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ICU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是指具有特定人员与先进医疗设备的住院病房.我国第一个ICU于1974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立,20余年来随着全国二级以上医院ICU建设日趋完善,人们对呼吸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人工呼吸机或称机械呼吸器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已成为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随之产生的人工气道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影响病人健康恢复的重要因素.我科对此进行了临床实践和探讨,报道如下.
-
糖尿病患者是否适合献血?——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郭坚
据说,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但是,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定人,他们是否适合献血呢?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郭坚.
-
逐力“人体芯片”
7月8-9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世界器官芯片年会”上,繁多的研究机构、医药生产企业例证,“器官芯片”(organs-on-chips)能够更真实、更贴切、更全面地反映病理状态或药物应激状态下的机体变化情况.近年来,已有公司着手开发特定人类疾病芯片模型.就在上个月,美国强生公司发现科学全球负责人宣布,即将使用Emulate公司研发的血栓芯片模型检测在研或已上市药物的可能致栓风险.
-
扑朔迷离的“饮食抗癌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能提供给人体维持生命的营养,增强抵抗力,而且某些食物中的特殊成分还可以杀死有害的病菌.许多研究也证明,某些食物中的特殊成分可以有效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但是,并没有哪项实验结果能肯定某种食物具有抗癌的良好功效,吃了它就一定能预防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特定食物在人体消化后被吸收,其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抗癌成分的功效能发挥多少作用,也无法确定,更无法弄清楚在某个特定人身上的个体作用.
-
ANK1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肿大,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约75%H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仍有约25%的患者无家族史,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新生突变有关。世界各地都有病例报道,而在北欧和北美地区,HS 发病率高达1/2000[1]。 HS分子发病机制是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蛋白缺陷[2]。目前已发现5种致病基因ANK1、SLC4A1、SPTA1、SPTB和EPB42,分别编码锚蛋白、带3蛋白、α-收缩蛋白、β-收缩蛋白和4.2蛋白;其中欧美40%~65%的HS患者为锚蛋白缺陷[3-5]。近年来,国外不断有关于ANK1基因的新突变导致锚蛋白缺陷的研究报道,而国内HS相关研究甚少。本文通过综述ANK1基因突变与HS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基于HS膜蛋白缺陷类型的差异确定特定人群相关基因突变谱的研究提供借鉴,探索本地区HS患者的红细胞膜蛋白缺陷类型与基因突变谱,为HS诊断、治疗及产前优生检查奠定基础。
-
公众大型集会的应急备灾——上海外滩“12·31”踩踏事件的经验教训
世界卫生组织通常将一个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为了特定的目的(如社交活动,大型公众事件或者运动竞赛等),超过特定人数的集会定义为公众集会[1].而大型公众集会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便为踩踏事故.“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众人所熟知是由于其发生的敏感时间段(新年前夜),造成的伤亡人数以及不胫而走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