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PDGF/PDGFR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中PDGF-BB及骨髓细胞中PDGFR-β的表达探讨PDGF/PDGFR在ET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抑制巨核细胞PDGFR探索治疗ET新靶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比ET患者及健康人的骨髓血清中PDGF-BB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DGFR-β (CD140)在ET患者及健康人骨髓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或Western blot检测PDGF-BB对JAK2/STAT3、AKT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的影响,并观察PDGFR抑制剂伊马替尼对该作用的影响.结果:PDGF-BB在ET患者骨髓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ET患者骨髓中PDGFR-β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者;PDGF-BB可刺激巨核细胞JAK2/STAT3、PI3 K/A 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可被伊马替尼阻断.结论:PDGF-BB表达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是ET发生的潜在机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PDGFR,进而激活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刺激巨核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可通过阻断PDGFR,发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作用.
-
125例中国年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年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转归,建立年轻ET患者特异的血栓预测模型,为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诊治的的125例年轻ET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125例患者中,男37例,女88例,诊断时中位年龄32(18-40)岁.随访中18例(14.4%)出现严重血栓事件.多因素分析表明,JAK2 V617F(HR=8.895,P=0.001)、既往血栓史(HR=8.001,P<0.001)及WBC≥12.0×109/L(HR=5.225,P=0.002)为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年轻ET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及血栓危险因素不同于整体ET人群,因此建立了年轻ET特异的血栓预测模型,即根据JAK2V617F(2分)、既往血栓史(2分)和WBC≥12.0×109/L(1分),将年轻ET分为低危(0分)、中危(1-2分)和高危(≥3分),3组的无血栓生存有显著差异(x2=32.223,P<0.001).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HR=0.081,P<0.001),但只有在中、高危患者中,减低血小板药物可降低血栓发生率[14.3% (5/35)vs 36.4%(12/33),x2=4.416,P=0.036].7例患者(5.6%)进展为骨髓纤维化,其中1例进展为骨髓纤维化后又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仅诊断时WBC≥15.0×109/L是疾病进展危险因素(x2=5.434,P=0.020),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减低血小板药物均不能阻止疾病进展.结论:中国年轻ET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与血栓危险因素与整体ET患者不同,年轻ET患者特异的血栓预测模型对指导分层治疗有重要价值.
-
芦可替尼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芦可替尼在治疗骨髓增殖型肿瘤(MP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17/9/30),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大检索;将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RCT)研究通过Cochrane风险偏倚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芦可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芦可替尼具有明显缩脾作用(RR 49.12,95% CI[15.81-152.59],P<0.001);芦可替尼治疗后,贫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RR 1.71,95% CI[1.05-2.77],P=0.03),粒细胞数减少(RR 2.46,95% CI[0.91-6.61],P =0.07)及血小板数减少(RR 1.04,95% CI[0.50-2.16],P=0.9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 1.45,95% CI[0.84-2.49],P=0.18),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 0.77,95% CI [0.33-1.80],P=0.55),感染事件发生率在芦可替尼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R 1.02,95% CI[0.72-1.43],P=0.93).结论:芦可替尼治疗MPD能有效的缩脾,但由于其贫血和出血事件增多,其使用的安全性仍需要更多高质量RCT研究提供数据分析.
-
9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基因突变的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为研究JAK2V617F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的发生率和突变类型,定量分析突变转录本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ARMS(amplification-refractory mutation sequencing)PCR法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突变类型,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分析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结果显示:98例ET患者中59例JAK2V617F为阳性,其中纯合突变18例.纯合突变及杂合突变患者的平均年龄均较野生型为高(P值均<0.05);18例纯合突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于41例杂合突变者,且二者均高于野生型(P值均<0.05).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显示,纯合突变患者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为(89.9±6.7)%,高于杂合突变患者的(57.1±6.7)%(P<0.05);年龄小于60岁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为(62.3±16.5)%,低于年龄大于60岁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为(72.4±15.8)%(P<0.05).JAK2V617F阳性组中血栓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其中纯合突变者高于杂合突变者,发生血栓者的JAK2V617FF转录本水平高于无血栓者(P值均<0.05).结论:JAK2V617F阳性与阴性ET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突变类型及检测其转录本水平对明确疾病状态、观察疾病进展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i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hemia,PT)的临床相关性,回顾性统计66例PT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v617f点突变,分析比较i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66例PT患者中27例存在jak2v617f点突变,突变率为41%.jak2v617f点突变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初诊时骨髓红系百分比为(26.9 4±9.4)%和(16.3±8.7)%(p<0.05),粒红比为2.9±1.8和5.2±2.9(p<0.05),初诊及随访过程中微血管障碍发生率为29.6%和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粒系百分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血栓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S-PCR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率为41%,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初诊时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V617F点突变 AS-PCR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更新率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为了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更新率(turnover)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有无血栓症状将2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分成两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血小板(RP),选择26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应用羟基脲加α-干扰素对血栓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有血栓ET病例的RP百分数(14.8%±7.2%)比无症状病例的(4.5%±2.3%)和健康对照的(3.3%±1.5%)显著增高(P<0.05);RP百分数在无血栓病例和健康对照中无差异.有血栓病例的RP绝对值比无血栓病例显著升高[(176±37)×109/Lvs(46±12)×109/L].有血栓ET病例接受羟基脲加α-干扰素治疗后,RP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ET病例形成血栓时,与无血栓病例和健康对照相比,其RP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升高,有血栓的ET患者用羟基脲加α-干扰素治疗疗效良好.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因合并有冠心病后行PCI的临床资料,并对PCI数据、术后药物治疗和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0.9±14.3)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例;单支病变患者4例,多支病变5例;所有患者均置入药物洗脱支架,PCI术前血小板计数(596±233)×109/L,其中4例住院期间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为(803±105)×109/L;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8例患者同时长期服用羟基脲,平均随访(53.2±26.9)个月,术后随访期间血小板计数(485±133)×109/L,随访期间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仅有1例患者因胃溃疡出现消化道出血事件.结论 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行PCI患者,给予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合用羟基脲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拇指固有动脉栓塞救治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发作性劳力性胸痛3d,每次持续约5 min,休息可缓解”于2014年12月5日入住解放军二炮总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间断性口服降压药物治疗.2014年2月因出血性脑梗死住本院治疗,当时急诊脑CT显示:左侧颞叶出血灶,左侧枕叶梗死灶,脑内缺血灶,脑白质脱髓鞘.查血小板(502~613)×109/L,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出院后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40/90 mmHg(1 mmHg =0.133 kPa);有高脂血症史5年,近1年口服普伐他汀.
-
CALR基因突变引起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的克隆扩增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可见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基因突变位于JAK2 V617F,近年开始发现部分非JAK2 V617F基因突变的患者存在CALR基因突变,如不进行基因筛查,很难诊断.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韩某,女,50岁,主因"阵发性胸痛3年,再发1周"收住我院心内科.该患者自3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胸痛,呈针刺样,多于劳累、情绪激动后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静息后可缓解,未规律诊治.既往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年,间断口服羟基脲,血小板波动于420×109~500×109/L,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无烟酒嗜好,无长期口服避孕药史,未绝经,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
芦可替尼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Ph-MPN)主要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3种类型.自2011年,Janus激酶1/2(JAK1/2)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已成为治疗PMF核心药物.此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PMF的治疗方法,但因没有配型或费用昂贵让多数患者却步. Ruxolitinib作为PMF的靶向药物,可以针对PMF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控制疾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Ruxolitinib除了可治疗PMF外,对羟基脲耐药或不耐药PV或PT患者亦起良好的作用.
-
回肠末段脂肪瘤一例报道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既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史多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给以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平稳后做相关检查.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发生与JAK2V617F基因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目的 探讨JAK2 V617F基因阳性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发生血栓情况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RevMan5.2软件和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和文献发表偏倚评估.结果 共纳入23个研究,1710例JAK2 V617F基因阳性患者和1263例阴性患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阴性患者(OR=3.13,95% CI:2.26~4.34).亚组分析未发现结果亚洲人群(OR=4.98,95% CI:2.92~8.52)与非亚洲人群(OR=2.32,95% CI:1.62~3.33)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JAK2 V617F基因阳性可明显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 JAK2V617F基因 荟萃分析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4岁,主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于2015年12月就诊本院神经内科.患者1个月前于劳累、情绪紧张后出现左眼视物模糊,伴左眼眶周痛,偶有恶心,视物模糊逐渐加重,无头痛、呕吐、一过性黑蒙、耳鸣、视物成双、四肢麻木无力等,外院诊断"视神经炎",并给予激素冲击治疗,上述症状一度曾有好转,但激素减量过程中左眼视物模糊再次加重.
-
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治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or primary thrombocythemia, 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 MPD),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为主要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现报道我科确诊的一例以后循环TIA起病、终至脑梗死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羟基脲致下肢溃疡一例
报告1例由羟基脲不良反应引起的下肢溃疡.患者女,82岁,既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5年,长期口服羟基脲治疗.5年前出现下肢溃疡.查体可见双踝周多发性浅溃疡伴网状色素减退,周围皮肤肿胀.诊断:下肢溃疡(羟基脲不良反应).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生理盐水、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外用,溃疡创面基本愈合,伴白色萎缩.
-
血小板单采术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小板单采术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效果.方法:将ET 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羟基脲、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血小板单采术后,按照对照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高黏滞血症改善和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2.5±1.2)天和(6.75±1.3)天,对照组分别为(7.5±1.1)天和(19.6±4.5)天,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单采术联合药物治疗ET效果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
系列问答132——何谓血小板增多症,与药物是否有关?
血小板增多症(thrombocytosis)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值(> 400×109/L)的现象,分为两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or essential thrombocytosis)和反应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reactive or secondary thrombocytosis).
-
羟基脲与干扰素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羟基脲与干扰素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3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 根据用药情况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7例.观察组采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 对照组应用马利兰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7%,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基脲与干扰素联合方案治疗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探讨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评价方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属血液系统疾病,目前仍无中药治疗ET规范的临床评价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价方法,本文提出ET的病例选择标准、临床干预措施、评价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并强调合理定位对中药临床评价ET的重要性.