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物汤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血虚证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四物汤补血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5Gy 60Co 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利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胶内酶切、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离、分析、鉴定蛋白质.结果:四物汤可以逆转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骨髓10个上调和5个下调的蛋白质.其中8个蛋白质可能分别是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质-1、蛋白酶体26S ATP酶亚组分4、造血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H-ras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14及Lgals12.结论:四物汤能调节骨髓蛋白质表达,并可能由此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发挥补血作用.
-
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大鼠股骨皮质骨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分析
目的 研究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大鼠股骨皮质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从功能蛋白质组角度探讨肾阴虚、肾阳虚证的实质.方法 将9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每组30只,获取造模成功且表现稳定大鼠的股骨皮质骨,分别进行皮质骨总蛋白的提取制备、双向电泳(2-DE)、凝胶图谱的获取与分析、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及相关功能的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 3组大鼠股骨皮质骨总蛋白2-DE凝胶图谱可辨识蛋白点数目均为470个,与正常组比较,肾阴虚、肾阳虚组各有12个差异蛋白,其中有6个是肾阴虚、肾阳虚组共有的差异蛋白,4个表达趋势一致,分别为表达上调的载脂蛋白A-1、α烯醇化酶,表达下调的GDP解离抑制因子β、原肌球蛋白异构体2α-3链;有2个蛋白表达趋势相反,Ⅰ型胶原α-1链在肾阴虚组中表达上调,在肾阳虚组中表达下调;线粒体热休克蛋白60在肾阴虚组中表达下调,在肾阳虚组中表达上调;肾阴虚、肾阳虚组各有6个独自的差异蛋白,其中肾阴虚组有3个蛋白表达上调,3个蛋白表达下调;肾阳虚组6个蛋白表达均下调.结论 大鼠股骨皮质骨中,4个共同且表达趋势一致的差异蛋白可以视为肾阴虚、肾阳虚证的共性功能蛋白质组;2个表达趋势相反及12个肾阴虚、肾阳虚组独自的差异蛋白可归为相应证型的差异功能蛋白质组.
-
基因组医学、染色体组和人类疾病基因(7)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的研究是当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组学是功能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遗传修饰小鼠模型在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功能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其研究与发展对获得蛋白质的功能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各种遗传修饰小鼠模型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有力工具,在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了利用肝脏、神经系统、心脏疾病的小鼠模型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的有意义的结果.
-
3.5Gy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3.5 Gy 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射线损伤骨髓细胞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5 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小鼠.利用蛋白质组织学技术分离、分析和鉴定小鼠骨髓细胞差异蛋白质.结果3.5 Gy γ射线可使小鼠骨髓细胞蛋白质18个上调,6个下调,这些蛋白质多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关.结论γ射线影响骨髓蛋白质表达,并可能由此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
-
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1 蛋白质组学产生的科学背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1990年正式启动,目的是谱写出人类细胞内基因组的所有信息,经过10年时间,多国科学家共同努力,2000年6月28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六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初步分析结果,这次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是在原工作框架图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分类和排列后得到的.
-
蛋白质组学在术后认知功能研究中应用的展望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组织、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它主要着眼于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构成的整体.1999年Nature杂志将蛋白质组定义为:"在一个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有基因组表达的以及表达后修饰的全部蛋白质",这一定义中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和活动规律,不仅对细胞内蛋白质进行测量和鉴定,还包括其定位、修饰、活性、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终目的是建立完整的蛋白质文库.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涉及两条发展线:一是表达蛋白质组学(express proteomics)(或称结构蛋白质组学,structural proteomics),指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生物体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是对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量化谱的反映;二是功能蛋白质组学(function proteomics),主要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行为、运输及相互作用,从而构建细胞谱蛋白质组学(cell map proteomics).当前蛋白质组研究侧重点在建立正常细胞和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图谱及蛋白质组数据库,比较分析在病理或治疗干预下蛋白质组变化,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群体.2001年Science杂志就已经把蛋白质组学列为人类六大研究热点之一,可以说蛋白质组研究的开展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
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
生物信息学已成为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现对生物信息学研究对象、重要技术、数据库建设及其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前景.
-
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1990年国际上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2001年2月,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终目的,是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和生命功能.目前,我们更为注重那些可能涉及到特定功能机理的蛋白质群体,即功能蛋白质组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手段为双向凝胶电泳、Edman降解法测N端序列、质谱技术.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提出,可从动态整体的角度对那些重大疾病的机理进行研究.
-
蛋白质组学在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其研究范围目前已广泛深入到了生命科学与医药学的各个领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通常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复杂疾病,而所表达的蛋白质则是终的功能执行者.
-
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于蛋白质鉴定的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完善,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成为鉴定疾病相关标记和治疗靶点的有效工具.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的不同,蛋白质组学又分为表达蛋白质、结构蛋白质[1]和功能蛋白质组学[2].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内表达的蛋白质种类,双向凝胶电泳是主要的研究方法.结构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的结构,核磁共振和X射线是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功能蛋白质组学是以细胞内蛋白的功能为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包括蛋白的糖基化、磷酸化及蛋白的相互作用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等.每一部分内容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信号转导研究中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
-
细胞信号转导与功能蛋白质组学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中的新动向
目前研究已证实,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涉及到细胞-细胞间、间质-细胞间的复杂激活调节网络,而HSC细胞内信号转导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现已发现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2,3]以及整合素(Integrin)[4]等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其中以PDGF和TGF-β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较为深入.
-
功能蛋白质组学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人类主要疾病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集中于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对与胃癌发生转移(组织蛋白酶β,AMP-18,α1-抗胰蛋白酶,HSP27,Destin和PTEN等蛋白)、癌细胞增殖与分化(P62,rab-35等蛋白)及耐药性方面的相关蛋白质群体(分子伴侣HSPs,钙连接蛋白,丙酮酸激酶PK-M2等蛋白)进行检测,有利于动态、整体地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寻找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以进行早期诊断和改善药物的耐药性.
-
中医证候学与蛋白组学探析
1蛋白质组学的概述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随着蛋白质组的提出,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1]也自然而然地孕育产生.但目前,蛋白质组学仍无明确的定义.
-
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伦理问题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从1990年启动,2003年告一段落,之后,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开始向纵深进展.后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至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概述了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的七个方面及主要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