊断为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部分切除术.入院查体:血压189/86 mm 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轻度可凹陷性水肿.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三例
例1 男,64岁.因皮肤发黄、腹胀、纳差、双下肢乏力伴四肢肌肉酸痛4个月入住我院消化科.曾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转氨酶轻度升高,按"肝炎"治疗未见好转.既往两次因桥本甲状腺炎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已停用1年余.入院体检:颜面水肿,表情淡漠,全身皮肤轻度发黄,弹性差,无肝掌、蜘蛛痣.
-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1例报告
1996年Ganger[1]、1997年Huscher [2]分别在内镜辅助下完成了甲状旁腺及甲状腺的部分切除.2002年仇明等[3]报道了国内第1例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2004年5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胸骨前径路行内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甲状旁腺癌一例
患者,女,41岁,因月经不规则8年,腰背部酸痛5年, B超示右肾结石,以"肾结石"收住泌尿外科.于1999年3月行右肾结石取出术,术后感左腰腿痛再次入院.骨科体检时发现右髋骨骨折,查血钙3.24 mmol/L,磷0.78 mmol/L,CT示甲状腺后低密度灶,诊断为右甲状腺肿块,右甲状旁腺癌?于1999年4月行"右甲状腺叶全切+左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
甲状腺B细胞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50岁,因甲状腺术后1个月,发现颈前区肿块伴呼吸困难20 d入院.患者2个月前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病理回报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病变.术后10余天颈前区又发现肿块,逐渐增大并伴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
-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侧低回声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侧低回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侧低回声结节的造影表现。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9个,8个结节表现为不均匀增强,1个结节表现为等增强;术后炎症反应结节25个,17例等增强,6例无增强,2例弱增强;超声造影对本病的诊断准确度为91.18%。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侧低回声结节良恶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这就有利于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弹簧气管导管套囊内壁疝致气道堵塞一例
患者男,48岁,体重65 kg,身高168 cm,ASA分级Ⅰ级。因“甲状腺占位”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前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气管软化实验未见异常,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脉搏、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给氧去氮,静脉推注盐酸戊乙奎醚0.5 mg、咪达唑仑3 mg、芬太尼0.2 mg、丙泊酚130 mg、阿曲库铵50 mg快速麻醉诱导插管,操作顺利,置入ID 7.5号弹簧气管导管,深22 cm,套囊充气,手控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听诊无呼吸音,腹部无气泡音。麻醉机提示气道压超过30 cm H2O(l cm H2O=0.098 kPa),无潮气量。
-
格雷夫斯病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心悸1年半,突眼、胫前肿块1年,加重半年入院.曾于1999年4月无诱因出现心慌、消瘦,查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素)均高于正常值,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2个月,症状缓解.查T3、T4、TSH稍高,但出现双眼突出、畏光,甲状腺肿大,双胫前肿块,遂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甲亢症状消失,多次查T3、T4、TSH正常,但双眼突出加重,伴刺痛、复视、视力下降,双胫前肿块明显增多,遂来我院.
-
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应用体会(附58例病例报道)
甲状腺手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甲状腺手术数量已明显增加.甲状腺手术的大困难在于如何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特别是永久性神经损伤.Lahey等于1938年首次提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随着人们对喉返神经解剖及与甲状腺关系的深入认识,近年来解剖喉返神经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现结合笔者开展的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总结临床经验,对防治术后并发症问题谈点体会,共同探讨.
-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创面不置引流临床分析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创面放置引流物已定为常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00例,术后创面放置引流物100例,100例术后创面不置引流物.观察2组术后疼痛、切口水肿、吞咽刺激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报告如下.
-
042 甲状腺毒症时的扩张型心肌病
[英]/Goland S…∥Heart.-1999.81.-444~445 对于无心脏病的甲状腺毒症患者,心力衰竭(心衰)是罕见的表现。以下报道2例甲状腺毒症出现严重心衰,成功治疗甲状腺毒症后心功能进行性改善。 例1 女性,31岁,因肺水肿入院。2月前出现乏力、心悸及胸部不适。无冠心病危险因子,月经规则,不嗜烟酒。体检:患者极度衰弱,心率120次/分,血压17.3/10.7 kPa;甲状腺轻度肿大,皮肤温湿,双手微颤;听诊闻第3心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I、Ⅱ、aVL及V4~V6 导联QRS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胸片示间质性肺水肿,心脏中度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心房及心室均增大,左室功能降低,射血分数34%。促甲状腺素(TSH)<0.2 mU/L(正常0.3~4.5),总T3 11 pmol/L(正常1.0~2.7),游离T4 60 nmol/L(正常8.9~24.3)。给患者静脉注射速尿及吗啡,并应用地塞米松、丙硫氧嘧啶及碘化钾溶液治疗。数小时后患者出现心房纤颤,应用胺碘酮后不久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及卡托普利。1 a后复查示甲状腺功能正常,无任何心衰症状,继续口服丙硫氧嘧啶,超声心动图复查正常。 例2 男性,46 岁,因肺水肿入院。曾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典型甲状腺毒症。应用丙硫氧嘧啶、β阻滞剂成功治疗甲状腺毒症后,左室射血分数自34%增至50%,服用维持量丙硫氧嘧啶时临床状况稳定,甲状腺功能正常。 讨论 甲状腺毒症的心脏表现包括心脏增大、心房纤颤、高输出量性心衰、肥厚性心肌病、无冠心病证据的心绞痛以及猝死。而低输出量性心衰是甲状腺毒症时非常罕见的表现。此处报道的2例是以扩张型心肌病及肺水肿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毒症。有效治疗甲状腺毒症后左室功能恢复。结果提示,了解甲状腺毒症这一可能临床表现有助于识别可逆性扩张型心肌病。(邓万俊摘 郭之慧校)
-
手术内窥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护理
结节性甲状腺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颈部有一条手术瘢痕,影响了美观.微创外科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学科,其宗旨是让病人承受小的手术打击而获取佳的病理和心理愈合.所以我院开展了手术内窥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内窥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具有美容、创伤小等优点,较直视下手术有血管、神经损伤小的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
患者,女性,74岁。2012年8月无意间发现左颈部肿块,无疼痛,未予重视。2013年2月发现肿块明显增大,于我院行甲状腺 B 超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左侧叶结节(见图1);双侧颈部未见异常。查甲状腺功能示:三碘甲腺原氨酸(T3)1.68 nmol/ L,甲状腺素(T4)102.06 nmol/ 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4.42 pmol/ L,游离甲状腺素(FT4)13.20 pmol/ L,促甲状腺素( TSH)13.720μIU/ mL(0.27~4.2μIU/ mL)。经系统评估后于全麻下行左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中所见:整个甲状腺水肿明显,质韧。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2.0 cm ×1.6 cm 大小结节,水肿明显,与肌肉粘连,包膜完整,峡部水肿。切除病变结节及周围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保留甲状腺的背侧部分腺体。甲状腺右叶亦水肿,但未及结节,故保留右叶。切除标本快速病理示:(左侧)送检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滤泡萎缩,被小圆细胞取代,核成车辐状,不能除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术后病理示:(左侧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免疫组化:CD138(+),CD38(+),Ki -67﹥5%, CD79α(+),κ(+),λ(-),CD45R0(-)(见图2,图3)。术后恢复良好,予以甲状腺素片40 mg / d。后于山东省立医院局部放射治疗(DT50 Gy /25次),放疗于2013年5月结束,放疗反应轻。2013年10月常规复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诉不适。复查结果:甲状腺 B 超示左侧甲状腺术后所见,未见肿瘤复发;甲状腺弥漫性损害(提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浆细胞比例增高(占1.5%),形态大致正常;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血沉检查未见异常。
-
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例体会
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研究在腔镜下对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进行了应用,体会如下.
-
论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
对2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无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及术后继发出血.对导致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诱因及预防作了讨论.
-
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的诊治经验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3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颈部肿物20例,颈部肿物伴随憋气6例,伴随甲亢和声音嘶哑各3例.25例为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7例为胸内甲状腺肿.良性病变28例,恶性或伴随恶性病变4例.29例采用颈前部低领式切口,3例采用颈胸联合切口.行甲状腺大部切除29例,甲状腺癌根治术3例.手术后声音嘶哑恢复正常2例,声音嘶哑无改善1例.一过性手足抽搐6例.结论 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是颈前部病变向下的延续.颈胸部CT检查是有效的检查手段.多数病人手术可以经颈部低领式切口完成,必要时行颈胸联合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